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蕾 杜紅洋
【摘? 要】
備受社會關(guān)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已經(jīng)在我國正式施行。各級政府和有關(guān)部門都在研討如何在社會、學校和家庭各層面學習和落實此法。家庭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中的暴力因素,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本文以教師視角,立足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下文簡稱“家促法”),分析探討實現(xiàn)家庭教育“無暴力”化的策略,從而更好地幫助家長養(yǎng)育孩子,助力孩子形成健全人格。
【關(guān)鍵詞】家促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暴力
一名學生:他與同學在體育課時發(fā)生矛盾,下課后就將那位同學打到流鼻血;與同學發(fā)生肢體沖突,就將同學推倒,導致同學身體多處擦傷;與同學相處稍有不開心,就辱罵甚至打罵同學;編校園鬼故事嚇唬膽小的同學,導致部分學生因害怕整夜失眠……
孩子本是善良的天使,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名學生的現(xiàn)狀呢?通過對這名學生在校期間的觀察與研究,以及家庭這道半開的門,我們找出了其行為背后的原因:家庭教育暴力。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暴力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個社會化場所,對個體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起著奠基作用?!吨腥A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將家庭暴力界定為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jīng)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1]
而教育暴力目前尚無定論。有學者認為,教育暴力是按照某種利益的要求,把受教育者作為要加以形塑的對象進行處置的意志,這種意志要求必須消滅個人自主性,訓練個人被使用的特定功能,它把支配和服從作為教育關(guān)系的模式。[2]也有學者認為,教育暴力是指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所使用的超出兒童心理承受能力的、強行支配與壓服兒童并造成兒童軀體或心理上的損傷,使得兒童被動屈從于教育者意志的手段。[3]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上以“家庭暴力”“未成年人”為關(guān)鍵詞,檢索從《反家庭暴力法》頒布實施以來的有關(guān)案件,共檢索到945件……其中,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案件多達471件。[4]
因此,本文將家庭教育暴力界定為:發(fā)生在家庭教育活動中,家庭教育者以教育為出發(fā)點,對孩子進行超過其身體及心理承受范圍的教育手段,并對孩子造成身體或心理傷害的教育行為。
二、家庭教育暴力的成因及危害
青少年處在身心發(fā)育的關(guān)鍵和特殊時期,心理尚未成熟,性格沒有定型,周圍環(huán)境和刺激對他們的生長發(fā)育都可能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家庭作為青少年成長的主要環(huán)境之一,其狀況必然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5]家庭教育暴力的危害非常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破壞親子關(guān)系
沒有一個孩子喜歡言語恐嚇以及拳腳相加的父母。雖然在家庭教育暴力實施以后,孩子仍然會愛爸爸媽媽,但是長此以往,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會越來越疏遠。親密無間只存在于和諧、溫暖的家庭之中。這也是為何作為教師的筆者,經(jīng)常會聽到家長這樣抱怨:“我家這孩子,就是不聽我的,只聽老師的?!焙⒆硬辉嘎犠约旱模且驗楹⒆訉Ω改覆辉傩湃?,父母簡單粗暴的教育觀念及方式,已經(jīng)讓孩子不再信從。
(二)造成兒童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危害
前文中提到的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xiàn),皆由家庭教育暴力所致。作為教師,一開始我們只看到了這名同學對別的學生的傷害。但走近他以后,才發(fā)現(xiàn),小小年紀的他身體和心理早已傷痕累累。臉上的淤青,身上的巴掌印,不僅讓他疼痛,更讓他自卑。遇到問題,他不知如何與別人溝通,只能像爸爸一樣用拳腳解決;像媽媽一樣,恐嚇嚇唬別人。沒有同伴愿意與他一起玩,只有孤獨伴隨他那滿是瘡痍的身體與心理。
(三)造成校園暴力等事件
學校作為學生生活與學習的第二場所,常常會發(fā)生一些校園暴力事件。而這些校園暴力事件的源起,很多是家庭教育暴力。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是青少年模仿的主要對象。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權(quán)威性越強,孩子模仿得越起勁。家庭暴力行為是給青少年的一種攻擊性示范。青少年長期目睹父母打鬧或受到父母打罵,很容易模仿父母的懲罰性行為,學會打架、斗毆,并常以暴力的方式對待他人。久而久之,便會形成一種用暴力來處理問題的思維定式,并會逐漸形成其固有的性格特征。[6]
三、“家促法”助力家庭教育“無暴力”化策略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家庭教育從傳統(tǒng)“家事”上升為重要“國事”,這標志著家庭教育立法進程取得重要進展,也標志著家庭教育正式開啟有法可依的時代。
那么,從教師的視角出發(fā),如何借助“家促法”,助力家庭教育實現(xiàn)“無暴力”化呢?
