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降雨條件下秸稈覆蓋坡面流水動力過程研究

      2023-07-20 09:29:18莊曉暉馬玉瑩
      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 2023年7期
      關(guān)鍵詞:坡長土坡坡面

      莊曉暉,馬玉瑩

      (天津農(nóng)學院水利工程學院,天津 300392)

      0 引 言

      在覆蓋坡面流流速測量中,受到秸稈覆蓋物的影響,漂浮物、染色劑示蹤和流量法等傳統(tǒng)測量方法[15-17]有較大的局限性。覆蓋的秸稈會影響漂浮物隨水流運動過程,難以確定漂浮物的尺寸。此外,秸稈覆蓋坡面徑流的水深測量難度較大且斷面形狀不規(guī)則,流量法估算的流速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較大。染色劑示蹤法測量坡面流流速時,需要用經(jīng)驗系數(shù)校正前沿流速,但經(jīng)驗系數(shù)受多個因素的影響,例如流態(tài)、地表粗糙度、坡度和含沙量等[18-21],使流速測量結(jié)果存在誤差。

      Rahma 等人在集中供水條件下,在1 m 長土槽中采用電解質(zhì)示蹤法測量了秸稈覆蓋坡面流流速[22]。此外,Lei 等人使用相同的方法測量了礫石覆蓋下的徑流流速[23]。電解質(zhì)示蹤法通過感應(yīng)探針記錄電解質(zhì)隨水流運移過程,提高了示蹤法的測量精度,并解決了覆蓋物遮蓋下示蹤劑難以記錄的問題。

      以秸稈覆蓋坡面流為研究對象,在室內(nèi)模擬人工降雨條件下,測量秸稈覆蓋坡面流流速,研究覆蓋坡面流水動力過程。在人工降雨條件下,試驗設(shè)置不同降雨強度和秸稈覆蓋量,采用電解質(zhì)示蹤和質(zhì)心法[24]測量秸稈覆蓋坡面流流速。測量結(jié)果可為秸稈覆蓋影響下的土壤侵蝕動力研究提供參考。

      1 坡面流速計算方法

      采用質(zhì)心法計算徑流平均流速,電解質(zhì)質(zhì)心隨徑流的運動時間可由式(1)計算。

      式中:Ti為電解質(zhì)質(zhì)心的通過時間,s;Tj為測量時刻,s;Cij為Tj時刻第i個測量點處的電解質(zhì)濃度,kg∕m3。

      設(shè)注入電解質(zhì)點位置為x0(0 m),4個測量點位置分別為x1、x2、x3和x4。則電解質(zhì)隨徑流通過距離可根據(jù)式(2)計算。

      式中:ΔLi為電解質(zhì)隨徑流到第一個測量點或者兩個相鄰測量點之間的距離,m。

      2010年下半年,商人林中偉(另案處理)得知肇慶政府正在推進安居華苑保障性住房(一期)工程項目的消息,認為有利可圖,于是,他通過中間人黎某的牽線,約鄧強吃飯喝酒。席間,林中偉多次表示想做安居華苑這個工程,并表示項目完成后會好好表示感謝,鄧強一口答應(yīng)。

      電解質(zhì)隨徑流通過相應(yīng)距離所用的時間由式(3)計算。

      式中:ΔTi為電解質(zhì)隨徑流到第一個測量點或者通過兩個相鄰測量點所用時間,s。

      2 材料與方法

      本試驗在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nóng)業(y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土壤侵蝕模擬實驗大廳完成。在可變坡實驗平臺(坡度調(diào)節(jié)范圍為0~30°)上,構(gòu)造寬0.25 m、深0.3 m 和長8 m 的土槽,用玻璃膠填充土槽側(cè)板和地板間所有孔隙,防止試驗測量過程中水流通過孔隙流出土槽。因此,降雨產(chǎn)生的徑流均由土槽的出口流出,從而降低滲漏的水流對徑流流速的影響。

