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尋覓柳永(外三題)

      2023-06-14 22:12:23陸永建
      臺港文學(xué)選刊 2023年3期
      關(guān)鍵詞:黃道周柳永詞人

      陸永建

      尋覓柳永

      金秋的周末下午,天高云淡,和風(fēng)拂面。我和作家陳旭驅(qū)車去武夷山上梅鄉(xiāng)白水村探訪柳永遺跡。不料遇上修路,汽車一路顛簸,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四五十公里的路程竟花了3個多小時。到了村口,我即到一農(nóng)家問路。一位20多歲的農(nóng)民兄弟得知我的來意后,執(zhí)意要為我做向?qū)?,領(lǐng)著我們借著手電光深一腳淺一腳地來到依山傍水的路邊自然村。他指著跟前的五六幢房子說:“柳永曾住在這個地方,具體是哪一幢已無證可考?!毖矍耙曇伴_闊,溪水潺潺,綠波蕩漾。不遠處,可見兩棵參天大樹。我們沿著田埂走到樹旁,兩棵羅漢松枝繁葉茂,生機勃勃。農(nóng)民兄弟自豪地說:“去年曾有人出資20萬元想買樹,因為是柳永當(dāng)年親手種的,也是柳氏家族的唯一物證,所以我們不肯賣?!贝逯魅胃嬖V我,自然村有72戶人家,沒有一人姓柳。聽村里的老人家說,當(dāng)年柳永三兄弟考上進士后,都在外地當(dāng)官。

      夜幕降臨,從農(nóng)戶的門窗射出的光線里,我仿佛感受到柳永當(dāng)年挑燈夜讀的情景。柳永10歲那年,父親柳宜病逝,母子倆在京城無依無靠。為了生計,母子倆在叔叔柳寀的陪同下,從汴京(今開封市)到崇安縣五夫里(今武夷山市上梅鄉(xiāng))投靠祖母虞氏。虞氏系柳永的祖父的繼室,與柳永沒有血緣關(guān)系,生活中不免會少些親情。柳永母子倆在武夷山過著農(nóng)耕生活。柳永一邊向村姑學(xué)習(xí)制茶,一邊在祖母和母親的督導(dǎo)下學(xué)習(xí)文化,日漸成長。12歲時,胸懷大志的柳永寫下了《勸學(xué)文》:

      父母養(yǎng)其子而不教,是不愛其子也。雖教而不嚴(yán),是亦不愛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學(xué),是子不愛其身也。雖學(xué)而不勤,是亦不愛其身也。是故養(yǎng)子必教,教則必嚴(yán);嚴(yán)則必勤,勤則必成。學(xué),則庶人之子為公卿;不學(xué),則公卿之子為庶人。

      柳永出身名門望族。家族人才輩出,進士滿門,四代出了14位進士。祖父柳崇以博學(xué)鴻儒著稱,父親柳宜官至工部侍郎。父輩七兄弟都在中央機關(guān)任職。柳永自幼聰慧,見多識廣。他生于山東,后來隨父親的職務(wù)調(diào)整而遷居湖南和京城。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影響下,柳永勤奮好學(xué),每天晚上都在燭光下苦讀到深夜,被傳為佳話。為了紀(jì)念柳永和鼓勵后人,鄉(xiāng)親們把柳宅后門的兩座無名山命名為蠟燭山和筆架山。

      柳永寫有一首《題中峰寺》:

      攀蘿躡石落崔嵬,千萬峰中梵室開。僧向半空為世界,眼看平地起風(fēng)雷。

      猿偷曉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檻來。旬月經(jīng)游殊不厭,欲歸回首更遲回。

      我慕名走了40多里山路,來到上梅鄉(xiāng)的寂歷山上,尋找始建于唐初的中峰寺。盡管歲月的塵沙已經(jīng)吞食了這里的一切,當(dāng)年規(guī)模宏大、占地萬頃的寺廟現(xiàn)已蕩然無存;但是,我從1998年由村民自發(fā)在遺址上修建的小佛堂,以及從小佛堂到寺尾村5里路的距離中,推斷當(dāng)年中峰寺的非凡氣派。難怪100多年后,朱熹把父親朱松的墓地選在中峰寺的后山上。我站在朱松的墓旁,遐想景福元年(892)“里中有虎患,眾捕之,師騎虎出迎”的情景。禪師騎虎出迎的神話故事、風(fēng)景如畫的寂歷山、嬉戲的猿猴、娟秀的翠筱,深深地吸引了風(fēng)流倜儻的柳永,這里的一草一木讓他陶醉忘懷,以至流連旬月還依依不回。

      此時的柳永情竇初開,帥氣十足。15歲時,年邁多病的祖母希望孫子早日成婚,在母親的主持下,選了一個良辰吉日為柳永辦了婚事。在愛情的催化下,柳永的詞才也小荷露尖角,詞人的才情初露鋒芒。他廣收博采,吸收養(yǎng)分,把民間流行的《眉峰碧》“蹙破眉峰碧,纖手還重執(zhí)。鎮(zhèn)日相看未足時,忍便使、鴛鴦只!薄暮投村驛。風(fēng)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葉上心頭滴”書寫在墻上,反復(fù)推敲,認真思考;把流行民謠《武夷情歌》“一想郎,日落山,奴家想郎也艱難。三年一去無音信,十載倚門望眼穿……十想郎,天大亮,夢醒奴家愁斷腸。懶穿綾羅懶施粉,青絲雜亂待郎還”熟記于心,邊唱邊研究其韻律。柳永從武夷山的鄉(xiāng)土文藝以及旅居武夷山的江淹、李商隱、徐凝等的詩詞作品中,悟出了詩詞創(chuàng)作的玄機,找到了靈感。在丹山碧水美麗的自然景觀催動下,他一氣呵成地寫了五首《巫山一段云》:

      巫山一段云·蕭氏賢夫婦

      蕭氏賢夫婦,茅家好弟兄。羽輪飆駕赴層城。高會盡仙卿。 一曲云謠為壽。倒盡金壺碧酒。醺酣爭撼白榆花。踏碎九光霞。

      巫山一段云·清旦朝金母

      清旦朝金母,斜陽醉玉龜。天風(fēng)搖曳六銖衣。鶴背覺孤危。 貪看海蟾狂戲。不道九關(guān)齊閉。相將何處寄良宵。還去訪三茅。

      巫山一段云·琪樹羅三殿

      琪樹羅三殿,金龍抱九關(guān)。上清真籍總?cè)合伞3菸逶崎g。 昨夜紫微詔下。急喚天書使者。令齎瑤檢降彤霞。重到漢皇家。

      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穩(wěn)破非煙。何處按云軒。 昨夜麻姑陪宴。又話蓬萊清淺。幾回山腳弄云濤。仿佛見金鰲。

      巫山一段云·閬苑年華永

      閬苑年華永,嬉游別是情。人間三度見河清。一番碧桃成。 金母忍將輕摘。留宴鰲峰真客。紅狵閑臥吠斜陽。方朔敢偷嘗。

      《巫山一段云》是柳永作詞的處女作,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他的創(chuàng)作源泉源于北宋王朝尊崇道教,是武夷山大王、玉女的神話故事開啟了柳永描寫神仙生活、創(chuàng)作游仙詞的思想閥門,也反映了柳永崇尚自然、向往自由的人生追求。柳永在武夷山學(xué)有所成后,準(zhǔn)備赴京城應(yīng)試。

      母親和妻子為柳永打點好行囊后,妻子拉著柳永的手,難舍難分。面對妻子的纏綿和傷情,柳永看在眼里,痛在心頭。感受了這情深意切、凄慘哀傷的離別情景后,詞人立刻把這種寸腸萬緒升華為藝術(shù)的沖動。懷著對未來的憧憬,柳永躊躇滿志地騎上馬背,踏上晨曦,一首《鵲橋仙》涌上心頭:

      鵲橋仙·歇指調(diào)

      屆征途,攜書劍,迢迢匹馬東去。慘離懷,嗟少年易分難聚。佳人方恁繾綣,便忍分鴛侶。當(dāng)媚景,算密意幽歡,盡成輕負。

      此際寸腸萬緒。慘愁顏、斷魂無語。和淚眼、片時幾番回顧。傷心脈脈誰訴。但黯然凝佇。暮煙寒雨。望秦樓何處。

      一心追求功名又重情善感的柳永日夜兼程地趕到京城,按照北宋科舉制度中進士考試的科目規(guī)定,晝夜埋頭苦學(xué),對詩、賦、詞和《論語》《春秋》《禮記》等應(yīng)試科目進行了認真的復(fù)習(xí),信心十足地參加應(yīng)試。結(jié)果,天資聰慧的柳永在激烈的科考競爭中落榜了。第一次參加科考就被淘汰,這是才高氣盛的柳永所不曾料及的。柳永絲毫沒有心理上的準(zhǔn)備,他認為這不是自己的失誤,而是時代失去了一位天才。狂傲、自負的柳永把10多年來苦讀圣賢書的磨礪化為怨恨和悲慟,牢騷滿腹地脫口而出一首《鶴沖天》:

