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烹飪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并不僅僅局限于運用烹飪技巧對食物加工處理,還需要注重情感元素和生活感悟的融入,合理搭配不同食物的色彩、造型,這樣才能賦予菜品深刻的內涵和韻味。尤其是在現(xiàn)代社會飛快發(fā)展的背景下,人們對于美的追求逐漸多樣化,加快了烹飪色彩和造型表現(xiàn)藝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需要在保證菜色口感的同時,賦予菜品獨特的美觀性。因此,中餐烹飪要注重色香味俱全,在選擇好食材的基礎上,也要關注菜品的色彩搭配和造型表現(xiàn)。鑒于此,中餐烹飪人員可以嘗試從視覺藝術角度著手,提升自身的刀功和火候掌控水平,從而在色彩和造型表現(xiàn)方面取得更大的造詣,帶給食客別樣的審美體驗。
一、中餐烹飪的特點
1.原料、菜品多樣。我國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經(jīng)過千年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原料和菜品類型愈加豐富,蔬菜、肉類、五谷等數(shù)不勝數(shù),構成了龐大的中國飲食體系,并衍生出獨有的中華飲食文化。同時,不同地區(qū)有著迥異的飲食文化,這與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和地理條件有著很大關系,也極大地豐富了食材的種類,比如北方的蔬菜品種多樣,南方的水產(chǎn)、海鮮豐富。各類食物由于品種不同,制作出來的菜品也有所差異,根據(jù)中餐烹飪文化,葷素搭配是首選,通過各類蔬菜、肉類的色彩、造型搭配,既能反映烹飪者的烹飪水平,又能彰顯中餐烹飪獨有的藝術美感。
2.選材嚴謹。中餐烹飪對于選材十分嚴謹,比如,川菜以麻辣為主,傾向于選擇菌類、河鮮等;魯菜口味偏于咸香,傾向于清湯調制,以海鮮為首選。食材的類型、新鮮程度等直接影響著烹飪成果,因此在選材時要結合菜品要求,選擇不同的食材和輔料。
3.刀功精湛。在中餐烹飪過程中,除了關注色彩搭配以外,對于刀工同樣有著較高的要求,要能夠更好地塑造菜品外形,增強菜品的整體美感,帶給人們別樣的審美享受。
二、中餐烹飪中色彩和造型表現(xiàn)藝術的作用
1.豐富食客的視覺享受。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傳承至今的中餐烹飪文化在其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擁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比如古語“秀色可餐”,就是強調女子樣貌或是景色十分美麗,調動了人們最原始、最真實的“可餐”情感,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又如走在街道上突然聞到了不知名的食物香氣,但是前往一探究竟后,卻發(fā)現(xiàn)是一道菜色并不突出甚至無法激起胃口的菜品,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惋惜、遺憾之感。由此看來,一道菜品即便香、味均是上乘,但如果缺失了色,也會導致菜品喪失驚艷之感,難以真正地引發(fā)食客的品嘗沖動。人是一種視覺動物,對于食物的第一印象會習慣性地依據(jù)視覺來下結論,所以一道菜品是否成功,色彩搭配和造型處理產(chǎn)生的影響較大,直接關系到能否打動食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增強菜品整體藝術性。隨著社會和經(jīng)濟的飛快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隨之提高,更喜歡追求能夠帶來物質和精神雙重享受的食物。在烹飪領域,餐飲從業(yè)者要緊跟時代發(fā)展趨勢,了解食客的需求變化,在此基礎上進行食物加工,以保證食物的色香味俱全,并滿足食客的審美需求,給食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不斷提升中餐烹飪水平。
