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閑情偶寄》造物觀看宋代女子發(fā)飾設計

      2023-08-02 08:25:17孫遠志馬凱瑩
      美與時代·上 2023年6期
      關鍵詞:閑情偶寄設計思維

      孫遠志 馬凱瑩

      摘? 要:《閑情偶寄》是明末清初小品文的代表作之一,表述了作者李漁從生活經(jīng)驗中總結出來的美學法則和造物思想。以宋代女子發(fā)飾為切入點,思考“置物但取其適用”“是無情之物變?yōu)橛星椤钡脑煳镉^對傳統(tǒng)女子發(fā)飾在現(xiàn)代設計語言中的應用價值。運用文獻記載與圖像分析結合的方法,探尋宋代女子發(fā)飾中暗蘊的中國古典美學思想和設計思維。運用歸納與總結的方法闡述傳統(tǒng)造物文化對現(xiàn)代首飾設計語言的影響,結合李漁的造物美學和現(xiàn)代形式美法則,設計出符合當下首飾語境中的傳統(tǒng)女子發(fā)飾。《閑情偶寄》中的造物思想如今已受到美學、設計學等多領域專家學者的重視,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與意義。當代設計師應著眼于傳統(tǒng)造物文化并重新審視,從而提煉出能夠古為今用的設計思維。

      關鍵詞:閑情偶寄;造物美學;設計思維;古為今用;傳統(tǒng)發(fā)飾

      《閑情偶寄》是清代李漁所著的一本閑談散論,蘊含了深刻的中國傳統(tǒng)造物思想,如“置物但取其適用”“是無情之物變?yōu)橛星椤钡龋@些設計思想一直為后人所探究,陳建新所著的《李漁造物思想研究》、杜書瀛所著的《評點李漁——〈閑情偶寄〉〈窺詞管見〉研究》、孫敏強譯注的《閑情偶寄》等都表達了作者自身對于李漁造物觀的獨到見解。宋朝政治開放、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興盛,女子發(fā)飾體現(xiàn)的是氣韻生動、形神兼?zhèn)?,宋代的美學思想達到兼具感性與理性的高度,關于宋代女子發(fā)飾中的美學特征與設計思維一直為后人所探尋,如馬大勇所著的《云髻鳳釵——中國古代女子發(fā)型發(fā)飾》以及李芽等人所著的《中國古代首飾史》。從已有的文獻記載與書評中表明宋代首飾匠人的設計思維與清代李漁的造物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于時空交錯中碰撞出相似的思維火花。本文以清代李漁的造物思想為基點,往前追溯到宋代女子發(fā)飾的美學特征以及匠人的設計思維,兩者進行歸納與總結探討傳統(tǒng)造物觀對現(xiàn)代設計語言的影響,從而設計出符合當下首飾語境與現(xiàn)代設計語言的傳統(tǒng)女子發(fā)飾。

      一、《閑情偶寄》中的造物美學:

      取其適用、物以傳情

      《閑情偶寄》是明末清初小品文的代表作之一,全書共六卷,涉及的內容豐富,如“詞曲”“聲容”“居室”“器玩”等,蘊含的設計思想有:置物但取其適用,強調功能;宜簡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反對多余裝飾,追求自然古樸的審美觀,節(jié)用材料,儉省工藝,進行合目的的創(chuàng)造;無情之物變?yōu)橛星橹?,將器物看作感情的寄托,也是一種情感化設計思想;妙在日新月異。如今,《閑情偶寄》已越來越受到從事戲劇藝術、設計藝術、藝術美學以及生活美學等方方面面學者的重視,并且產(chǎn)生了相當程度的國際影響。本文主要從“置物但取其適用”“是無情變?yōu)橛星椤边@兩點闡述《閑情偶寄》中的造物美學觀。