      鶴沖天·黃金榜上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fēng)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fēng)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柳永以不甘屈辱的意志,向封建制度發(fā)出了自己的人生宣言:“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彼稳首诘弥笳f:“此人任從風(fēng)前月下淺斟低唱,豈可令仕宦?”柳永則以放浪形骸的方式進行反抗,打著“奉旨填詞柳三變”的旗子,選擇了歌樓妓院,朝夕與著名歌伎為伴,開始了他的通俗文藝創(chuàng)作生涯。那首《集賢賓》里他這樣描述:

      集賢賓·小樓深巷狂游遍

      小樓深巷狂游遍, 羅綺成叢。 就中堪人屬意, 最是蟲蟲。 有畫難描雅態(tài), 無花可比芳容。 幾回飲散良宵永, 鴛衾暖、鳳枕香濃。 算得人間天上, 惟有兩心同。

      近來云雨忽西東。 誚惱損情悰。 縱然偷期暗會, 長是匆匆。 爭似和嗚偕老, 免教斂翠啼紅。 眼前時、暫疏歡宴, 盟言在、更莫忡忡。 待作真?zhèn)€宅院, 方信有初終。

      柳永在京城歌樓妓院的紅粉知己中,最鐘情“蟲蟲”。她的芳容,令柳永怦然心跳。與蟲蟲共度良宵,那是平生的第一快事。詞人與蟲蟲“算得人間天上,惟有兩心同”,愛得如癡如醉、死去活來,愿與她“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但蟲蟲畢竟是蟲蟲,對柳永的誓言,她愁眉緊鎖,無語淚流。一個浪萍風(fēng)梗,一個淪落風(fēng)塵,他們的愛情終將是一場虛幻的夢。

      柳永在這個虛幻的情感世界里,過著花天酒地的瀟灑日子。滋潤的時光一晃就是三四年。一天,他在歌樓徘徊時,遇見舊情人。他頓時喜上眉梢、心潮澎湃,情感的跌宕起伏,聚與散、喜與悲、愛與恨、浮名與情愛頓時交織在一起。柳永在《殢人嬌》中,把這種心理表述得淋漓盡致:

      殢人嬌·林鐘商

      當(dāng)日相逢,便有憐才深意。歌筵罷、偶同鴛被。別來光景,看看經(jīng)歲。昨夜里、方把舊歡重繼。

      曉月將沈,征驂已鞴。愁腸亂、又還分袂。良辰好景,恨浮名牽系。無分得、與你恣情濃睡。

      一對萍水相逢、一見鐘情的青年,一年后邂逅重逢,重溫舊情。短暫的歡聚,轉(zhuǎn)眼曉月西沉,天色明亮,彼此又將分離。這時的柳永思緒紛亂,愁腸百結(jié),感嘆說:人生如萍蹤鴻影,無法擺脫“浮名”,更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無奈之下,柳永只好重新拿起課本,繼續(xù)讀書,追求功名。

      在一次與“人人”相聚時,詞人進一步流露出了對考取功名的態(tài)度和決心。他在《長壽樂》中說:

      長壽樂·平調(diào)

      尤紅殢翠。近日來、陡把狂心牽系。羅綺叢中,笙歌筵上,有個人人可意。解嚴(yán)妝巧笑,取次言談成嬌媚。知幾度、密約秦樓盡醉。仍攜手,眷戀香衾繡被。

      情漸美。算好把、夕雨朝云相繼,便是仙禁春深,御爐香裊,臨軒親試。對天顏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等恁時、等著回來賀喜。好生地。剩與我兒利市。

      詞人與這位“可意”的姑娘“人人”沉醉在“情漸美,算好把夕雨朝云相繼”的溫柔鄉(xiāng)中時,竟覺得像是“仙禁春深,御爐香裊,臨軒親試”,流露出向往功名的心愿和“定然”考取、接受皇帝殿前召見的決心。

      試想,一個整天泡在歌樓舞廳、美女堆里,眷戀世俗享樂生活,醉生夢死、天天過年的詞人,盡管才高八斗,但是沒有“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磨礪,怎能“登高第”?結(jié)果,柳永又連連在考場中名落孫山。

      經(jīng)過多次落榜打擊后,柳永的狂傲和自負心態(tài)開始收斂。他思前想后,決定放棄歌樓舞廳的生活,到武夷山看望妻子和年幼的兒子柳涚,繼續(xù)攻讀,再回京城應(yīng)考。

      這天晚上,柳永輾轉(zhuǎn)反側(cè),不能入眠。他起床站在窗前,凝望著眼前一片凄清的秋色,頓時,家鄉(xiāng)、親人、落榜、凄傷的復(fù)雜心理一并涌上心頭。他立即取出筆墨,鋪好宣紙,一氣呵成寫下了著名的《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詞人面對黃昏時大雨“洗”出的清秋,凄涼蕭瑟,以孤寂的情懷,表達自己念遠、思鄉(xiāng)、懷人的羈旅情思,寫得蒼茫、寂寥、深沉,而又凄傷、婉轉(zhuǎn)、細膩。蘇東坡評價說:“人皆言柳耆卿詞俗,非也。如《八聲甘州》的‘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樓,此語與詩句不減唐人高處?!?/p>

      柳永從開封出發(fā),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艱難跋涉,走到了他曾經(jīng)生活過的湖南瀟湘。他站在瀟江和湘江的匯流處,觸景生情,百感交集,一首《玉蝴蝶》走不出感情的纏繞:

      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fēng)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fēng)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柳永憑欄遠眺,目力所及,盡是“雨收云斷”的寥廓秋光,憂傷、黯淡。當(dāng)年宋玉的悲秋蘊含著深深的社會與身世的悲慨,柳永對此有著共識。柳永的悲秋念遠,隱含著詞人對生命、前程、情感的傷懷與悲慨。此前,柳永都是以美女為寄托。以“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所寫的悲哀,在柳詞中是第一次出現(xiàn)。這也是中國式悲秋的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源于戰(zhàn)國的宋玉,他因為草木的搖落,想到生命的短暫,想到自己的才華不能實現(xiàn),想到國家的興與亡。面對浩瀚的宇宙、渺小的自己,柳永發(fā)出了悲涼慷慨之聲。

      柳永終于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武夷山,與母親和妻兒團圓。

      柳永的妻子嬌美溫柔、知書達禮,是個賢妻良母?;楹蟮囊欢螘r間,小兩口愛得如癡如醉。祖母和母親看在眼里,喜在心頭,都希望能早日抱上寶寶。結(jié)果事與愿違,一年過去了不見動靜,兩年、三年仍然沒有動靜,生性膽小怯弱的妻子遭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冷落。在柳永奔波考試的20多年里,她都是獨自一人在空房里受盡煎熬。直到祖母去世,柳永回武夷山奔喪時,才有“喜”。這一年,柳永已41歲。想到這一幕幕酸甜苦辣的情景,夫妻雙雙深夜不寐,絮語綿綿。在親情、愛情、鄉(xiāng)情、友情的觸動下,一切酸楚的往事頓時一一悄然融解。柳永立刻把這種幸福心情化為詞作,一首描述家鄉(xiāng)自然風(fēng)光和歡樂心情的《女冠子》脫口吟出:

      女冠子·淡煙飄薄

      淡煙飄薄。鶯花謝、清和院落。樹陰翠、密葉成幄。麥秋霽景,夏云忽變奇峰、倚寥廊。波暖銀塘,漲新萍綠魚躍。想端憂多暇,陳王是日,嫩苔生閣。

      正鑠石天高,流金晝永,楚榭光風(fēng)轉(zhuǎn)蕙,披襟處、波翻翠幕。以文會友,沈李浮瓜忍輕諾。別館清閑,避炎蒸、豈須河朔。但尊前隨分,雅歌艷舞,盡成歡樂。

      詞人對柳宅的房前屋后、地面天空、近景遠景、大景小景、濃景淡景等進行了細致的描繪,把上梅鄉(xiāng)路邊自然村洋溢著歡愉和旺盛生機的初夏景致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而此前,柳永作羈旅詞,多與男女情愛有關(guān),寫得纏綿,有陰柔之美。這是一首獨具陽剛之氣的羈旅詞,也許是親情所致吧。

      柳永在家“閉關(guān)”攻讀詩書數(shù)月后,已熟練掌握考綱要求的內(nèi)容。在一個“驟雨新霽,蕩原野,清如洗。斷霞散彩,殘陽倒影,天外云峰,數(shù)朵相倚。露荷煙芰滿池塘,見次第,幾番紅翠”(《玉山枕》)的日子里,他起身告別了母親和妻兒,充滿信心地奔赴考場。

