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
眾所周知,國家、政府、社會機構以及高校為了鼓勵學業(yè)突出的學生,會為其頒發(fā)獎學金,這是以金錢形式對學生能力的一種認可與鼓勵,幫助他們解決上學的費用,讓其能夠順利完成學業(yè),無后顧之憂。而對于留學生來說,獎學金也具備同樣的意義,特別是在海外院校高額學費的壓力之下,獎學金不僅能解燃眉之急,還能讓海外學子的留學生活更加寬裕。
不同國家對于獎學金政策的設置有所不同,學生需要提前了解這些政策,了解每種獎學金的特點,還需要了解獎學金具體的申請條件、規(guī)則、時間等內容,這樣才能順利地拿到獎學金,減輕自己的負擔。
獎學金顧名思義,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持續(xù)努力進取而設置的鼓勵機制。世界各國分別設有國家獎學金、政府獎學金,各高校也會設立自己的獎學金制度,用來激勵學生。一些獎學金聲名遠揚,例如,中國的政府獎學金、長城獎學金、郭沫若獎學金,美國的羅德獎學金,英國的外交部志奮領獎學金,等等。每年,學生們都會爭先申請獎學金,除了可以為自己減輕學費負擔外,還能讓自己的履歷更加豐富,同時也是對自我能力的一種認可,獲得獎學金不僅可以激勵自我不斷努力學習,還能讓學習生涯更具動力,可謂是非常有意義的一種獎勵機制。
作為全世界留學生最集中的留學目的國,與之匹配的是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其學費也遠遠超出其他國家,為此美國的各高校制定了完備的獎學金、助學金體系來幫助廣大學生。美國獎學金的頒發(fā)主體主要分為三大類:政府、私人和學校。
1.本科
整體來說,美國大學本科獎學金大致分為三類,即Need-based獎學金,Meritbased獎學金和Need-blind獎學金。除此之外,社會捐贈也為大學生提供了很多助學金,這些資金分別來自慈善機構、校友捐贈或企業(yè)捐贈。
Need-based獎學金
該獎學金的發(fā)放標準是根據(jù)學生家庭的經(jīng)濟收入水平,包括父母工資、家庭財產(chǎn)狀況等。Need-based獎學金對于美國本國申請者來說非常豐厚,但是對于國際學生來說,只有少部分大學提供,絕大部分的大學僅有少量甚至沒有Need-based獎學金供國際學生申請。
Merit-based獎學金
該獎學金是以申請人自身具備的學術成績、思想品質、發(fā)展?jié)摿Φ葘嵙σ蛩貋頉Q定,并不考慮經(jīng)濟上是否需要幫助,只要學校認可申請者的學術背景,都會給予獎學金。該獎學金并不局限于美國本土的學生申請,國際學生一般多獲得此類獎學金。
Need-blind獎學金
該獎學金是指美國很多資金實力雄厚的私立大學,在錄取的時候不考慮學生是否需要學校提供資助,即申請獎學金與否對申請沒有任何影響。如果學校認為申請人符合錄取標準,就根據(jù)學生的家庭情況做出判斷:該學生家庭能夠承擔多少費用,其余全部由學校設法提供。美國的很多私立學校都執(zhí)行與需求無關的政策,如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等。
2.研究生
美國院校給研究生頒發(fā)的獎學金主要分為兩大類:非服務性獎學金和服務性獎學 金。
非服務性獎學金(Non-Service Scholarship)
這類獎學金按照發(fā)放獎金數(shù)額的不同,又分為Fellowship、Scholarship和Tuition Waiver三種,而發(fā)放金額通常以學生的學術表現(xiàn)為主要參考標準。
全獎(Fellowship)也就是全額獎學金,部分學校甚至會承擔申請者所有的生活費以及健康保險等費用。
獎學金(Scholarhsip)同樣是根據(jù)申請者成績和學術背景來發(fā)放,但通常金額沒有Fellowship高。學校會承擔學生的學費,日常生活等費用往往還需自己承擔。一般來說,獲得Scholarship的概率比Fellowship要大很多。
學費減免(Tuition Waiver),也可以理解為獎學金的一類,但在性質上屬于經(jīng)濟資助(Finacial Aid)。學費減免的金額,一般為50%的學費,部分優(yōu)秀學生可能獲得全免,所以該獎學金也被稱為“半獎”。
服務性獎學金(Service Assistantship)
顧名思義,該獎學金需要申請者付出勞動才能獲得,一般分成助教獎學金(Teaching Assistantship,TA)和助研金(Research Assistantship,RA)兩種。拿到此類獎學金的學生每周需要承擔12~20小時的輔助教學或研究工作。
