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魯迅學的真正成熟
      ——評張夢陽《中國魯迅學史》

      2023-06-24 07:01:54江蘇張守濤
      名作欣賞 2023年16期
      關鍵詞:魯迅研究通史學理

      江蘇|張守濤

      《中國魯迅學史》

      張夢陽 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1 年9 月出版

      今年是魯迅誕辰142 周年、去世87 周年,對魯迅的研究至今已有很多成果,魯迅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也發(fā)展得比較成熟,總結魯迅研究及魯迅學發(fā)展正恰逢其時,也非常重要、必要。2021 年9 月出版的張夢陽新書《中國魯迅學史》便總結了一百年來魯迅研究及魯迅學的發(fā)展歷程,尤其是最新動態(tài),很有學術和現實價值。

      《中國魯迅學史》與《中國魯迅學通史》比較

      評論張夢陽的這本《中國魯迅學史》,首先需要和他2002 年出版的《中國魯迅學通史》進行比較,因為前者是在后者基礎上改寫而成的?!吨袊斞笇W通史》出版后影響重大,2005 年被收入“中國文庫”,并獲得第六屆國家圖書獎,已成為研究魯迅的必備資料。

      《中國魯迅學史》對《中國魯迅學通史》進行了大幅刪改,由187 萬字變?yōu)?0 余萬字。主要修改之處如作者“附錄”中所說,上編(1919—1949)基本不動,中編(1949—1999)很多重寫,下編(2000—2019)則完全新寫?!熬w論”改為“導論”,其中刪掉了第五節(jié)“本書的框架結構及其要義”,具體內容也有很多改動。上編改動不多,主要是個別字句的改動,以及第七章中刪掉了最后一節(jié)“魯迅傳記寫作的初創(chuàng)”。中編的內容有很多改寫,如原書第八章“建國17 年魯迅研究的發(fā)展與挫折”中第一到第六節(jié)在新作中被單獨各列為一章,去掉了后面四節(jié);原書中第九章“‘文化大革命’十年對魯迅的‘左傾’扭曲”在新書中被分成了兩章“‘文化大革命’的反面教訓和毛澤東號召‘讀點魯迅’”及“‘文化大革命’中務實派的成就與李何林的貢獻”;原來的第十章“新時期魯迅研究學理精神的重振”和第十一章“90 年代魯迅研究學理精神的反思與升華”則基本上被打亂進行了重寫,改寫了原來有關王得后、王富仁、錢理群、汪暉、王乾坤、朱正、陳漱渝等學者研究的內容,將王元化、孫玉石與吳小美、彭定安與許杰、林非等人單獨列為一章,以及增加了新的一章“二十世紀后半葉的其他研究成果”。下編則是完全新寫,新增了“思維方式的扭轉與研究路數端正”“從‘神’到‘人’”“魯迅的文本整理與史實考證”“魯迅與中國文化聯系研究的縱橫深化”“魯迅學向世界文化視野進一步擴展”“多維視野中的魯迅學”“二十一世紀中國魯迅學群落的分布”“老學者的新貢獻”“魯迅學史的拓展與進一步反思”“《狂人日記》百年祭”“二十一世紀魯迅學的特點與不足”等章節(jié),最后還附有“結語:百年后的展望”“附錄:大荒原上的‘過客’——為什么陪魯迅一輩子?”和“后記”。

      總體上,與《中國魯迅學通史》相比較,《中國魯迅學史》有相同、傳承,也有不同、突破?!吨袊斞笇W史》上編與《中國魯迅學通史》原來的內容基本相同,兩書不同之處如上所述也有很多?!吨袊斞笇W史》基本上傳承了《中國魯迅學通史》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寫作思路,都主要研究中國魯迅學史,采用的主要是個案研究、比較研究、文本細讀等研究方法,寫作思路都以歷史脈絡為縱軸、以代表性研究為橫軸,注重對“魯迅本體”和“魯迅映象”關系及魯迅思想研究的研究。但《中國魯迅學史》與《中國魯迅學通史》相比也有很多創(chuàng)新、突破,體例更加規(guī)范,邏輯更加清晰,內容更加精練,尤其是增加了2000 年以來的魯迅研究,對21 世紀魯迅學發(fā)展歷史、特點、不足、展望也有論述。

