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合教授的《近代中國鐵路制度與功能的演進——基于中央與地方的關系》近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70余萬字。該書以時間為主軸,以管理權為核心,結合外國力量與社會力量對鐵路的影響,梳理中央集權鐵路管理體制的形成與演變歷程,分析鐵路建設和運營中的中央、地方的權力博弈,探討外國勢力和政治區(qū)域化對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多重作用,評述鐵路建設和運營上的地方主義特色,呈現中央與地方在鐵路修筑運營上的權力分配趨于制度化的歷程。該書的學術特色在于:(1)以鐵路管理體制發(fā)展脈絡為主線,梳理中央擺脫地方分權影響,加強鐵路產業(yè)集權控制的歷程,注重地方角色與功能的變化時序性和階段性,力圖還原與審視近代鐵路發(fā)展中各種權力資源配置與調整的復雜歷程。(2)在突出制度轉型的前提下,梳理鐵路行政管理體制與地方因素關系演變的脈絡;結合近代政治結構變化,探究鐵路建設運營的制度變遷及制度效應,梳理與鐵路有關的中央與地方關系所呈現出的從混亂、對抗到合作的發(fā)展趨勢;分析不同時期外國因素(勢力范圍政策、鐵路外債等)對中央與地方在鐵路權力分配上的影響。(3)以鐵路籌資體制、收益分配為中心,探討中央與地方合作與沖突的深層次影響因素,將中外關系、國營企業(yè)體制的影響作為研究深化的方向,評述鐵路管理體制之外的因素對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復雜影響。(4)從深入的個案解讀入手,以一種新角度檢視近代中國的鐵路政治功能,闡釋其和中央與地方關系變動的內在關聯,即以若干有代表性的地方性個案研究來呈現中央與地方關系演進的基本脈絡,通過細致的過程還原,展現出不同層次的地方政府與地方官員的利益訴求與行為模式。該書資料來源豐富,討論深入,立論公允,是鐵路史研究的深入與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