      柳永告別了妻兒,滿懷理想和抱負地離開了武夷山。經(jīng)過一個多星期的艱難跋涉,來到了浙江金華郊縣。

      清爽的天空,秋風(fēng)中飄著細雨,帶來幾許涼意。柳永拖著疲憊的身體,一步一歇地朝山頂上的涼亭走去。憑欄遠眺,腳下的孤山、涼亭,水中的沙洲,淺淡的長虹和“雄風(fēng)”一一映入眼簾。這種“清秋”情形,加上背井離鄉(xiāng)的孤獨,令柳永惆悵萬分。亂人心緒的蟬噪,更讓他心煩。近10天來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和眼前的情景相互碰撞,勾起了詞人的創(chuàng)作欲望。詞人靜靜地佇立著、沉思著、悲傷著,在情感的沖突中,一曲《竹馬子》隨著秋風(fēng)飄向遠方:

      竹馬子·登孤壘荒涼

      登孤壘荒涼,危亭曠望,靜臨煙渚。對雌霓掛雨,雄風(fēng)拂檻,微收煩暑。漸覺一葉驚秋,殘蟬噪晚,素商時序。覽景想前歡,指神京,非霧非煙深處。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積,故人難聚。憑高盡日凝佇。贏得消魂無語。極目霽靄霏微,瞑鴉零亂,蕭索江城暮。南樓畫角,又送殘陽去。

      柳永遙想不久將考中進士并和好友歡聚的情景,既歡喜,又感到遙遠,可望而不可即。30多年來,不知道參加了多少次進士考試,結(jié)果都以落榜告終。這種生活經(jīng)歷,使柳永對羈旅行役、對離別相聚有著很深的感慨。于是,悲秋的精神狀態(tài)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成為他的詞作的情感主線之一。

      秋風(fēng)把詞人送到了京城。容不得柳永有半丁點兒休整,即投入了緊張的考前總復(fù)習(xí)和最后沖刺。1034年,柳永終于考上了進士。這年,他已是50歲的老人了,可謂“及第已老”。其次兄柳三接也同榜登第,雙喜臨門。

      在即將赴睦州(今浙江建德市)任推官之時,文藝界100多位朋友在京城搭帳設(shè)宴為柳永餞行。面對前來送行的情人,想到眼下的離別,哪里有心情飲酒?正在難舍難分之際,艄公又催促柳永上船。乘船的“留戀”、劃船的“催發(fā)”,這一對矛盾將熱戀中的情人推到了不想離別但又不得不離別的最后時刻。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淚眼蒙眬中,縱有千言萬語也無法開口,只能無言相對、淚眼相看。詞人用滾燙的心、澎湃的熱血噴射出《雨霖鈴》這首天籟之曲:

      雨霖鈴·寒蟬凄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把柳永的慢詞創(chuàng)作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巔峰。這首詞在宋元時期得到了廣泛流傳,被后人評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

      柳永在江河里漂泊了10多天后,在一個黃昏,船??吭陂L江的南岸。當(dāng)柳永站在孤城的城樓上看著江中漂泊不定的小船時,頓感蒼涼與失落,對自己的前程感到未卜和擔(dān)憂,對眼前這種“游宦”生活感到無奈。新官尚未上任的柳永,在精神上沒有一點兒的欣慰,唯有苦澀。詞人把這種心情寫在《迷神引》里:

      迷神引·一葉扁舟輕帆卷

      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天際遙山小,黛眉淺。

      舊賞輕拋,到此成游宦。覺客程勞,年光晚。異鄉(xiāng)風(fēng)物,忍蕭索、當(dāng)愁眼。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芳草連空闊,殘照滿。佳人無消息,斷云遠。

      柳永出身仕宦之家,從小受到“學(xué)而優(yōu)則仕”的影響。到睦州任職后,他勤于政事,努力工作,關(guān)注民生,得到了百姓的擁戴和朝廷的肯定,不久就被提拔到余杭縣當(dāng)縣令。在余杭任職期間,他更是勤奮工作,發(fā)展生產(chǎn)。在他的努力下,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500多年后,清嘉慶《余杭縣志》記載:“(柳永)為人風(fēng)雅不羈,而撫民清凈,安于無事,百姓愛之?!?/p>

      詞人不僅熱愛睦州和余杭的黎民百姓,也熱愛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他說:“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繞嚴(yán)陵灘畔,鷺飛魚躍?!保ā稘M江紅》)至于朝廷把自己從推官提拔到縣令,柳永并沒有感到喜悅。他認為縣令這一級職務(wù)不能滿足他遠大的志向,是大材小用。為了生計,又不得不接受“游宦”這個遠離家鄉(xiāng)的孤獨艱辛的差事。對這種生活,柳永感到無奈和厭倦。他在《滿江紅》里說:“游宦區(qū)區(qū)成底事,平生況有云泉約。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绷勒J為這種“游宦”生涯終將一事無成,不如像當(dāng)年嚴(yán)子陵那樣,在美麗的桐江旁找一個地方歸隱。

      在“歸去來”的渴望中,命運又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不久,朝廷把他調(diào)到離京城更遠、條件更艱苦的地方去工作。

      柳永接到調(diào)令后,百思不得其解:在余杭干得好好的,政績突出,百姓稱贊,怎么突然又調(diào)到昌國州(今浙江定海)任曉峰鹽場監(jiān)官呢?恰好這時,他聽說宰相呂夷簡在潁州(今安徽阜陽)一帶視察。由是,他借上任之名,繞道潁州去拜見呂夷簡,希望能得到呂夷簡的關(guān)心幫助。此時正逢三月初三的春游活動,柳永陪著呂夷簡參加了每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潁州的兩三天里,他把呂夷簡參加的春游活動寫成一首詞——《如魚水》:

      如魚水·輕靄浮空

      輕靄浮空,亂峰倒影,瀲滟十里銀塘。繞岸垂楊。紅樓朱閣相望。芰荷香。雙雙戲、鸂鶒鴛鴦。乍雨過、蘭芷汀洲,望中依約似瀟湘。

      風(fēng)淡淡,水茫茫。動一片晴光。畫舫相將。盈盈紅粉清商。紫薇郎。修禊飲、且樂仙鄉(xiāng)。更歸去,遍歷鑾坡鳳沼,此景也難忘。

      呂夷簡看完《如魚水》后,對柳永說:“詞句俱佳,今日此景難忘啊!你到曉峰鹽場任職,多一份經(jīng)歷,能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對詩詞創(chuàng)作有幫助,好好干吧?!?/p>

      辭別了宰相,詞人抱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日夜兼程地趕到定海。他深入鹽場、深入鹽民。不久,柳永用詩的形式,把鹽民的生活、工作和情感記在《煮海歌》里:

      煮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輸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島嶼。

      風(fēng)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鹵。

      鹵濃堿淡未得閑,采樵深入無窮山。

      豹蹤虎跡不敢避,朝陽山去夕陽還。

      船載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熱。

      晨燒暮爍堆積高,才得波濤變成雪。

      自從潴鹵至飛霜,無非假貸充餱糧。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緡往往十緡償。

      周而復(fù)始無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驅(qū)妻逐子課工程,雖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貧。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廣皇仁到海濱。

      甲兵凈洗征輸輟,君有馀財罷鹽鐵。

      太平相業(yè)爾惟鹽,化作夏商周時節(jié)。

      從《煮海歌》這首詩可以看出,柳永并非只是一個空負才情的專業(yè)詞人,而是體察民情、關(guān)心百姓疾苦、想干一番大事業(yè)的士大夫。但是,在那個封建倫理空前強化的時代,在嚴(yán)尊宗法禮儀規(guī)范的宋王朝,在宋仁宗皇帝“留意儒雅”、晏殊譏諷柳詞“俗詞艷曲”的大背景下,柳永直率、坦露的性格和不掩飾個人情感的詩詞作品,注定了他的悲劇一生。

      兩年過去了,百姓的生活仍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柳永感到前景一片渺茫。一天傍晚,驟雨剛過的郊外天暗風(fēng)涼,蕭條冷落。詞人駐足長堤,縱目遠望,看著熙熙攘攘、步履匆匆追名逐利的人群,自言自語地說:“悲也!”當(dāng)他聯(lián)想到自己羈旅生涯中的孤寂與痛苦時,又發(fā)出了一連串的悲嘆。柳永用一首《定風(fēng)波》把這種悲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定風(fēng)波·佇立長堤

      佇立長堤,淡蕩晚風(fēng)起。驟雨歇,極目蕭疏,塞柳萬株,掩映箭波千里。走舟車向此,人人奔名競利。念蕩子、終日驅(qū)驅(qū),爭覺鄉(xiāng)關(guān)轉(zhuǎn)迢遞。