      可以說《中國魯迅學史》是《中國魯迅學通史》的修訂版,也可以“說這是作者對魯迅學譜系的一次再整理”①,還可以說這是作者對魯迅學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中國魯迅學史》的特色與價值

      在內容、特色方面,《中國魯迅學史》和《中國魯迅學通史》一樣,緊密結合時代背景,在全面、細致、深度總結魯迅學史的同時,注重時代精神文化的“宏觀描述、微觀透視與理性反思”,如著名魯迅研究專家林非在這書序中所言:“這對于提高中國魯迅學的學術水平和中國人的精神境界將很有裨益?!雹?/p>

      《中國魯迅學史》首先對中國魯迅學史一百年來的發(fā)展做了詳細敘述和精辟剖析,從傅斯年1919年2 月1 日在《新潮》雜志上發(fā)表的《書報介紹》中對魯迅《狂人日記》的介紹到2019 年對魯迅的最新研究成果。對于這一百年的魯迅學史,《中國魯迅學史》將其分成1919—1949 年、1949—1999 年、1999—2019 年三個階段,分編論述了每個階段魯迅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成果、貢獻、特點等。如該書上編指出1933—1936 年是魯迅研究學理精神的勃興,1937—1939 年是魯迅研究學理化的初步奠基,1940—1949 年是魯迅研究學理化的初步發(fā)展;中編突出介紹了魯迅學界的精神解放群、史實群的業(yè)績、貢獻;下編則介紹了魯迅學史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尤其是描繪了21 世紀中國魯迅學群落的分布,將當下魯迅研究的基本情況、特點、不足及代表性專家做了完整、細致的概括。

      通過對中國魯迅學史一百年全貌的描繪、總結,《中國魯迅學史》實際上也展現了中國這一百年的精神文化現象、面貌和問題。因為魯迅的偉大、復雜,也因為中國歷史、現實的復雜,對魯迅的研究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學術研究,“魯迅學研究屬于一種從人類精神文化史的廣闊視域審視魯迅這一精神文化實體在歷史上的地位與現實中的意義的‘中立性’研究”③。所以,對魯迅的研究離不開魯迅及研究魯迅者的精神文化背景,“魯迅本體”和“魯迅映象”關系背后實際上折射了中國這一百年精神文化的轉化和變遷?!吨袊斞笇W史》便非常注重對魯迅研究精神文化背景的挖掘和闡述,包括從魯迅出世前的精神文化背景到魯迅權威地位確立后在精神文化界的反響,到特殊時期將魯迅塑造成“神”,再到之后魯迅逐漸被還原成“人”和“歷史中的人”,這實際上也反映了國人精神文化艱難獨立、覺醒的過程。而這也正是研究魯迅的重要意義所在,不僅讓魯迅研究成果更豐碩,更讓魯迅更真實更豐富地發(fā)揮出價值,尤其是現實價值,進而實現魯迅一生所追求的“立人”。如作者所言:“其意義不僅局限于魯迅學的學術范疇之內,而是涉及甚為廣大的精神文化現象——揭開單一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遮蔽,探求原本的歷史真相和魯迅本體的真實存在以及出現這種政治遮蔽的背后原因和邏輯機制,以獲得恒久的啟悟和普適的價值。”④

