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藏抄本《聊齋遺文》考述

      2023-07-25 18:04:31孫晨晨
      蒲松齡研究 2023年2期
      關鍵詞:抄本蒲松齡聊齋志異

      孫晨晨

      摘要: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藏抄本《聊齋遺文》一冊,系民國初年翟左髯所輯,為海內孤本。書前有蒲松齡小傳、整理者弁言,正文有記、傳、序、謝表等各體文章三十篇,書后附詩六首、聊齋遺稿三則。該抄本有三篇詩文不見路大荒、盛偉輯本收錄。此外,若干文章后附有翟氏的批語,涉及行文筆法、相關史實、抄錄來源等。附錄中的聊齋遺稿應別有所本,當非蒲松齡撰著。新見遺文對于校補蒲松齡文集及深入考察蒲氏的文學成就皆具有重要的學術與史料價值。

      關鍵詞:蒲松齡;《聊齋遺文》;抄本;《聊齋志異》

      中圖分類號:I207.419? ? 文獻標志碼:A

      蒲松齡以文言小說集《聊齋志異》而享負盛譽,但其書刊印流布卻已是身后事。至于大量以抄本形式傳世的各體詩文、俚曲、農(nóng)書、雜著等更多有散佚。保存至今的眾多版本之間有較大差異且各本源流紛然淆亂,同時多有誤收的偽作與未收的佚文。因此,搜集整理蒲松齡遺文便成為深入研究工作的基礎?!翱偟膩砜?,經(jīng)數(shù)代研究者近一個世紀的不懈努力,這一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可謂成果累累,重要文獻屢有發(fā)現(xiàn),優(yōu)秀成果相繼出版,先前資料缺乏、文獻閱讀不便的問題大為改善” [1]16-19。20世紀比較有代表性的整理成果是路大荒《蒲松齡集》與盛偉《蒲松齡全集》。兩書前后接踵,路本展示了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基本面貌。盛本后出轉精,有體大慮周之制,其中《聊齋文集》以路本為底本,參校世界書局本、劉階平選注本、耿士偉跋本,并從各種舊抄本、稿本、海外藏本中增收大量佚文,累計收文五百二十篇又七十二條?!读凝S詩集》據(jù)路本為底本,有的詩篇徑用路本,有的則另錄他本,共搜得佚詩二十二首,刪去錯收他人詩十二首,并為諸詩搜剔歸位,盡力編年。[2]410-431

      新世紀以來,又新發(fā)現(xiàn)了若干蒲松齡文集的抄本。如河南圖書館藏清邢祖恪抄本《聊齋文集》四冊、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羅爾綱抄校本《聊齋全集》三冊、曹厥田家藏祖父曹汝貴手抄本《聊齋外傳》九冊,并先后從中發(fā)現(xiàn)若干不見于路編本、盛偉本的佚文。[3]135-148筆者近日從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新發(fā)現(xiàn)民國初年抄本《聊齋遺文》一冊,尚未見方家論及。將該抄本與路本、盛本比較后,發(fā)現(xiàn)某些篇目未見二書收撮、部分文字間或與二書相異,此外,抄者的批語、末尾所附三篇文言小說亦有較大的文獻價值。故該抄本尚有進一步斠考之必要,以使《蒲松齡文集》的整理日臻完善。

      一、《聊齋遺文》的基本情況

      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所藏《聊齋遺文》一冊不分卷,共記四十二頁,抄者為翟左髯。抄寫載體并非專門的謄寫紙,似用“順泰號”錢莊的賬本進行抄寫。① 每半頁十行,行二十五字左右,單黑魚尾,紅格界行,竹紙,四周單邊。每頁版心有“順泰號”字樣,側欄有記錄日期的固定款式,即“民國 年陽/陰歷 月 日禮拜 第 號”。封面無字,書名頁為翟氏本人題寫,正中墨書“聊齋遺文”,右側手書“過樓從稿之三”,則該書原為翟氏眾多抄本之一,左側記“左髯自題”。同頁右下鈐“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藏”印,左下有“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印一枚。扉頁、正文首頁右下與抄本末左下亦鈐“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藏”印。正文及附錄的字體有粗細兩種,較粗者為抄撮之蒲松齡遺文,較細者為翟氏批語。批語位置不一,既有緊承文章末尾寫開例,亦有另起一欄、首空兩字例。

