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傳海
四月暖風(fēng)過南崗,家鄉(xiāng)棗花復(fù)又黃。
兒時窮家小院里長有一棵窮棗樹。每年四月,天氣日漸熱起來的時候,它才彎曲著身子、凌亂著枝杈,慢慢活泛起來:先是枝頭漸次長出一些小小的嫩芽,接著嫩芽化作稀疏的綠葉。
不久,綠葉間便爆出一簇簇小米般碎花。那黃色的小花兒,細(xì)密,嬌小,俏麗,開得熱烈又羞澀,低調(diào)又隆重。
小花雖然碎小也有六瓣,而且金黃。上眼一看,一如金黃的六角小星星。它們躲在碎葉間,竟也有微微的清香頻頻散出。于是,一群群小蜜蜂,便整日“嗡嗡”地圍作一團(tuán)……
說兒時小院中的棗樹是窮棗樹,是因為它野生獨長。奶奶說,有一年發(fā)現(xiàn)院子中突然長出一棵小棗樹,舍不得拔掉便讓它兀自生長。期間并未嫁接,長大了竟是棵家棗(非野酸棗)哩,孤苦伶仃,瘦骨嶙峋,疤痕累累。
它的位置呢,就在西屋上房與北屋廚房之間。平日里除了雨雪外,只有隨手潑灑的刷鍋水、洗臉?biāo)?。一年四季,年如一日,它不聲不響地立于院落中,不擇地皮,不爭陽光。樹干雖也有一二丈高,但“九曲十八彎”。枝條稀疏而凌亂,“皮皴似龜手,葉小如鼠耳”。
就這樣,稀疏的枝條上,還生有許多扎人的小刺兒,容不得人們輕易靠近。樹干上的累累疤痕,除了人碰豬啃外,是每年“臘八喂棗樹”時,家人刀砍斧剁有意為之的。若不是春夏果葉裝扮,整日里一如干枝枯樹,可憐兮兮。
然而,就是這樣一棵窮棗樹,卻為我很窮的兒時,平添了莫大的歡樂和幸福。
每年“人間四月芳菲盡”的時候,她適才如同笨丫頭、懶婆娘一般,醒過勁兒來,慢慢地發(fā)芽,慢慢地開花。葉兒雖小,但翠綠油光?;▋弘m碎,但金黃清香。
“四月南風(fēng)大麥黃,棗花未落桐陰長。”天氣一天天熱起來的時候,一串串小青扇兒一般的樹葉,慢慢地密起來,樹下一大片蔭涼也跟著厚實起來。
日間我們幾個小孩子和奶奶,也或母親,在樹下乘涼。母親和奶奶做著仿佛永遠(yuǎn)也做不完的針線活。我們則沒心沒肺地在斑駁的樹蔭下肆意地戲耍;午飯時,一家人多圍在樹下吃午飯。雖然飯食一般,但很涼快、很開心;午后,父親或兄長總要在棗樹下,靠在柴椅上,或歪到破席片子上困午覺。雖然有點將就,倒也很恣肆酣暢。
“汝家蠶遲猶未箔,小滿已過棗花落?!薄绑陆砺錀椈?,村南村北響繰車?!睏椈撀涞臅r候,紛紛而下,簌簌有聲。倘若地面干凈,一準(zhǔn)會均均勻勻,碎金滿地。
“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dāng)年就還錢?!彪S著樹葉的日漸茂盛,枝葉間便結(jié)滿了一顆顆綠寶石般的青棗兒。那青棗提溜成串,青光閃閃,既清新又喜人。
詩圣說“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fù)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而缺吃少喝的我們,自從棗樹枝頭掛出青果,就日日在樹下抬頭仰望,垂涎欲滴。
樹高人小爬不上去,就找竹竿“猴弄(像猴子一樣偷摘)”。而奶奶和母親發(fā)現(xiàn)了,總是訓(xùn)斥:“竹竿打棗樹會聾棵(不結(jié)果)的!”我們便不敢再作孽。
長大了回想,大人們總是聰明而狡猾的:過年炸油貨,不讓小孩在跟前眼饞,便說“小孩在近前,油鍋會溢鍋(濺油)”;不讓小孩罵人,就說“罵人會口舌生瘡”等等。
“七月十五紅個腚,八月十五打個凈。”“七月十五棗兒紅衫,八月十五棗兒落桿?!绷⑶锴昂螅瑮棙渲l上的葉兒由淺綠變深綠。圓鼓鼓的大棗由青變白,由白泛紅,開始炫耀賣弄:如璣似珠,瑪瑙串子一般,晃眼饞人。偶爾摘食幾顆,嘎嘣,脆甜,解饞!
