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作森 楊鑄
書香致遠,墨卷至恒。近年來,恩施市教育局深入落實中宣部《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要求,把開展讀書活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引導中小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以“三建兩造三謀”為主線助推書香恩施建設,城鄉(xiāng)中小學生閱讀的火苗被層層點亮。
三建助三強,立書香之“制”
建機構強部署。恩施市成立全民閱讀建設領導小組,整體規(guī)劃,高位推進,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統(tǒng)籌、行業(yè)推進、廣泛參與的全民閱讀活動網(wǎng)絡體系。
建方案強推動。市教育局在全民閱讀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牽頭制定《恩施市中小學校開展“書香致遠·悅讀成長”行動實施方案》和《恩施市中小學“書香校園”評估細則》等文件,各中小學校制定《讀書周(月、節(jié))活動方案》《班級圖書角建設標準》《“閱讀之星”評比辦法》《“書香班級”評比辦法》《“書香家庭”評比辦法》等活動方案及辦法,并報市教育局備案,由各轄區(qū)中心學校督促實施,使讀書活動有規(guī)章制度可依。全市每三年選樹一批“閱讀之星”“讀書達人”“書香之家”“書香校園”,并在“4·23”世界讀書日或“9·28”孔子誕辰日之際舉行市級讀書活動大展演,讓讀書成為構建更加美好、更具魅力的“書香恩施”的力量源泉。
建任務強序列。堅持任務導向,使閱讀量創(chuàng)造性達標。全市各學校為學生遞進式設置“三型”閱讀任務群,做到課內外閱讀量保底不封頂,閱讀與表達有機結合,相互滲透,群群相依。其一是基礎型閱讀任務群,即“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其二是發(fā)展型閱讀任務群,即“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其三是拓展型閱讀任務群,即“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任務群以積累國學故事為依托,形成“春花、夏荷、秋月、冬雪”四季式或“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價值觀式閱讀體系。
兩造助兩破,拓書香之“源”
打造“微型方法館”,破閱讀方法粗淺。恩施市中小學校現(xiàn)建有148個圖書室、近2000個圖書角,擁有紙質藏書130多萬冊,每年生均新增紙質書不少于1本。教學期間圖書室(館)每周開放時間原則上不少于40小時,充分利用圖書室(館)平臺,每周開設1節(jié)閱讀指導課,常態(tài)化舉行主題式閱讀教學賽課,分課型研究閱讀教材教法,指導共讀整本書,讓學生在課堂上潛移默化地習得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如“浮光掠影”式初讀法、“鏡中看花”式深讀法、“蜻蜓點水”式補讀法、“心中探月”式回讀法等。分學段要求中小學教師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境進行朗讀、默讀、誦讀、復述、評述教學與拓展。如第一、第二學段圍繞“我愛我家”“我愛上學”“文明的公共生活”等主題設計閱讀教學任務,引導學生豐富日常生活語言;第三、第四學段圍繞“擁抱大千世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科學家的故事”“數(shù)字時代的生活”“家鄉(xiāng)文化探究”等主題開展閱讀與探究,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素材,進而靈活自如地使用語言。
建造“數(shù)字圖書館”,破閱讀資源匱乏。恩施市以“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字圖書”建立恩施市中小學數(shù)字圖書館,將全市所有中小學圖書室(館)130多萬冊優(yōu)質紙質圖書、30萬冊電子圖書、2000多種電子期刊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與恩施州、市兩級公共圖書館藏書互聯(lián)互通,實現(xiàn)了全市中小學“館藏圖書與數(shù)字圖書統(tǒng)一管理”“借閱管理與閱讀分析一鍵敲定”“數(shù)字圖書與紙質圖書無縫調用”。全市所有中小學生及其家長只要攜帶能連接網(wǎng)絡的終端,就可登錄數(shù)字圖書館,補自己所需,拓閱讀之源。
