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
一個普通教學例會結束后的下班時刻,我獨自坐在辦公室,思緒如晚霞里的一縷炊煙,漸行漸遠……
詩人顧城有一首詩《遠和近》:“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其實,遠近之間,有時并不僅僅指的是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也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距離。人的相遇、相知是一個從空間距離到心靈距離拉近的過程,我與學生之間的相處亦是如此。
今年,是我走上教師崗位的第7個年頭。7年的時間,讓我從一個只知道接受學習的學生轉變?yōu)槭谌艘詽O的教師。從第一次走上講臺的緊張慌亂、不知所措到現(xiàn)在的從容淡定、談笑風生,從第一次面對學生的刁難無所適從、傷神乏力到現(xiàn)在的微笑面對、靈活化解……這短短一段路,我經歷很多,也感受很多。
2016年9月,我來到駐馬店市體育中學。校領導在新老師見面會上對我們說:“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教我們體校的學生不是那么容易,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眲傞_始我還不太相信,當第一次走進中(2)班(當時學校屬于中等職業(yè)學校,開設有中專班)時,我瞬間領悟了領導的話中之意。整個班呈現(xiàn)一種狀態(tài):學生要么講話,要么睡覺。
當我接連幾次叫醒一個睡覺的學生時,他終于忍不住了,將椅子使勁兒往后一推,往墻上靠,雙手交叉放在胸前,說了句:“我就睡覺,怎么了?”我聽了十分生氣,但我知道不能當著學生的面發(fā)火,就問了句:“我是不是說過上課不能趴著?如果你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趴在桌上,要提前拿好假條告知我?!彼亓司洌骸拔叶洳缓糜?,沒聽到!”我因為教學經驗不足,就讓他當堂罰站了?,F(xiàn)在回想起來,我當時不應該那樣處理,本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解決的。后來跟辦公室老師交流后,我學到了很多。慢慢地我知道,我們學校的學生其實是很想得到老師的尊重,也很想跟老師交流,只是在小學、初中,他們長期被貼著異樣的標簽,導致他們經常被誤解,所以更渴望被表揚而不是批評。
因此,我改變了上課方式,課上不再一味講解,而是讓他們多活動,多參與,也不再吝嗇對他們的鼓勵,而是經??滟澦麄?。后來,中(2)班學生每次見到我都親切地稱呼我“小吳老師”。在一次合唱比賽中,我?guī)ьI別班候場時,一聲“小吳老師”在我耳畔響起,伴隨著這個聲音出現(xiàn)的是一支清涼的雪糕。一抬頭,正是中(2)班的學生。這個時候我知道,我走進了他們的心。
教育是一項雕刻心靈的工作。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群有靈魂、有理想的人,教師的每一句話、每一次行動,都在孩子心靈的白板上刻下重重的一刀,在孩子心靈的扉頁上寫下密密的一行。那一刀、一筆下去,留下的是正義還是邪惡,是美德還是丑惡,是真理還是謬誤,不在于孩子的心靈是什么,而在于教師是什么。唯有美德才能雕刻美德,唯有正義才能書寫正義。我們自己是什么,才可能塑造什么。換言之,我們希望自己的教育對象成為什么,自己必須首先成為什么。
教育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二十出頭的我們意氣風發(fā)地出發(fā),幾十年后又將悄然離場。在這條路上,我們也許會經歷風光無限,也許會經歷風雨滿肩,這都是師者的常態(tài)。有人說,這是一段看到頭的日子,幾十年如一日,一支粉筆寫了又寫,粉塵飛揚仿佛就是教師的宿命。此生沒有什么大富大貴,世人皆安慰我們說“還好你能桃李滿天下”。桃李到底有多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教育這條路上,最有價值的東西從來都是看不見的,那就是師者對教育的那股強大的信念。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我們在這條路上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讓每一天都那么與眾不同,就像沙灘上的貝殼、珍珠,閃閃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