(一)教師學法,提升施教素養(yǎng)
“家促法”在第四章社會協(xié)同中提出: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工作計劃,作為教師業(yè)務培訓的內(nèi)容。
《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背景下教師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教育的若干思考》中的調(diào)查顯示:80.7%的家長在家庭教育上困惑很多,94.7%的家長期待“家促法”能幫助自己緩解教育焦慮,“教什么”“怎么教”是困擾家長實施家庭教育的難題。[7]
作為教育工作者,不管是法律的規(guī)定,還是家長的迫切需求,想要通過“家促法”助力家庭教育實現(xiàn)“無暴力”化,這要求我們學習、熟知“家促法”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并不斷提升個人的施教素養(yǎng)。
教師可以通過培訓等多種渠道學習相關(guān)知識。因為除了對“家促法”內(nèi)容的掌握,我們更應知道如何運用它。教師可以學習心理學相關(guān)知識,也可以學習家庭教育指導師相關(guān)課程。我們還可以參加一些班主任論壇、教師心理團輔課等,從而提高自身素養(yǎng),更好地助力“家促法”的實施,以實現(xiàn)家庭教育“無暴力”化。
(二)教師普法,家長知法用法
家庭教育看似小事,但正所謂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千千萬萬的家事,匯集成了國之大事?!凹掖俜ā币?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不得因性別、身體狀況、智力等歧視未成年人,不得實施家庭暴力,不得脅迫、引誘、教唆、縱容、利用未成年人從事違反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公德的活動?!薄耙劳小都彝ソ逃龠M法》指導家庭教育的實踐研究”這一課題中提到,為了進一步掌握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合肥市XX名班主任工作室以20所成員校1~6年級學生為調(diào)查對象,通過隨機抽樣的方式,對600位學生父母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的部分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違反了“家促法”的要求。如27%的家庭不能為孩子創(chuàng)造愉快和睦的家庭氛圍,11%的家長沒有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51%的家長不重視或不知道如何營造良好家風,19%的家長在孩子犯錯時,采取了打罵的方式,18%的家長與孩子溝通的頻率僅為每月1-2次……知曉并了解“家促法”的家長,可謂是少之又少。因此,作為教師,要抓準時機普及“家促法”。
我們對班里一位同學進行了家訪,并對家長進行了多次回訪。通過不斷地深入溝通,我們了解到,這個孩子一直承受著家庭教育暴力。
首先,是父親的拳腳暴力。該生家庭較為富裕,父親是幾家公司的董事長,非常忙碌,陪伴教育孩子時間較少。每逢孩子“闖禍”,其父不問孩子緣由,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打。且跟孩子和母親了解到,孩子父親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做錯事就會打。如父親在外出差,就將孩子的錯誤攢著,回家一起打。
其次,是母親的言語暴力。該生的母親全職在家照看孩子。母親文化程度不高,教育孩子時常用爸爸恐嚇孩子:“你再不寫作業(yè),看你爸回來怎么收拾你!”“你再不聽話,爸爸回來非打死你?!辈粌H如此,該母親非常迷信,常常用鬼神之說恐嚇孩子:“趕緊睡覺,不然床底下的鬼就要出來了。”因此,在與其父交談過后,我不僅將“家促法”發(fā)給了這位父親,且圈出了重點,希望作為父親的他,能和孩子母親一起,用正確、恰當?shù)姆绞?,進行家庭教育。
經(jīng)過連續(xù)不斷地與這位同學的父母溝通交流,他們對“家促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對孩子的打罵、恐嚇也少了很多。孩子的臉上,漸漸有了笑容。再加上在校時筆者經(jīng)常引導這名學生如何與其他學生相處,這名學生與其他學生的矛盾也越來越少。
我們也在班級群里向所有家長推送了“家促法”,以期有更多家長了解、學習此法,并依法帶娃,更好地教育孩子。對于部分不關(guān)注群消息以及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暴力傾向的家長,筆者也都一一進行了聯(lián)系與溝通,盡可能全面地將“家促法”向班級所有學生家長進行普及。
所在學校的老師們,也非常重視“家促法”對家庭教育的指導作用,并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普及“家促法”。