      何意。繡閣輕拋,錦字難逢,等閑度歲。奈泛泛旅跡,厭厭病緒,邇來諳盡,宦游滋味。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算孟光、爭得知我,繼日添憔悴。

      詞人認為自己“終日驅(qū)驅(qū)”,在外奔走,舟車勞累,離家鄉(xiāng)愈來愈遠。這是第一悲。

      “繡閣輕拋,錦字難逢,等閑度歲?!睕]想到自己為了點兒蝸角功名和蠅頭微利,竟付出了拋妻別子、背井離鄉(xiāng)、虛度光陰的沉重代價。這是第二悲。

      無奈受盡羈旅漂泊之苦,嘗夠輾轉(zhuǎn)宦游之辛,卻無法擺脫名利的束縛。這是第三悲。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自己的種種情懷,縱然寫在“香箋”上,又能寄給誰呢?內(nèi)心的孤獨和痛苦,卻沒有一個人能夠傾訴。這是第四悲。

      “算孟光,爭得知我,繼日添憔悴。”就算有孟光這樣的賢妻,也未必理解我內(nèi)心的苦衷。這是第五悲。

      柳永一步緊逼一步、一層更深一層,寫盡了自己仕宦之途的矛盾心理和悲劇命運。

      曉峰鹽場依山面海,是個人煙稀少的小漁村。柳永在這里與數(shù)百名漁民打交道,整天無所事事。由是,思念家鄉(xiāng)、追懷往事、眷戀佳人、期冀未來,以及孤獨無奈、飄零感傷等復(fù)雜心情與日俱增。

      柳永以詞為寄托,在《留客住》中,描繪鹽場的風(fēng)情和自己豐富復(fù)雜、充滿矛盾的內(nèi)心世界:

      留客住·林鐘商

      偶登眺。憑小闌、艷陽時節(jié),乍晴天氣,是處閑花芳草。遙山萬疊云散,漲海千里,潮平波浩渺。煙村院落,是誰家綠樹,數(shù)聲啼鳥。

      旋情悄。遠信沈沈,離魂杳杳。對景傷懷,度日無言誰表。惆悵舊歡何處,后約難憑,看看春又老。盈盈淚眼,望仙鄉(xiāng),隱隱斷霞殘照。

      面對“閑花芳草”的遠山、“潮平波浩渺”的大海、炊煙四起的村舍、綠叢中的小鳥等構(gòu)成的美麗畫卷,詞人心情沉重。“遠信沉沉”,親人杳無音信,春去春來,青春不再,“度日無言誰表”,“對景”豈能不“傷懷”?最后,是“盈盈淚眼,望仙鄉(xiāng),隱隱斷霞殘照”,透出了無限的迷惘和哀傷。

      如果是現(xiàn)在,我相信柳永早就辭職下海,成立一家中國最牛的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自己當(dāng)老板了,而且知名度、影響力和收入絕對可以與張藝謀、趙本山媲美。但是,在封建社會,在重農(nóng)輕商、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單一的封建社會,柳永別無選擇,只有這條“獨木橋”。

      無奈的柳永開始思考人生問題:短暫的一生應(yīng)該怎樣度過?他說:“似此光陰催逼,念浮生,不滿百。雖照人軒冕,潤屋珠金,于身何益?一種勞心力,圖利祿,殆非長策。除是恁,點檢笙歌,訪尋羅綺消得?!保ā段卜浮罚?/p>

      柳永對讀書人的最高追求目標(biāo):“照人軒冕”和“潤屋珠金”,提出了“于身何益”的反詰。此中,包含了柳永深深的自我反思、反省。這時的詞人幾經(jīng)仕途挫折,心力交瘁,他清醒地認識到“圖利祿,殆非長策”。那么,“長策”何在?柳永回答:“除是恁,點檢笙歌,訪尋羅綺消得。”詞人把追求名利與享樂人生相比較,認為后者更有意義。

      漸漸步入晚年的柳永,多年來一直在爭取仕途上的發(fā)展,結(jié)果總是不盡如人意。過了兩年,柳永被調(diào)到甘肅靈臺當(dāng)縣令。靈臺的自然條件比定海更差,離家也更遠。這次調(diào)動讓柳永更是感到失望,渴望改變命運的焦慮時時困擾著他。

      宋代官制,文臣分京朝官與選人兩類。選人是指地方初級官員,分七級,提拔稱“循資”。各級的地方官員要通過政績考核且有足夠的上級領(lǐng)導(dǎo)推薦,才能“磨勘”選調(diào)為京朝官。柳永長期在地方任職,屬“久困選調(diào)”。為選調(diào)和早日進京任職,詞人做了許多努力。慶歷三年(1043)春,柳永專程到蘇州拜訪太守呂溱,并為之作了一首《木蘭花慢》:

      木蘭花慢(三之三·南呂調(diào))

      古繁華茂苑,是當(dāng)日、帝王州。詠人物鮮明,土風(fēng)細膩,曾美詩流。尋幽。近香徑處,聚蓮?fù)掎炢糯赝≈蕖G缇皡遣ň氺o。萬家綠水朱樓。

      凝旒。乃眷東南,思共理、命賢侯。繼夢得文章,樂天惠愛,布政優(yōu)優(yōu)。鰲頭。況虛位久,遇名都勝景阻淹留。贏得蘭堂醞酒,畫船攜妓歡游。

      柳永稱贊呂溱有劉禹錫、白居易的詩才和仁愛,施政寬和,風(fēng)流儒雅,對太守的德才和政績給予了很高頌揚。不幸的是,呂溱因“躬勤政事,為兩浙第一”,積勞成疾,到任不久即辭世西歸。柳永的一番苦心付之東流,而不經(jīng)意間留下的“晴景吳波練靜,萬家綠水朱樓”,卻成為古人贊美蘇州景觀的絕句。

      第二年春,柳永去益州拜會太守蔣堂,寫了一首《一寸金》歌頌蔣堂的豐功偉績:

      一寸金·小石調(diào)

      井絡(luò)天開,劍嶺云橫控西夏。地勝異、錦里風(fēng)流,蠶市繁華,簇簇歌臺舞榭。雅俗多游賞,輕裘俊、靚妝艷冶。當(dāng)春晝,摸石江邊,浣花溪畔景如畫。

      夢應(yīng)三刀,橋名萬里,中和政多暇。仗漢節(jié)、攬轡澄清。高掩武侯勛業(yè),文翁風(fēng)化。臺鼎須賢久,方鎮(zhèn)靜、又思命駕??者z愛,兩蜀三川,異日成嘉話。

      柳永說,蔣堂在益州主政期間的功績,比諸葛亮治蜀時的功勛和文翁在蜀改革教育的政績還要大得多;還說,憑蔣堂的能力水平可以承擔(dān)朝廷中更重要的職務(wù),將來必定在百姓中被傳為佳話。

      不久,詞人來到杭州,為老朋友孫沔知府作詞,并請名妓楚楚到孫府演唱?!度瘊p鴣》寫道:

      瑞鷓鴣·二之二·南呂調(diào)

      吳會風(fēng)流。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幣_絳闕,依約蓬丘。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觸處青蛾畫舸,紅粉朱樓。

      方面委元侯。致訟簡時豐,繼日歡游。襦溫袴暖,已扇民謳。旦暮鋒車命駕,重整濟川舟。當(dāng)恁時,沙堤路穩(wěn),歸去難留。

      詞的大意是:杭州美麗、興盛,人杰地靈,地饒人富,“雄壓十三州”,是江南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榜鄿匮F暖,已扇民謳”,孫沔治郡有方,為政清廉,使民生安泰康阜,贏得百姓的謳歌。

      《早梅芳》寫道:

      早梅芳·海霞紅

      海霞紅,山煙翠。故都風(fēng)景繁華地。譙門畫戟,下臨萬井,金碧樓臺相倚。芰荷浦溆,楊柳汀洲,映虹橋倒影,蘭舟飛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漢元侯,自從破虜征蠻,峻陟樞庭貴?;I帷厭久,盛年晝錦,歸來吾鄉(xiāng)我里。鈴齋少訟,宴館多歡,未周星,便恐皇家,圖任勛賢,又作登庸計。

      孫沔聽完演唱后,稱贊柳永詞具有“隆宋氣象”。后人稱柳永描寫杭州的美景,仿佛詞中的《清明上河圖》,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柳永通過不懈努力,在太守等的幫助推薦下,于慶歷四年(1044),終于被提拔進京,任著作郎。為了紀(jì)念仕途上的重要轉(zhuǎn)變,詞人把自己的名字柳三變改名為柳永。