      試驗土壤采用陜西省楊凌的黏壤土(黏粒31.8%,粉粒43.4%,砂粒24.8%),填土容重為1.5 g∕cm3,土壤入滲性能較低,因此,坡面產(chǎn)流過程中可忽略水分入滲。將取自農(nóng)田的小麥秸稈風干后,用鍘刀切割成5 cm 左右備用,與收割機粉碎后的秸稈長度一致[25]。試驗用土填裝完后,在土槽上方覆蓋塑料薄膜并靜置24 h。在試驗開始前,將處理后的秸稈均勻地鋪撒在土壤表面,模擬秸稈覆蓋的坡耕地。

      采用薄層水流流速測量系統(tǒng)測量并記錄電解質(zhì)隨水流運動過程[26]。電解質(zhì)注入裝置被固定在距離坡頂1.85 m 的位置,預(yù)留充足的匯水區(qū)域,確保有徑流產(chǎn)生,從而電解質(zhì)能隨徑流自由移動。感應(yīng)探針被固定在土槽上,距離坡頂3、5、6、7 m 的位置處,依次記錄徑流中電解質(zhì)濃度隨時間變化過程。探針直徑為4 mm,可順利穿過秸稈覆蓋層與地表接觸,避免破壞秸稈覆蓋,且不影響徑流的流動過程。除此之外,探針頂端直徑逐漸縮小呈尖型,且坡面流為薄層水流(水深較小),因此,探針對坡面流的擾動較小。在電解質(zhì)注入裝置下方留出一定的區(qū)域,在該區(qū)域不鋪撒秸稈,避免秸稈影響電解質(zhì)進入徑流的過程。預(yù)留的裸土區(qū)域面積應(yīng)盡可能小,保證秸稈的覆蓋條件。

      采用下噴式降雨裝置,降雨均勻度大于85%,且雨滴到達地表的速度均可達到最終速度。噴射的水流被空氣阻力破碎形成大小不等的雨滴,與天然降雨的雨滴相似[27]。由降雨開始、秸稈濕潤到產(chǎn)流穩(wěn)定共需要5 min,徑流由電解質(zhì)注入點到最后一個測量點的時間約4 min,因此,一次完整的試驗過程共需要約9 min。

      在10°坡面上,設(shè)置2 個秸稈覆蓋量(2、8 t∕hm2)和4 個坡長(距離坡頂3、5、6、7 m),降雨強度為80、120、160 mm∕h,每組測量試驗分別重復(fù)2 次,計算結(jié)果取重復(fù)測量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對照Zhuang等人[24]測量的裸土坡面流流速試驗結(jié)果,探究秸稈覆蓋量和降雨強度對坡面流流速沿坡長分布規(guī)律的影響。室內(nèi)試驗?zāi)M裝置和流速測量系統(tǒng)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裝置示意圖Fig.1 Sketch of measurement system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秸稈覆蓋坡面流電解質(zhì)運移過程

      秸稈覆蓋坡面流電解質(zhì)運移過程曲線如圖2 和圖3 所示。受對流和彌散作用影響,電解質(zhì)濃度運移圖為非對稱曲線,這與Shi等人[28]和Dong 等人[29]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除此之外,隨著坡長的增加,歸一化的電解質(zhì)濃度曲線的峰值逐漸減小,而電解質(zhì)通過相應(yīng)探針的時間增加。

      圖2 工況2 t/hm2的電解質(zhì)濃度變化過程Fig.2 Processes of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under mulch rate of 2 t/hm2

      圖3 工況8 t/hm2的電解質(zhì)濃度變化過程Fig.3 Processes of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under mulch rate of 8 t/hm2

      秸稈覆蓋量為2 t∕hm2時,電解質(zhì)濃度隨時間變化過程均為光滑曲線;當秸稈覆蓋量為8 t∕hm2時,部分坡長處探針測得的溶質(zhì)運移曲線為相對不光滑曲線,其中,降雨強度為160 mm∕h處理時,溶質(zhì)運移曲線波動最大。與Zhuang等人[24]的研究結(jié)果對比可知,在降雨條件下,秸稈覆蓋坡面流電解質(zhì)運移過程曲線比裸土坡面流光滑。此外,秸稈覆蓋量為2 t∕hm2時曲線最光滑,秸稈覆蓋量為8 t∕hm2的曲線光滑程度介于秸稈覆蓋量2 t∕hm2與裸土坡面之間。

