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二晏醉夢之異同

      2023-05-30 14:50:23丁肇璇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2期
      關鍵詞:晏殊詞作

      丁肇璇

      【摘要】 酒與夢是二晏詞中的常見意象。有小酌怡情,筵席酬和之作,亦有由醉入夢,書寫情思之作。但是,因生平經(jīng)歷與情性影響,晏幾道與晏殊在對酒與夢的處理上又多有不同。本文將從二者對醉夢的態(tài)度、審美風格、主題內(nèi)容等方面對其進行闡述,并進一步分析其中原因。

      【關鍵詞】 晏殊;晏幾道;酒;夢

      【中圖分類號】I20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2-00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2.011

      晏幾道作為晏殊之子,在詞的創(chuàng)作方面受到了父親的影響。他們都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酒宴應制之作,在題材酒與夢的題材方面有著大量的重合,且都擅長于小令曲式。然而,況周頤《蕙風詞話》謂:“小山詞從珠玉出,而成就不同,體貌各異?!盵1]129通過比對,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不同的藝術風格與情感表現(xiàn),體會到二晏的醉夢在主題與內(nèi)涵等多方面的異同。同時,通過這些對比,也可以看到晏幾道詞作的強烈個性化特征與獨特意義。

      一、繼承與類同

      首先,晏幾道對酒和夢的書寫大量承自其父。這樣的繼承關系首先表現(xiàn)二者詞句的相似性。在《小山詞》中,部分關于醉夢的書寫與《珠玉詞》高度類似,如《玉樓春》詞:“此時金盞直須深”,與《浣溪沙》詞:“有情須殢酒杯深”,再比如《臨江仙》:“酒筵歌席莫辭頻”,甚至直接引用了晏殊《浣溪沙》(一向光年有限身)中的原句。這些詞句的相似性,正體現(xiàn)了他們在醉夢主題上的類同。

      在酒的主題上,二者都有很多在筵席上的應歌。如《小山詞》中“高吟爛醉淮西月,詩酒相留”(《采桑子》),再如《珠玉詞》中“只有醉吟寬別恨”(《浣溪沙》),“為別莫辭金盞酒”(《浣溪沙》),“座有嘉賓樽有桂,莫辭終夕醉”(《謁金門》)等,都是筵席上的酒詞。這些詞作大多涉及男女情愛、離愁哀緒與對時光易逝的感傷,屬于傳統(tǒng)的士大夫文人的創(chuàng)作情調(diào)。比如《珠玉詞》中“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數(shù)闕堪聽。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陰似水聲”(《破陣子》),就是很明顯地借酒抒懷,表現(xiàn)光陰之嘆。同類的詞作還有《小山詞》中的《臨江仙》:

      淡水三年歡意,危弦?guī)滓闺x情。曉霜紅葉舞歸程??颓榻窆诺?,秋夢短長亭。

      淥酒尊前清淚,陽關疊里離聲。少陵詩思舊才名。云鴻相約處,煙霧九重城。

      這首詞寫于晏幾道從潁昌許田鎮(zhèn)返回汴京之時,前兩句寫“淡水三年歡意”,意說這三年的友情甚篤,表現(xiàn)臨別的不舍之意。下片的“淥酒尊前清淚,陽關疊里離聲”一句,更是借歌女的《陽關》之曲,與樽前的眼淚,抒發(fā)離情與不舍。在這些詞作雖然離不開酒與醉,但其中心都不在于酒宴,比起沉醉于酒中,作者更希望的是通過醉與酒抒發(fā)自己的心緒。也正是因為作者另有所云,此類詞作對夢的書寫占比并不大。

      由此可見,父子二人對醉與夢的關系的處理有一定的相似度。他們的小醉一般都用于怡情,包括光陰如水等令詞傳統(tǒng)主題,與前文中酒宴詞的主題多有重合,不常涉及夢幻。而宿醉與大醉則往往與夢詞相結合,聯(lián)系非常緊密。譬如晏殊的《采桑子》中:“須知一盞花前酒,占得韶光。莫話忽忙。夢里浮生足斷腸”,《踏莎行》:“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再譬如晏幾道的《鷓鴣天》: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末兩句化用了唐人張泌《寄人》詩:“別夢依依到謝家”,卻更為生動,頗出新意。此句被程叔微評為“鬼語”[2]1958,意在贊賞其構思的新穎與意境的幽美。然夏敬觀亦有批語:“傷心夢囈,昔人以為鬼語,余不謂然?!盵3]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晏幾道的醉與夢之間的聯(lián)系。醉是打開心靈枷鎖的鑰匙,夢是心靈的外現(xiàn)。傷心夢囈,是在酒精的作用下,詞人吐露出的奇妙想象與真實心聲,因此更加深婉,也更加真摯。這樣的詞作體現(xiàn)出了酒對于夢的催生。以酒澆灌的夢境,不僅僅具有夢的縹緲與悠遠的特質,也具有了酒的奇幻與沉迷,更體現(xiàn)出夢的迷離與做夢的動因。這樣迷離奇特的夢境得以出現(xiàn),不僅有賴于詞人天真爛漫的性格,更表現(xiàn)了酒對人心理活動的重要作用。