比如XX老師,依托她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及學校資源,經(jīng)常邀請一些專家為全校學生的家長們帶來直播課堂。直播課程內(nèi)容涉獵廣泛,不僅能讓家長了解、學習“家促法”,且能不定期教授家長依法帶娃的方法。
為了用家長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普法宣傳與指導工作,她還依托工作室及學校,拍攝“家庭教育微劇場”系列短片。微劇場通過孩子們的表演,真實還原家庭教育中的盲點、難點、痛點,并請專家或教師從學生、家長的不同視角剖析問題,依托“家促法”,給予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并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推廣。
“家促法”,對家長依法帶娃有很好的震懾與指引作用。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加快此法的普及速度,讓家長學法、懂法、用法。如此,家長必定會和孩子一起受益。
(三)教師助力,提升家長養(yǎng)育水平
“家促法”中家庭教育的要求,對于一部分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來說極具挑戰(zhàn)性。因為他們雖在學習過“家促法”之后,知道要怎么做,但是由于自身養(yǎng)育水平有限,并不知如何開展。
賦權(quán)更需增能,家長應不斷提升自身的養(yǎng)育水平。教育孩子是非常復雜的育人工程,在履行主體責任的過程中,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需要不斷學習,提升家庭養(yǎng)育能力。那么,作為老師,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助力家長不斷提升自己的養(yǎng)育水平。
四、小結(jié)
家庭教育暴力危害重重,實現(xiàn)家庭教育“無暴力”化,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也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家庭像一根紐帶,一端連著孩子,另一端連著國家與社會。梁啟超先生曾說:“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碑斍f萬個小我匯聚成一個大我時,良好的家庭教育將在全社會得到普及,良好的社會風氣也將形成,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就能夠得到發(fā)揚。[8]中華民族也會因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越發(fā)強大。
“家促法”助力家庭教育“無暴力”化,家庭、學校、政府、社會應同向而行,互不替代,如此,是家庭教育的幸事,更是孩子的幸事,國家的幸事!
【參考文獻】: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quán)益保障法(2018修正)[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8
[2]金生鈜.論教育權(quán)力[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02):46-51.
[3]蔣紅斌.教育暴力的澄明與消解[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1.
[4]張澍.國家保護未成年人免受家庭暴力的法律問題研究[J].黑龍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22(11):136-139.
[5]歐陽艷文.家庭暴力與青少年犯罪的因果關(guān)系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04):18-22.
[6]歐陽艷文.家庭暴力與青少年犯罪的因果關(guān)系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04):18-22.
[7]嚴權(quán)綱.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背景下教師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教育的若干思考[J].2021(52):12-15.
[8]王盼盼.《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意義和實施措施[J].法制博覽,2022(1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