      該抄本內容分為正文前、正文、附錄三部分。正文前有《蒲松齡小傳》《聊齋遺文弁言》,正文內容按雜文、記、傳、序、表的順序編排,其前有目錄頁,詩文篇題首空兩字題寫且內容不分行。附錄有詩六首、聊齋遺稿三則。全書共計抄寫文三十篇、詩六首、文言小說三則。這些內容的來源不一,不是依靠某一祖本抄錄而成。翟氏于弁言內提及“因慕先生《聊齋志異》之作,而有志搜羅其詩文,館于淄者數(shù)次,詢問之余,則皆云零散無存,數(shù)十年留心于筆記小抄,遂積得此數(shù)十余篇,抄錄之為過樓叢稿之一”。具體而言,既有“得之某生蠅頭抄內”的《旱諭群臣言得失擬謝表》《巡視河上蠲賑東省擬謝表》,又有“得之時人抄本”的詩六首,還有來自鄉(xiāng)人口述的《畫像自贊》。此外,翟氏還輯有諧文數(shù)種、東郭傳鼓詞、問天鼓詞等,今已不存。

      (圖1)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藏抄本《聊齋遺文》的書名、目錄與正文頁

      前述該抄本為翟左髯所輯,但此人生平經(jīng)歷實難稽考,僅能從書內鉤沉若干鱗爪。翟氏于抄本內多次自稱為“左髯”,故“左髯”應為名。過樓叢稿的另一抄本《疏草燼余》輯錄明末將領翟鳳翀御遼的奏疏。翟鳳翀后人因懼清朝文字獄之禍而將奏疏原件付之一炬,翟左髯輯得二十六篇,并在《疏草燼余書后》言:“公之墓地,廈負臺碑,巍巍者亦且巨。牽之以倒,至今沉埋于荒草叢棘間也?!?[4]據(jù)此,翟左髯似聽聞過翟鳳翀墓地昔日的輝煌,并親眼所見今日之荒涼。實有可能翟左髯即為翟鳳翀的后裔。后者事跡于《明史》本傳中載其為“益都人”,① 翟左髯《疏草燼余書后》于“青州益都人”下注“今分縣屬博山”。博山位于淄川西南部,今同屬淄博市,相去不過四十余里。由此觀之,翟左髯應該屬山東翟氏,籍貫為山東博山,是一位熱心于整理鄉(xiāng)邦文獻的讀書人。下面略考翟氏的活動年代。該抄本前弁言提及“己巳于役淄九校得之某生員”云云,既有“生員”,則彼時尚未廢科舉,故該年應為清同治八年(1869)。翟左髯在抄本附錄聊齋遺稿的批語內言及閱《淄乘三續(xù)軼事》一事,《淄乘三續(xù)軼事》是《三續(xù)淄川縣志》的一卷,該方志成書于宣統(tǒng)三年(1911),為方作霖主修、王敬鑄編纂。則翟左髯得見此書應是民國年間,而且更為直接的證據(jù)是抄本內的民國日期款式。因此翟左髯搜集蒲松齡遺文的時間跨度至少有四十余年,并在晚年進入民國后統(tǒng)一用煙臺“順泰號”錢莊賬本進行了匯抄。

      《聊齋遺文》抄本完成后的早期流傳情況尚不得知,其著錄最早見于“民國”二十二年(1933)的《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目錄·善本書目》,書目前有著名圖書館學專家杜定友弁言,即“本館圖書向以科學為主,善本古籍原不在搜求之列,但十余年來偶有所獲,無不視同拱璧。自黎公曜生長校以來對于中西書籍肆意搜羅,上年購入何氏遺書,復承盛氏惠贈愚齋藏書,江南制造局惠贈全套編譯叢書,乃特辟善本書庫,印行善本書目,亦以志保存文獻之意云爾” [5]5。則彼時國立交通大學的善本共有四類,該目錄分列(甲)本館原藏、(乙)愚齋藏書、(丙)道州何字貞云龍萬寶書樓藏書、(?。┙现圃炀志幾g叢書。經(jīng)查驗,《聊齋遺文》屬于甲類本館原藏,條目云“《聊齋遺文》蒲松齡著 翟左髯輯 稿抄本 一冊” [5]10?!秶⒔煌ù髮W圖書館目錄》前有時任校長黎照寰弁言:“我校舊有藏書處,搜羅不多,太倉唐蔚芝先生長校時始有圖書館之設,藏書三萬五千余冊。民國十年至十八年間??钇娼I,所添僅三千余冊。以后每年特設圖書費一項日事擴充?!?[5]2按唐蔚芝先生即著名國學大師唐文治,其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的時間為1907年至1920年,并于1918年設立了校圖書館。細玩前述杜定友弁言:“但十余年來偶有所獲,無不視同拱璧?!逼渲小笆嗄辍钡钠鹗寄陸摼褪窃O立圖書館的年份。則該抄本入藏校圖書館的時間上限應該是1918年。杜文“自黎公曜生長校以來”的時間是1929年,善本書目內的乙、丙、丁類書籍都是黎照寰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以后入藏的。① 則屬于本館原藏的《聊齋遺文》進入校圖書館的下限應該是1929年。綜上,翟左髯抄本《聊齋遺文》寫成后不久便流散(很可能是翟氏去世后,被后代變賣),并在1918年至1929年期間入藏交通大學?!读凝S遺文》一致庋藏于國立交通大學,新中國成立后因交通大學西遷的需要,大批藏書也隨之西遷至西安交通大學,其中就包括這冊抄本。最早編寫西交大古籍藏書目錄的是著名版本、目錄學家黃永年先生。黃永年于1956年8月隨校遷往西安,1961年調往西交大圖書館工作。[6]54-63 1973年黃永年編寫了《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館藏古籍目錄》,并將《聊齋遺文》抄本認定為善本。[7]49-50此后該抄本便一直珍藏于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古籍部。