“旱棗澇栗子,不旱不澇收柿子?!碧热魲梼荷形醇t透,遇到一場連陰雨,半紅不紅、紅里帶青的蹦蹦棗,就會一個個癟下去。經(jīng)風(fēng)一吹,便雨點一般相繼而墜,叫人心痛。兒時窮家小院孤獨的窮棗樹,就總是經(jīng)常提前墜落。到收獲時,也只是一碗半盆的。加上晾曬不及時,我等偷食等,已經(jīng)幾無存留。
“紅紅瑪瑙染秋分,打棗聲喧落地紛,入口香甜心里美,農(nóng)家小院曬紅云?!碧热麸L(fēng)調(diào)雨順,每年總也收獲干棗若干。一藤筐?一簸箕?印象不深。
“人言百果中,唯棗凡且鄙?!蹦莻€道得“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說過“曉駕炭車輾冰轍”的詩魔白居易說,棗樹是百果之中既平凡又粗鄙的。并勸人“君愛繞指柔,從君憐柳杞。君求悅目艷,不敢爭桃李?!钡f到底,卻強(qiáng)調(diào)“君若作大車,輪軸材須此”!“須”是必須,只有。棗樹堅瓷結(jié)實,想要車軸結(jié)實耐用,只有使用棗木才好。
棗在中國的文字記載,已有三千多年矣。關(guān)于它最古老的著述,大略出現(xiàn)于《詩·豳風(fēng)·七月》。《戰(zhàn)國策·燕策一》記載:蘇秦游說六國時,對燕文侯說過“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由田作,棗栗之實,足實于民,此所謂天府也?!彼砻鳁椆钱?dāng)時燕國的經(jīng)濟(jì)命脈,是帝王治國安邦的重要依托。
關(guān)于“棗”的來歷,相傳,那年黃帝帶領(lǐng)人馬狩獵,困到一處山谷,饑渴難耐。幾番尋找,方才見到半山腰幾棵樹,結(jié)有誘人的紅果。采摘而食之,酸中帶甜,口舌生津,既解渴又止饑。黃帝便說:“找它不易,就叫它‘找吧!”后來,倉頡造字時,根據(jù)“找”樹有刺的特點,就用刺的偏旁疊起來造了“棗”字。
“一日三棗,長生不老”,“五谷加紅棗,勝過靈芝草”?!侗静菥V目》載:“大棗味甘無毒,主心邪氣,安中養(yǎng)脾,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jīng)……”,“干棗潤心肺、止咳、補(bǔ)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近年又發(fā)現(xiàn)棗具有保持毛細(xì)血管暢通、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之功效。對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病癥,有極佳療效。棗核中的棗仁呢?具有鎮(zhèn)靜作用,為中醫(yī)常用藥物,民間多用于醫(yī)治失眠。
“二十八,蒸棗花?!泵磕昱D月二十八,童謠陣陣響起的時候,年味便厚濃起來。村莊里到處飄溢著的,便是肉食和棗花饃的濃香。其他節(jié)日也是少它不得的,譬如端午節(jié)包粽子、臘八節(jié)熬粥等。
紅棗除了單食、烹飪外,還可制作棗面、棗酒、棗醋,以及做香水、卷香煙所需的紅棗香精等。平日里,哪家的兒女嫁娶,它更是不可或缺的吉祥之物。新房的床上席下,都會藏有大把大把的紅棗、栗子和花生。而出嫁女的嫁妝里,也是少不了這些的,除了大紅包單里有,新表、新里、新棉花的新被子里藏的也是。它是對一對新人“早生貴子,早立家業(yè)”,最最美好的祝愿!
責(zé)任編輯 郝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