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以東
最近在做心理輔導時,遇到幾個初中生向我表達自己的煩惱和困惑。
第一個同學跟我傾訴,早晨沒有吃早餐,父母給的早餐費太少了,不夠吃,經(jīng)常上午第三節(jié)課就很餓了。
第二個同學說,自己的困惑主要是父母離異后,爸爸帶自己生活,媽媽很少過問自己,自己被邊緣化。
第三個同學說,爸爸無意中發(fā)現(xiàn)自己書包里從同學那里借來的手機,不問青紅皂白,狠狠揍了自己,自己特別傷心。
第四個同學說,父母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來,自己一個人放學回家孤零零的。
第五個孩子因為玩手機,所以和爸爸媽媽鬧了矛盾。父母認為孩子到23點就要睡覺,孩子認為父母沒有以身作則。
基于以上五位同學的案例,就家庭中父母關愛、陪伴、親密關系以及生活照顧等方面,探討孩子成長內(nèi)驅(qū)力的影響因素。
〇 父母要做好生活的照顧者
根據(jù)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觀點,我們每個人都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馬斯洛強調(diào),只有當?shù)蛯哟涡枰玫綕M足后,才能實現(xiàn)高層次的需要。中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階段,需要吸收足夠的能量以保持精力充沛。常言道:“身安才能心安。”只有當學生吃好、喝好、睡好,滿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后,才能集中注意力去思考學習、發(fā)展自己。這就要求父母作為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首先照顧好自己的孩子生活起居,這是最基本的保障。美國著名婚姻家庭專家蓋瑞·查普曼博士所著的《愛的五種語言》中也提到,愛的本質(zhì)是給予。一頓可口的早餐或是有著媽媽味道的紅燒肉,都會成為孩子人生中最難忘的美好回憶。
〇 父母要做好長情告白者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有這樣一個觀點:受到母親無限寵愛的人,一輩子都保持著對成功的信心,在現(xiàn)實中也經(jīng)常能取得成功。孩子的成長根植于父母的愛,父母要用自己的愛,讓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歸屬。有一首歌曲唱道:“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抱抱我……”因為再婚,所以很多父母成立自己新的家庭后,要考慮對方原來家庭的子女關系,反而會出現(xiàn)沒有精力照顧自己孩子的情況,導致孩子覺得被拋棄、遺忘,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內(nèi)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很多父母頻繁在孩子面前用語言攻擊另外一方,詆毀對方,殊不知這樣嚴重傷害了孩子的情感。這些孩子很多表現(xiàn)出情感枯竭與淡薄,有自暴自棄的想法,甚至選擇自傷甚至自殺。父母要學會關愛陪伴孩子,盡到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建立健康的親子關系,樹立父母的榜樣。很多父母很忙,天天不著家,更別提跟孩子在一起享受親子時光了,孩子難免會產(chǎn)生疑惑:難道我努力學習就是為了像父母那樣工作,而無暇感受生活?所以父母要言傳身教,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快樂,從而愿意主動追求美好事物。就像繪本故事 《我的爸爸叫焦尼》中寫的那樣,父母雖然離異,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們對孩子的愛,他們一樣陪伴、關愛孩子,承擔責任,發(fā)展孩子的能力,提升孩子的信心,豐富孩子的情感。
〇 父母要做孩子的尊嚴喚醒者
根據(jù)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生八階段理論,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正處于自我意識覺醒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最需要父母的尊重理解。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簡單粗暴,動不動就打罵孩子,嚴重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傷害了孩子的情感,親子之間的關系出現(xiàn)了裂痕,很難修復,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放棄自己。作為家長要相信孩子有向上生長的內(nèi)在動力,成長是一個自然有序的慢工夫,莫急莫慌。這份信任和善意無形中讓原本劍拔弩張的家庭氛圍變得輕松緩和,孩子的話也多起來。很多家長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所以在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無法做到心平氣和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長在輔導孩子時,如果情緒不穩(wěn)定,總是不停地批評或糾正孩子,孩子的關注點就會偏離學習本身,被家長的情緒變化和話語不斷地牽著走,不知道家長想要什么,變得無所適從。家長如果實在控制不住情緒,可以暫時離開,情緒平復后再回來。每個孩子本身就是獨立的生命個體,孩子只有在人格上足夠獨立,將來才能在社會上學會自主,承擔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很多父母以為自己給孩子鋪墊好了人生的道路,殊不知自己替孩子做主,其實違背孩子成長的發(fā)展規(guī)律,限制孩子自主性成長。家長需要不斷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和特長,多鼓勵與欣賞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教育中要善用獎勵,獎勵可以增強兒童的認知能力與辨別是非能力,明白什么是好的、值得贊賞的行為。
〇 父母要成為孩子精神的引領者
在父母和孩子玩手機這件事上,很多父母嚴格要求孩子,卻放松要求自己。其實真正成功的父母是終身學習的父母,不僅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而且在思想和精神上也不斷陶冶自己的情操,這樣才能配得上父母的角色。隨著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父母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言行,引領孩子朝著光明的方向前進。父母帶著孩子了解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走走。在不斷與外界的交往中,孩子的內(nèi)心被埋下一顆種子。父母的生活方式就是孩子成長的一面鏡子。父母自己沒有發(fā)揮榜樣作用,就無法在孩子面前有說服力。父母熱愛生活、擁抱世界的積極態(tài)度,都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留下印記,引領著孩子自主探索這個美好的世界。榜樣的激勵,能夠幫助孩子樹立人生遠大的理想。
枯燥乏味的生活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不良情緒,而豐富的家庭生活內(nèi)容則會使孩子變得快樂與滿足,有利于孩子情緒的調(diào)節(jié)和把控。合理的膳食搭配也在家庭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它可以為大腦提供正常情緒狀態(tài)所需要的營養(yǎng)元素,有利于兒童機體的成長及健康情緒的保持。親子交流的方式豐富多彩,如親子圖書分享閱讀,指的是父母采用合適的策略,如給孩子大聲閱讀、對話閱讀,圍繞圖畫書展開討論、交流的一種分享性的閱讀活動,不僅增進情感,還能提升孩子的能力,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總之,父母在家庭中扮演影響著孩子成長內(nèi)驅(qū)力的角色。父母尊重信任孩子,和孩子在一起平等地溝通與交流,讓孩子自己做主,就能培養(yǎng)孩子主動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頑強的意志力,從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