面對一道菜品時,食客最先看到的是食物的造型、色彩,會感慨造型優(yōu)美、色澤誘人,視覺審美需求得到了充分滿足,不自覺地產(chǎn)生想要品嘗的沖動。在品嘗后,仔細感受烹飪者所融入的情感巧思,最后調動了食欲,對菜品產(chǎn)生出不舍的情感。食客的多樣化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烹飪者也會產(chǎn)生滿足感、成就感,實現(xiàn)雙重的精神滿足。所以,只有具備這些特性的菜品,才是具備觀賞價值的菜品,能夠帶給食客食欲和精神的雙重享受。
實際上,人們在酒店或高檔餐廳中經(jīng)常能看到一些外觀精美的菜品,無論色彩還是造型都十分突出,但這些菜品往往更適合正式場合,價格也很高,普通消費者只能望而卻步。縱觀古今,對于菜品外形美感的追求并非高檔餐廳所特有,普通餐廳或是家常飯菜同樣可以有著深層次的藝術美感追求。烹飪者只需要在烹飪中投入自己的精力、耐心和設計巧思,并且從造型、材料、刀工和烹飪等層面提供支持,就可以令看似普通的菜品更具靈性、美感,令食物特質得到充分發(fā)揮。比如,蔬菜的勃勃生機、豆腐的軟糯、玉米的香甜等,均需要通過烹飪者的巧思來實現(xiàn)。合理處理食材,合理搭配色彩,并通過巧思構圖令食材之間的位置關系相互協(xié)調,有助于更加完美地呈現(xiàn)菜品的整體色彩和造型??傊谥胁团腼冎嘘P注色彩與造型藝術的應用,能夠大大提升菜品整體藝術性,滿足食客的多重需求。
3.兼顧內外美感。從古至今,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從未停止,注重內外兼修??鬃诱J為如果過分關注內心美,卻忽視了自己的外在儀表,整個人會顯得粗魯、野蠻;如果過分關注外在儀表,卻沒有內涵,整個人會顯得虛浮,不容易被人相信。所以,內外兼修才是做人的根本,而這一道理在烹飪領域同樣適用。一道菜品即便味道絕妙,但若外表與味道不相契合,難免會使整道菜品落了下乘,難登大雅之堂。一道菜品造型優(yōu)美、色彩搭配合理,但若品嘗后的滋味一言難盡,難免會讓人覺得這道菜品虛有其表。所以,一道成功的菜品應該兼具內外美感,保證味道可口、造型優(yōu)美,這樣才能獲得食客的認可與喜愛。
三、中餐烹飪在色彩和造型方面存在的問題
1.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飲食追求。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食物美感的要求隨之變化,對于菜品的色彩和造型搭配提出了新的要求。形神兼?zhèn)涞牟似酚兄跐M足食客的食欲和精神需求,能夠陶冶情操,緩解疲勞。然而,部分中餐烹飪者由于自身理念滯后,對于菜品色彩和造型搭配技巧的掌握不到位,致使菜品的色、香、味有所缺失。
2.受到西式烹飪的沖擊。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之間的往來愈加頻繁,西方烹飪文化逐漸傳播到國內,很多西式餐點也受到了人們的認可與喜愛。西方餐飲重點關注人們的內心享受,和我國的飲食方式有所差異,因此可以帶給人們別樣的飲食體驗和心理感受。同時,西式菜肴大多比較精致,造型奇特,色彩搭配合理,能夠帶給人們別樣的視覺享受。因此,中餐烹飪的生存和發(fā)展難免受到西式烹飪沖擊的影響,中餐烹飪在色彩和造型方面也亟待推陳出新。
3.廚師對于菜品的研究深度不足。由于受到傳統(tǒng)中餐烹飪理念和技巧的影響,多數(shù)中餐廚師在菜品制作中重點關注整體味覺享受,對于菜品整體的藝術感和審美性卻不夠重視,致使最終制作的中式菜品變得平凡、單調,缺乏特色。另外,廚師在菜品制作中需要加入大量的調味料,會導致食材原本的味道被掩蓋,影響食材的口感和菜品整體營養(yǎng)成分,甚至影響人們的食欲。
四、中餐烹飪中色彩和造型表現(xiàn)藝術的應用
