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遜
導讀:2022年教育部發(fā)布的《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指出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現(xiàn)在教育理論認為,三歲和七歲分別是成長發(fā)育的兩個重要節(jié)點。幼兒園需要注重價值觀啟蒙教育,使其進材料、進課堂、進頭腦,幫助幼兒建立判斷事物的明確標準和行為價值觀。從國家發(fā)展角度來看,學前教育階段品德與行為習慣養(yǎng)成直接關乎整個成長階段的培養(yǎng)質量。所以,價值觀的培養(yǎng)需要從小抓起,從價值觀的內容、幼兒的認知方式和教學方法著手。現(xiàn)在價值觀啟蒙教育大部分停留在幼兒認知層面,缺少情感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正確的價值觀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相關教育對行為舉止影響甚微。繪本擁有生動形象的圖片、豐富且趣味性十足的情感小故事,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過繪本的引導、對繪本內容的改編或續(xù)編,可以引發(fā)幼兒情感共鳴,影響幼兒行為習慣的實踐。基于此,筆者就以繪本為載體促進幼兒價值觀啟蒙的價值和策略進行討論,以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一、利用繪本促進幼兒價值觀啟蒙的價值
幼兒階段的價值觀啟蒙教育可以幫助幼兒建立基本的行為準則,樹立善惡意識,初步建立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學會做人和學會求知的能力。筆者認為價值觀是一種很抽象的心理意識,每個人對事物的認知水平不同,思維方式不同,所以人的價值觀也不同。個體在幼兒階段對事物的認知能力較弱,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并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價值觀。當然正確的價值觀不會自行出現(xiàn)在意識里面,需要教師進行知識的教育和觀念的引導。文化的熏陶在幼兒價值觀培養(yǎng)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繪本擁有獨特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把抽象的觀念、道理通過簡單的故事和形象的圖片進行詮釋,可以將以前只能根據文字進行想象的情節(jié)直觀展示在幼兒眼前,實現(xiàn)幼兒情感共鳴,深受幼兒喜愛。繪本種類豐富、數量繁多,幼兒愛讀、教師尋找案例方便。教師可以針對幼兒的興趣和教學目標,從大量繪本中選擇最合適的開展教學,從而更好地幫助幼兒樹立的正確價值觀。
二、選擇繪本促進幼兒價值觀啟蒙的方法
(一)明確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繪本
教師在對幼兒開展價值觀啟蒙教育時,應確定教育目標,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與幼兒價值觀啟蒙相關的典型要求作為目標參照,選擇合適的繪本,分析繪本中有效價值觀元素,針對性地開展相關工作。
例如《換一換》這本繪本。首先這本繪本很有意思,大家都知道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繪本卻設定了小雞可以與其他動物交換聲音,可以極大地吸引幼兒的興趣。教師可以從繪本中挖掘很多不同的價值觀,如與人交換物品需要征得對方同意、生活中不能看到什么就要什么、與人相處應使用禮貌用語等。教師可以將價值觀課程核心確定為“文明禮貌用語”,針對性地挖掘相關價值元素,重點向幼兒講述小雞與其他動物交換聲音時的表達方式,要求幼兒對小雞對話中的優(yōu)缺點進行討論,如小雞打招呼時應把“喂”換成“您好”,最后與小動物分別時應說“再見”等,并思考如果自己是主角應怎樣與其他動物交流,培養(yǎng)使用文明用語的價值觀。教師也可針對性地設計“物品交換”教學活動,注重幼兒在交換過程中文明禮貌的培養(yǎng)。通過與同學交換物品、交流想法的過程,增強幼兒的表達能力和生活實踐能力。
(二)聯(lián)系生活經驗,選擇合適繪本
