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玉華
摘 ?要:情境教學法是高中生物教學中一種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是經過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和實踐總結而來的,不僅滿足了新課改的教育發(fā)展要求,也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探究興趣。教師應增強學生對學習需求的關注,情境教學法更加強調科學性與實用性的基本特點,可以有效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發(fā)展。在生物課堂中融入情境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文章就結合情境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有效應用展開了分析,并提出了具體的開展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高中生物;教學應用
一、高中生物課堂開展情境教學的優(yōu)勢
(一)學生更全面理解生物知識
情境教學可以有效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瓶頸,可以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注入新的活力,大大提高了生物課堂的生動性與靈活性,能夠通過全方位立體化的表現(xiàn)來為學生凸顯生物學科的美妙與精彩。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科書是唯一可供學生認識生物知識的材料,但如果一味地紙上談兵,那么很難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借助情境教學強化學生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學生對自然事物的全面認識。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高中生正處于好奇心強烈的階段,他們非常容易被新鮮趣味的事物所吸引,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可以使學生仿佛置身于身臨其境中,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進入良好的課堂學習狀態(tài)中,保障學生能夠轉變學習思維與學習心態(tài),由學習的被動者逐漸轉向為學習主動者,這樣才可以創(chuàng)造出有氣氛、有創(chuàng)造力的課堂學習氛圍,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提升生物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
(三)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能力
情境教學的主要特點就是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情感,幫助學生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展開發(fā)現(xiàn)和探究,這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巧妙利用情境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隨著學生各項能力水平的不斷提升,情境教學模式也將不斷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的人生發(fā)展和成長而言大有裨益。
二、高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
(一)對生物重視不夠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指導過程中,學生大多會根據(jù)個別科目在考試中所占比例區(qū)分所謂的“主科”和“副科”,語文、數(shù)學、英語大多被歸為主科一類,這些科目也會受到師生、家長的高度重視,生物學科以及其他相關學科常常被歸為到“二類學科”中,家長和學生都會思考如何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再加上主科所占的分值比例更大。因此,師生都對生物學科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這不僅會影響到教師的授課積極性,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整體學習成績。
(二)不科學的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有效實施,生物學的教學方法也出現(xiàn)了明顯變化,一些教師盲目適應新課改的要求而并未改變自己,僅僅是為了達到新課改的要求而忽視學生的整體感受,致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下滑,新課改也失去了最初的目的和意義。還有部分教師認識到新課改的重要性,但盲目的應用多樣教學方法使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適應過程,再加上缺乏對新方法的應用經驗,不僅導致學生的成績無法獲得提升,甚至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而言也起到了負面作用。
(三)教學評價機制的壓制
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許多教師和校園都在努力開展有效的思想交流與教學方法交流,在新的形勢下教師開始應用多樣化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想要借此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技能,但很多技能并不能通過考試成績體現(xiàn)出來。情境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由于教師沒有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導致學生的生物學習水平沒有獲得本質提升。
三、情境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一)多媒體教學情境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社會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被應用到課堂教學指導過程中,在新課改的教學發(fā)展背景下,要求教育工作者通過整合教育資源推動數(shù)字課堂的建設和完善,這也使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被應用到高中階段的教學指導過程中,許多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和PPT為學生制作教學課件,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下感受生物知識的生動和具體,這種教學方式顛覆了學生的傳統(tǒng)認知思維,通過具體的圖片或動畫可以觀看到微小的生物變化,有助于學生迅速理解一些抽象的生物知識,從而幫助學生生物學科知識體系的完善。例如,教師在講解“微生物細胞”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展示一些細胞組織的相關圖片,通過變形蟲、幽門螺桿菌的電鏡圖片使學生能夠對各種形態(tài)的微生物有一個基本了解,在這種真切的體驗下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微觀的角度分析世界,使他們感受到生物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對后續(xù)的細胞免疫過程做簡單介紹,將高中生物知識點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完善了學生高中生物知識體系的構建,幫助學生更全面地掌握生物學知識。
(二)生活教學情境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借助豐富的途徑去搜集相關的學習資源,并且?guī)熒g交流互動的方式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發(fā)展趨勢,這為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開展而言帶來了新的契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現(xiàn)實生活的問題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緊密結合在一起,充分提高學生探究生物學科內容的興趣,借助生物知識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問題,使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價值。我國教育學者指出,真實課堂與真實問題的融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思考興趣,尤其是利用關鍵性問題串聯(lián)相關的知識點,可以提高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思考和理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學“分子與細胞”第五章“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的過程中,采用了問題串的形式,例如,為什么青團是綠色的?艾葉汁中只有一種色素嗎?綠葉中的色素是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有效研究和分析可以總結其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內容可以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深刻的理解掌握教材,這將使整個教學過程不再那么僵化,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生物知識的有效積累,進而提升生物課堂的整體教學效率。