      而且就像有論者對《中國魯迅學通史》所評價的,“自始至終滲透著一個契合點,即20 世紀中國三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重疊與磨合。所言三者,一是魯迅自身,二是研究者,三是再研究者張夢陽本人及其《通史》”⑤,《中國魯迅學史》也有魯迅自身、研究者、作者張夢陽三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重疊與磨合,且更為突出、明顯,尤其是本書附錄的文章《大荒原上的“過客”——為什么陪魯迅一輩子?》直接展現了作者的精神文化。作者“陪了魯迅一輩子”,編纂了1000 萬字的《1913—1983 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匯編》,寫作了187 萬字的《中國魯迅學通史》,創(chuàng)作了長篇文學傳記《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如今又在七十多歲的高齡完成了《中國魯迅學史》。作者對魯迅的研究貢獻卓著,對魯迅的熱愛更是令人敬佩,而其過程也極其艱辛曲折,這其實也正是中國精神文化一百年來“精神醒悟、個性自覺”⑥的寫照。

      張夢陽對魯迅的研究,做到了他在《中國魯迅學史》中所寫:“作為喜愛魯迅的、有志于從事魯迅研究的學人,能否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在學術史上獲得顯要的地位,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事。能否作為‘歷史中間物’,連接前輩與后輩的學術血脈,使魯迅研究薪火相傳,并借此凸顯時代的精神價值,實現對自己的生命承擔,才是作為一個魯迅研究者最為重要的責任和使命。”⑦而這也是《中國魯迅學史》的一大價值所在,啟迪對魯迅的研究應該重在“連接前輩與后輩的學術血脈”,尤其是要“凸顯時代的精神價值,實現對自己的生命承擔”。

      此外,本書在總結、評析魯迅研究的同時,還非常注重對不同魯迅研究者研究特點的分析,注重對魯迅研究任務、精神、方法等的強調,如認為“認識魯迅在中國的思想家價值,并把握其特征、挖掘其內涵,當是魯迅研究的重要任務”⑧,“這種學理精神是中國魯迅學史上一種帶根本性的精神,不論你對魯迅持何種觀點,都必須堅持學理精神”⑨,“作為一個研究者,一定要用對方法??茖W的方法,絕對不是條文對條文的印證,而是事實的驗證與分析。離開事實,不全面、系統(tǒng)、確切地掌握史實,是不可能得出科學的結論的。理論再好看、好聽,也必須經過事實的檢驗”⑩。這些強調不僅對于魯迅研究非常重要,對于整個學術研究也非常必要。

      張夢陽的《中國魯迅學史》還有一個重要價值便是標志著魯迅學的真正成熟,一個學科真正的成熟需要對這個學科史做全面而系統(tǒng)的梳理。1986 年袁良駿《魯迅研究史》的出版標志著魯迅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之后1992 年袁良駿出版的《當代魯迅研究史》、1999 年王富仁出版的《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2000 年杜一白出版的《魯迅研究史稿》、2002 年張夢陽出版的《中國魯迅學通史》、2006 年王富仁出版的《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2013 年李怡出版的《民國視域中的魯迅研究》等魯迅學史著作的不斷誕生標志著魯迅學在不斷發(fā)展。如果說張夢陽之前出版的《中國魯迅學通史》“為魯迅學的發(fā)展奠定了扎實完備的基礎”?,這本張夢陽剛出版的《中國魯迅學史》可以說標志著中國魯迅學經過近三十年的發(fā)展已經成熟。“魯迅學是科學形態(tài)魯迅研究的學科化形態(tài)。所謂學科化,就是發(fā)揚求真務實的宗旨,使魯迅研究上升到體系化、理論化、專業(yè)化的境界”?,通過《中國魯迅學史》可以看到魯迅研究已非常體系化、理論化、專業(yè)化,所以可以說它宣告了魯迅學真正的成熟。

      當然,《中國魯迅學史》最基本的價值還是像《中國魯迅學通史》一樣,提供了魯迅研究的基礎資料?!耙驗轸斞秆芯恳呀洺掷m(xù)了一個世紀,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成果,倘若對學術史一無所知或是一知半解的情況下率爾操觚,就必然會重復前人窠臼而不自知,白白付出大量的無用勞動。僅就這一點來說,研究魯迅學史就是非常必要的?!?