三謀助三保,燃書香之“火”
謀活動序列保實效。恩施市各學校結合所在地域、學生學段、學生閱讀時空等特點優(yōu)化讀書環(huán)境,按照“一校一策”推進閱讀序列,促閱讀習慣養(yǎng)成。如恩施市實驗小學、恩施市逸夫小學、湖北民族大學附屬小學等學校以“六個一”落實閱讀任務群要求,叩開幸福閱讀之門?!傲鶄€一”即清晨一誦,充分利用每日晨讀及早上到校后的“碎片化”時間,指導經(jīng)典誦讀或美文、古詩賞讀,使之成為一種自覺;午間一讀,每天中午和課后服務閱讀課時間,由跟班教師陪同學生一起認真閱讀“快樂讀書吧”欄目和“紅領巾小書蟲”推薦的書目;晚間一記,學生以日記隨筆、摘抄、作文等形式,記錄自己的讀書體會;每周一課,以班級為單位每周上好一節(jié)讀書課,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每月一評,每月最后一節(jié)課為班級閱讀匯報展示課,各班進行讀書活動匯報,開展讀書心得交流、好書推薦、故事會、美文誦讀、親子共讀等活動,根據(jù)學生閱讀情況評比“閱讀之星”;每年一展,學校每學年結合主題閱讀內容,以讀書達人、書香班級或書香家庭為單位開展讀書節(jié)展示活動,如進行“人物自述”“觀點辯論”“劇本展演”“美文賞析”“摘抄展評”“悅讀有感”以及“花開詩意濃·追夢啟航”展示,力求注重實效,百花齊放。
謀教材研發(fā)保實用。結合區(qū)域和學校實際研發(fā)校本閱讀教材,是對學生閱讀的有益補充。第一,“背、讀、寫”讓校本教材生輝。如恩施市硒都民族實驗小學圍繞“背一背”“讀一讀”“寫一寫”三大板塊研發(fā)《和美閱讀》教材,一到六年級各編寫一冊,按每周一課計算,全年級春秋兩個學期共計編寫30課。“背一背”包括“國學啟蒙”和“詩詞經(jīng)典”?!白x一讀”為與“國學啟蒙”和“詩詞經(jīng)典”相關的趣味鏈接或知識拓展,如作者介紹、相關小知識、名言名句、小故事、名人介紹等。“寫一寫”根據(jù)新課標相應學段要求進行布置,如抄寫經(jīng)典文章中自己喜歡的部分、寫一段讀后感以及運用從本課學到的方法嘗試仿寫、續(xù)寫、擴寫、聯(lián)系生活寫。第二,“沉浸式”共讀讓校本教材發(fā)聲。如湖北民族大學附屬小學緊扣“閱讀·悅享·越成長”主題,設計《桂韻國學經(jīng)典閱讀》校本電子教材,整理國學經(jīng)典12冊,涵蓋古詩128首,古文節(jié)選68篇。經(jīng)典誦讀,從規(guī)范儀式開始,從而激活孩子們對國學經(jīng)典的敬畏意識。在誦讀方式上采取師生“沉浸式”共讀,如在“古詩詞新唱”中,加配音樂和動作,讓學生在吟詩品意悟情中感受古詩詞音韻之美、節(jié)奏之美、意境之美。
謀耕讀傳家保實踐。恩施地處武陵山區(qū),坐擁碧水青山和廣袤農田之利,因時因地制宜抓好耕讀教育,可讓學生續(xù)家風、“接地氣”。其一,在教材里拾耕讀“種子”。如在教學完《養(yǎng)花》一文后,讓學生與父母一起摸索養(yǎng)花、種草或栽樹的門道,試種試栽,共同體會“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的耕讀之樂;在講授完《落花生》一課后,讓學生找機會與家人一起過一個收獲節(jié),一起體會“內在秀美,默默奉獻”的耕讀之趣……身在“耕”中健,品在“讀”中成,使學生在“田家少閑月”的勞作里,感受“粒粒皆辛苦”的不易,激發(fā)“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其二,在校園里尋耕讀“影子”。如恩施市高旗實驗小學、芭蕉侗族鄉(xiāng)民族初級中學分別規(guī)劃了空中農場和校園農莊,讓學生在校園里親身經(jīng)歷播種、施肥、鋤草、收獲和銷售全過程,在“春種秋收”中探究大自然的神奇,在“讀”之外深“耕”,在“耕”之余精“讀”。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學??梢允裁炊紱]有,只要有了為教師和學生的精神成長而提供的圖書,那就是教育?!背砷L的泥土,需要閱讀的種子。在“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汲取養(yǎng)分和力量,我們自然就會感悟“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厚重,領悟“善讀可以醫(yī)愚”的神效,體悟“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豪情……我們沐浴書香,攜手成長。恩施市將深化和拓展教育領域“三建兩造三謀”全民閱讀成果,持續(xù)助推書香恩施建設,讓每朵生命之花絢然綻放。
責任編輯/王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