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松云
摘要紫砂壺自明中后期開始流行,這一行當至今還名家輩出、精品無數(shù)。紫砂壺是一種兼具工巧與美感的藝術佳品,至今還擁有著火熱的收藏市場,甚至有言稱:“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北疚囊宰仙皦亍扒逯袢A盞”為例,淺談其創(chuàng)意設計和自然意境。
關鍵詞? 紫砂壺;清竹華盞;工藝魅力;創(chuàng)作理念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華飲茶歷史悠久,不僅以其為主題衍生出了一整套博大精深的中華茶文化,還澤被鄰地,使得中華茶香在世界流芳。中國人對茶的熱愛使得各種茶器層出不窮,茶器紛繁,各有不同功能。僅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就列舉了“二十四器”,可見中國茶器之復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就是宜興紫砂茶具,紫砂壺自明中后期開始流行,這一行當至今還名家輩出、精品無數(shù)。
1紫砂壺“清竹華盞”的工藝魅力
鏤雕工藝是紫砂壺“清竹華盞”(見圖1)的最大特點,紫砂壺自北宋走來,步入明清盛世,直到今天成為“國粹”之一,歷經(jīng)數(shù)代紫砂藝人為其傾盡一生,才有了如今豐富多樣的紫砂文化,自成一派。600多年的時間里,為了迎合不同受眾的喜好,發(fā)展出貼花、鏤空、泥繪等不同形式的裝飾手法,這也成為區(qū)別于一般紫砂壺的三大技法。在紫砂的裝飾工藝之中,除了光器之外,不論是筋紋器還是花器都是應用了各種不同的裝飾手法,其中鏤空紫砂壺被稱作最美的紫砂、最難的工藝。作為紫砂傳統(tǒng)裝飾技法之一,采用“鏤雕”的技法在坯體上規(guī)劃好圖案,合理布局,雕出鏤空的紋樣或書法;紋路面面相接貫穿整體各個部分,層次分明,會讓畫面呈現(xiàn)立體感。這種手法始于明末,流行于清,大規(guī)模的貿(mào)易往來促使紫砂壺開始遠銷海外,鏤空紫砂壺便是宜興陶匠為迎合歐洲市場特制的,所以在中國大陸并不常見。清代外銷的紫砂壺,為凸顯極致的東方美學,會在泥料的選配和造型方面變化多樣,使得東方情調(diào)的設計備受追捧,其空靈之形態(tài)給人無以言狀的美感,流行一時。由于“紫砂里外不掛釉”的特點,并不能像玲瓏瓷一樣鏤空后上釉燒制來保證能正常使用。因而,鏤空紫砂壺都是雙層的。作為實用性的器具,追求極致美的同時,如果不能正常使用,與擺件并沒有什么區(qū)別,所以一般需要先做一個密閉的“壺膽”,然后在外圍再加一層進行鏤雕處理。最大的難點在于:用泥巴捏制出造型、雕刻完成之后,再進行燒制定型,需要考慮到泥料的可塑性、燒制時泥料的收縮率、作品完成之后的實用性以及觀賞性等等。集多種技藝于一身,對手工藝人的要求非常高,當然這也是鏤雕紫砂壺的魅力所在。
2紫砂壺“清竹華盞”的創(chuàng)作理念
在紫砂壺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制壺者往往對作品融入具有文化底色的元素來豐富作品的文化意境,賦予作品超越實用價值以外的觀賞價值和文化價值,提升作品的底蘊。紫砂壺“清竹華盞”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竹元素,同時模擬古代宮燈的造型特點,整體造型以燈盞為基礎,身筒有“宮燈壺”的飽滿圓潤、落落大方,高挺有力,具有飽滿的張力,底部圈足穩(wěn)定地撐起壺身,提升作品的氣質(zhì),短頸設計增加挺拔感,與壺底上下呼應,半截狀壺蓋與壺口嚴絲合縫、通轉流暢,圓潤的弧線與飽滿的身筒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線條過渡協(xié)調(diào),桃心狀壺鈕玲瓏精致,整體流露出大氣繁華之感,將宮燈的韻味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此壺有別于傳統(tǒng)光器的制法,整體壺身又飾以鏤雕工藝,裝飾內(nèi)容為層層密布的竹枝、竹條,層次清楚、分布有序,玲瓏剔透、立體感強,精致的竹編鏤雕為大氣繁華的宮燈造型平添了幾分清雅飄逸之感。細細觀之,壺蓋一圈飾以回紋元素,回紋作為獨具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圖案,具有如意吉祥、富貴不斷等美好的寓意,回紋裝飾既增加了作品的造型美感,又豐富了作品的文化內(nèi)涵。流、把模擬竹子的形態(tài)制作而成,三彎壺流和圈把相輔相成、轉折有度,竹節(jié)線清晰,壺把下設一小飛,增加了作品的靈動感,流、把左右承接,頗有竹子彎而不折、清峻不阿的氣度與風范。竹無俗韻,茶有清香。文人高士心中,竹是凌云真君子,茶本性潔不可污,竹是賢竹,茶是良茶,二者皆屬不可一日無此君。竹與茶都屬山中清靈之物,吃茶怎么能無竹相伴呢?宜興的竹長在山上,也長在壺上。以紫砂聞名的宜興,更是有綿延浩蕩如海的八百里竹林,每當微風輕拂,便如浪翻涌,颯颯其聲。這虛節(jié)凌云的勁竹,不僅激蕩文人的胸懷,亦融入紫砂陶人的藝術之魂。紫砂壺“清竹華盞”在傳統(tǒng)宮燈造型的基礎上融入竹元素、回紋元素,同時采用鏤雕工藝,特殊的構思設計,新穎的表現(xiàn)手法,既彰顯出翠竹的清麗風姿,展示它們迎風啜露、撫雪經(jīng)霜、繁衍生息的自然大美,又展現(xiàn)出中國古代造物之美,展現(xiàn)出古代宮廷器物獨特的民族風韻,兩者融合,別具一番獨具中國特色的清雅大氣之韻。
3結語
紫砂壺是一種兼具工巧與美感的藝術佳品,至今還擁有著火熱的收藏市場,甚至有言稱:“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紫砂茶具的風靡源于它的特殊質(zhì)地和皮色。一方面,它能吸附茶汁,暗藏余香,文震亨在《長物志》中還盛贊這種茶具:“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绷硪环矫?,紫砂壺天然色澤豐富,濃郁雅潤,頗有古樸之風。若配上合適的造型與裝飾,如方中有圓的“覆斗壺”,還能在文人雅士品茗時增添幾分風雅和禪意。
參考文獻
[1]陳洪華.百味人生,珍重過程——淺談紫砂壺“瓜趣提梁”的造型工藝和文化意境[J].江蘇陶瓷,2020(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