      二、路本與盛本未收之遺文

      翟左髯抄本《聊齋遺文》中的一些作品不為路本、盛本所收,或可補缺。經(jīng)過比對,抄本內族人傳記性質的文章《生汶生浦二公合傳》《世廣兆奎二公事略》不見二本所錄。附錄內的五律一首也于二本內無所覓。下面分別輯錄并略加說明。

      生汶公字澄甫,明乙酉舉人,壬辰進士,任直隸玉田縣知縣。性好學,手不釋卷。早起就曙色讀,天忽大雪,積之沒脛,不覺也。適族人某以租稅故往就商榷,值其讀正酣,不敢呼,待以伺。日向晨,心不可忍,故頓足作聲。公忽舉首,乃大驚曰:“子來幾時矣?”遂與入室。數(shù)語后,更欲有所問,而誦聲復作。族人不得盡其詞而退。后任玉田,亦惟坐臥一卷,臨民時一于慈愛而已。天性純孝,聞母訃,掛冠而歸。當路者疏其孝,懸四牌樓旌姓名焉。生平羸弱,又讀書積勞,居喪毀過,吐血疾終。盛德如公,有伯道之戚,遠近惜之。后沈公來宰淄,議立公兄子以為之后,召至一一審視,曰:“俱非亢宗子也?!蹦肆T。生浦公與生汶伯仲行也。少穎異,姿性絕人,終歲不展書卷而試必居前茅。一日歲試,忘題上下何文,遂妄作之。文宗閱其卷將置四等,而愛其才置三等;又念曰:“中等中無此文。”置二等又曰:“二等中無此文?!弊淞星懊?。發(fā)落日施薄責焉,曰:“有如此才而廢學,可惜也?!焙箝澲袛M為元,以其文橫放而少深厚,將散置之。房官爭之不得,遂盛氣攜卷去,曰:“吾留作來科第一人也?!碑惾照Z淄令,寄言溫勉之。后不第,咸以為不學之過云。(《生汶生浦二公合傳》) [8]8-9

      上文“生汶公字澄甫……乃罷”寫生汶讀書刻苦與事母極孝事。前者主要鋪陳雪天讀書旁若無人,比路本所載更為生動且詳細;后者寫逢母親去世而極為哀慟,居喪竟死。此外,又補充了蒲生汶無后,新任淄川縣知縣沈琦欲從其兄處過繼一子,但無一合適,從側面反襯出蒲生汶品行之高。路本《蒲氏世系表》亦記有蒲生汶事,但極為簡潔:“少孤,未曾違母命。讀書刻苦,備歷艱辛。及登第后,任玉田縣知縣。聞母病,哭幾絕。素羸,吐血數(shù)斗而卒?!?[9]1803其后又指明這段文字源自“邑志孝友傳”。今查乾隆《淄川縣志》有:“蒲生汶,少孤,未嘗違母命。讀書刻苦,備歷艱。及登第后,任玉田知縣。聞母病,棄官歸,侍湯藥。母亡,痛哭幾絕。素羸,吐血數(shù)斗而卒。竟無嗣,士論惜之?!?[10]230比《蒲氏世系表》多出“棄官歸,侍湯藥。母亡”“竟無嗣,士論惜之”兩句,則路本內容當抄自《淄川縣志》而有所節(jié)略?!蹲痛h志》的內容則又抄自《生汶生浦二公合傳》亦加以剪裁,但敷衍出“侍湯藥”一事。至此即可清晰地辨識出蒲生汶一事的流傳情況:

      以翟左髯抄本為依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了蒲生汶故事的“始源性文本”,即蒲松齡撰《生汶生浦二公合傳》的前半部分,而《淄川縣志·人物志》與《蒲氏世系表》所載僅是從中生出的“衍生性文本”。相對而言,《淄川縣志·人物志》又變成了《蒲氏世系表》的“始源性文本”。因此,翟氏抄本便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否則就無法探得真正的“始源性文本”。