      一天中午,柳永聽說著名歌伎香香因病去世。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讓柳永哀痛欲絕。一個年輕美麗的生命消逝了,世間如此之大,卻沒有她的棲身之地。柳永的哭泣、呼喚,怎能留住香香匆匆離去的腳步?一首《秋蕊香引》記述了柳永的心緒:

      秋蕊香引·小石調(diào)

      留不得。光陰催促,奈芳蘭歇,好花謝,惟頃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驗前事端的。

      風(fēng)月夜,幾處前蹤舊跡。忍思憶。這回望斷,永作終天隔。向仙島,歸冥路,兩無消息。

      上片嘆光陰無情,它催促著一個美好的生命走向另一個世界,芬芳的蘭草瞬間消歇了,美麗的花朵頃刻間凋謝了。下片講述詞人回憶往事,無數(shù)的風(fēng)清月明之夜,留下多少相偎相伴的身影,留下多少幸福歡快的歌聲?!叭趟紤洝薄娌蝗淘僮窇浵氯チ耍 斑@回望斷,永作終天隔?!痹~人從回憶中掙扎出來,終于清醒地認識到:這次不是生離,而是死別。自己即便望穿雙眼,也不能覓到她的蹤跡。香香的亡靈是“向仙島”還是“歸冥路”,一切都不得而知。

      俗話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香香如九泉有知,聆聽此詞,悲情滿紙,也將會淚下沾襟,堪慰悲魂了。

      宋代的民間歌伎是以小唱為職業(yè)的女藝人。她們在歌筵舞席、茶坊酒肆和瓦市中演唱,以賣藝為生,社會地位卑賤。歌伎們自幼學(xué)習(xí)歌舞,聰明美麗,有的還會吟詩作詞、能書會畫。由于柳永受到新興市民思潮的影響,沒有將她們當(dāng)作賤民看待,尊重她們,同情她們,并為她們創(chuàng)作新詞,所以贏得了她們的友誼和愛情。如《錦堂春》,描寫一位婦女曲折復(fù)雜的心理。她不拘泥于封建禮教,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不甘示弱。詞作具有反封建的意義。在《定風(fēng)波》里,寫一位市民婦女的精神生活,敘述其丈夫離家后的苦悶情緒,表現(xiàn)出對愛情的向往和大膽的追求。“針線閑拈伴伊坐”,伴丈夫讀書,形影不離,在她看來是幸福的事,也是古代許多婦女最樸素的要求。但在封建統(tǒng)治者看來,這位婦女是有違婦道和禮教的。為此,柳永還遭到宰相晏殊的嚴(yán)厲批評。柳永長期生活在基層,熟悉基層,其作品往往能夠真實地表達基層受壓迫婦女的呼聲。這種進步思想在當(dāng)時被稱為“淫冶謳歌之曲”,如《定風(fēng)波·自春來》: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

      暖酥消,膩云亸,終日厭厭倦梳裹。

      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么?;诋?dāng)初、不把雕鞍鎖。

      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

      鎮(zhèn)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這些詞作,字里行間沒有一點猥褻的成分,沒有一點居高臨下的意味。柳永對她們的贊美和同情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的,這是柳詞“民生意識”的光輝所在。

      柳永在眾多的女友中,曾與蟲蟲感情最深,并向她求過婚,“待作真?zhèn)€宅院,方信有初終”。不幸的是,蟲蟲在惡劣的環(huán)境里過早地去世了。這讓柳永悲痛萬分:轉(zhuǎn)眼之間,怎么蟲蟲就“花謝水流”了呢?詞人對生命流逝的痛苦、青春易逝的悲嘆,寫在《離別難》里:

      離別難(中呂調(diào))

      花謝水流倏忽,嗟年少光陰。有天然、蕙質(zhì)蘭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便因甚、翠弱紅衰,纏綿香體,都不勝任。算神仙、五色靈丹無驗,中路委瓶簪。

      人悄悄,夜沈沈。閉香閨、永棄鴛衾。想嬌魂媚魄非遠,縱洪都方士也難尋。最苦是、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遺音。望斷處,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云深。

      上片寫蟲蟲是一位“蕙質(zhì)蘭心”的女子,不僅“美韶容”,而且氣質(zhì)文雅、心靈美好,卻經(jīng)受不了疾病的折磨,不幸早逝。詞的下片抒發(fā)了詞人對蟲蟲早逝的懷念和哀悼之情。“人悄悄”,“夜沉沉”,“香閨”已“閉”,“鴛衾”“永棄”。最痛苦的是,當(dāng)面對“好景良天”時,當(dāng)“歌笑”“尊前”時,只能徒然地懷想曾經(jīng)的音容笑貌。一個“空”字,寫盡了詞人內(nèi)心求之不得、觸之不及的失落與痛楚。最后,詞人用巫山十二峰的“杳杳”和暮云的“千古”,來表達對蟲蟲永遠的懷念及自己茫然若失的心境??墒恰拔追濉薄拌描谩?,在“暮云”“深”處,又怎能及之?

      自古以來,人生倏忽和由此帶來的失落感、悲哀感,都是文人們詠嘆的主題。從憔悴江澤之畔的屈原到病老孤舟之上的杜甫,從悲秋登臨之際的宋玉到哀嘆黃昏落日的李商隱,從未間斷過。誰不期盼青春長駐、生命永存?

      在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孫沔在西子湖畔舉辦全國名曲演唱會,邀請柳永擔(dān)任評委。其間,孫沔邀柳永到錢塘江觀潮。詞人為大潮澎湃浩蕩、驚濤拍岸的雄渾氣勢所震驚,一曲《望海潮》涌上心頭:

      望海潮·東南形勝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fēng)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fù)蕖GT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詞人概括了錢塘潮的壯觀、西子湖的秀麗和都市物阜民康的景象,贊譽孫沔“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孫沔的威武和清雅風(fēng)流由此可見一斑。一年后,當(dāng)金主亮聽到這首詞后,欣然仰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次年9月,時值天空出現(xiàn)壽星,朝廷舉辦盛大的歌舞演唱會。柳永奉旨填詞,祝愿仁宗皇帝萬壽無疆。入內(nèi)都某知史把柳永的新作《醉蓬萊》呈給仁宗皇帝審定:

      醉蓬萊·林鐘商

      漸亭皋葉下,隴首云飛,素秋新霽。華闕中天,鎖蔥蔥佳氣。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玉宇無塵,金莖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萬幾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南極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際宸游,鳳輦何處,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簾卷,月明風(fēng)細。

      仁宗看到“漸”字開篇,心即不悅;讀到“鳳輦何處”,此句與御制真宗悼詞暗合;再往下看到“太液波翻”時,大怒道:“何不云波澄?”說完把詞稿丟在地上。

      柳永深知這次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為了讓皇帝滿意,用盡了多種創(chuàng)作技巧。比如,首韻寫自然風(fēng)光,次韻寫宮廷氣象,第三韻寫宮中花卉,末韻寫天人合一。在語言的運用上,多處借用前人的詩文、典故、傳說;對偶句俯拾皆是,對偶形式多種多樣;詞調(diào)以和諧勻齊的韻律為主旋律,鮮明莊重,太平景象無處不在。但《醉蓬萊》中的個別語句與悼詞暗合,犯了大忌;再加上仁宗對柳永有成見,多方挑剔,致使這次機遇與柳永擦肩而過。

      轉(zhuǎn)眼兩個多月過去了,晚秋的景象給柳永帶來了無限的感慨,和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一樣,在“愁”的后面是一連串的無奈。一曲《戚氏》從心中生起:

      戚氏·晚秋天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凄然,望江關(guān),飛云黯淡夕陽間。當(dāng)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遞,行人凄楚,倦聽隴水潺湲。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yīng)喧喧。

      孤館,度日如年。風(fēng)露漸變,悄悄至更闌。長天凈,絳河清淺,皓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指,暗想從前。未名未祿,綺陌紅樓,往往經(jīng)歲遷延。

      帝里風(fēng)光好,當(dāng)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dāng)歌對酒競留連。別來迅景如梭,舊游似夢,煙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長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漏箭移,稍覺輕寒。漸嗚咽,畫角數(shù)聲殘。對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詞人從傍晚寫到深夜再到拂曉,從孤館的庭軒寫到旅舍的窗畔,從少年寫到中年再到老年,從當(dāng)下寫到未來,一夜無眠的詞人形象永久地留在讀者的眼前。雖然言已盡,但情未盡、意未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秋江旅思圖”,格調(diào)高古,氣勢恢宏,真是“《離騷》寂寞千年后,《戚氏》凄涼一曲終”。

      一個人內(nèi)心里的焦慮和苦惱,其實是有種子的。早在柳永心靈的土壤里,那首《少年游》已露端倪: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fēng)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去年時。

