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龍濤
關鍵詞:孔府 順興號 錢票 防偽 京錢
孔府“順興號”錢票是清末衍圣公府發(fā)行的、維持其經(jīng)濟活動的票據(jù),系當時曲阜最有名的地方土票之一。這種錢票行用十余年,數(shù)量也比較多,在近代歷史上有一定影響。今孔子博物館等單位收藏許多錢票和相關賬簿,民間收藏中也時有所見。學界對其承擔的經(jīng)濟效能等已有所研究,但對版面設計等討論不多。其實,這種錢票的版面設計、防偽、流通使用之理念,既有當時傳統(tǒng)錢票的思想印記,也有自身服務于衍圣公府的獨特之處,值得系統(tǒng)分析與討論。故本文以目前已見錢票為藍本,從錢幣學的角度對錢票版面之設計進行賞析。
一、孔府順興號錢票的定名
本文所要討論的這種錢票,目前已有“順興號錢幣”“順興號錢票”等稱呼,這其實是不嚴謹?shù)?。“順興號”這個名字有著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色彩,以吉祥字作為店鋪的名稱,是商家的通用做法。就目前所見的資料中,取名為“順興號”的就有染坊鋪、1 銅佛鋪、2 戲箱鋪、3 繡花作坊、4 醬油作坊、5 面食鋪、6 雜貨店、7 洋貨莊8 等商鋪,可謂五花八門,涉及三百六十行。不僅是商鋪,輪船9 也有取名“順興號”的,甚至有華人遠渡海外創(chuàng)辦樹膠企業(yè),10也依然選擇了這個有著濃郁中國氣息的名字。而從事經(jīng)濟活動的或者留有票券存世的“順興號”,遍及云南個舊、11河北趙縣、12 遼寧營口、13 山東巨野14 等地??梢娀\統(tǒng)地稱為“順興號”指代并不準確。
本文所指“順興號”錢票是由衍圣公府發(fā)行并服務于衍圣公府的,與近代社會出現(xiàn)的其他地方土票有一定區(qū)別。衍圣公府俗稱“孔府”,是孔子后裔嫡長子孫的衙署與住宅,在封建社會和民國時期擁有相當大的特權和勢力。其發(fā)行的這種錢票票面鈐印有豐富的印章,且多數(shù)有“曲邑”“曲阜縣城里”“車門內(nèi)路西公府外庫發(fā)”“曲邑車門里路西”等地址性質(zhì)的字樣,指向性非常清晰。所以,這種錢票應稱為“孔府順興號錢票”,在前冠以“孔府”二字還是有必要的。
二、孔府順興號錢票研究現(xiàn)狀
在20 世紀官方所修的地方志和金融志中,就已經(jīng)可見孔府“順興號”錢票蹤跡。如《曲阜市志》中寫道:“1889 ~ 1906 年,孔府主人在宅院東南隅開設順興號錢店,發(fā)行錢票、銀票,經(jīng)營存款、放債、兌換銀錢等。”15《濟寧市金融志》中寫道:“曲阜在清末民初流通的土票近百種,最有名的是順興號即衍圣公錢店在1889 年( 光緒十五年) 發(fā)行的500 文、2000 文、10 千文3 種面額的錢票?!?16 大都是些介紹性質(zhì)的詞條,比較簡略。
孔府“順興號”錢票最為詳細的記錄,來自孔繁銀等孔氏后人的回憶錄。不僅記載了這種錢票的由來:
到清代晚期紙幣漸多,又有硬幣出現(xiàn),收租銀的糧房、管事人員漸漸沒事可干。由于外地租銀收不上來,衍圣公府就出“順興號”錢票。
還介紹了它們的種類:
有白綿紙黑字和紅綿紙黑字兩種,白綿紙黑字為平常所用的,紅綿紙黑字為結(jié)婚、慶壽、年節(jié)等喜慶時使用。
對于“順興號”錢店的地理位置和建筑構(gòu)造也有涉及:
孔府東路……前后錯縱亦為九進院落。最前面現(xiàn)存東南角順興號大門三間,東向,南北各建耳室里間,中間為走道,均用長方磚砌山墻,石門枕刻圓抱鼓雕荷花,檐下四角雕花磚,內(nèi)刻海馬云水紋,上覆灰瓦頂。南屋東西橫排長廊九間,北面出廈。
甚至提到了錢店錢財?shù)拇娣盼恢茫?/p>
庫房門西有小方院一處,中有卷棚一間,四柱到頂,上覆灰瓦圓脊,和庫房中門緊緊連接,左右用鐵棍拉固,靠西面有方格花欞門四扇,卷棚南北兩面,各砌半截墻臺,上鋪石板,為清點銀兩的石板臺,每年每季由“順興號”收租來的金銀,當天下午入庫,即在此臺上再清點一遍,然后收賬開收條后再入金庫保存。
這些在孔府生活過的孔氏后人,對于“順興號”的回憶是相對接近歷史的,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直接從事“順興號”經(jīng)濟活動的人?如賬房先生等所寫所記則更能反映“順興號”的營運。