      后半部分蒲生浦事跡未見路本《蒲氏世系表》所記,盛本也無載錄。筆者于蒲先和《聊齋瑣議》中發(fā)現(xiàn)有此人傳記。將其與《生汶生浦二公合傳》對比,可發(fā)現(xiàn)抄本內容更優(yōu)。翟氏抄本:“文宗閱其卷將置四等,而愛其才置三等;又念曰:‘中等中無此文?!枚扔衷唬骸戎袩o此文?!淞星懊??!睖蚀_寫出考官對蒲生浦文章的賞識,將其由四等升至三等、再至二等、最后至一等。而《聊齋瑣議》徑作:“文宗閱其卷將置四等,而愛其才置三等;又念曰:‘二等中無此文。’卒列前茅。” [11]253省略了由三等遷陟二等的過程,造成文氣不通。

      世廣公,邑廩生,以孫生池貴,贈文林郎,配王氏,子四。公少聰慧,才冠當時。好擲錢為六幕之戲,常坐堂中,令婢拾供之。六錢不溢一磚,必得四幕無訛,遂為絕技。有族人諱節(jié)者,與龍興寺褂褡僧賭,大敗,田宅皆質去。大窘,求救于公。公慷然囊資往,頃刻間盡復所失。趨裝將歸,僧固挽之。公笑曰:“實相告,汝之技僅能執(zhí)三幕,我執(zhí)四幕,是以勝也??杖昴乙喾请y,但我非博徒,不過為族人復仇耳。”僧益驚,求受其術。公曰:“我不助惡人為虐也?!蹦藲w。兆奎公字聚五,邑庠生。為人意氣明決,言如流水,即對法司憲院,其詞井井。在宗族中分憂急難,不辭勞,不惜費,以故族人有事無大小,悉就委決。嘗因族人與孫龍拂先生有口角之爭,龍怒裂其箑,遂忿訟都郡。孫使人求和,公不許,曰:“必如所辱也以為報!”龍拂許之。乃登堂得其箑而裂,遂和。夫擲幕小技,亦足見聰明一斑;裂箑小忿,亦可知公之為人矣。(《世廣兆奎二公事略》) [8]9

      路本《蒲氏世系表》僅載前半部分世廣公事跡,后落“松齡謹識”,則為蒲松齡自撰無疑。但相較上文,路本內容有脫訛與更易。其一,“配王氏”后脫“子四”。其二,路本“好擲錢為六豐之戲”內“六豐”應為“六幕”之訛。“幕”指金屬幣的背面,讀莫半切,如《漢書·西域傳》:“以金銀為錢,文為騎馬,幕為人面?!?① 蒲松齡載世廣公“好擲錢為六幕之戲”指當時流行的賭博形式,參與者先持錢在手中顛簸,然后擲在臺階或地上,依次攤平,以錢正反面的數(shù)量比例來判定對局的勝負。② “六幕”即指有六枚銅錢。③ “常坐堂中,令婢拾供之。六錢不溢一磚,必得四幕無訛”指投擲下堂的六枚銅錢,皆在一塊磚的范圍內,且必定有四枚銅錢的幕面(背面)朝上,因總能投擲出四反兩正結果而被稱絕技。又抄本與路本后文皆有“必得四幕無訛”“汝之技僅能執(zhí)三幕,我執(zhí)四幕”,則“六豐”必為“六幕”。

      世廣公傳記同見《聊齋瑣議》并與路本同,兆奎公傳記不見路本輯錄,但《聊齋瑣議》有收,文字與抄本相去不遠?!读凝S瑣議》所載的二人傳記并非合傳,而是按年代輩分分錄于各人名下?!读凝S瑣議》與抄本呈現(xiàn)出不同的記錄方式,但蒲松齡原撰只能有合傳與分傳兩種可能性之一。仔細對照二本所錄,筆者認為抄本更接近蒲松齡文字原貌。首先,《聊齋瑣議》與路本所載世廣公傳記的文字訛誤不見于抄本。其次,《聊齋瑣議》與路本所載世廣公傳記末有“此雖小技,亦足見聰明之一斑矣”,《聊齋瑣議》載兆奎公傳記末有“此亦知其為人矣”。抄本末作:“夫擲幕小技,亦足見聰明一斑;裂箑小忿,亦可知公之為人矣?!奔毻嫖囊猓尽妒缽V兆奎二公事略》將擁有共同性格,即仗義疏財、急族人之難的世廣、兆奎二公合寫,篇題“事略”即指“擲幕小技”“裂箑小忿”兩件小事?!读凝S瑣議》與路本的分傳實為據(jù)此割裂而成,尤其是《聊齋瑣議》于兆奎公傳記末言“此亦知其為人矣”,此句中用“亦”字,則該傳前必然還有一人之事跡,此為割裂文字之痕跡也。抄本的價值在于保留了蒲松齡原作的基本面貌。