      二、抽離與直面

      二晏有關醉夢的詞作雖多有相同,但是晏殊的醉與夢同時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要明顯少于晏幾道的同類詞作。這不僅僅是因為二者的詞作總數(shù)不同,也是因為二者對醉夢的態(tài)度不同。

      在晏殊的酒宴之作中,推杯換盞與歌兒舞女都與之相隔,而晏殊本人并沒有很強的參與感。譬如《木蘭花》中:“畫堂元是降生辰,玉盞更斟長命酒”,再比如《迎春樂》中:“畫堂今日嘉會,齊拜玉爐煙,斟美酒,祝芳宴”。這些詞有很明顯的應制因素,從中不難看出,大晏對于酒宴,本身持一種較為抽離的態(tài)度。在筵席中,他雖然飲酒,但是并沒有將自身情緒沉溺于其中,呈現(xiàn)出一種嫻雅沉靜的風度。

      這一點在晏殊的夢詞中也有類似印證。他對于夢有感傷與悵惘,但往往不會沉醉其中,有時甚至處于旁觀者的角度。譬如他的《破陣子》一詞:“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斗草贏。”在這首詞中,晏殊以一個旁觀者的筆調(diào)去猜測采桑女子的夢,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有云:“言今朝斗草得勝,乃昨宵好夢之險,可謂能深入人物之內(nèi)心者”。[4]然而,晏殊雖然猜測了女孩子的夢境,甚至是“深入其中”,但是他始終是個旁觀者,他有共情,但不參與。在這首詞中,我們雖然能夠感受到春日的清新與生機,但感受不到作者的明顯存在。

      晏殊的酒與夢更像是他抒發(fā)情緒的道具,他不愿意將夢境剖開示人,因此我們在其中難以找尋他的蹤跡。正是因為如此,他的感情抒發(fā)并不濃烈,往往給人以富貴閑愁之嘆。譬如《清平樂》一詞: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jié),銀屏昨夜微寒。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謂:“此首以景緯情,妙在不著意為之,而自然溫婉”。前兩句寫風吹梧桐,葉子飄落,是秋季蕭瑟之感。次兩句則是醉與夢,但是筆墨不在夢中,而在夢醒。“紫薇”兩句寫醒來之后,夕陽殘花。最后兩句“既惜燕歸,又傷人獨,語不說盡,而韻特勝”[5]1345??梢姡箨痰脑~作雖有醉夢,但他的夢融入在小醉后的濃睡中,其主要目的是借醉夢去抒發(fā)惜春之情,以及獨自一人的惆悵感傷,因而并不深切。

      與父親不同,小晏的詞作更容易沉溺于醉中,醉夢也往往合于一處。喝酒就有醉,醉就會做夢,小晏將這樣的夢境寫在他的詞中,剖白他的內(nèi)心情感,表現(xiàn)出強烈的個人體驗,可謂是“傷心最是醉歸時”(《踏莎行》),譬如《蝶戀花》中: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jù)。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他的夢有強烈的主體意識,并且我們能感受到做夢主體對夢的追求與挽留。“夢入江南”的不僅是詞中的敘述者,更是詞人自身。而“行盡江南”則更加體現(xiàn)出了他對夢的沉浸,正是因為這種夢里的苦苦追尋而不得,醒來才會更感惆悵消魂。下片寫寄書無憑,弦歌別緒,是醒來遣懷,也是對夢境中空落的回味與延續(xù)。

      正是這樣的回味與延續(xù)使得晏幾道的醉夢與現(xiàn)實纏綿,有時甚至難以分辨,讓詞人產(chǎn)生似夢似幻的悵惘心緒?!熬菩验L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臨江仙》),“夢云歸處難尋,微涼暗入香襟。猶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淺燈深”(《清平樂》),再譬如《鷓鴣天》中“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一句,更是通過現(xiàn)實與夢境的難以分辨,道出了重逢時的驚喜與凄然交雜的復雜心緒。雖然張草紉《二晏詞箋注》 [6]308中指出:“此處歌女稱叔原較為恰當”,但在對夢與現(xiàn)實的處理上,蓋類于杜甫“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與戴叔倫“還作江南夢,翻疑夢里逢”之意,非常真摯深婉。[7]134