      柳永一生命運多舛,形似飄蓬,嘗盡了折磨與心靈困頓之苦。先是早年困于科考,備受多次落榜之痛苦;及第為官后,又長期困于選調(diào),諳盡羈旅漂泊滋味。

      “夕陽島外,秋風(fēng)原上,目斷四天垂。”夕陽就要落山了,秋風(fēng)四起處,極目遠望,唯見天垂四野,空曠無邊。柳永站在茫茫平原上,心底悲涼,隨著夕陽的漸漸西沉,把最后的一點兒希望也湮滅了。

      一個春天的傍晚,柳永獨自一人站在樓上極目遠望。眼前的春景,在詞人的眼里化成了一幅“春愁”圖——《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fēng)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dāng)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登高憑欄觀春色,不能解春愁。既然在清醒中不能將她忘卻,那只好放縱自己飲酒,一醉解千愁??山Y(jié)果是,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對酒當(dāng)歌,強樂還無味”,依然無法排遣心中的抑郁。衣帶日漸寬松,仍然無怨無悔。為了事業(yè)和愛情,這點憔悴算得了什么?近代國學(xué)大師王國維將“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作為古今成大事和做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的三種境界之二,有著烘云托月之效。

      晚年的柳永開始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反思。他認為,追求仕途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人世間比仕途更重要的是生命的價值。他對自己心儀的仕途和情愛,進行反復(fù)的拷問。

      不久,柳永又改任太常博士。宋制官員七十致仕,柳永在臨退休前被提拔擔(dān)任屯田員外郎,屬從六品。退休后,柳永一邊在家整理《樂章集》,一邊盤算著到武夷山養(yǎng)老。在《思歸樂》精美雋永的詞句里,我們看見了柳永與友人歡聚喝酒、聽歌賞舞、漸入醉鄉(xiāng)的歡樂場面,感受到了柳永對人生的態(tài)度和看法,還看到了柳永歸隱養(yǎng)老的情景。古代文人歸隱多是無奈或者厭倦仕途的黑暗,柳永也不例外:

      思歸樂(林鐘商)

      天幕清和堪宴聚。想得盡、高陽儔侶。皓齒善歌長袖舞。漸引入、醉鄉(xiāng)深處。

      晚歲光陰能幾許。這巧宦、不須多取。共君把酒聽杜宇。解再三、勸人歸去。

      柳永對自己的仕宦生涯進行深度反思,對今后的生活進行反向思考。他開始看淡功名,產(chǎn)生不如歸去的感慨。同樣的心境,在《鳳歸云》里也有表述:

      鳳歸云·向深秋

      向深秋,雨馀爽氣肅西郊。陌上夜闌,襟袖起涼飆。天末殘星,流電未滅,閃閃隔林梢。又是曉雞聲斷,陽烏光動,漸分山路迢迢。

      驅(qū)驅(qū)行役,苒苒光陰,蠅頭利祿,蝸角功名,畢竟成何事,漫相高。拋擲云泉,狎玩塵土,壯節(jié)等閑消。幸有五湖煙浪,一船風(fēng)月,會須歸去老漁樵。

      柳永因其一生常處于奔波輾轉(zhuǎn)的道途中,因而對相思離別、對游子羈旅行役的悲哀有著極深的感慨。《鳳歸云》似一聲壓抑太久的吶喊,感情激越?!膀?qū)驅(qū)行役”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像“蠅頭”“蝸角”般極其微小的“利祿”與“功名”。但這些“畢竟成何事”,究竟算得了什么?將世人對功名利祿的夸耀一筆否定,把自己追求仕途而徒耗年華的悲慨深切地、酣暢淋漓地吐露了出來。人在性格的轉(zhuǎn)型中,都會產(chǎn)生這樣的吶喊。柳永更是一吐為快,把壓抑在心頭數(shù)十年的郁悶一掃而光。

      柳永整理完《樂章集》之后,交給在京任著作郎的兒子柳涚印刷?;实v五年(1053),柳永在京病逝。他帶著遺憾和失望,帶著大徹大悟之后的悲涼,帶著《樂章集》這部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離開了人間。20多年后,柳涚謝官遷居鎮(zhèn)江,遂把父親改葬于鎮(zhèn)江的北固山下。之后的200多年里,每年都有大批文藝界人士自發(fā)到北固山憑吊柳永,后來有了“眾名姬春風(fēng)吊柳七”的美麗傳說。

      《樂章集》共215首,長調(diào)慢詞100首,占46%,用了69個詞調(diào),其中37調(diào)53首屬唐曲、32調(diào)47首是柳永創(chuàng)作的新詞。從內(nèi)容上看,大致可以分為:吟佳人感離愁別恨(46首)、羈旅行役(29首)、頌詞等(10首)、節(jié)令或自然風(fēng)光(15首)。不難看出,柳永的慢詞創(chuàng)作主要以女性為中心,這類詞占全部慢詞的46%,這顯然與柳永的生活經(jīng)歷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柳永不僅是著名的詞作家,還是著名的音樂家,精通音律。所以,他創(chuàng)作的詞好唱好聽、通俗易懂,是標(biāo)準(zhǔn)的音樂文學(xué),以至出現(xiàn)了“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的普及和廣泛性。柳詞的意義和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以寫實的手法,客觀而真實地反映了北宋都市繁華富庶的生活;對傳統(tǒng)思想和傳統(tǒng)道德觀給予否定,對封建禮教進行嘲諷與批判;同情社會底層的婦女,揭示了她們的情感生活和悲劇命運;對“門當(dāng)戶對”的傳統(tǒng)婚姻進行抨擊和批判,提出了“男才女貌”的愛情觀,廣受百姓特別是女性的喜愛。明《清平山堂話本》云:“東京有一才子,天下聞名,姓柳,名耆卿,排行第七,人皆稱‘柳七官人……人才出眾。吟詩作賦,琴棋書畫,品絲調(diào)竹,無所不通……多少名妓歡喜他?!庇形膶W(xué)史家評論說,柳永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是慢詞的奠基人,沒有柳永就沒有后來的蘇東坡,沒有柳永就沒有宋詞。柳永在宋代詞人中是最受人民熱愛的。

      寫到這里,已是凌晨。推開窗戶,舉目遠眺,一片朦朧。我仿佛看見滄浪江水中有一葉孤舟,有人誦著“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漸漸遠去。小船載著這位大師,載著他滿心的酸楚和滿腹的才情,杳然天際……

      讀劉伯溫《苦齋記》

      戊子春,重游浦城匡山。

      匡山因“四周奮起,而中窊下,形似匡廬”而得名。元朝末年,劉基(字伯溫)等“浙東四賢”結(jié)廬匡山,在此著書立說,關(guān)注民生,縱橫天下。后來,他們輔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成為一代開國名臣??锷揭惨虼嗣麚P天下。

      劉伯溫工詩文,備受世人推崇。《明史》說他:“所為文章,氣昌而奇,與宋濂并為一代之宗?!眲⒉疁卦诳锷今v留較長時間,賦有大量詩文,最著名的是《苦齋記》。《苦齋記》記述了他在匡山住苦齋、吃苦茶、食苦筍、喝苦蜜的苦難生活,并受章溢的“樂與苦,相為倚伏者也。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人知樂其樂,而不知苦生于樂”啟發(fā),悟出“彼之苦,吾之樂;而彼之樂,吾之苦也”。這種“苦樂相倚”的苦樂觀,是對儒家思想的傳承和發(fā)揚。這篇文章現(xiàn)被選入中學(xué)語文課本。

      什么是苦?什么是樂?苦與樂的界定,關(guān)鍵是自己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得失的取舍與苦樂的感悟,取決于個人的內(nèi)心感受。有人認為,有錢最樂,貧困最苦;有人認為,自在最樂,束縛最苦。我認為,無論職務(wù)多高、權(quán)力多大、物質(zhì)多豐富,如果沒有精神或道德、心靈的滿足,仍然不會有快樂。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眲⒉疁氐目鄻酚^,正是對老子思想的闡述和補充:苦與樂不過是一對孿生兄弟,結(jié)伴隨行。在一定條件下,對立的雙方能相互轉(zhuǎn)化,正所謂“樂極生悲”“苦盡甘來”。苦與樂往往一步之遙,境由心生,苦樂之間只一念之差。

      如何將苦轉(zhuǎn)化為樂呢?我們無法改變個人肉體的不幸、社會的苦難,但可以轉(zhuǎn)化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超拔的道德、精神、氣質(zhì),可以勝過世俗的價值,突破世俗的不幸,產(chǎn)生令人愉悅的魅力。這種超越的精神境界,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忘卻現(xiàn)實之苦,更可以讓我們享受到精神之樂。

