陳虹君
他是中國當代少兒科普科幻小說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爸爸。于陸楊而言,能從事自己熱愛的寫作、能陪著女兒健康快樂地長大,就是世間最幸福的事。
陸楊一直認為自己取得的成績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所以在有了女兒陸詩語后,他也將扮演好父親角色視為自己的終極生活目標。除了在衣食住行上給予陸詩語無微不至的關懷外,他還將寫科幻小說的方法運用到育兒中。
寫科幻的人始終對世界保持一顆好奇之心,陸楊希望女兒也能如此。為此,他不放過任何一個呵護女兒好奇心、激發(fā)女兒探索欲的機會。當然,他并不是要求陸詩語女承父業(yè),只是想讓她借此學會思考,勇于發(fā)現(xiàn)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
一次,父女倆去郊外玩,陸詩語注意到蜻蜓飛得很低,跟上次見到的不一樣,便問陸楊原因。陸楊說,應該快要下雨了。他還專門跑到附近的小商店買了雨傘,和女兒一起等雨。果然,雨如期而至,結論得以驗證。陸楊在傘下將蜻蜓低飛預示雨來的原理娓娓道來,陸詩語聽得津津有味,也由此喜歡上了大自然,渴望揭開其間的神秘面紗。
陸楊能寫好科幻小說,離不開從小就具備的敏銳觀察力,所以在女兒很小的時候,陸楊就開始注重對她進行觀察力培養(yǎng)。每當買了新玩具后,陸楊會引導女兒觀察它的特點、功能和結構。陪女兒玩耍時,陸楊會帶著她觀察路邊的一草一花一木,看螞蟻搬運食物,觀察蜜蜂如何用攜粉足運輸花粉。女兒迷上昆蟲后,陸楊專門買了一個顯微鏡,每天陪她觀察細微之處的宏大,還引導她畫昆蟲。為了讓陸詩語這個在城市里長大的孩子了解農作物,陸楊特地在花園開辟了一片菜園,和她一起種菜,并鼓勵她寫植物生長觀察日記。這不僅讓陸詩語的生活豐富多彩,更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
在陸楊的精心養(yǎng)育下,陸詩語長成一個快樂陽光的女孩,畫得一手好畫,文章也寫得好,有不少習作刊登在知名雜志上。2021年,她撰寫的科幻小說《您好,外星人》榮獲“天府科技云第二屆科學傳播大賽科幻創(chuàng)新作文”二等獎。
在一次采訪中,陸楊曾說:“很多人覺得我為女兒付出了很多,其實女兒給我的幫助也不小,我們倆是一同成長?!?/p>
在長大的過程中,陸詩語也有大大小小的毛病。小學一年級時,老師讓同學們分組完成一件手工作品,陸詩語和組里的同學因合作問題鬧了矛盾。陸楊得知后,除了進行正面引導外,還產生了一個想法:在自己的作品中把孩子成長階段可能遇到的問題、可能犯下的錯誤呈現(xiàn)出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修正。他的小說《小魚大夢想》就是因此而來。故事講述了長江江豚江曉迪為了尋找爸爸,只身從長江來到太平洋,結識了其他5只海洋生物,組建“海洋冒險團”,一起探索海洋和尋找爸爸的故事?!缎◆~大夢想》讓孩子們明白:在團隊中,要學會團結、友愛、互助、各抒己見、各施所長;獨處時,要勇敢、自信、堅強。
陸楊曾就《小魚大夢想》做過很多次公益分享會,有的家長特地在散場后找到他說:“我的孩子以前喜歡獨來獨往,讀了您寫的書之后,他才知道朋友的意義,現(xiàn)在與人相處有了很大進步。”那一刻,陸楊比收到作品獲獎的消息還要開心。他亦發(fā)自內心地明白,少兒科普科幻作品有多重功能,除了帶領孩子在未知的世界里翱翔、感受科學的神奇和無限可能外,還需要給予孩子人文關懷,引導孩子擁有完善的人格、良好的品格。
陸楊每天碼字,陸詩語也每天堅持畫畫,這是父女倆的約定。在繪畫上,陸楊沒有給女兒設定任何條條框框,讓她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作。2019年第四屆全國青少年書畫藝術大展暨“文房印象”杯全國青少年書畫網絡大賽,陸詩語獲得少兒組優(yōu)秀獎。2021年陸楊創(chuàng)作《昆蟲總動員》時,編輯發(fā)現(xiàn)了陸詩語的才情,極為欣賞,便邀請她畫插圖、寫前言。陸詩語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興奮,她告訴爸爸,以后要父女倆一起創(chuàng)作科幻繪本,爸爸寫,她來繪。
陸楊家中原本有一個專門陳列自己作品的書架,不久前又增添了一個,他希望新書架上能擺滿自己和女兒攜手打造的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