      3.2 秸稈覆蓋坡面流平均流速

      根據(jù)電解質(zhì)運移過程,由質(zhì)心法計算坡面流平均流速,計算結(jié)果如表1 所示。由表1 可知,秸稈覆蓋坡面流平均流速小于裸土坡面,且流速隨覆蓋量的增加呈減小趨勢。降雨強度為80 mm∕h 時,高秸稈覆蓋量(8 t∕hm2)下的流速比低秸稈覆蓋量(2 t∕hm2)小21.05%,比裸土時的流速減小72.66%;降雨強度為120 mm∕h 時,高秸稈覆蓋量下的流速比低秸稈覆蓋量和裸土坡面分別小22.03%和72.78%;降雨強度為160 mm∕h時,高秸稈覆蓋量下的流速比低秸稈覆蓋量和裸土坡面分別小13.11%和70.56%。此外,隨著降雨強度的增加,裸土坡面和秸稈覆蓋坡面流的平均流速都相應(yīng)增加。在裸土坡面,降雨強度160 mm∕h處理的流速比120 和80 mm∕h 處理分別增加21.58%和29.49%;在低秸稈覆蓋量坡面,流速依次增加了28.26%和32.61%;在高秸稈覆蓋量坡面,流速依次增加了21.05%和39.47%。

      表1 1.85~7m坡長上的流速m∕sTab.1 Velocities along slope of 1.85~7 m

      在相同降雨強度下,對不同秸稈覆蓋量處理的坡長1.85~7 m 平均流速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如表2 所示。由表2 可知,降雨強度為80 mm∕h 時,組間平方和為0.012,組內(nèi)平方和為0,組間平方和的F值為2 346.589,相應(yīng)的概率值為0,小于顯著水平0.05,因此,不同的秸稈覆蓋量對流速有顯著影響。同理,降雨強度為120 和160 mm∕h 時,秸稈覆蓋量對流速均有顯著影響。由表1可知,降雨強度為80和120 mm∕h時,3種秸稈覆蓋量處理的流速之間有顯著差異。降雨強度為160 mm∕h時,裸土坡面流流速與覆蓋坡面有顯著差異,而高秸稈覆蓋量與低秸稈覆蓋量的流速在統(tǒng)計學上沒有顯著差異。

      表2 秸稈覆蓋量對1.85~7 m坡長上流速影響Tab.2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velocity along slope of 1.85~7 m affected by mulch rates

      在相同秸稈覆蓋量下,對不同降雨強度處理的坡長1.85~7 m平均流速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降雨強度對坡面流流速有顯著影響(p<0.05)。由表1 可知,在裸土坡面上,降雨強度80 mm∕h 處理的流速與降雨強度120 和160 mm∕h處理有顯著差異,而降雨強度120 mm∕h處理的流速與降雨強度160 mm∕h處理沒有顯著差異;在低秸稈覆蓋量和高秸稈覆蓋量坡面上,降雨強度80 mm∕h 處理的流速與降雨強度160 mm∕h處理有顯著差異,其余處理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表3 降雨強度對1.85~7 m坡長上流速影響Tab.3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velocity along slope of 1.85~7 m affected by rain intensities

      不同降雨強度和秸稈覆蓋量條件下,坡面流流速沿坡長分布結(jié)果如表4 所示。在裸土坡面上,流速隨著坡長呈增加的趨勢,但增加的速率逐漸減小,并最終達到最大流速[24]。在秸稈覆蓋坡面上,沿坡長方向,流速也呈現(xiàn)不斷增加且增加的速率逐漸減小的趨勢。高秸稈覆蓋量處理的流速在8 m坡長上達到了最大流速,而低秸稈覆蓋處理在整個坡長上未達到最大流速。隨著秸稈覆蓋量的增加,覆蓋坡面流流速達到最大流速的距離減小。

      表4 不同秸稈覆蓋量和降雨強度下坡面徑流平均流速沿程分布 m∕sTab.4 Mean flow velocities along slope under different mulch rates and rain intensities