3.其他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政府或機構提供的獎學金。
富布萊特獎學金(Fulbright Scholarship)
這是一項由美國政府資助的國際教育交流計劃,根據(jù)時任美國參議員富布萊特的提案于1946年創(chuàng)立。作為世界上聲譽最高的國際教育交流計劃之一,它通過50個負責機構在155個國家和地區(qū)運作,已有超過29.4萬名學者、教育者、研究生和專業(yè)人士參與交流。富布萊特計劃的資金來源主要由美國國會撥款,外國政府和私人機構主要是共同承擔費用和間接支持,如工資補助、減免學費、大學住宿等。須注意的是,富布萊特獎學金的申請者,須有學士學位,并須提交一份一年內能完成的學習計劃或項目報告,同時,此獎學金不適用于F簽證的學位項目,而是簽發(fā)J簽證的交流訪問項目。
斯坦福大學奈特-漢尼斯學者獎學金(Knight-Hennessy Scholars Stanford University)
奈特·漢尼斯學者獎學金項目由斯坦福大學第10任校長約翰·漢尼斯(John Hennessy)與斯坦福大學校友、耐克公司創(chuàng)始人菲爾·奈特(Phil Knight)共同設立,是一個研究生階段的獎學金項目,該獎學金項目將每年挑選100名富有領導潛質和公民責任感的優(yōu)秀學生,向其提供全額獎學金,資助其在斯坦福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獎學金獲得者可選擇就讀于斯坦福大學七個國際頂尖研究生院中的任意一個研究生院。
成為奈特-漢尼斯學者可以在為期三年的研究生學習過程中,獲得如下資助(如果學位項目超過三年,那么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也將繼續(xù)獲得符合其承諾的標準資助金):直接用于支付學費及相關費用的資金;生活和學習支出津貼(如食宿、書籍、學習用品、教學材料、市內交通和合理的個人開支);用于支付每年往返于斯坦福大學的經(jīng)濟艙機票的出行津貼;同時,奈特-漢尼斯學者也可以獲得用于豐富學術活動的額外資金支持(如會議旅行)。
英國的獎學金主要有政府、機構、學校三種來源??傮w上來說,大致分為國際學生獎學金(ORS)、普通助學金、非凡獎學金、大英貿易與文化獎學金、羅德獎學金、志奮領獎學金、英聯(lián)邦獎學金、皇家學會獎學金、國際研究生獎學金項目等。除此之外,大學也設有各類專項獎學金。
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
創(chuàng)立于1903年的羅德獎學金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國際獎學金項目之一,有全球青年諾貝爾獎的美譽,得獎者被稱為“羅德學者”(Rhodes Scholars),其評定標準包括學術表現(xiàn)、個人特質、領導能力、仁愛理念、勇敢精神和體能運動等多個方面。每位羅德獎學金得主每學年大約可得到30000英鎊或50000美元來全額補助在牛津大學學習的各種費用,并且可以得到使用羅德樓的權利。羅德獎學金得主不但要成績優(yōu)異,更要在課外活動方面表現(xiàn)出色,比獎學金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榮譽。2015年起,羅德獎學金在中國大陸正式開放申請,每年從中國大陸選拔四位羅德學者,任何專業(yè)方向均可申請。
志奮領獎學金(Chevening Scholarship)
該獎學金創(chuàng)建于1984年,原名為“外交和聯(lián)邦事務部獎學金”,1994年更名為志奮領獎學金,志奮領為英國外交部長官邸的名稱,位于英格蘭的肯特郡。志奮領獎學金是英國政府最具代表性的旗艦獎學金項目,由英國外交和聯(lián)邦事務部(FCO)出資,無論是獎學金的金額,還是其聲望都在世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英國外交和聯(lián)邦事務部為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的獎學金包括學費及生活費。生活費足夠支持申請人在英國當?shù)氐纳钕M,同時提供一次國際往返機票及其他相關費用。有些獎學金獲得者可能得到英國外交和聯(lián)邦事務部合作伙伴或贊助商的聯(lián)合資助。
劍橋大學蓋茨獎學金(Gates Cambridge Scholarship)