(三)實驗教學情境
生物包含著非常豐富的自然知識內容,其中不乏一些抽象性的理論知識需要學生展開深入探索,一些具有難度的內容需要教師借助實驗指導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進一步幫助學生攻克生物學難點,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高中生對動手操作類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將生物知識與實驗探究環(huán)節(jié)展開結合,可以強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更加直觀的理解和認知,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生物綜合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開展“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再進行“預估洋蔥表皮細胞的細胞液平均濃度”的探究實驗。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可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具體的實驗方案,并將相關的實驗流程分布記錄下來,最后根據(jù)實驗需求準備好相應的實驗材料。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小組內部的人員有一個明確分工,事先準備環(huán)節(jié)可以是大家集體協(xié)作,但在操作和觀察過程中,一定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最終學生各自寫下自己通過實驗觀察了解到的洋蔥表皮細胞的細胞液平均濃度估值,而后再結合不同學生的估值思考實驗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有效的反思和總結推動知識內容的深入探究。豐富的實驗過程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生動的觀察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結合自己學習過的生物學知識進行總結和探索,強化學生對生物內容的理解,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生物探索興趣。
(四)游戲教學情境
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生對游戲活動都有較為高昂的參與積極性,由于生物學科中有很多抽象學習內容,學生很容易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這也將對學生的學習質量產生影響。教師通過在生物課堂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游戲化教學情境,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全面了解知識,通過增加學生在課堂游戲過程的參與頻率使它們的生物學習變得更加充實,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將知識滲透到游戲環(huán)境中,幫助學生一邊娛樂一邊展開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細胞器”的教學時,課程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細胞器的作用和細胞器的組成,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游戲,讓幾名學生分別假扮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高爾基體、核仁等,然后在將教室劃分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區(qū)域,假設分別為A區(qū)和B區(qū),并且在兩個細胞區(qū)域中劃分一個連接兩區(qū)域的空間,假設為C區(qū),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假扮的細胞組織去尋找自己所在的區(qū)域,如葉綠體在B區(qū),核糖體在A區(qū),線粒體在C區(qū)等,讓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尋找相應的區(qū)域,從而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
(五)問題教學情境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必須注重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有效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就要求教師不能再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展開指導,要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融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教師結合教學重點為學生設計開放性的啟發(fā)問題,使學生結合這些問題對生活現(xiàn)象進行總結和分析,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重難點知識,也可以大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一課為例,由于這部分內容較為枯燥,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嚴重不足,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展開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教師可向學生提問,“為何蘋果與梨子明明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長,卻有完全不同的口感?”設計這一充滿趣味的問題情境,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積極開動腦筋?;诖?,學生就會更容易接受,并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知識,學習效率和質量也得到明顯提升。借助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不斷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創(chuàng)設時需注意問題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最大化發(fā)揮問題情境的教學價值。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應用需要教育工作者結合生物學科的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規(guī)劃,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認知能力以及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指導方式,為學生構建生動具體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快速進入生物情境中展開學習和探究,在情境教學的應用背景下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完善學生的生物學科知識體系。熱烈的課堂討論與交流活動將會使課堂學習氛圍變得更加活躍,也使生物學科的教學效率獲得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暢. 淺談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策略[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01):45-46.
[2]高澄清. 如何實現(xiàn)高中生物情境教學[J]. 基礎教育論壇,2022(01):7+9.
[3]付曉夢. 探究情境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2022(04):136.
[4]劉本娟. 淺談情境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 試題與研究,2021(36):103-104.
[5]楊燕.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策略探究[J]. 考試周刊,2021(95):130-132.
[6]陳笑. 情境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應用研究[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21(33):98-99.
[7]夏玉芳. 基于“鏈式”情境教學的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實踐研究——以“光合作用”一課為例[J]. 現(xiàn)代教學,2021(19):31-32.
(責任編輯: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