      (一)置物但取其適用

      “用”為實用、使用,“一事有一事之需,一物備一物之用”“凡人致物,務使人可備,家家可用”,《閑情偶寄·器玩部》中這兩句話表明了實用功能在造物活動中的重要性[1]。器物是人類在社會生產(chǎn)生活中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工具,因而實用功能為第一位。隨著社會生產(chǎn)發(fā)展,人們滿足使用功能之后開始追求審美功能,器物開始描繪或者鑲嵌各種裝飾。受清朝達官顯貴奢靡之風的影響,追求美而生搬硬套導致器物裝飾過剩,呈現(xiàn)出一種珠光寶氣、高貴華麗的繁瑣美,缺失器物本身的實用功能美。因此,李漁提出“宜簡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反對多余的裝飾,追求自然古樸的審美觀,節(jié)用材料,儉省工藝,進行合目的的創(chuàng)造,正是“取其適用”中的“適”。

      (二)是無情之物變?yōu)橛星?/p>

      李漁造物善于將生活中的自然圖景、人在不同情景之下自然流露的情感和藝術化的審美趣味相結合,“虛實相生,含蓄蘊藉”[2],審美客體經(jīng)過審美主體的濾鏡處理之后被賦予了情感化色彩,是以“無情之物變?yōu)橛星椤?。從設計的層面來看,“有情”是將器物看作感情的寄托,與當代的情感化設計思想相符。情感化設計是當代設計的重要方向之一。設計師通過造型、色彩、肌理等不同元素間的合理搭配,使得人們在購買某種商品或者體驗某種行為時,能夠激起內心的某種情愫,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二、宋朝女子發(fā)飾中的美學特征和設計思維:

      氣韻生動、形神兼?zhèn)?/p>

      宋代女子張揚而又內斂,雖受男性的約束卻仍有一股勇敢、傲然之氣。發(fā)飾雖小,卻內含乾坤,承載著一個時代的文化底蘊和審美思潮,反映一個時代的政治形態(tài)、經(jīng)濟水平以及人文風情等。政治上,宋朝是少數(shù)民族融合的時代,宋代女性吸取當時胡人的著裝特點從而賦予自身獨特的審美觀念;經(jīng)濟上,宋朝推崇節(jié)儉、質樸的作風;人文上,宋朝女性受到男性審美約束,文人士大夫的價值觀作為當時的思想主流,社會上文人之風盛行,在程朱理學熏陶之下形成內斂文雅之風,因此發(fā)飾多以清秀、雅致為美。下文通過分析精潔雅素的外在美、合情合理的內在美,從而總結出宋代匠人的設計思維。

      (一)精潔清雅的外在美

      宋代提倡“以佛修心,以道養(yǎng)生,以儒治世”,三教共處的思想影響當時社會的文化思潮和審美心理。宋代女子發(fā)飾大都以精致、簡潔、清新、素雅為美,婉轉流暢的曲線,體現(xiàn)女子自身的清麗柔和之美。

      1.造型

      點線面的多樣組合打造了層次豐富、精致玲瓏的女子發(fā)飾,細節(jié)處做到精雕細刻,再加上大量的鏤空透雕,精湛的工藝使得發(fā)飾于方寸之間透出細膩靈巧的美感。簡潔不是結構簡單、內容單一,而是指頭飾外觀簡潔大方。江蘇吳縣出土的蓮花蕾狀玉冠,四邊各雕兩層花瓣,中間拱著蓮花蕾,中間有孔插一支云紋如意碧玉簪,花冠通體白里透青,外觀簡潔而精致。宋代佚名《卻坐圖》中,一位女子頭戴芙蓉碧玉冠,碧玉雕刻的花瓣鑲以金邊,層層疊疊猶如千葉蓮花,外觀大方工藝精細。

      較之隋唐時期雍容華貴的美,宋代轉向了清新自然之風,“宜簡”“宜自然”,流行的折股釵釵身素凈或只標注鋪號或者工匠?!扒逅鲕饺兀烊蝗サ耧棥?,女子發(fā)飾材質多以自然材料為主且不過多加工,直接呈現(xiàn)材料本身的美感。不少女子直接將鮮花斜插于發(fā)間,據(jù)宋代王觀所著《芍藥譜》記載,許多新培育出的芍藥品種直接以冠子命名,如“冠群芳”“寶妝成”。有的造型直接選用自然界植物的造型進行藝術化設計,如竹節(jié)釵,放大竹子挺拔傲骨的形象和節(jié)節(jié)分明的特征,斜插于發(fā)間襯托女子清冷出塵、淡定執(zhí)著的形象。