      晏幾道對醉夢有一種依賴與眷戀。這也是酒與夢在他的詞作中最難以分割的地方。酒在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創(chuàng)作中有著豐富內(nèi)涵,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對現(xiàn)實的逃避。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中就曾指出魏晉文人用酒來逃避政治與社會的壓力[8]123。晏幾道的詞作中有相當一部分與之類同。正如他在《玉樓春》中云:“勸君頻入醉鄉(xiāng)來,此是無愁無恨處”,“雪窗休記夜來寒,桂酒已消人去恨”(《玉樓春》),“欲將沉醉換悲涼”(《阮郎歸》)。在這一點上,夢既是醉酒的副產(chǎn)品,也是晏幾道的寄托與向往。他用夢寬慰自身,哪怕是虛無,他也企圖從中找到對現(xiàn)實的寬慰?!皠袢藵M酌金鐘,清歌唱徹還重。莫道后期無定,夢魂猶有相逢”(《清平樂》),“歸來獨臥逍遙夜,醉里相逢酩酊天”(《鷓鴣天》),現(xiàn)實中難以相見的人,他通過醉夢與之重逢。再比如他的《阮郎歸》一詞:

      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猶有數(shù)行書。秋來書更疏。

      衾鳳冷,枕鴛孤。愁腸待酒舒。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

      據(jù)張草紉《二晏詞箋注》,此詞應寫作于叔原二十五歲至三十二歲之間,即守制結束后,至鄭俠上書前。[6]晏幾道年譜本詞看似是思婦懷人,但實際上卻蘊含了詞人自身的孤獨與惆悵。他通過思婦筆觸,不僅道出了懷人之意,也直擊了人生中的虛妄與悲涼。由“虛”字可見詞人對夢的虛無并非全無反思,但是在意識到這種虛無后,又仍然渴望夢境?!澳强昂蛪魺o”,詞人意識到夢是假的,但仍好過無夢可做,表現(xiàn)出了他對夢境的沉浸與依賴。張伯駒《叢碧詞話》評之“情意凄婉”[9]368,詞人對醉與夢的態(tài)度,正是他內(nèi)心的凄婉情意的外現(xiàn)。

      因此,晏幾道的依賴與魏晉時人也并不完全相同。他對酒與夢的沉湎,并不意味著完全的消極與逃避,更多的是其沉痛悲哀的人生情懷的釋放。他在《小山詞》自序中寫道:“叔原往者沉浮酒中,病世之歌詞不足以析酲解慍,試續(xù)南部諸賢緒余,作五七字語,期以自娛?!边@道出了小晏詞的一個重要目的,即“析酲解慍”,也就是釋憂解怨,自抒其懷。馮煦《蒿庵詞論》謂:“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10]3587縱觀晏幾道生平,生長于富貴之家,性格孤傲,耽于游樂,不問世事。但在鄭俠上書事件發(fā)生后,景況直轉急下,終于貧困潦倒。因此,他的詩詞雖然多圍繞兒女情事,但是悲涼凄苦,刻骨銘心,完全從肺腑中流出,感人至深。

      此外,這些痛苦的剖白也表現(xiàn)出他對人生悲痛的直面。他不回避人的易醉,夢的易碎與人生的悲哀絕望,反而直白地加以書寫。如“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蝶戀花》),“終易散,且長閑。莫教離恨損朱顏”(《鷓鴣天》),“如今不是夢,真?zhèn)€到伊行”(《臨江仙》)。這樣的釋放,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尼采的酒神精神,帶來了不同的審美體驗。酒神精神固然蘊含著驚駭狂烈的情緒放縱力量,但它不完全等同于所謂的“縱情縱欲”或“積極樂觀”。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指出:“人是最勇敢的動物,高唱戰(zhàn)歌征服一切痛苦,人類的痛苦是最深的痛苦?!盵11]181因此,在面對人生的虛無與荒謬的悲劇時,能夠激發(fā)出自我的精神內(nèi)核,從而直面之,以酒對之,坦蕩地接受自己的痛苦,這是晏幾道的“酒神”內(nèi)核。

      而晏殊對于他醉夢中的悲哀則更為委婉。晏殊不斷地提及醉與夢,寫道:“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shù)”(《木蘭花》),可見他并非沒有悲痛。他雖然仕途較為順遂,屢次外調(diào)也都是較為富饒的大洲,但家庭的不幸,與官場的兇險,讓他的詩歌透露出“好花不常開”的隱憂與舊人零落的悲嘆。只是他選取婉轉又輕飄的力度去勾勒醉夢,這是理智,也是回避。比如他的《采桑子》:

      春風不負東君信,遍拆群芳。燕子雙雙。依舊銜泥入杏梁。

      須知一盞花前酒。占得韶光。莫話匆忙。夢里浮生足斷腸。

      這與晏幾道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晏幾道直接將“人獨立”與“燕雙飛”對立,全然不回避他的孤獨,將其直接袒露在他的詞作中。但晏殊的“燕子雙雙,依舊銜泥入杏梁”,只是暗含單雙與今昔的對比,話有未盡之意。晏幾道寫“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而晏殊只是道“夢里浮生足斷腸”,至于浮生如何,他亦寄于言外。這種溫潤秀潔,華美圓融的風格是晏殊對直截了當?shù)那楦械耐褶D處理,從而顯現(xiàn)出了一種微微惆悵的感情基調(diào)。

      三、結語

      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顯然與二者的人生境遇有很大關聯(lián)。晏殊仕途總體較為順遂,歐陽修評之為:“富貴優(yōu)游五十年,始終明哲保身全?!币蚨淌獾木贫嗍汩e情,夢多是清夢。偶爾觸及悲痛情緒時,也選擇較為理智而回避的態(tài)度。而縱觀叔原一生,既有公子王孫也有窮愁潦倒。因而,在他的酒與夢里,有承自父親的酒筵歌席之作,也有獨屬于他的沉淪與悲痛。此外,晏殊有其傳統(tǒng)士大夫文人的審美情致,往往以溫潤秀潔的筆觸,表現(xiàn)出“太平宰相”雍容華貴的氣派與嫻雅沉靜的風度。而晏幾道后半生沉淪下寮,因此其作品往往表現(xiàn)出更為獨特的審美情調(diào),鄭騫《成府談詞》評之“小山詞境,清新凄婉,高華綺麗之外表,不能掩其蒼涼寂寞之內(nèi)心,傷感文學,此為上品”[12]148,頗為恰當。

      一定程度上來說,晏幾道醉夢的風格與題材,雖承自晏殊,但同時也是對其的開拓與發(fā)展。他坦然面對人生的悲涼本質,以歌酒,以沉夢對之,呈現(xiàn)出獨特的“酒神精神”與悲哀冷徹的詞境。

      總而言之,醉夢在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創(chuàng)作中一直占據(jù)著重要地位,二晏父子對醉夢的書寫,一方面體現(xiàn)了他們不同的創(chuàng)作情致與人生經(jīng)歷,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出宋代審美傾向的轉變。從唐代的豪飲激發(fā)的豪情夢,到晏殊的小醉中的“清夢”與晏幾道的大醉中的“沉夢”,酒與夢的內(nèi)容隨著朝代與人群不斷轉變,作為詩詞中的重要主題為人們所不斷沿襲和發(fā)展,折射出不同的藝術特色與時代風格,值得后人加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況周頤.蕙風詞話未刊稿[A].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邵博.邵氏聞見后錄[A].宋代笑記小說大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夏敬觀.吷庵詞評[A].詞學(第五輯)[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4]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唐圭璋.詞話叢編(第二冊)[M].北京:中華書局,

      1986.

      [6]張草紉.二晏詞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7]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十一[M].中國基本古籍庫:明刻本.

      [8]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A].而已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9]張伯駒.張伯駒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0]馮煦.蒿庵論詞[A].唐圭璋.詞話叢編(第四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1]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M].楊恒達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

      [12]鄭騫.成府談詞[A].詞學(第十輯)[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猜你喜歡
      晏殊詞作
      晏殊換題
      晏殊的忘年知音
      晏殊換題
      晏殊《完溪沙》
      淺析李清照前期詞作的審美情趣
      晏殊樹立信譽
      更 正
      天中學刊(2015年4期)2015-08-15 00:51:01
      試析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文教資料(2014年1期)2014-08-18 03:55:51
      憑詞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詞作名家韋瀚章
      論帝王詞作與尊體之關系
      桂平市| 新安县| 安徽省| 沾化县| 岳普湖县| 汝南县| 赫章县| 南投县| 新建县| 金川县| 花莲县| 孝义市| 视频| 樟树市| 齐河县| 中牟县| 连平县| 柳州市| 长宁县| 韶关市| 南丰县| 建宁县| 新邵县| 玉林市| 静海县| 长岭县| 庆云县| 亚东县| 忻城县| 岑溪市| 乐陵市| 五家渠市| 彭泽县| 隆昌县| 余干县| 化州市| 克什克腾旗| 长兴县| 缙云县| 舒兰市| 东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