劍橋大學蓋茨獎學金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國際獎學金之一,是由比爾·蓋茨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于2000年向劍橋大學捐贈2.1億美元所設立的。目的是資助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不同學科的國際學生(非英籍),幫助他們完成碩博學業(yè)。
自2001年首次頒發(fā)以來,劍橋大學蓋茨獎學金已經(jīng)向來自112個國家、畢業(yè)于全球700多所大學的2100名學者頒發(fā)了獎學金,涵蓋了劍橋大學的80多個學術部門和所有31個學院。劍橋大學蓋茨獎學金看重申請者的社會領袖潛力和卓越的學術背景,致力于培養(yǎng)開放合作、跨學科交流、將學術研究與實踐政策緊密結合的優(yōu)秀人才。
澳大利亞獎學金計劃(Australian Scholarships)是澳大利亞政府為加強澳大利亞與亞太各國的教育合作關系、提高亞太地區(qū)的教育發(fā)展水平而實施的一項新舉措。澳大利亞獎學金計劃整合了由澳大利亞教育、科學與培訓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DEST)管理的奮進獎學金和由澳大利亞國際發(fā)展署(Australian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AusAID)負責執(zhí)行的發(fā)展獎學 金。
奮進獎學金(Endeavour Scholarships and Fellowships)
該獎學金由澳大利亞政府設立,為亞太、中東、歐洲和美國地區(qū)的人士前往澳大利亞進行學習、研究和職業(yè)發(fā)展提供機會,同時也向澳大利亞人赴海外學習、研究和職業(yè)發(fā)展提供資助。
發(fā)展獎學金(Australian Development Scholarships)
該獎學金是澳大利亞政府海外援助計劃和澳大利亞獎學金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澳政府每年投入其雙邊援助項目總金額的8%至10%,用于資助2500位主要來自亞太地區(qū)的學生和相關人員到澳大利亞大學或職業(yè)與技術教育學院進行深造。
澳大利亞長江學生交流計劃
澳大利亞長江學生交流計劃(Australian Cheung Kong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me)由澳大利亞政府和中國香港長江實業(yè)集團共同出資設立的。合作雙方從2005年起的五個財政年度之內分別出資375萬澳元,共同資助長江奮進獎學金項目。澳大利亞長江學生交流計劃資助澳大利亞大學與亞太地區(qū)其他大學開展學生交流項 目。
日本的獎學金制度以助學貸款制度作為主流,其中,文部省獎學金、學生支援機構JASSO獎學金、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獎學金,就讀大學頒發(fā)的獎學金是比較常見的幾種獎學金類型。
文部省獎學金(Japanese Government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larship Students)
該獎學金由日本文部科學省頒發(fā),是日本政府所能提供的最高全額獎學金,主要資助三部分內容:一次國際往返的機票(入學和畢業(yè));大學的全部學費;3~4年的生活費。該獎學金可以通過大使館推薦和大學推薦兩種途徑申請。
學生支援機構獎學金JASSO
JASSO全稱為Japan Student Services Organization,即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學生支援機構。該機構是隸屬日本文部科學省的一個非營利性的組織,每年只向短期交流項目的交換留學生提供獎學金。JASSO獎學金旨在給予經(jīng)濟上有困難的學生幫助。
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獎學金
日本的地方自治體以及37個地方國際交流團體也會為學生提供各種獎學金。這些獎學金具有強烈的地區(qū)性,不同的地區(qū)獎學金也有所不同。該獎學金針對在這個地方上學的學生,或是居住在該地域的學生。除此之外,部分民間團體也會向赴日留學生發(fā)放獎學金,這些獎學金中很多是冠名留學獎學金,由財團法人日本國際教育協(xié)會統(tǒng)理。如北海道外國人留學生獎學金、平和中島財團外國人留學生獎學金、神內留學生獎學金、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交流財團獎學金等。
