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í)驊
曹振鏞
清朝有個“牛人”叫曹振鏞,在朝廷工作了54年,歷三朝、相二帝,一路春風(fēng)。
道光帝在位30年,曹振鏞居相位15年。當曹振鏞去世的消息傳來,道光皇帝哭哭啼啼地說,你們哪里知道,他貢獻大呀!他走了,我可怎么辦呀!當場給曹振鏞本人加謚號“文正”,意思是“學(xué)問大、能力強、作風(fēng)正、立場穩(wěn)”。
其實,無論是當時還是后世,曹振鏞都是公認的庸才?!肚迨犯濉分胁苷耒O傳只有區(qū)區(qū)700余字。
可這個庸才是怎么上位的?如果你是他的上級,你能發(fā)現(xiàn)并治住這種人嗎?
道光皇帝即位之初,康乾盛世余威已盡,國運江河日下,國庫儲備僅及乾隆時期的四分之一。而各級官員卻普遍慵懶萎靡、聲色犬馬、貪污賄賂,追逐奢華生活,官場烏煙瘴氣、腐朽荒唐。
道光皇帝決心從杜絕奢侈浪費入手,迫使干部隊伍改變作風(fēng)、振奮精神,以圖重現(xiàn)昔日盛世。為此,道光皇帝一上任就做了兩件事:一是號召各級政府機構(gòu)厲行節(jié)約;二是召來閱歷豐富、人脈廣泛的曹振鏞,任命他為軍機大臣兼武英殿大學(xué)士,即實際上的宰相,配合皇帝推行新政。
道光帝本人首先以身作則,經(jīng)常穿著打補丁的褲子上朝。曹振鏞在摸清了道光皇帝的“底牌”后,便循著領(lǐng)導(dǎo)思路,順水推舟,若無其事地耍了三個花招。
有一天開早會的時候,道光皇帝看到曹振鏞的褲子打了補丁,高興地跟他打趣:“堂堂宰相也穿破褲子?”
曹振鏞從容作答:“做條新褲子不難,就是太貴了,舊褲子打上補丁跟新的一樣,何必浪費呢?”
道光皇帝頻頻點頭,揮筆給宰相題了4個大字:恭儉惟德!
那段時間,曹振鏞下班后就趕緊往前門外跑,去酒館、飯莊和菜市場打聽物價,好在第二天一早給皇帝送經(jīng)濟情報,順便再提一兩條有關(guān)厲行節(jié)約的工作建議。宰相在政治上跟自己保持高度一致,皇上自然滿意,每天與他相談甚歡,什么重要事情都一起商量。
官員們個個心領(lǐng)神會,競相效仿曹振鏞的做法。因此,京城第一次出現(xiàn)了違背市場規(guī)律的怪現(xiàn)象:破衣爛衫的價格一路飆升,品相稍好的比新的還要貴。有些窮官實在買不起,就自己動手,把好好的袍子弄舊弄破,再讓老婆在醒目處打一塊大補丁。
曹振鏞不怕皇上,就怕云貴總督阮元。
阮元是唯一同曹振鏞資歷相當?shù)娜?,不但人品、文才俱佳,而且政績斐然:在浙江巡撫、兩廣總督和云貴總督任上,阮元平海盜、禁鴉片、懲貪腐,打擊分裂、墾荒固邊,朝野無不被其折服。對此,曹振鏞一肚子的嫉妒。
道光皇帝既然胸懷復(fù)興大志,遲早會想到阮元、重用阮元,這對曹振鏞來說,就后患無窮了。
果然,有一天在跟曹振鏞討論干部問題時,皇上問道:“時間過得真快呀,阮元擔任地方主要領(lǐng)導(dǎo)快30年了。你熟悉干部情況,覺得這個人怎么樣?”
曹振鏞馬上回復(fù):“這個人我了解,可以說是才華橫溢,工作能力超強,我是沒法跟他比的?!?/p>
道光皇帝很有興趣:“那你舉個例子。”
曹振鏞不緊不慢地介紹:“云貴地區(qū)經(jīng)濟落后,又是多民族地區(qū),自古多事,件件涉及邊疆穩(wěn)定、國家安全。在那里,一般人不要說出政績,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覺都忙不過來??扇畲笕丝偰軕?yīng)付裕如,再棘手的問題都能迅速搞定?!?/p>
道光皇帝聽得直點頭。曹振鏞接著話鋒一轉(zhuǎn):“這還不算,阮大人還能空出時間吟詩、論文、作畫、彈琴,這幾年光詩文集就出版了好幾本,水準還很高?,F(xiàn)在正是國家用人之際,我看這樣的干部可以考慮了?!?/p>
道光皇帝聽著聽著,臉色由晴轉(zhuǎn)陰,恨恨地說:“要是作詩能把國家做好,那我天天作詩!”