      結語

      有學者曾對《中國魯迅學通史》這樣評價:“這是一部具有研究者的‘史識’與學術個性的魯迅研究史專著,其學術成就是作者秉持科學的學理精神,對魯迅學的歷史演化和未來走向進行了宏觀的描述、理性的反思和學理的闡釋,尤其是用史家的眼光,從精神文化現象學和學術史發(fā)展的雙重維度出發(fā),對魯迅學的各種學術觀點以及各個時期的研究特點、發(fā)展、價值、地位、局限與影響,特別是在再現中國魯迅學史全景和預示21 世紀魯迅學發(fā)展態(tài)勢方面進行了較為科學的分析與評價,顯示出研究者在充分占據史料的基礎上,進行認真的學理分析、精辟闡釋和理論勾畫的學術思考與學術建構。”?這個評價基本上也符合《中國魯迅學史》,只不過它還對21世紀以來魯迅學發(fā)展態(tài)勢進行了科學的分析與評價,對之后的發(fā)展也進行了展望。

      當然,《中國魯迅學史》在有著鮮明特色、重要價值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對中國百年魯迅學史一個總的概括、評價,對中國港臺、民間、網絡上以及青年對魯迅的研究較少反映,章節(jié)體系尤其是下編還有些紊亂。但總體上,它梳理、評析了魯迅學一百年的發(fā)展及中國一百年精神文化的變遷,對于魯迅研究、魯迅學發(fā)展、國人精神提升等都有著重要價值。

      ① 張德強:《“魯迅學”譜系的再整理——讀張夢陽〈中國魯迅學史〉》,《文藝報》2021 年11 月8 日。

      ② 林非:《序言》,張夢陽:《中國魯迅學史》,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1 年版,第7 頁。

      ③④⑥⑦⑧⑨⑩?? 張夢陽:《中國魯迅學史》,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1 年版,第21 頁,第761 頁,第803 頁,第575 頁,第149 頁,第219 頁,第440 頁,第14 頁,第25 頁。

      ⑤ 吳小美、李向輝:《三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重疊與磨合——評張夢陽〈中國魯迅學通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 年第2 期。

      ? 武媛媛:《建立魯迅學的一塊厚重基石——評〈中國魯迅學通史〉》,《中國圖書評論》2004 年第11 期。

      ? 黃?。骸妒纷R、學術個性與魯迅學的學理精神——張夢陽〈中國魯迅學通史〉讀后》,《上海魯迅研究》2003 年。

      猜你喜歡
      魯迅研究通史學理
      中國貨幣通史陳列
      中國錢幣(2022年2期)2022-10-25 09:46:40
      中國貨幣通史陳列
      中國錢幣(2022年1期)2022-08-23 12:34:26
      西方音樂通史寫作中的流行音樂
      中國音樂學(2021年4期)2022-01-12 06:25:28
      魯迅研究中的“大問題”與“小問題”
      書介:《中西文化關系通史》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3:02
      《魯迅研究文集》
      文學自由談(2020年3期)2020-01-02 18:06:55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魯迅研究年刊》的傳播與影響
      名作欣賞(2018年17期)2018-01-28 14:38:29
      雙回單訓釋教學新法的學理依據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4:10
      “新常態(tài)”概念的演進與學理支撐
      九龙县| 巴林右旗| 呼玛县| 连州市| 宝坻区| 营山县| 郯城县| 甘德县| 寿光市| 周口市| 宁阳县| 南华县| 梁山县| 射阳县| 墨玉县| 东平县| 云和县| 浙江省| 烟台市| 十堰市| 环江| 安图县| 梅河口市| 平昌县| 南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天长市| 开封县| 寿光市| 资阳市| 新疆| 墨脱县| 湖南省| 涟水县| 英山县| 喀喇沁旗| 新建县| 张家界市| 年辖:市辖区| 岑溪市| 和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