      心靈的寧靜,是化苦為樂的轉(zhuǎn)折點。面對苦難,常見的或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或自暴自棄,或誓死相拼,或玉石俱焚,對社會、對個人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要看到每個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有無奈之時,都有無能為力之事,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完全避免的真實存在?!安灰院脨簝?nèi)傷其身”,心情不隨苦難而起伏波動,不讓現(xiàn)實的不幸和苦難影響自己應(yīng)有的精神狀態(tài)和心靈的寧靜。

      如大文豪蘇軾,幾仕幾出,一貶再貶,依舊閑乘月色,漫步中庭,瀟灑吟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面對困境和苦難,他始終保持著悠然自得的心態(tài),為后人留下了千古佳話和絕逸美文。

      莊子提出“乘物以游心”“游心乎德之和”。他認為,真正應(yīng)該追求的是逍遙之樂。它是一種精神的自我滿足,是一種非常識、非世俗的愉悅之樂,是超脫現(xiàn)實的有限性而達到精神無限的境界。這是心靈的特殊狀態(tài),是忘記自身肉體的存在,是對現(xiàn)實沒有任何摩擦的寧靜、和悅,然后體驗到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的崇高境界。得到這種境界的體驗,自然是一種享受、一種愉悅,或者說是一種特殊的快樂,心里也就沒有了現(xiàn)實之苦。

      這種精神的逍遙不是隨便可以達到的,需要擺脫世俗的價值觀念,以及對個體自我的牽掛?!吨杏埂酚姓Z:“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币馑际钦f,君子無論到了什么境地,都能安然自足,沒有不自由自在的。這是一種境界。安貧樂道者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而仍不改其樂,施施然、怡怡然,不以為苦。胸懷天下者如劉伯溫,在匡山或登山,或臨溪,或倚修木而嘯,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人生有限,甚至渺小,但是人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卻可以無限提升。我們在達到心靈平靜之后,還可以有更高的追求。即使不去追求逍遙游的境界,也可以有對人生、社會、宇宙的終極關(guān)懷,可以追求自己在宗教、藝術(shù)、科學(xué)、哲學(xué)、愛情生活中的高峰體驗,從而達到精神的、超越的愉悅和滿足。我等縱然不能如古人般超脫飄逸,也達不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但至少可以做到知足者常樂;縱然不能左右天氣,卻可以改變心情;不能樣樣如意,卻可以事事盡力。多一些寬容,多一些慈悲,少些欲望,少些鉆營,人生也可以勝似閑庭信步。

      “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睘槿说淖罡呔辰纾^于始終保持一種坦然、積極的心態(tài)。生命精彩與否,在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人生既已苦短,又何必讓旅程苦上加苦?

      一代完人黃道周

      在福建漳浦縣,有一個普通的石案。歷經(jīng)400多年風(fēng)雨,規(guī)則的方格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八個由小到大的同心圓。這是推演《易經(jīng)》的器物,稱作“天地盤”“天方盤”。

      天地盤的主人叫黃道周,這是他研學(xué)《易經(jīng)》的工具,也是他講學(xué)論道的教具。

      穿越時空,石盤至今依然散發(fā)著理學(xué)的智慧光芒。

      黃道周,明末著名大儒,官至宰相。他精通理學(xué),專心教育。5歲時就學(xué)于漳浦銅山崇文書院;14歲起游學(xué)廣東博羅;18歲時在銅山海中塔嶼耕讀,兼攻《易經(jīng)》;23歲開始一邊講學(xué)一邊寫作;25歲遷居漳浦縣城;28歲后來到東皋書院。天地盤就位于東皋書院內(nèi)。

      宋朝開始理學(xué)思想全面反省,迸勁發(fā)力,推動著儒學(xué)再次復(fù)興。

      黃道周的理學(xué)學(xué)說在中國思想史上獨樹一幟。他博學(xué)多才,治學(xué)方向和理學(xué)論著傳承自朱熹,保留了朱子學(xué)的格物窮理、求實力行、憂國愛民的品格,以及追求至德之境的主體精神,成為朱學(xué)熏陶下的杰出代表人物。同時,他又超越了學(xué)術(shù)藩籬,以“至善”為萬物本原,反對有意形成的“氣質(zhì)之性”。

      治學(xué)若只是空談,便不能救國。黃道周將學(xué)術(shù)和治國融為一體,倡導(dǎo)仁義治天下,提出治國以愛人安民為先。他說:“為國在養(yǎng)民,養(yǎng)民以致賢,則國治矣?!?/p>

      養(yǎng)民,重在一個“養(yǎng)”字。養(yǎng)民,就是愛撫天下億萬的百姓。

      黃道周的學(xué)說中,辯證地闡述了仁義與功利的關(guān)系。他將“仁義”的虛和“功利”的實進行剖析。他說,行仁義者,即使不談功利,也可收功利之實;談功利者,即使不丑化仁義,也已經(jīng)滅了仁義的本真。因此,他強調(diào):治國安民不能講功利,講功利就會急功近利。

      他認為,仁義、功利是衡量人的邪正、學(xué)術(shù)真?zhèn)蔚臏?zhǔn)繩。專門著述說,人才的邪正要看其學(xué)術(shù),學(xué)術(shù)的真?zhèn)稳戳x利?!盀槔灾?,則謂之偽言;為義而言之,則謂之正言。為利而行之,則謂之偽行;為義而行之,則謂之正行?!?/p>

      在他的《辨仁義功利疏》中,我們看到:“仁義者,天地之權(quán)衡,萬物之綱紀(jì)也?!本肌傩站v仁義,關(guān)系才會和諧,社會才會穩(wěn)定。

      明天啟二年(1622),37歲的黃道周中了進士。此后先擔(dān)任天啟朝翰林編修、經(jīng)筵展書官,后任崇禎朝翰林侍講學(xué)士、經(jīng)筵展書官。黃道周任職后,將理學(xué)踐行于政治,提出了著名的 “正君道、舉賢才、做諍臣”。

      黃道周說,君主“仁一人,即可仁天下”。進而,他又提出了“法天”“敬人”的君道觀。即政治要清明,必須正君道。君主治國必須效法上天。上天無為但無所不為,以陽光雨露沐育萬物。上天無逸,永遠自強不息。要按上天的自然規(guī)律治理天下,國運才能長久。

      治國興邦需要賢才。在用人上,黃道周認為,“天下之強弱,視于人才”。他主張要惜才、育才?!疤煜氯瞬排囵B(yǎng)甚難,摧折甚易。養(yǎng)一忠賢者,即文繡十年,雕鏤十年,不成一賢者。”

      做諍臣,黃道周身體力行,驗證理學(xué)觀點,為官清廉,敢于直諫。

      理學(xué)承自儒學(xué)。黃道周注重修心,疾呼吏治要廉明,為官要不趨權(quán)勢,廉潔奉公?!俺n硁之守,淡泊寧靜,與物無爭?!背绲澣辏?630)的夏天,恰逢浙江鄉(xiāng)試,黃道周擔(dān)任考官。好多人通過關(guān)系找他,想以此竊取名位,都被他一一回絕。

      同年,大學(xué)士錢龍錫受到牽連被問了死罪,滿朝文武沒有人敢替他說話。黃道周激于義憤,挺身而出,為錢龍錫辯冤。他寫給崇禎的奏折中,直接指出崇禎的過失:“今殺累輔,徒有損于國?!背绲澘戳酥蟠笈铧S道周回奏。黃道周再次上疏辯解,表明自己是“為國體、邊計、士氣、人心留此一段實話”。由于黃道周的據(jù)理爭辯,錢龍錫被免死罪,黃道周卻被連降了三級。

      崇禎五年(1632)正月,黃道周生病,申請回家休養(yǎng)。在離京回鄉(xiāng)之際上疏崇禎帝要“退小人,任賢士”,并推薦了一批德才兼?zhèn)涞娜瞬?。這一舉動再次激怒了崇禎,黃道周被削籍為民。

      黃道周返鄉(xiāng)途經(jīng)浙江余杭,受到大批學(xué)生和當(dāng)?shù)匚娜说臉O力推崇,在余杭縣大滌山建了“大滌書院”進行講學(xué)。之后,返鄉(xiāng)在漳州紫陽書院授課。

      崇禎十三年(1640),江西巡撫解學(xué)龍向朝廷舉薦黃道周,認為他是“我明道學(xué)宗主,可任輔導(dǎo)(相)”。崇禎聽后大怒,下令逮捕了解學(xué)龍和黃道周,以“偽學(xué)欺世”之罪重治。后在幾位大臣的力諫下,改為廷杖八十,并充軍廣西。

      崇禎十四年(1641),崇禎下旨將黃道周復(fù)官。黃道周見朝廷昏庸、國運將盡,告病推辭后,在漳浦專心讀書、撰寫著作。

      明朝滅亡后,黃道周擔(dān)任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禮部尚書。弘光亡后,隆武帝又封他為武英殿大學(xué)士兼吏、兵二部尚書。

      黃道周極力抵抗入侵,鄙視投降。隆武元年(1645),面對清軍南下,他招募了數(shù)千人、十余匹馬,出仙霞關(guān)抗擊清兵。后兵敗被俘,關(guān)押在南京。

      清朝派使臣洪承疇前去勸降。黃道周寫下對聯(lián):“史筆流芳,雖未成功終可法;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焙槌挟犛中哂掷?,上疏請求免黃道周死刑,清廷不準(zhǔn)。

      1646年3月5日,黃道周英勇就義。臨刑前,在南京東華門刑場上,他向南方拜別,撕裂衣服,咬破手指,留血書給家里人:“綱常萬古,節(jié)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迸R刑前大呼:“天下豈有畏死黃道周哉?”