1.色彩合理搭配,提升中餐品質。(1)發(fā)揮食材特有的色彩特質。中華飲食文化十分注重食材之間的和諧,每一道食材都有獨特的色彩,除了關注不同食材搭配可以產(chǎn)生的效果,更要關注食材之間色彩搭配的和諧性。比如,食物的基礎顏色都是一些常見的顏色,烹飪者結合食材基礎顏色進行搭配,可以選擇相互映襯、呼應的顏色,進而實現(xiàn)整體色調和諧統(tǒng)一,尤其是一些地域風格明顯的菜品,更要注重菜品色彩的統(tǒng)一。除了食材的基礎顏色以外,還要考慮到加工后食材的顏色變化、質感和光澤度等,這直接決定了菜品在人們眼中的存在感。所以,在把握這些特點的基礎上,烹飪者可以選擇最佳搭配的食材,以此提升菜品的色彩美感。
(2)借助調味品調整菜色。在中餐烹飪中,由于種種客觀因素的限制,廚師可能無法找到滿足設計需要的食材,此時可以選擇合適的調味品來輔助呈現(xiàn),實現(xiàn)菜品整體色彩和諧統(tǒng)一。但是要注意調味品的用量,尤其是色素的使用,切忌喧賓奪主,影響到食材原本的味道,否則即便色彩搭配合理,也是不成功的菜品。而且如果在菜品中濫用色素,食客被菜品外表所吸引,品嘗后的味道卻同預期相距甚遠,就會產(chǎn)生極大的心理落差。因此,烹飪者要結合菜品的實際需要,把握菜品精髓所在,適度運用調味品輔助色彩呈現(xiàn),實現(xiàn)色彩和味道的相得益彰。
2.關注造型表現(xiàn)藝術,追求內涵品質。當前中餐行業(yè)發(fā)展迅猛,對于菜品的評價標準也逐漸多樣化,但很多行業(yè)標準卻過分拘泥于菜品表面,如通過雕花、圍邊來檢驗廚師的技術水平,但實際上雕花和圍邊的胡亂搭配,反而會影響到菜品的整體和諧性。廚師是否具備雕花的本領或者呈現(xiàn)效果如何,盡管可以反映出廚師的某方面能力,但是這種額外制造的造型并不意味著菜品整體造型是成功的。從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看,雕刻屬于技藝門類,如果缺少了匠心的支持,那么菜品最終也將淪為單一的藝術品,與機械化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中餐烹飪要注重技術和情感的融合,避免烹飪流于形式化,要結合不同要求制作富有變化和藝術感的菜品,保證菜品的色彩、造型和諧統(tǒng)一,提升菜品的整體美感。
部分中餐烹飪者為了提升菜品的外形美感,在加工過程中盲目添加大量元素,即便菜品色彩多樣,造型奇特,但卻不倫不類,令人眼花繚亂。實際上,菜品外觀造型精美并不意味著需要盲目添加和堆砌各類要素,而是要充分契合中華飲食文化,選擇合適的菜品造型藝術表現(xiàn)手法,把握整體畫面神韻和內涵,保證菜品形神兼?zhèn)?。烹飪者要遵循形神兼?zhèn)涞呐腼冊瓌t,費盡巧思去刻畫菜品,在保證菜品味道的同時,賦予其獨特的靈動美感,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求。
綜上所述,我國是一個飲食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相較于西式烹飪而言,中餐烹飪有著獨特的文化理念和技巧支撐。為了緊跟時代發(fā)展需要,突出中餐特色,在關注菜品味道的同時,更要合理化應用色彩和造型表現(xiàn)藝術,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菜品,更好地滿足食客需求,這對于促進我國餐飲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基金項目:第五期江蘇省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中職烹飪專業(yè)課堂教學與技能鑒定標準融合的實踐研究”(ZYB498)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牛林娜,女,漢族,講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為中式面點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