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摘 要:初中階段平面幾何的解題教學是一個教學難點,其中關鍵之一就在于構造圖形(包括添加必要的輔助線).此外,近年來還有一類需要“補圖”的幾何綜合題,也是學生“害怕”的題型,如何提高這類幾何“補圖”問題的解題教學效益,值得數學教師努力鉆研.
關鍵詞:幾何“補圖”問題;解題教學;鋪墊問題
幾何綜合題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難點之一,特別是有些幾何綜合題不給圖形或者只是給出一個“基礎圖形”,而“完整圖形”需要根據題設進行線條的添補,不少學生面對這類幾何問題時,常常在“補圖”這一步就迷失了方向,思路受阻,影響了解題進展.筆者近期有機會執(zhí)教一節(jié)市級公開課,圍繞一道幾何“補圖”問題開展了深度教學,拉長了教學過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將課例整理出來,提供解題教學案例研討.
2 關于幾何“補圖”問題解題教學的進一步思考
2.1 應該重視幾何“補圖”問題的專題教學
我們知道,平面幾何教學中要重視幾何研究對象的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的教學,學生理解一個幾何對象要能靈活運用不同語言進行描述.而新授課時常常是先給出圖形,然后再給出文字語言和符號語言,而在習題訓練時,為了促進學生對某個幾何對象的深刻理解,可以給出文字與符號語言,而將圖形“留白”,讓學生進行“補圖”的訓練,這也是一種“生成性留白”,正如文[1]中所指出的:“除了預設性留白,教學中生成性留白也很重要.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常會出現‘超出預期的狀況,其中亦不乏有思考價值的生成性問題.”可見,重視開展幾何“補圖”問題的專題教學,可以有效促進課堂中有思考價值的生成性問題的出現,也將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平面幾何解題能力.
2.2 開展幾何“補圖”問題教學要由易到難
開展幾何“補圖”問題的專題教學一般都要按照由易到難的學程推進.如上文課例中,開課階段的一些熱身問題,雖然也需要補圖或分類討論,但都是學生熟悉的基本概念、基本圖形或基本性質,可以讓多數學生都能參與“題”中.隨著教學進程,問題的難度、跨度可以適當增加,讓學生拾級而上,最終出示較難的拓展問題.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選編的問題要有明顯的難、易差別,盡量使問題呈現方式豐富多樣,避免出現文[2]中所指出的:“單一的學習方式不僅枯燥,也容易導致封閉,不利于思維發(fā)展”情況.
2.3 較難幾何“補圖”問題要預設鋪墊問題
講評較難的“補圖”問題時,課前教師要基于學情預設必要的鋪墊問題.但是這些鋪墊問題是否全部出示,要根據教情、學情而定,也就是需要“相機出示”.鋪墊問題主要功能是啟發(fā)、暗示學生較難問題的關鍵步驟與解題出發(fā)點.當然,更“高明”的鋪墊問題一般隱含在前面教學環(huán)節(jié)出現過的問題中,學生在解決一些“題組”之后,自然而然就積累了一些解題經驗、轉化方法,這種鋪墊問題起到的是“潤物無聲”的教學效果,是教學藝術的體現,值得教師努力鉆研.
3 結語
解題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是需要數學教師努力修煉的教學基本功.通過課前精心預設,使得解題教學能向學生傳遞“學會解題”的方法、經驗、策略,是提升解題教學效益的關鍵.本文以幾何“補圖”問題為例,談了一些課例研發(fā)的實踐與思考,認識還很膚淺,有待深入,期待更多同行在解題教學上設計出有新意的課例,促進教育工作者對解題教學的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蔡甜甜,劉國祥,寧連華.數學課堂留白藝術的理論探析與實踐反思[J].數學教育學報.2018,27(6):29-32.
[2] 吳非.為求“正確”,有可能失卻探索欲望——老生常談之四十五[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2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