      坐銷春已半,曳腳強登臨。樹梢孤村去,城陰晚照深。

      淡風醒樹眼,踈雨潤花心。學少吾豈敢,偷閑偶一吟。(《又》) [8]39

      乾隆《淄川縣志·卷七》內見有一首韻腳有異而內容相似的詩。即《雨后登石隱園山》:“坐銷春已半,曳腳強登臺。樹杪孤村去,城陰晚照開。淡風醒樹眼,疏雨凈桃腮。學少吾豈敢,偷閑偶一來?!?[10]410詩題中“石隱園”是明清之際淄川縣西鋪村畢氏家族的私家花園,位于原畢府故居的后院,為明末戶部尚書畢自嚴所建。蒲松齡科場失意,窮困潦倒,為養(yǎng)家糊口,他在畢際有家設館教書長達三十余年,直到七十一歲高齡,才撤帳歸里。蒲氏在畢府教書之余,最常流連的地方就是石隱園。[12]146-150并以石隱園為主題作詩數(shù)首,如《和畢盛鉅〈石隱園雜詠〉》《石隱園二首》《逃暑石隱園》《讀書石隱園,兩餐仍赴舊齋》《五月十九,移齋石隱園》《冬初過石隱園即景》《重陽畢萊仲邀集石隱園》《石隱園中作》《避暑石隱園,蓬籬沒徑,借亭為廩,不可齋矣。感而書此》《石隱園》。[13]此題《雨后登石隱園山》也應該是蒲松齡所做的同題材詩,該詩題下標“前人”可能就是蒲松齡。將抄本與此詩對比,則抄本詩題《又》即指《雨后登石隱園山》的另一首換韻詩。

      僻地峰巒少盛名,既經(jīng)游賞卻崢嶸。林梢葉落高山出,寺外人從削壁行。

      秋老千巖草色枯,嶺頭遙見客來孤。霜林紅葉如云錦,山外游人得見無。(《九日登札山二首》) [8]39

      此二首詩見于乾隆《淄川縣志·卷八》,并于詩題下標明為邑庠生蒲立德,抄本誤收。[10]417

      三、翟左髯批語之文獻價值

      蒲松齡文集的其他抄本所輯錄的作品數(shù)量可能遠勝《聊齋遺文》,但此抄本也有獨特的文獻價值,其中有一點較為重要,即這是少有的有抄錄者批語的抄本。翟左髯常于有關篇目下施加批語,累計有十一條。內容大致有行文筆法、相關史實、得文之源、個人感悟等四類,下面詳細輯錄翟氏批語,并略加說明。

      此篇仿抄之本原模糊,句似有肢字者,細閱之,又似成句。先生之文固此謂“言之長短高下皆宜”者,未可牽意增減之也?!按咫m故小”句?!皬街肷幸酝寥帷本?。(《逸老園記》) [8]8

      凡傳之合必比事屬辭,此篇章率讀之,似不爾也。而前半“性好學,手不釋卷”句,后半“終歲不展卷”及“人以為不學之過”句,聯(lián)絡處妙在無痕。中間“生汶公與生浦公伯仲行也”尤得龍門筆法之妙。(《生汶生浦二公合傳》) [8]9

      二公皆能慷人之慨者,其可傳處尤在事過后,云凈天空,不留痕跡。(《世廣兆奎二公事略》) [8]9

      龍王廟不足序,募修路不足序,為祈禱而募修龍王廟更不足序!起首邑乘載之志盛也一句,已自為文字價格。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者非耶?鄉(xiāng)居都里,往往以不足齒及之事相頌絮。讀得先生此等作,意何處不可著筆墨耶?(《滿井募建龍王廟序》) [8]14

      眼前事寫得出便為文章,此序文鄒岱東先生書之,人多有拓本,供臨池者,文法書法可稱雙絕。(《王村募修路序》) [8]15

      上文五段批語主要涉及蒲松齡的行文筆法。評《逸老園記》因仿抄本模糊而字句難辨識,但細索又能成文,具體指“村雖故小”“徑之半尚以土柔”兩句。其為文“言之長短高下皆宜” 語出韓愈《答李翊書》:“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敝钙阉升g精神內涵深厚,下筆時不管是用詞長短還是聲調高低,都能得益。《生汶生浦二公合傳》的評語指出蒲松齡善于構思文章結構,將同族中好學與不好學之人對照,而以“生汶公與生浦公伯仲行也”將兩部分聯(lián)絡,即無割裂感,又形成強烈對比(即為同宗兄弟,初始品性相近,后天學與不學導致差異極大)。《世廣兆奎二公事略》的評語指出二人合傳是基于“慷人之慨”的共同特點,這是讀者習于察覺的內容。但翟氏更進一步,發(fā)現(xiàn)二人幫助同族之人并無任何目的性,而是單純無所取地助人?!稘M井募建龍王廟序》《王村募修路序》皆是以小事為題,翟氏評其“意何處不可著筆墨”“眼前事寫得出便為文章”。此外,《滿井募建龍王廟序》篇題下亦有批語:“考淄乘滿井在縣東十里,蒲松齡墓在滿井東崖上?!北阌谧x者了解龍王廟的具體位置。

