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益
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婆婆丁、黃花郎、鳧公英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帶根全草,廣泛生長于中、低海拔地區(qū)的田野、路邊、河灘等處。春夏開花前或剛開花時連根挖取,除凈泥土、曬干即可入藥。
中醫(yī)認(rèn)為,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經(jīng),具有消癰散結(jié)、清熱解毒、利濕退黃、通淋止痛之效,適用于疔瘡腫毒、乳癰(急性化膿性乳腺炎)、瘰疬(老鼠瘡)、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及熱淋澀痛等病癥?!侗静菡x》載:“蒲公英,其性清涼,治一切疔瘡、癰瘍、紅腫熱毒諸證?!薄兜崮媳静荨份d:“敷諸瘡腫毒,疥癩癬瘡;祛風(fēng),消諸瘡毒,散瘰疬結(jié)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薄峨S息居飲食譜》載:“清肺、利嗽化痰、散結(jié)消癰、養(yǎng)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內(nèi)服常用量10~30克,煎湯、搗汁或入散劑;外用適量,搗敷。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表明,蒲公英含有蒲公英甾醇、膽堿、菊糖、果膠、葉黃素、有機(jī)酸等眾多化學(xué)成分,具有殺菌、通乳、利膽及抗腫瘤功能,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溶血性鏈球菌及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都有一定殺滅作用;臨床上還用于疏通乳脈管之阻塞、促進(jìn)泌乳和治療慢性膽囊痙攣及結(jié)石癥等。
蒲公英還能食用。腌泡的蒲公英花蕾,常吃有提神醒腦作用;根泡水,可替代咖啡飲用;花可以做酒,葉子可涼拌生吃。蒲公英炒肉絲具有補(bǔ)中、益氣、解毒的功效(用沸水焯蒲公英1~2分鐘再烹飪,可減少一些苦味)。
另據(jù)介紹,取蒲公英100克水煎,取汁500毫升,加入50克綠豆,煮至綠豆開花,用適量蜂蜜調(diào)味;吃綠豆喝湯,同時將余湯涂臉,30分鐘后洗去;連續(xù)內(nèi)吃外用1周以上,可收到明顯的美容效果。
下面介紹幾則民間常用蒲公英的驗(yàn)方,有興趣者不妨一試。
1.尿路感染 蒲公英30克,萆薢、生蒲黃、木通、車前子各10克,水煎服(即水煎2次取汁混勻,分早晚2次溫服。下同)。
2.胃炎 蒲公英、半枝蓮各20克,百合15克,大棗10克,水煎服。
3.感冒傷風(fēng) 蒲公英30克,防風(fēng)、荊芥各10克,大青葉15克,水煎服。
4.黃疸型肝炎 蒲公英、茵陳蒿、白糖各50克,大棗10枚,水煎服。
5.扁桃體炎 蒲公英、大青葉、板藍(lán)根、金銀花各12克,水煎服。
6.乳腺炎 蒲公英、夏枯草各30克,水煎,分3次服(如另取鮮品搗敷患處,效更佳)。
7.小腿慢性潰瘍 蒲公英30克,明礬末少許,共搗碎,用溫開水調(diào)敷患處,每日1換。
8.紅眼?。甭越Y(jié)膜炎) 蒲公英50克,用水煎液洗眼睛,每日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