      由表5 的分析結(jié)果可知,坡長、降雨強度、秸稈覆蓋量分別對坡面流平均流速有顯著性影響(p<0.05)。秸稈覆蓋量*坡長和秸稈覆蓋量*降雨強度的交互作用對坡面流流速均有顯著影響;而降雨強度*坡長和秸稈覆蓋量*降雨強度*坡長的交互作用對坡面流流速影響不顯著。

      表5 試驗因素對坡面流流速影響Tab.5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velocity affected by experimental factors

      4 討 論

      4.1 秸稈覆蓋對坡面流流速影響

      在降雨條件下,雨滴擊濺會對坡面流產(chǎn)生擾動,從而影響徑流流態(tài)[30]。秸稈覆蓋能削弱雨滴對坡面流的打擊作用[31],覆蓋后的坡面流流態(tài)與裸土坡面不同,因此,與裸土坡面對比可知,秸稈覆蓋坡面流電解質(zhì)運移過程曲線更加光滑。除此之外,在秸稈覆蓋坡面上,秸稈增加地表粗糙度,阻礙水流流動,流速小于裸土坡面。秸稈覆蓋量為8 t∕hm2時的坡面流流速略小于秸稈覆蓋量為2 t∕hm2時的流速。

      當秸稈覆蓋量為8 t∕hm2時,秸稈的覆蓋量較大,秸稈將地表完全覆蓋,無土壤裸露,并形成秸稈覆蓋層[圖4(b)]。在降雨條件下,隨著坡長的增加,徑流流量不斷增加,徑流的水深也相應(yīng)增加,徑流將會在地表以及秸稈覆蓋層內(nèi)流動。由于覆蓋層內(nèi)復(fù)雜多變的過水通道,其內(nèi)部水流流態(tài)比地表與覆蓋層之間的水流復(fù)雜,且水流受到的阻礙作用也越大。在坡面下游處徑流的水深較大,徑流受覆蓋層的影響也隨之增加。因此,受秸稈覆蓋層的影響,在秸稈覆蓋量8 t∕hm2坡面下游,電解質(zhì)隨徑流運移的過程曲線為不光滑曲線,且隨著降雨強度的增加,這一現(xiàn)象更為顯著。在秸稈覆蓋量2 t∕hm2處理的坡面,地表未完全被秸稈覆蓋[圖4(a)],有50%~75%的地表被秸稈覆蓋較薄的一層[32],水流在秸稈與地表組成的混合下墊面流動。由于秸稈覆蓋層的厚度較淺,其對徑流的阻礙作用較弱,因此,秸稈覆蓋量2 t∕hm2坡面徑流電解質(zhì)運移過程曲線均為光滑曲線。

      圖4 試驗設(shè)置坡面的秸稈覆蓋Fig.4 The experiment slope under straw mulching

      流速在坡面上的分布規(guī)律是水流的驅(qū)動力和粗糙地表的阻力兩者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24]。在裸土坡面下游靠近坡腳處,土壤侵蝕作用改變了地表微地形,從而增加地表粗糙度并阻礙徑流流動,使流速增加速率減小并趨于穩(wěn)定[24]。然而,秸稈覆蓋作為保護性耕作措施,能有效減小土壤侵蝕作用。圖5(a)、5(b)和5(c)分別為裸土坡面、秸稈覆蓋量2和8 t∕hm2處理的試驗后地表,由圖5可知,覆蓋坡面上由侵蝕引起的地表粗糙度增加程度小于裸土坡面。在秸稈覆蓋坡面上,徑流受土壤侵蝕作用影響較小,地表微地形與裸土坡面不同,流速空間分布規(guī)律的影響機理也與裸土坡面不同。在降雨條件下,秸稈覆蓋坡面徑流水深隨坡長增加,坡面流受覆蓋層的阻礙作用也不斷加強,因此,覆蓋坡面流流速增加的速率逐漸減小,流速逐漸趨于穩(wěn)定。

      圖5 降雨后的不同處理坡面地表Fig.5 Soil surface of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fter rainfall

      4.2 降雨強度對坡面徑流流速影響

      雨滴到達裸土坡面時,對徑流在順水流方向有動量輸入,從而對水流具有加速作用[33]。秸稈覆蓋作為隔層,不僅避免了雨滴直接擊打坡面徑流,同時也削弱了雨滴的能量。因此,對比裸土坡面,雨滴擊濺對覆蓋坡面流流速的影響較小。