      按淄乘隱逸傳,蒲槃字敏吾,識器超遠,淹貫經(jīng)史,行善于鄉(xiāng),不求仕進。明季大亂,蒲氏村當邑孔道,與弟柷擘畫守村,且曰:“人孰不畏死,非重賞孰敢與賊戰(zhàn)者,不能戰(zhàn),焉能守?”乃出錢百貫,會家村南棗樹下,懸貫滿樹,曰:“殺一賊者予若干?!庇墒钦郀幊鰬?zhàn)。淄邑城守能以為援。順治丁亥屢與謝遷抗,城陷而蒲氏村獨完,時槃已五十余。亂平,出資助修城垣數(shù)十丈,施村東地為關帝廟,繕田、恤貧、周困,教三子皆入灃,其季松齡尤以文名海內。(《先嚴敏吾公傳書后》) [8]10

      施瑯為水師提督,平臺灣歸福建治。(《臺灣平擬賀表康熙二十二年》) [8]23

      又傳世《聊齋志異》編輯時,鄉(xiāng)居落拓無偶,為童子師,自給不求于人。每晨課后,攜一大瓷罌,中貯苦茗,外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設蘆席為坐,煙茗置其側。有過客憩,與語,則搜奇問異,暢談面說,渴飲以茗,或奉以煙。日移西,歸而粉飾之。如是二十余寒暑者,書方告成。用筆簡當,屬意處全無跡相,蓋脫胎于諸子,非僅抗手于左史、龍門也。要于所謂警發(fā)薄俗,尤不無世道人心之系焉。王漁洋先生嘗欲以三千金售其稿,代刊之,而先生執(zhí)不可。則先生文集當有可貴而可傳者,惜不得見其全豹矣。(《聊齋遺稿》) [8]41-42

      此三則批語涉及所收文章或蒲氏創(chuàng)作的相關史實?!断葒烂粑峁珎鲿蟆芳绰繁尽镀咽鲜老当怼穬绕褬劦膫饔洝?jù)抄本篇題,則蒲松齡原為父親蒲槃寫過一篇傳記,《蒲氏世系表》所收的是篇幅較短的“傳記書后”的一段文字。翟氏批語大部分采自《三續(xù)淄川縣志》,以資文史互補。批《臺灣平擬賀表》涉及康熙二十二年的大事,即鄭克塽向清朝將領施瑯投降,臺灣并入清朝版圖?!读凝S遺稿》的評語只錄得有關的后半部分,另一部分擬在下節(jié)論述。評語內容指蒲松齡作《聊齋志異》的相關軼事,此段內容并非翟氏自撰,而源自清末鄒弢的《三借廬筆談》 [14],翟氏據(jù)此作了若干改動。略寫王漁洋與蒲松齡的交往,后移對《聊齋志異》文筆評價的文字。

      此贊得之于趙亦山先生之口述,據(jù)云二萬六千四百六十余日,系每年除去小月,再加以歷年閏月多少而算。此像尚在淄城某煙坊內,經(jīng)理該留仙遠裔云。(《畫像自贊》) [8]10

      此二篇所仿抄本并未記作者姓名,謹就前抄各篇諧之。十七年有因旱請刑擬表及以慎刑諭群臣擬表,四十四年有截漕賑東蠲糧巡方擬表事,略相類而語氣格式的的相同,決為先生筆墨無疑。閱者鑒之,左髯時記。(《旱諭群臣言得失擬謝表》《巡視河上蠲振賑東省擬謝表》) [8]38

      此二則批語指明抄本內容的來源,《畫像自贊》即現(xiàn)存蒲松齡紀念館的畫像題詞。翟氏批語指出該自贊來源于趙亦山先生的口述,民國初年該畫像存在“淄城某煙坊內”。據(jù)《蒲氏世譜》蒲人鎬與人“開合盛煙房,不數(shù)年家道豐隆”,則翟氏所言畫像保存者應該就是蒲人鎬。但此人并非蒲松齡的遠裔,而是其直系八代孫。路大荒談及過該畫像發(fā)現(xiàn)的經(jīng)過“抗日戰(zhàn)前,藏于蒲氏后裔,秘不示人,其族眾亦多有未曾見者,新中國成立后即不知所在。一九五三年春,余同山東文聯(lián)陶鈍同志前往調查,始由群眾從蒲姓一地主家中追找出來,即在當?shù)丶s集群眾商談,由蒲氏族中推舉數(shù)人,共同保管”。[11]13所謂的“蒲姓一地主家”應該就是開煙業(yè)起家的蒲人鎬后嗣。《旱諭群臣言得失擬謝表》《巡視河上蠲振賑東省擬謝表》的批語指出這兩篇謝表為蒲氏文章的語氣格式類似,故確定為蒲松齡所撰。路本、盛本也錄有此二文,故翟氏判斷當無誤。