不久,一紙調(diào)令把阮元召回北京,安置在一個不咸不淡的位置上,直到其退休。
而皇上對宰相的好感卻增加了:對阮元那樣有硬傷的干部都凈說好話,這曹振鏞真是個厚道人!
連根拔除了唯一對手,曹振鏞自此高枕無憂。
道光王朝初期,一些有志大臣受到新政鼓舞,苦心研究國家大事,熱情提出改革建議,一時間各種請示報告紛至沓來。
道光皇帝很受感動,每天批閱材料到深夜,樂此不疲。但時間一長,身體有點兒吃不消了。
等皇帝終于累病了,曹振鏞不失時機地向皇帝報告:“現(xiàn)在大家的工作積極性空前高漲,這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好兆頭,令人高興。怕就怕有的人提建議不是為了工作,只是為了愉悅皇上,為升官發(fā)財鋪路呢,還是留點兒神為好?!?/p>
這可說到皇帝的心坎上了,道光帝深有感觸,喟然長嘆:“那有什么辦法呢,要是大家都出于公心就好了!”
曹相微微一笑:“我倒有個想法,不知行不行。您每天隨機抽閱幾份材料看看,找出錯字、別字、漏字、重字等,用朱筆點出,該批評就批評。您想,您連書寫錯誤都能發(fā)現(xiàn),下邊誰還敢造次?這樣注水文件就少了,質(zhì)量自然提高了?!?/p>
此法果然靈驗,皇帝不但省力省心,還給大家留下一個勤于政、敏于事的深刻印象。而大臣們從此“皆矜矜小節(jié),無敢稍縱,語多吉祥,兇災(zāi)不敢入告”,實在要說就說皇帝愛聽的。
曹振鏞的三個花招都用了一個技巧:上有政策,下有“順”策!其操作規(guī)程看起來并不復(fù)雜:先琢磨清楚領(lǐng)導(dǎo)的基本思路,再緊跟領(lǐng)導(dǎo)的心思,甚至還超過預(yù)期,然后就靜靜等著領(lǐng)賞了。
如果說貪官、懶官是壞官的前兩類,那么這種低成本、高收益的“官油子”,就屬于壞官中的第三類:巧官。
巧官的“巧”是表現(xiàn)在各個方面的,比如,大家不是討厭貪官嗎?那我就把自己打造成清官。
有一次,有人舉報曹振鏞的家屬利用他的職務(wù)影響力,空手套白狼,獲得了食鹽專賣權(quán),長期大發(fā)橫財。據(jù)說曹振鏞立即要求家屬:給我統(tǒng)統(tǒng)退出商界,回家種地去。
家屬很不理解,問別人家能干,為什么宰相家不能干?
曹振鏞微笑著把道理說透:“你們想想,宰相家人不經(jīng)商難道就會餓死了?哪朝哪代有這種?”
故事傳出來之后,曹振鏞贏得了廉潔自律的好名聲,皇帝還以此教育大家:“你看看人家老曹!”至于這些話是怎么傳出去的,皇帝顯然沒琢磨。
曹振鏞的荒唐成功,逐漸消解了整個干部隊伍對國家的信心、對朝廷的期待,加快了清王朝的急速下墜。
當時,官場中人大多像曹振鏞一樣,苦心鉆研如何應(yīng)付皇帝、如何讓領(lǐng)導(dǎo)高興,對自己沒好處的事能推就推,能糊弄就糊弄,逐漸造就了一個“不痛不癢”的天下。偶爾出現(xiàn)以天下為己任的好干部,也無出頭之日。
龔自珍就是一位憂國憂民之才,眼看大廈將傾卻無用武之地,發(fā)出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悲鳴,反而遭到嫉恨,被迫在48歲的盛年回鄉(xiāng),后來竟被活活氣死。
正直的老干部王鼎實在看不下去,卻又使不上勁,痛不欲生之下,干脆留下遺書,以自殺來勸諫皇帝。
曹振鏞的黨羽本來各打各的小算盤,后來卻默契地抱成團欺騙皇帝:他們首先控制了王鼎的家屬和同黨,然后燒了王鼎的遺書,最后鄭重地給皇帝打報告說,王鼎年紀大了,家里遇到不順心的事,一時想不開就自殺了。皇帝被蒙在鼓里,至死都不知真相。
貪官人人喊打,巧官無影無形。假如你遇到像曹振鏞這樣的下級,你有足夠的智慧治住他嗎?
(摘自《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