      在降雨條件下,隨著降雨強度的增加,徑流流量增加,徑流流速增加。裸土坡面的土壤侵蝕強度隨降雨強度增加而增加,地表粗糙度也隨之增加,從而阻礙坡面徑流流動。因此,流速隨著降雨強度增加而增加的趨勢逐漸減弱,且徑流達到穩(wěn)定流速的距離也相應(yīng)減?。?4]。在覆蓋坡面上,隨著降雨強度的增加,水深不斷增加,覆蓋層對徑流的阻礙作用也相應(yīng)增加,流速隨降雨強度增加的趨勢逐漸減弱,降雨強度120 和160 mm∕h 處理的坡長1.85~7 m 平均流速在統(tǒng)計學上沒有顯著差異。雖然不同秸稈覆蓋量坡面流流速隨降雨強度變化的規(guī)律相同,但影響機理卻不同。除此之外,隨著水深的增加,秸稈覆蓋層的阻礙作用加劇,因此,高秸稈覆蓋量坡面流到達最大流速的距離隨降雨強度的增加而減小。

      5 結(jié) 論

      本研究在降雨條件下,在10°坡面上設(shè)置不同秸稈覆蓋量、降雨強度和坡長,采用電解質(zhì)示蹤和質(zhì)心法測量徑流平均流速,研究秸稈覆蓋坡面流水動力過程。裸土坡面流流速變化范圍為0.053~0.323 m∕s,秸稈覆蓋量2 t∕hm2坡面流流速變化范圍為0.031~0.108 m∕s,秸稈覆蓋量8 t∕hm2坡面流流速變化范圍為0.016~0.089 m∕s。在降雨條件下,坡面流流速隨著秸稈覆蓋量的增加而逐漸減小。

      研究表明,降雨強度對坡面流流速有顯著影響,流速隨降雨強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趨勢逐漸減弱。秸稈覆蓋對徑流流動有阻礙作用,能有效地減小徑流流速,秸稈覆蓋下的坡面流流速遠小于裸土坡面水流流速。在秸稈覆蓋坡面,徑流流速沿坡長呈現(xiàn)增加趨勢,然而,受覆蓋層阻礙作用影響,流速增加的速率逐漸減小,徑流最終到達穩(wěn)定流速。當秸稈覆蓋量為8 t∕hm2時,流速在8 m 坡長上達到穩(wěn)定流速,且隨降雨強度的增加,達到穩(wěn)定流速的距離逐漸減小。通過分析降雨強度、秸稈覆蓋量和坡長對流速的影響規(guī)律,得到秸稈覆蓋坡面流的水動力過程,研究可為相關(guān)試驗研究提供基礎(chǔ)。

      猜你喜歡
      坡長土坡坡面
      地邊截水地物對黑土區(qū)小流域坡長因子計算的影響
      沖積扇油氣管道坡面侵蝕災(zāi)害因子分析
      超音速流越過彎曲坡面的反問題
      坡長對貴州喀斯特區(qū)黃壤坡耕地土壤侵蝕的影響
      面板堆石壩墊層施工及坡面防護
      上海SMP公園土坡場
      戶外探險(2015年2期)2015-02-26 23:30:21
      Overview of Urban PM 2.5 Numerical Forecast Models in China
      SCS模型在紅壤土坡地降雨徑流量估算中的應(yīng)用
      流域分布式坡長不確定性的初步分析
      桓仁| 绥棱县| 遂溪县| 文成县| 昌都县| 绥中县| 拉萨市| 浮山县| 马鞍山市| 呈贡县| 亳州市| 惠州市| 大渡口区| 吴忠市| 迁安市| 凉城县| 施秉县| 安龙县| 高邑县| 海宁市| 天峻县| 塔城市| 泽州县| 邵东县| 藁城市| 乌兰察布市| 大新县| 虹口区| 万年县| 弋阳县| 商河县| 三明市| 泉州市| 南召县| 石渠县| 通化市| 绿春县| 灌南县| 台东县| 格尔木市|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