      無宗族則無團體,無團體則無國家。“鬩墻有之,御侮則未!”抑何沉痛,乃爾今舉國然矣!豈唯一姓一氏之憂哉。(《族譜序》) [8]12

      此則批語是翟氏隨文有感而發(fā),蒲松齡作《族譜序》記一族之歷史,蒲氏初興時尚能敦睦相處,此后卻日漸疏遠。翟氏身處清末民初的動亂時期,由宗族而及國家,指出國家之衰敗即在于國民之不團結,可謂有識之論。

      四、《聊齋遺稿》與《三續(xù)淄川縣志》

      《聊齋遺文》附錄有三則文言小說,并統(tǒng)一命名為《聊齋遺稿》,疑似即為蒲松齡《聊齋志異》未收的作品。實際上,此三則小說同見于《三續(xù)淄川縣志》,而縣志所載當據(jù)抄本內容所改,其真實作者可能是蒲松齡之孫蒲立德。翟左髯已于其后批語中言及,現(xiàn)抄錄如下:

      民國紀元前館于淄,于友人案上見有抄本。上記聊齋遺稿三則,即仿抄之。其為確與否,無從辨也。及閱《淄乘三續(xù)軼事》亦記此三則,但文字稍有出入,亦未發(fā)明本原何處,而《淄乘》之修,取材于蒲東谷先生所著《淄乘備采》為多?;虼巳齽t本自《淄乘備采》歟?東谷即聊齋孫蒲立德,抄此者誤以為《聊齋遺稿》歟?附記之。 [8]41

      《三續(xù)淄川縣志·三續(xù)軼事》錄有軼事十五則,《聊齋遺稿》所載三篇文言小說分屬第十二、十四、十五篇。[15]524-527翟氏指出二本所載內容“文字稍有出入”,但未及詳論,下面仔細比較之。

      上表對比了三則文言小說的全部異文,筆者認為《三續(xù)淄川縣志·三續(xù)軼事》內容當源自抄本而有所改益。第一則李生事,黑龍大王言及搭救李生的因緣,抄本作:“前居在村外,令人掩白骨,即我也。感君惠,故請醫(yī)汝?!迸c后文“先是李生于村外見鄰人掘土為甓”而勸其掩埋相呼應,地點皆是村外。而縣志內黑龍大王前言“村前”,后文追述即變?yōu)椤跋仁抢钜姶迦司蛲翞殛丁?,前后文意不合。第二則故事抄本與縣志的主角分別是諸生“某氏子”“貢生王某”,但故事內容大體一致。神托夢于眾人,求立“影壁”,后文抄本寫“建照壁”,庶幾近之??h志改作“建照墻”,當是誤寫。此后神再次托夢,言及主角運勢將衰,以“今某非昔某也”前后聯(lián)絡上下文,縣志徑直刪去,于文意有礙。此后,主角日漸窮困,最終“宅亦轉售而徙他邑”,正因為“徙他邑”,而在本地聲名逐漸隱沒,后文“故老猶有道姓名者”才有別意味??h志作“宅亦轉售他人”,未言遷徙他處,后文“故老猶有能道其名者”則稍顯突兀。第三則故事村人應該先聞到臭氣,感到“異之”,才“相跟尋至窯前”??h志略去“異之”,不合文意。后文偉丈夫叱曰的內容應該從抄本,作“汝等亦畏寒耶,今命合休矣”,然后是燒炭者的言語,即“便如睡去,不復有知覺”??h志本將此段內容改作“汝等亦畏寒耶,便如睡去,今命合休矣,不復有知覺”。將轉述偉丈夫的話與燒炭者的話相雜糅,意不可解。此外,縣志本的內容在抄本內容的基礎上作了一些無害文意的增益,如重復提及已見上文的“張先生”,在“影壁”前加數(shù)詞“一”等。就文意而言,縣志所載三篇文言小說當本于抄本內的《聊齋遺稿》。