      2.紋樣

      紋樣大都來源于當時的社會生活,內容較為廣闊、世俗化,表現(xiàn)為寫實性和濃郁的生活氣息,發(fā)飾的造型與紋樣相輔相成,互映成趣[3]。宋代女子發(fā)飾紋樣特點:一是蘊含人們內心樸實、美好的愿望;二是來源于文人工筆畫中的元素;三是日常生活中多見的紋樣。

      以形表意是最常用的表達形式,如繁密、富有生機的枝葉組合寓示生命的延續(xù)和子孫的繁榮,以金錢的紋樣表達財源廣進,亦或是取諧音表意,如石榴多籽,“籽”與“子”同音,表達求子的含義[4]。花卉紋也為當時女子所喜愛,如上文所提及的直接將鮮花插于發(fā)間,以牡丹、芍藥類居多。文人畫描繪客觀物質世界,多選用梅蘭竹菊、歲寒三友等植物,象征畫者內在的生命和意念,因此發(fā)飾設計多采用梅蘭竹菊一類含有淡泊、高潔之意的紋樣。生活中常見到的紋樣,如蓮花、蜜蜂等,也常以組合的形式出現(xiàn),“滿池嬌”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組合,描繪池塘小景。這種組合流行的原因有三點:一是受到遼代“春水”“秋山”的影響;二是受到文人畫的影響,常以蓮花、荷塘入畫;三是佛教文化的影響,佛教文化使得蓮花元素深入人心;四是滿池嬌紋樣含有蓮花、鴛鴦,蓮花高貴自潔的精神含義、清新自然的外觀以及淡雅迷人的清香給予女性精神上的愉悅[5]。精潔清雅之美體現(xiàn)了女子輕柔婉約、秀麗隨和的姿態(tài),符合時代的審美觀也符合社會的思想文化。

      3.色彩

      與隋唐五代的濃艷鮮麗相比,宋代文人之風盛行以及追求“雅”的審美觀,使得女子服飾自然含蓄、質樸婉約,頭飾也含樸素、淡雅之氣,因此在頭飾設計的色彩選擇上多以清新淡雅、內斂雋秀的顏色為主,整體呈現(xiàn)自然清麗之風,《飛閣延風圖》(如圖1)中的三位女子,著裝樸素自然、頭飾淡雅素凈,整體畫面給人一種恬淡自適、柔和高雅之感。

      白色是當時發(fā)飾設計中較常見的顏色之一,常以織物、雪柳、珍珠等為載體。從色彩學角度分析,白色明度高,給人明快、潔凈、輕松、高雅之感,最常見的是珍珠飾品。從《歷代皇后像》中的宋代皇后像中可以看見多種白色珍珠構成的頭飾,泛著溫潤的光澤,高雅中不失華貴(如圖2)?!断膳他[圖》中女子也頭戴珍珠發(fā)飾(如圖3)。除了白色之外,自然之色也常常運用到頭飾之中,如上文所提到的蓮花冠,展現(xiàn)了玉質最本真的透青之色,還有翡翠的綠色和各種花草植木的本色。展現(xiàn)材質最真實的顏色也表現(xiàn)了對萬事萬物原始質樸的一面,體現(xiàn)的是萬物的典雅質樸,但是發(fā)飾中也不乏有色彩絢麗、色澤濃厚之色,如貴婦發(fā)飾中運用的五彩色。

      (二)合情合理的內在美

      中國的器物發(fā)展史中展現(xiàn)許多傳情的載體和方式?!对徺x》篇中有言“情以物興,故義以明雅;物以情觀,故辭必巧麗”,對生活情感需求的滿足推動著事物的發(fā)展,內生動力越大,發(fā)展也就呈現(xiàn)必然的趨勢。宋代女子頭飾的多樣化推動著造型、材質、工藝的進一步發(fā)展,如何將情感很好地融入發(fā)飾中,這需要工匠精湛的技藝。