“孔子世家明清文書檔案”( 即“孔府檔案”)中就有不少關于孔府“順興號”錢店的賬簿、文書等。利用這些檔案,已有不少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問世。如研究高利貸方面:
“順興錢店”還有替老爺、太太放債牟利的業(yè)務,月利“八分”,每年超過一個月就要再付一年的利息。
研究會計業(yè)務方面:
一方面發(fā)行銀票和錢票,從事存放款和兌換銀錢的業(yè)務。另一方面,又負責核算孔府內(nèi)眷的銀錢收支?!樑d店承擔部分會計核算任務。
近年來,孔子博物館在孔府檔案散檔的整理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不少孔府“順興號”錢票。該館于艷龍從錢票分類23 和文物修復24 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研究,披露了不少錢票細節(jié),是目前所見孔府“順興號”錢票最新最全的成果。
綜上,學界對于孔府“順興號”錢票的涉獵,或是簡略介紹,或是討論孔府“順興號”錢店的經(jīng)濟活動。著眼于錢票本身的研究較少,這也說明從錢幣學的角度討論錢票的細節(jié)特征、設計理念等存在研究空白。
三、孔府順興號錢票的版面設計與細節(jié)
根據(jù)現(xiàn)有的標本來看,孔府“順興號”系列錢票均為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豎式錢票樣式,上行五分之一處留白,多鈐蓋印章。根據(jù)底色,可分紅、白兩類。
紅底的孔府“順興號”錢票發(fā)現(xiàn)較少,所見品相也都比較好,整體版面相對簡略。印刷內(nèi)容皆為單一色彩黑色。外框造型類梯首碑,并以錦地紋裝飾。票面正中上部印票號“順興”和地址“曲邑車門里路西”,往下是面值“寄存京錢×× 文”,面值以墨筆書寫;面值右側(cè)印序號“喜字第××× 號”,“第”“號”之間預留空間比較長,內(nèi)容則是用墨筆書寫的大寫數(shù)字,目前所見已經(jīng)編到了幾千號;面值左側(cè)印發(fā)行時間“光緒×× 年×× 月×× 日”“條”。日期為手寫,但年份處多用展開式榜書印章鈐印干支紀年。除此之外,在正中面值、左側(cè)日期、右側(cè)序號等處也都蓋有印章?!疤枴弊稚戏降忍庍€有半枚騎縫印。印章內(nèi)容為紅色,相對隱蔽,因而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偽作用。
據(jù)孔氏后人回憶:“每到春節(jié)和壽慶喜事,就印刷紅色錢票?!?5 可見這種紅底錢票(圖1)為重要節(jié)日的喜票,流通的范圍和次數(shù)都有限,因此存世少而品相好。其特殊的性質(zhì),也決定了其版面設計簡略,面值較小,防偽相對簡單。
相比之下,另一類的白底錢票版式更為復雜,存世量也更多。其整體布局,商標、面值、序號、日期等位置相對固定,但在細節(jié)方面有不同之處。
白底孔府“順興號”錢票整體為藍色印刷,墨色毛筆填充書寫內(nèi)容。版面主要分兩種。其一(圖2)與紅底版相似,邊框也是錦地紋裝飾,但要更寬。票號和地址則為“順興號”“曲邑”;編號和日期的位置沒有差別,只是編號處藍色印“字”“第”,其他內(nèi)容則是墨筆手寫補充;右下多印一行“認票不認原人”,左下有一“票”字,正中面值處黑色印刷“憑帖取”,藍色印刷“京錢”字樣,后為手寫的金額。其二(圖3)的差異在于,邊框為版印的《滕王閣序》,其內(nèi)又以花卉為界,花卉框印梅花、玉蘭、牡丹、薔薇、石榴、荷花、海棠、桂花、菊花、芙蓉、茶花、臘梅十二種四季花卉的圖案和名稱;地址處寫“曲阜縣城里”;編號處印“字”“號”,排序上沒有“第”字;右下為“認票不認人”。
從整體來看,孔府“順興號”錢票為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豎式錢票,票面上也沒有出現(xiàn)阿拉伯數(shù)字、英文字母等西式內(nèi)容,邊框裝飾之錦地、花卉也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吉祥圖案??蛴」糯娢拿淖龇ㄒ渤3霈F(xiàn)在近代的地方票上。
四、相關問題
(一)仿偽