      翟左髯的評語中提及《三續(xù)淄川縣志》多采自蒲立德《淄乘備采》。今檢縣志凡例,“是編取材以蒲東谷先生《淄乘備采》為首,次則王雪嶠先生《鄉(xiāng)園憶舊》及《雪嶠日記》,馮萩橋先生《般陽詩萃》及《韓氏邑乘》,其未備者則以《濟南府志》補之” [15]428。可見翟氏所言不虛,但其后言“此三則本自《淄乘備采》”則不確。蒲立德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卒于乾隆十六年。 [16]而縣志本所載第三篇小說開頭便言“嘉慶中西鄉(xiāng)人有燒木炭于沖山之陽”,所記的時期已經(jīng)在蒲立德卒后多年,則此篇絕非蒲立德所作,而可能是修縣志時增改,或縣志所據(jù)原本已做增改。抄本并無“嘉慶中”字樣,則抄本所錄的三篇小說很可能是蒲立德的真實手筆。

      參考文獻:

      [1]苗懷明.二十世紀蒲松齡及《聊齋志異》文獻的搜集、整理與刊布[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06,(6).

      [2]盛偉.《蒲松齡全集》編訂后記[J].蒲松齡研究,1995,(Z1).

      [3]苗懷明,王文君.二十一世紀前十多年間《聊齋志異》文獻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蒲松齡研? ?究,2016,(3).

      [4][明]翟鳳翀.疏草燼余[M].翟左髯,輯.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藏抄本.

      [5]交通大學圖書館編.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圖書目錄[M].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1933.

      [6]曹旅寧.黃永年先生編年事輯[M].北京:中華書局,2013.

      [7]劉雯.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珍藏的善本古籍[J].當代圖書館,2000,(1).

      [8][清]蒲松齡.聊齋遺文[M].翟左髯,輯.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藏抄本.

      [9][清]蒲松齡.蒲松齡集[M].路大荒,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62.

      [10][清]張鳴鐸,修.張廷寀,纂.乾隆淄川縣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山東府縣志輯·第六冊.

      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11]蒲先和.聊齋瑣議[M].濟南:齊魯書社,2018.

      [12]王慧.蒲松齡與之結緣的石隱園[J].蒲松齡研究,2014,(4).

      [13]盛偉.蒲松齡全集·第二冊[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

      [14]鄒弢.三借廬筆談·第六卷[O].清光緒申報館叢書余集本.

      [15]方作霖,修.王敬鑄,纂.宣統(tǒng)·三續(xù)淄川縣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山東府縣志輯·第六

      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16]路大荒.蒲松齡年譜[M].濟南:齊魯書社,1980.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Manuscript “Liaozhai Posthumous

      Works” Collected in the Library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UN Chen-che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Abstract: The manuscript “Liaozhai Posthumous Works” in the library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was compiled by Zhai Zuoran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and it is the only copy worldwide. In front of the book is a short biography of Pu Songling and the editor's preface,and in the main text there are articles in various styles such as notes,biographies,prefaces,and thanking-emperor lists. At the end of the book there are six poems and three manuscripts from Liaozhai. There are five poems and essays in this manuscript,which are included in the collections of Lu Dahuang and Sheng Wei. In addition,several articles are accompanied by Zhai's comments,which involve the style of writing,relevant historical facts,and sources of transcription. The posthumous manuscripts of Liaozhai in the appendix should have their own originals but is not written by Pu Songling. The newly discovered posthumous writings have important academic and historical value for revising Pu Songling's anthology and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Pu's literary achievements.

      Key words: Pu Songling;Liaozhai Posthumous Works;manuscripts;Liaozhai Zhiyi

      (責任編輯:陳麗華)

      猜你喜歡
      抄本蒲松齡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不一樣的魑魅魍魎
      金橋(2020年10期)2020-11-26 07:23:52
      蒲松齡:努力換來逆襲
      蒲松齡
      詩潮(2018年10期)2018-10-17 06:50:36
      STRANGE TALES INDEED
      論《聊齋志異》的悲劇意蘊
      唐山文學(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8
      蒲松齡
      《聊齋志異》與前四史
      長江學術(2015年1期)2015-02-27 07:11:08
      關于乾隆朝內府抄本《理藩院則例》
      《麼經(jīng)布洛陀影印譯注》所收錄抄本年代上限考
      《十善福經(jīng)白史》新發(fā)現(xiàn)抄本研究
      阿拉善右旗| 河西区| 丘北县| 枝江市| 吕梁市| 河池市| 富源县| 蓝山县| 措勤县| 万州区| 平泉县| 常熟市| 思茅市| 山阴县| 根河市| 阳城县| 永城市| 遂宁市| 桂林市| 江门市| 南召县| 镇平县| 乌兰县| 威信县| 惠安县| 凯里市| 鸡泽县| 许昌县| 定结县| 新和县| 视频| 故城县| 铜陵市| 封开县| 青海省| 赞皇县| 宁晋县| 古浪县| 广安市| 乌苏市| 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