      1.傳情達意的感性美

      受到文人士大夫影響,宋代女子也憧憬雅致的生活情調,喜歡詩詞歌賦,女子柔和的性格中增添一抹剛毅,兩者交織形成宋代女子獨特的審美觀,才思兼?zhèn)涞呐右灶^飾為載體傳達自己的感情與審美?!笆且詿o情變?yōu)橛星椤?,內在美中的“合情”是指頭飾能夠傳情達意,精巧細致、清新自然的簪、釵、搖等發(fā)飾透露著女子細膩溫婉的心思,表達內心豐富的情意。頭飾中蘊含著對未來生活美好的期盼、對男女之間美好愛情的向往以及表達自身或高潔、或溫婉、或高貴的氣質等,寓意豐富美好的圖案或者紋樣被廣泛運用于發(fā)飾上,如石榴寓意多子多福、云紋寓意萬事順意、鴛鴦寓意美好愛情,等等。各種卷草、纏枝紋樣被廣泛運用于發(fā)飾的裝點中,風格飄逸灑脫,舒卷反復的線條體現(xiàn)了生生不息、循環(huán)往復的生命之氣。

      2.結構工藝的理性美

      精潔清雅的外觀背后是精湛的工藝,傳情達意的功能也離不開結構的支撐。發(fā)飾的結構美有兩種,一種是單體結構的美感,一種是復合體結構之間相配的美感。單體結構如素簪、素釵;復合體結構如冠、搖等,抽絲編結、透雕線刻等工藝技法經(jīng)營了各種精細靈巧的結構,猶如骨骼撐起了發(fā)飾的玲瓏搖曳之姿。“團造”是將各種工藝的優(yōu)點集合所形成的一種技法。臨澧出土的一枚金制庭園小景鏤空簪,就包含了錘鍱、打孔、穿結、鈒鏤等工藝。發(fā)簪既顯簡潔利落的同時又干凈雅致。“錘鍱”是宋代頭飾制作的重要工藝,這種工藝打造出的圖案不僅很立體而且還具有浮雕感,頭飾豐滿,并且佩戴也輕松舒適。湖南出土的鎏金桃花山茶雙鸞銀腳簪,運用了錘鍱的技法,紋樣深深淺淺、疏密結合,體現(xiàn)了桃花山茶的生動鮮活。上文所提及的金蓮藕花簪,花瓣層層疊疊飽滿生動,簪頭不大卻精致巧妙,每瓣蓮花金片的造型都精巧別致,整體飽滿的同時細節(jié)之處又盡顯精美,立體的造型設計凸顯工藝的合理性與重要性。

      結構與結構之間產(chǎn)生的動態(tài)理性美,步搖簪的簪身與墜珠于行走之間微微散動,既能體現(xiàn)女子的活潑靈動,又能使人浮想聯(lián)翩。在發(fā)飾的制作工程中制作者需要做周全的考慮,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這種平衡狀態(tài)是需要經(jīng)過設計師一定的精心設計和邏輯思考,如長寬比例、重心的位置、承重的思量、外觀的美化等,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結構工藝的理性美。宋代女子發(fā)飾是隱匿于外表之下的精美工藝結構,展現(xiàn)的是一種質樸而理性的魅力。

      (三)獨具匠心的設計思維

      1.以小見大、形神兼?zhèn)?/p>

      宋朝的美學洋溢著濃郁的文人氣息和理性精神,受到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和以陸九淵為代表的“發(fā)明本心”等各種思潮的影響,使得設計師的審美從直觀描述轉向整體神韻的表達,以小見大,講究的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自然萬物多種多樣,設計師通過“酌事以取類”“撮詞以舉要”的方式做到“微塵中有大千,剎那間見終古”,以有限之體達無限之感。以小見大的設計思維使得當時的頭飾妙趣橫生,將頭飾的意趣在與受眾主動的交流領會過程中直達心靈。

      《系辭傳上》言:“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狈律墙橙吮容^擅長的設計思維,將生活中的所見所感在浮想聯(lián)翩的構思之后,通過一定的技巧運用在頭飾之上,如上文所提到的石榴、蓮花、蓮藕、祥云、鴛鴦等。宋代女子發(fā)飾的設計者們透過生活與自然,結合自己的情緒與感受,從而創(chuàng)作形神兼?zhèn)?、清新自然、令人浮想?lián)翩的作品。善于聯(lián)想主要體現(xiàn)在兩點:一點是造型紋樣與原型相關聯(lián);另一點是作品的內涵以及寓意給人想象的空間。以花朵為例,設計師將花種的特點如牡丹的艷麗、梅花的淡雅、芍藥的妖嬈等凝練之后體現(xiàn)在發(fā)飾上,使受眾在短時間內理解設計師所表達的深層含義。