教師在對幼兒開展價值觀啟蒙教育時,應遵循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發(fā)展需要,最好選擇能與幼兒的生活經驗聯(lián)系在一起的繪本。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將繪本故事與幼兒息息相關的生活相結合,可以將幼兒內心世界中抽象的情感、價值觀具象化,更符合幼兒的視角,更容易激發(fā)幼兒情感共鳴。而且這類繪本知識更容易被運用到生活中,可以培養(yǎng)幼兒生活實踐能力,樹立幼兒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繪本《虎斑貓和黑毛》中,為爭奪一顆桃子,兩只貓展開了口水戰(zhàn),發(fā)現(xiàn)誰也不能說服誰后,針對對方的弱點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它們逐漸感受到友誼的重要性。當虎斑貓被絆倒受傷時,黑貓毫不猶豫地放棄將要獲得的勝利,背著虎斑貓去醫(yī)院。這個故事與幼兒的生活非常貼近,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對是非對錯的辨別能力不足,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發(fā)生爭執(zhí)。教師通過解讀作品,可以向幼兒滲透友誼的可貴。幼兒爭強好勝,同時天真善良。這是幼兒的天性,同樣也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品德。通過相關繪本的選擇,可以對幼兒展開針對性引導教育,引發(fā)幼兒情感共鳴,使其將學到的道理運用到生活中,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
(三)適合活動拓展,選擇合適繪本
教師在利用繪本對幼兒開展價值觀啟蒙教育時,應先選擇既符合幼兒閱讀習慣、能引導幼兒對價值觀產生情感共鳴,又適合延伸拓展教育活動的繪本,再分析和挖掘繪本中符合幼兒身心成長需要、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價值觀,開展相關課程。通過繪本的引導和教育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小老鼠和大老虎》這本繪本。剛開始一只很小的小老鼠與又高又壯的大老虎做朋友,它們日常相處中有些小問題,小老鼠比較自卑,大老虎占便宜而不自知,最終兩人朋友關系破裂。大老虎為了繼續(xù)跟小老鼠做朋友,將最好的都給了小老鼠。小老鼠沒有過分追究,而是尊重大老虎。兩人平等相處,最終重歸于好。這個故事可以向幼兒正確滲透尊重和分享的社會價值觀。教師經常教導幼兒在與朋友交往過程中理解對方、尊重對方,但幼兒這方面的經驗比較少,很可能因為處理生活瑣事的能力較差而導致關系破裂。這本繪本生動地向幼兒展示“作為朋友應相互尊重、平等友好”,通過對故事的解讀、可以引導幼兒更深入地理解友誼、理解、尊重的含義。最后可以布置教育活動,活動重點不在課上,而是要求幼兒仔細回憶與朋友相處中自己做過的不合適的事情、說過的不合適的話,然后找個合適的時間互相訴說,以維持更穩(wěn)定長久的友誼。
三、利用繪本促進幼兒價值觀啟蒙的策略
《禮記·大學》有言:“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真誠的內心與外在表現(xiàn)一致。筆者認為價值觀啟蒙教育中,不能只讓幼兒認識到一定的禮節(jié),還要促使幼兒實現(xiàn)內在精神和外在表現(xiàn)的統(tǒng)一,從自己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出發(fā),認同正確的價值觀,從而積極影響行動表現(xiàn)。幼兒價值觀的樹立是一個長期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是一個逐漸養(yǎng)成的過程。教師通過對繪本蘊含價值觀的解讀,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通過生活實際感悟繪本經驗,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一)利用選擇性繪本,啟蒙幼兒行為價值觀
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讓幼兒了解價值觀的行為表現(xiàn)。教師要以繪本為載體,分析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中體現(xiàn)的價值觀,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滲透給幼兒,提升幼兒辨別“是非”“對錯”“好壞”的能力,讓幼兒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接納正確的價值觀,并通過實際行為踐行。想要培養(yǎng)幼兒這種辨別能力,可以針對性地推薦幼兒閱讀帶選擇性行為的繪本。當閱讀到這類情節(jié)時適時提問,要求幼兒對選擇內容進行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傾聽別人的想法,樹立正確的行為價值觀。