松下育英獎學金
該獎學金是由日本松下電器產(chǎn)業(yè)株式會社通過中國日本友好協(xié)會向中國友好和平發(fā)展基金會捐贈100萬美元,而設立的專項基金。該項基金旨在獎勵中國品學兼優(yōu)但經(jīng)濟上貧困的大學生,以資助他們完成學業(yè),鼓勵他們在各自學科中努力成才,從而促進中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科技人才的成長。中國友好和平發(fā)展基金會使用該項基金的增值部分及松下集團在華企業(yè)的捐款,每年面向全國20余所高校設立獎學金。
除此以外,日本的大學還會提供學校獎學金,符合資格的國際學生可以申請。隨著日本政府在招攬留學生的政策上的力度加大,獎學金的金額和授獎范圍、人數(shù)等也會有更大的突破。
東京大學外國留學生專項獎學金
該獎學制度設立于2004年,目的是為研究生院優(yōu)秀的自費留學生提供研究資助使其全身心地致力于學術研究,同時吸引更多優(yōu)秀的外國留學生就讀東京大學。獲得該獎學金的學生,在校期間每月可獲得20萬日元或15萬日元的研究資助(研修生最多可獲得一年的資助)。
新加坡教育部獎學金
為了吸引優(yōu)秀的中國學生,新加坡教育部與國內多所大學和省級重點中學合作推出了SM(高中部)獎學金,主要分為四類:SM1、SM2、SM2.5和SM3。SM1針對初中畢業(yè)生,SM2針對中國高二理科優(yōu)秀學生,SM2.5則面向高中畢業(yè)生,SM3面向中國知名大學的新生(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
助學金
助學金是新加坡政府的一種資金援助,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國際留學生到新加坡公立大學留學。凡是被學校錄取的學生均有機會獲得新加坡政府資金援助,可以減免學費。須注意的是,簽訂該協(xié)議的學生,畢業(yè)后要在新加坡企業(yè)或者海外新加坡企業(yè)工作3~6年,部分學校規(guī)定工作地點要在新加坡當?shù)?。助學金優(yōu)惠政策適用于新加坡6所公立大學和5所理工學院,2所藝術學院,并且只針對普通課程,法律或者醫(yī)學等學科不支持該項政策。
新加坡國立大學獎學金
(1)東盟本科獎學金
東盟本科獎學金是為支持東盟成員國(不包括新加坡)的優(yōu)秀學生而設立的新生獎學金。候選人將通過其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本科入學申請而入圍該獎學金的候選名單,不需要單獨申請,學校會根據(jù)學生面試中的表現(xiàn)評估申請人是否適合獎學金。
(2)科技本科獎學金
科技本科獎學金是一項新生獎學金,旨在支持來自亞洲國家(不包括新加坡)的優(yōu)秀學生,同樣不需要單獨申請。
(3)研究生獎學金
新加坡國立大學授課型碩士一般沒有獎學金,只有助學金。而研究型碩士可以申請研究生獎學金(NUS Research Scholarships)(每個月1500新幣)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費津貼(Tuition Fee Allowance),先給一年,然后依照申請者后續(xù)的成績和表現(xiàn)再決定是否繼續(xù)補助。
李嘉誠獎學金
該獎學金由全球著名事業(yè)家和慈善家李嘉誠及其和記黃埔集團捐贈成立的李嘉誠獎學金創(chuàng)立,開放給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優(yōu)秀大學生,供他們在新加坡管理大學就讀。獎學金包括學費、書本費、旅費和其他雜費,獎學金可為期四年,視學業(yè)成績而定,獎金約為100萬元。
除以上列舉的獎學金之外,各國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獎學金可供國際學生申請,同學們可前往學校官網(wǎng)查詢自己是否符合申請條件。通常來說,申請獎學金需要學生具備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和語言能力,申請研究生獎學金還需要在本科期間有較強的科研背景、豐富的課外活動經(jīng)驗。如學習水平一般,不滿足獎學金申請資格,留學生還可以在不違反當?shù)卣叩那闆r下找尋兼職等勤工儉學的辦法,緩解學費和生活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