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給小孩喂飯的時候突然注意到他舌苔深一塊、淺一塊的,有的地方直接沒有,這是怎么回事?
廣西 黃先生
黃先生:
這種情況考慮是“地圖舌”,其主要癥狀主要表現(xiàn)在舌背出現(xiàn)暫時性絲狀乳頭剝脫消失,病變表淺,向四周擴大,形成外形不規(guī)則的地圖狀,故稱“地圖舌”。一般無大的痛苦,但常伴有納食不好、面黃肌瘦、盜汗夜驚、便溏或便秘、感冒等癥狀。
中醫(yī)認為本病與脾胃虛弱、陰陽失衡相關。小兒臟腑嬌嫩,具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小兒生長發(fā)育迅速,對水谷精微的要求較多,但小兒胃氣相對不足,飲食稍增則易影響脾胃運化。加之小兒“陽常有余而陰常不足”,內傷積滯易煎灼津液而為地圖舌。中醫(yī)對地圖舌的方藥治療以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益氣養(yǎng)陰之法為主,還可以采用中藥外敷、針灸、推拿等方法。
西醫(yī)認為“地圖舌”是一種淺表性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癥,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考慮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因素、精神因素(精神壓抑、失眠等)、營養(yǎng)因素(偏食、消化不良、B族維生素缺乏、鋅缺乏、貧血等)、局部因素(乳牙萌出刺激、齲齒等)、疾病因素(反復呼吸道感染、食物過敏、胃腸功能紊亂、腸道寄生蟲等)。西醫(yī)針對“地圖舌”無特效治療方法,一般予以口服維生素C、B族維生素、葡萄糖酸鋅片等治療,可用堿性漱口液或康復新液漱口。必要時也可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