      2.兼收并蓄、通文達藝

      雖然宋代女子發(fā)飾的風格發(fā)生轉變,但還是借鑒了前朝之風,以包容開放的態(tài)度對待前朝的歷史和文化,對頭飾的設計構思進行吸收并創(chuàng)新,從而設計出符合時下審美觀念的發(fā)飾。宋代有不少女子的頭飾特意對以往的頭飾進行造型、紋樣等風格上的模仿。在前朝發(fā)展的基礎之上,結合時下的社會生活,使得頭飾散發(fā)著宋代獨有的閃光點,宋代女子發(fā)飾的設計體現(xiàn)的是傳承和創(chuàng)新。

      優(yōu)秀的設計師要具備一定的審美觀,也要掌握結構工藝的科學知識,做到通文達藝,豐富頭飾的紋樣,優(yōu)化設計結構。設計師在大量的生活和實踐中積累,通過反復觀察、體會、分析、研究,從而把握規(guī)律和感受,將自己的思考融入發(fā)飾設計中。宋代經(jīng)濟文化發(fā)達,印刷術的發(fā)明為詩書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再加上與文化相關的教育政策支持,樂于讀書并學習知識的現(xiàn)象蔚然成風,在讀書、實踐的過程中,宋代手工藝人可以收獲大量的發(fā)飾案例、豐富自己的創(chuàng)作素材、思考時下發(fā)飾的優(yōu)點與缺點從而完善自己的設計思維。

      三、《閑情偶寄》造物美學對現(xiàn)代發(fā)飾設計的影響:

      古為今用、兼收并蓄

      近幾年,大量的國風、國潮這些語匯出現(xiàn)在生活中,“華裳九州”“西塘文化漢服”等各種古風活動層出不窮,可見中國傳統(tǒng)服飾再度風靡于年輕人之間,發(fā)飾也根據(jù)現(xiàn)代人的審美觀念進行了一定的改良與簡化,或者根據(jù)設計師的奇思妙想,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然而“須新之有道,異之有方。有道有方,總期不失情理之正”[6]。

      《閑情偶寄》中言“宜簡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如上文所提到蓮花蕾玉冠,外觀簡潔大方,材質也是直接體現(xiàn)玉本身溫潤通透的美感。過于繁瑣的發(fā)飾不太符合時下年輕人的審美觀,簡潔新穎的款式更受歡迎。這個“簡潔”是需要設計師反復思考的,用寥寥數(shù)筆表現(xiàn)造型的靈氣婉約、繾綣之情等,需要精湛的工藝才能將氣韻生動的美流散于線條中?!耙俗匀弧钡脑O計觀也給設計師提供了靈感,樸素的枝條、小巧的野果以及一些造型別致的自然之物等都在設計師的手中變成了發(fā)飾,從而煥發(fā)新的魅力,兼具現(xiàn)代美感、古風韻味、自然之美,讓人為之贊嘆,感嘆自然萬物的奇妙。“是以無情變?yōu)橛星椤钡乃枷肟紤]了心理學在設計語言中的重要性,如上文所提到的竹節(jié)釵、金蓮藕花簪?!坝星椤币簿褪乾F(xiàn)在所說的情感化設計,將人放在設計的第一位,發(fā)飾造型、色彩、紋樣等都需要結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心理。

      總而言之,中國傳統(tǒng)發(fā)飾設計師,應當學習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高自身的審美眼光,掌握當下流行趨勢[7]。我們應該立足于現(xiàn)代設計語言,思考前人的造物思想觀,通過一定的思考、轉化、融合,使得這些極具價值的造物美學古為今用,與現(xiàn)代設計語言相結合做到兼收并蓄,提煉出一套蘊含東方美學的設計觀。