例如,在講授《大樹上的朋友》這本繪本時,教師可以在故事講述過程中,針對性地讓幼兒討論要不要幫助別人。連日的大雨,洪水淹沒了大地,一只小貓蹲在一棵大樹上。小貓很慶幸擁有一艘只屬于自己的“大船”。在這種情況下,小貓遇到了一頭豬,可以在這個故事節(jié)點向幼兒提問,讓幼兒選擇是救下豬,還是單獨擁有自己的小船。當小貓選擇救下豬以后,它又陸續(xù)救下了很多小動物?!按蟠痹絹碓街兀S時都有翻船的風險,這時又看見了幾只刺猬,在這個故事節(jié)點再次向幼兒提問,讓幼兒選擇是保證大家的安全,拒絕救幾只刺猬,還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救下其他動物。小貓選擇救下了所有遇到的動物,但遇到一只狐貍時,大家都覺得它是壞動物,阻止小貓救助,此時讓幼兒選擇是救還是不救。面對三種不同情況,很多幼兒都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有的則猶豫不決,不知如何選擇。其實救與不救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幼兒的每次選擇都站在了不同角色的角度來考慮。例如,最后面臨救不救狐貍的問題,從小雞的角度來說,那完全是自己的天敵,會隨時吃掉自己,肯定是不想救的。之所以引導幼兒一次次做選擇,是為了讓幼兒思考如果自己處于特定環(huán)境中會怎么做,辨別人物關系,加深體驗感,提高共情能力。當站在不同故事角色的立場上,幼兒便能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和行為,加深對正確行為價值觀的理解。
(二)利用生活性繪本,引導幼兒內心認同價值觀
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使幼兒從內在精神上認同正確的價值觀。生活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閱讀一些與生活實踐息息相關的繪本,以此為依托,促使幼兒獲得情感上更積極的反饋,體驗價值觀的現(xiàn)實意義,發(fā)自內心理解和認同正確的價值觀。繪本一般都有相應的故事情節(jié),其中可能有夸張的場景和人物設定,并非與生活直接掛鉤。這就要求教師能發(fā)現(xiàn)繪本中相關情節(jié),并將其合理遷移到生活情境中,通過相應的規(guī)則、情境激發(fā)幼兒對生活、對價值觀的思考。
例如,《小老鼠和大老虎》這本繪本為了凸顯兩個好朋友外在條件的差距,故意將兩個體形相差巨大的動物設計成朋友。為了實現(xiàn)繪本與生活的轉化,教師不一定要根據故事內容,直接向幼兒詢問生活中與朋友相處的事情。這是一個反思性很強的故事,嘈雜的環(huán)境并不適合幼兒做這方面的思考。所以,在幫助幼兒完成閱讀后,反而可以特意留下較長時間讓幼兒考慮幾個問題:“與朋友相處過程中,在做物品分配時你是先考慮自己還是先考慮對方?一起做游戲時誰輔助誰?在要求對方做事情時,有沒有考慮對方想不想做?”幼兒的年齡小,對某些特定的人、物依賴性比較強,喜歡跟最好的朋友一起玩耍。但相對缺乏為人處世的經驗,很多事情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容易忽略朋友的感受,導致關系疏遠,不利于心靈健康發(fā)展。通過繪本中大老虎的所作所為和對自身的反思,幼兒得以思考生活中與朋友之間的各種問題。根據這些思考,可以向幼兒滲透朋友之間應平等、互相尊重、多為對方考慮等價值觀。幼兒在課堂上紛紛表示一定會多考慮對方,反映了他們內心深處接納了故事的價值觀。真正認同正確的價值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幼兒自己體會和實踐。只有通過繪本滲透這些觀念,當幼兒真正遇到這類事件時才會思考價值觀的意義,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打下良好基礎。
(三)利用明確性繪本,約束幼兒內外踐行價值觀
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使幼兒“誠于中,形于外”。繪本表達的價值觀有時比較隱晦,例如與朋友相處的秘訣,但生活中這類事件出現(xiàn)的概率還是很小的。幼兒只能在閱讀、理解繪本的過程中,才能想象朋友之間應像故事中那樣相處。幼兒雖然認同這些道理,但行為上可做可不做。繪本的教育意義有余,而約束力不夠?;诖?,在對幼兒開展價值觀啟蒙教育時,應推薦一些明確告訴幼兒某些事情必須要做的繪本,通過一定的約束力來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我愛五星紅旗》這一類的繪本。教師在幫助幼兒閱讀繪本后,需要明確告訴幼兒遇到類似情況時要效仿主角的做法。通過繪本可以很直觀地讓幼兒看到一些事件,提升價值觀啟蒙的實效性。通過引導或約束使幼兒不僅認同某種價值觀,更身體力行、知行合一,在生活中踐行正確的價值觀。
四、結語
價值觀可以決定幼兒長大后能成為什么樣的人,體現(xiàn)在個人對事物的認同、選擇和追求上。正確的價值觀啟蒙可以引導幼兒對事物價值做出正確判斷,幫助幼兒提升辨別“是非”“對錯”“好壞”的能力。繪本通過豐富、直觀的小故事和圖片,能增加幼兒生活體驗,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