作為地方票來講,防偽是其一大要點,常采取多色套印、花押、編號、提醒等方式??赘绊樑d號”錢票的邊框上印長篇的古代詩文名篇就是通過印刷技術來進行防偽的措施之一。其手寫數(shù)字的風格也可作為防偽的標志,如面值中,第一、三字用飄逸的粗筆寫,第二字為規(guī)整的細筆,但第二字為“千”字時,首寫的撇則為粗筆。其編號則有自己的一套系統(tǒng),就如同孔氏輩分的排序一樣,目前所見白底版相對較早的發(fā)行年份光緒己亥(光緒二十五年,1899)、光緒庚子(光緒二十六年,1900)、光緒辛丑(光緒二十七年,1901)均發(fā)現(xiàn)了“地”字號系列,這可能是按照千字文或者某種吉祥語的排序方法;之后存世量最多的光緒壬寅(光緒二十八年,1902)、光緒癸卯(光緒二十九年,1903)則發(fā)現(xiàn)了“年”“豐”“人”“和”的吉祥語排序;隨后年份光緒甲辰(光緒三十年,1904)、光緒乙巳(光緒三十一年,1905)有“榮”字系列。可以推測白底版孔府“順興號”錢票很有可能采用的是“吉祥語+ 數(shù)字”的字號排序編號,并且有可能是每幾年一換。而技術上防偽終歸有限,中國古代地方票上多有“認票不認人”“燈下不付”“留神細看”等提醒,白底版孔府“順興號”錢票上如出一轍。
孔子博物院等還收藏有寫有“假票”字樣的紅白兩類孔府“順興號”錢票(圖4)。其來源為孔府舊藏,所以應該是當時順興錢店收回的假票。這些錢票上已經(jīng)寫有一些人名日期,流通痕跡明顯,說明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偽造仍然有空間。這些當時的假票與真票的區(qū)別有待進一步觀察。
(二)印章
孔府“順興號”錢票上的一大特色就是印章,這也可作為防偽的手段。出現(xiàn)在錢票上的印章大大小小有十數(shù)枚之多,這在其他地方票上比較罕見,充分體現(xiàn)了孔府的文化底蘊。印章的鈐蓋規(guī)律是:錢票上方留白正中處有尺寸較大的圖案印,如福祿壽三星、兩童子(或為和合二仙);錢票面值的金額處印方形的“順興號”商標印,退出流通后所蓋的藍紫色篆書體“收銷”印也在此處;表示時間的“光緒”“年”之間蓋干支紀年印,再往下是“車門內(nèi)路西公府外庫發(fā)”??;右側(cè)序號處騎縫印篆文內(nèi)容。
這些印章雕刻精美,富有裝飾效果,充分體現(xiàn)了這種錢票的文化底蘊。從孔子博物館現(xiàn)藏的7 枚順興號商標印章(圖5)來看,材質(zhì)均為木質(zhì)。既控制了成本,又便于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印章也是孔府的特色文化之一。雍正三年 (1725),雍正皇帝頒賜給衍圣公孔傳鐸“欽承圣緒”匾額,孔傳鐸刻了青田石質(zhì)的御賜“欽承圣緒”??;乾隆十三年 (1748),乾隆皇帝第一次駕臨曲阜,御書頒賜給孔府“詩書禮樂”匾額,受到皇帝特諭的衍圣公孔昭煥刻了御賜“詩書禮樂”印,黑壽山石質(zhì)。26 如今,三孔附近也有利用篆刻發(fā)展起來的文化產(chǎn)業(yè)。
(三)京錢
還需注意的是,紅白兩版的面值前都提到了“京錢”,白底版還出現(xiàn)了“九八京錢”的字樣?!熬╁X”是清代的一種錢幣計量標準。道光之后,隨著白銀外流的加劇,京錢以錢票為載體成為流通甚廣的通貨,以補充貨幣供給之不足。
“九八京錢”則體現(xiàn)了京錢的短陌差異,也稱九八錢、京九八錢等?;蛞跃虐擞嫞蛞跃帕?。九八京錢一千合制錢490 文,28 也就是標準制錢490 枚相當于一吊京錢。“九八”則采用蘇州碼寫法,寫成左“九”右“〨”之字。蘇州碼,也叫花碼、商碼等,多用于古代民間的商業(yè)活動中的數(shù)字記載,在契約、錢票、賬本等處比較常見。
另外,不少白底的孔府“順興號”錢票正反兩面都密密麻麻寫滿人名和日期。人名中既有孔姓,也有外姓,是十分珍貴的經(jīng)濟資料。孔氏后人曾介紹道:“一張票來回過幾次,就有幾次簽字?!?9 在流通的錢票上簽字自然而然會加重其損耗(圖6)。據(jù)統(tǒng)計,光緒二十八年(1902)一年就發(fā)行新票14940 千,而當年收回爛票僅2872 千??傆嫃亩四曛寥荒甑祝?902 ~ 1905),共發(fā)行新錢票73830 千,而同期收回爛票只有36522 千,還不到發(fā)行額的一半。
總之,從版式布局等細節(jié)來看,孔府“順興號”錢票具有濃厚的傳統(tǒng)中國錢票色彩。富有特色的印章既是孔府文化的反映,又起到了一定的防偽作用。其流通過程中的簽字成為研究孔府特殊經(jīng)濟活動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