      四、個人創(chuàng)作“赴卿”:行也思卿、坐也思卿

      作品整體的調性參考宋代女子發(fā)飾的美學特征與設計思維,選用“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云”一般清新澄澈、瑩瑩帶綠的淺色,顏色清新自然,玉環(huán)、墜珠、發(fā)簪相互呼應,造型簡雅別致。選用云紋,一是因為云紋有著表達愛情之意,二是云紋寓意萬事順意,希望自己心愛之人能夠與自己攜手同行、一生昌順。行走間墜珠在云紋之下微微晃動,動靜結合,表現(xiàn)了女子安靜與活潑的特質。材質選用岫玉、合金、鍍銀、鍍金,并嵌上合金人工寶石?!靶业米R卿桃花面,從此阡陌多暖春”從詩句中提取“卿”字,“赴”字含有贈予之意,兩者合為“赴卿”,主題意為“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卿,坐也思卿”。整體造型以圓環(huán)、云紋為主,墜珠為輔,珍珠以每串九顆或九的倍數(shù)暗含長久之意,表達男女之間愛意綿綿和相守一生的情感(如圖4、圖5、圖6)。

      五、結語

      《閑情偶寄》中的造物美學觀對當今的各類設計均有其影響和作用,我們需要不斷地研究其中的設計思想,與現(xiàn)代語言相融合,從而在自己的設計中表達出來。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傳統(tǒng)造物文化從未間斷并且一直被探究,擁有極高的生命力與價值。研究思想史的史華慈先生曾說,“思想史不應比作博物館,而應該比作圖書館,即保存過去的東西,也許有一天又會有某種參考用途”。我們應該汲取內涵深刻的傳統(tǒng)造物文化并轉化運用于現(xiàn)代設計語言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設計中仍有其價值和生命力,可以在這個時代繼續(xù)發(fā)揮其魅力和作用,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之后依舊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楊海英.《閑情偶寄》居室設計理念及其啟示[J].語文學刊,2012(13):12-13,18.

      [2]王敏,徐征,楊先藝.《閑情偶寄》造物觀中的“趣味”美學解讀[J].包裝工程,2021(24):286-291.

      [3]陳虹,吉海娟.時尚文化元素在現(xiàn)代首飾設計中的表現(xiàn)方法[J].上海工藝美術,2013(1):88-91.

      [4]劉倩.傳統(tǒng)吉祥紋樣象征性意義及其對現(xiàn)代設計的影響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5]許靜.宋代女性頭飾設計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

      [6]陳志玉.基于情感化設計的《閑情偶寄》家具設計解析[J].包裝工程,2017(12):192-196.

      [7]周金靈,吳世剛.中國傳統(tǒng)發(fā)飾的發(fā)展前景探究[J].遼寧絲綢,2021(1):51-52.

      作者簡介:

      孫遠志,桂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三級教授、正高級工藝美術師、碩士生導師,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藝術哲學在讀博士。研究方向:藝術哲學、工藝美術。

      馬凱瑩,桂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藝美術。

      編輯:姜閃閃

      猜你喜歡
      閑情偶寄設計思維
      產(chǎn)品設計中的意境美
      淺析物聯(lián)網(wǎng)時代智能產(chǎn)品的設計思維和策略
      產(chǎn)業(yè)大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對新型設計思維模式的影響
      紡織導報(2016年12期)2017-01-06 12:20:36
      基于翻轉課堂的企業(yè)級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探索
      計算機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0:47:55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設計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探究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39:35
      《閑情偶寄》中的中國女性之美
      論《閑情偶寄》中水田衣對個性化服裝設計的影響
      影視動畫劇本·創(chuàng)作者·觀眾
      戲劇之家(2016年17期)2016-10-17 11:03:14
      淺析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設計藝術理念
      今傳媒(2016年7期)2016-09-07 00:42:03
      李漁閑適自然的審美情懷
      澜沧| 炎陵县| 嘉黎县| 尚义县| 辽中县| 佛冈县| 房产| 七台河市| 蚌埠市| 安乡县| 温宿县| 南安市| 西华县| 泸州市| 庄浪县| 阿城市| 上犹县| 南城县| 滨州市| 通山县| 禹州市| 慈利县| 玉山县| 吴江市| 汾西县| 临泽县| 东乡县| 石柱| 长宁县| 宜城市| 福安市| 大石桥市| 花莲市| 安岳县| 金乡县| 方山县| 岳普湖县| 潮安县| 洪雅县| 固阳县| 利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