      噩耗傳到福建,隆武帝特賜謚“忠烈”,并命令在福建福州為黃道周立“閔忠”廟,樹“中興大功”坊;另在漳浦立“報忠”廟,樹“中興藎輔”坊,春秋奠祭。道光四年(1824),旨準(zhǔn)黃道周從祀孔廟。

      黃道周一生著述豐厚,所著《儒行集傳》《石齋集》《易象正義》《春秋揆》《孝經(jīng)集傳》等均流傳于世。存世的2000余首詩中,尤以被俘后在牢中所作的300多首詩最為感人。有詩云:“六十年來事已非,翻翻復(fù)復(fù)少生機。老臣擠盡一腔血,會看中原萬里歸?!?/p>

      黃道周的理學(xué)思想是繼承儒家和朱熹理學(xué)思想的成果,是在明末衰敗的歷史條件下提出來的,無論是重仁義、愛人安民的思想,還是舉賢才、正君道的主張,都對當(dāng)時的社會現(xiàn)實有很強的針對性。

      百年后,黃道周被本應(yīng)視他為敵的乾隆譽為“一代完人”,由此可見黃道周個人超越政治、種族與時空的力量。

      嘆“迎者塞路”

      《宋史》記載,真德秀第二次赴泉州任職時,“迎者塞路,深村百歲老人亦扶杖而出,城中歡聲動地”。寥寥數(shù)語勾勒出一個感人肺腑的壯觀場面。

      這不是精心組織的一次歡迎儀式,不是人為制造的一種虛偽氣氛,而是民眾心里爆發(fā)出的一種由衷的愛戴與景仰。這是高山流下的一脈清泉,是大地蒸騰出的一股熱浪。

      一個官員能夠在黎民百姓的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既是他本人的榮耀,也是百姓的福祉。

      衡量一個官員的政績有諸多的標(biāo)準(zhǔn),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yīng)不答應(yīng)、擁護不擁護無疑是最重要的標(biāo)準(zhǔn)。人民群眾心中都有一桿秤,這桿秤是對官員最公正、最實在、最鐵面無私的檢驗者。

      真德秀的成功,就在于他經(jīng)受住了人民群眾的檢驗,成為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好官。

      真德秀,福建浦城人,生于1178年。4歲開始讀書,自幼勤奮好學(xué)。至今家鄉(xiāng)還流傳著他當(dāng)年“追月苦讀”的故事。他的父親去世后,他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艱難,晚上讀書經(jīng)常連油燈都用不上。每逢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就捧著書本借著月光讀書。月兒浮出時,他坐在屋內(nèi)的窗下讀書;月兒高懸時,他到屋外讀書;月兒西斜時,他爬上屋頂讀書。一次因困乏從屋頂上摔了下來,他忍著疼痛仍然堅持讀書。

      他因此成為一代大儒,著作頗豐,如《大學(xué)衍義》《四書集編》《讀書記》《文章正宗》《心經(jīng)》《政經(jīng)》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大學(xué)衍義》。該書的主題是正君心、肅宮闈、抑權(quán)幸。宋理宗說:“《大學(xué)衍義》一書備君人之軌焉?!?737年御制的《大學(xué)衍義跋》中寫道:“西山之學(xué)……所謂集群書之大成,而標(biāo)入道之程式也,近自修身,遠及治國,引古證今。”真德秀對理學(xué)的最大貢獻,是確立了理學(xué)的正宗地位,引領(lǐng)了宋朝的思想潮流和意識形態(tài),在歷史上影響朝廷執(zhí)政五六百年之久。

      真德秀不僅是一代大儒,也是一代賢臣。1199年考取進士,一生中歷任太學(xué)正,江東(現(xiàn)南京、安徽一帶)轉(zhuǎn)運副使,泉州、隆興(現(xiàn)南昌)、潭州(現(xiàn)長沙)、福州知府,禮部侍郎,戶部尚書,參知政事,資政殿學(xué)士等近20個職位。1235年病逝。

      真德秀為官以公道正派、剛正不阿、勤政廉潔、敢于直言而蜚聲宋代?!端问贰ふ娴滦銈鳌份d:“立朝不滿十年,奏疏無慮數(shù)十萬言,皆切當(dāng)事要務(wù),直聲震朝廷。宦游所至,惠政深洽?!睂嵤虑笫堑卣f,對真德秀的這個評價是恰如其分的。真德秀建議朝廷施仁政、結(jié)民心。他說:“立國不以力勝仁,理財不以利傷義,御民不以權(quán)易信,用人不以才勝德?!崩碜诋?dāng)政時,任命真德秀為戶部尚書。在任職談話時,他懇切地進言理宗:好酒色、貪游樂會損害威信。

      真德秀曾以“律己以嚴(yán),撫民以仁,存心以公,蒞事以勤”與同僚共勉。他說:“士之不廉,猶女之不潔,不潔之女,雖功容絕人,不足自贖;不廉之士,縱有他美,何足道哉?”真德秀還是南宋官員中廉政的典范。他為官數(shù)十年,家鄉(xiāng)的舊居“西山故里”也不過是尋常之宅,并不豪華氣派。

      真德秀任江東轉(zhuǎn)運副使時,正值蝗災(zāi)和旱災(zāi)。他連續(xù)兩三個月馬不停蹄、風(fēng)塵仆仆深入一線走村訪戶,到災(zāi)情最嚴(yán)重的廣德(現(xiàn)安徽廣德市)、太平(現(xiàn)安徽當(dāng)涂縣)等地,開糧倉賑災(zāi),甚至把他母親的金銀首飾都全部捐了出來。真德秀在泉州任知府時,更顯德才兼?zhèn)?。由于地方風(fēng)氣敗壞,官吏層層敲詐勒索,致使泉州的經(jīng)濟日趨衰退。真德秀到任后,采取“整飭吏治”“發(fā)展生產(chǎn)”“崇尚風(fēng)教”“安固海疆”等措施,革前弊,禁重征,深得人民群眾歡迎。海運船舶由原來每年的三四艘增至36艘,經(jīng)濟繁榮,社會發(fā)展。1232年,當(dāng)他再次到泉州任知府時,出現(xiàn)了“迎者塞路”的場面。

      真德秀有著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他多次提醒宋理宗:“宗社之恥不可忘?!?214年,金派使者到南宋索要銀兩。他上書千言,堅決反對。理宗采納了真德秀的主張,予以拒絕。

      真德秀是我的同鄉(xiāng),我曾不止一次地前往他的故居“西山故里”瞻仰。西山故里在仙陽鎮(zhèn)東街,歷代均有修葺?,F(xiàn)存建筑為1888年于原址重建。故居坐北朝南,四進平房,磚瓦結(jié)構(gòu),每進三開間,以圍墻和廊屋構(gòu)成船形建筑。正廳內(nèi)高懸康熙四十五年(1706)御筆“力明正學(xué)”金字木匾。

      我每次走進西山故里,心中總會油然而生一種肅然起敬之感,為家鄉(xiāng)誕生了這樣一位賢臣大儒而自豪。

      猜你喜歡
      黃道周柳永詞人
      柳永·望海潮
      論詞人擇調(diào)與審美聯(lián)想
      半小時漫畫宋詞之雅俗共賞柳永
      黃道周和徐霞客的靈通山印記
      詞人的職業(yè)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8
      黃道周之靈通山行跡考
      從“柳三變”到“柳永”
      黃道周
      紫禁城(2016年4期)2016-10-28 07:12:41
      林逋梅妻鶴子
      余姚市| 桓仁| 余庆县| 灵宝市| 家居| 宜丰县| 南和县| 剑阁县| 汝城县| 巴彦县| 凤庆县| 大丰市| 周至县| 临桂县| 双江| 慈溪市| 永康市| 神农架林区| 沁源县| 金乡县| 东乡县| 深圳市| 淮阳县| 西安市| 错那县| 张家口市| 大庆市| 乐安县| 固阳县| 高安市| 徐水县| 上虞市| 四川省| 藁城市| 达拉特旗| 新余市| 兰溪市| 宝鸡市| 洪泽县| 黔西县|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