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們如何尋找自己

      2023-08-13 08:00:53胡梅仙
      網絡文學評論 2023年4期
      關鍵詞:死亡

      胡梅仙

      摘要:劉廣鑒總能在脆弱之際找到死亡作為避難所,從而安全規(guī)避了死亡。作者對于死亡的想象又是非常美好的,他把死亡當作一個宇宙的深淵,但又不是完全靜寂的,其中包含著生命的升騰和未盡的狂歡。愛情成為劉廣鑒心靈的依賴需要,也是他自由人格自我情感實現完成的最高對象。劉廣鑒是一個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又確定自己不是需要眼前生活的人,他身上表現著一種失望拒絕又在思索探尋的品質。劉廣鑒的靈魂獨白和對話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人和神的對話,這將小說提高到哲學和宗教的高度。

      關鍵詞:《風華正茂》;“死亡”;愛情無法治愈生活;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

      一、隨時而來的“死亡”

      在《風華正茂》中,小說開頭以一句“世道可真是變了,沒想到十一月里腳背上還讓蚊子狠命叮咬了一番,奇癢無比?!?來暗示主人公與現實的不契合。一切都是那么不可理喻,表現著世道異常,主人公對現存事物的莫名煩躁和不接受。劉廣鑒和莉蓮的私情被發(fā)現,他給自己打氣決心自殺并實施行動。在自殺后的陰陽交界中,作者通過劉廣鑒的感受又一次探討了人接近死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人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樣子,人活著是什么意義的問題,以往所有的生活“它是如此浩大,讓人聯(lián)想到寺廟墻面上佛陀普渡眾生的的巨型彩色浮雕。一切都在滾動,遠看則凝固成形。到處都是稠密的黑暗,它是無邊的夜色中泄入的一束光焰,它就是他的生活,宇宙外殼上一道若有若無的紋路,一架向上升騰的秋千?!保ǖ?3頁)此處想象奇特,人的靈魂是宇宙外殼上一道若有若無的紋路,人不僅不是地獄的囚徒,它甚至可以黏附在宇宙外殼上,還可以在宇宙表面升騰,可以想見人的力量的偉大。

      劉廣鑒只要一遇到不順心,他就會提到死想到死,好像死亡這時是個借口,是他擺脫暫時不如意的工具。死亡都可以不怕了,還有什么可怕的呢?死成為一個避風港,一個逃脫現實可以暫時救自己的地方,構成小說“死亡——暫時藏自己的地方”的意象。這是一種自動提示,主動對現實世界的規(guī)避,以此免受現實的傷害。死亡的精神勝利法仿佛隨時可以假想死亡的方式逃避現實中的煩惱困厄。如果劉廣鑒始終籠罩在死亡誘惑的陰影中,可能就不敢輕易觸碰“死”這根電線了,自己可能就真的有生命危險了。這同時也是一種青春的傷感,傷感此時還在痛苦的表面,還沒有深入痛苦。所以,劉廣鑒這個人物不僅是哈密萊特似的有著深刻人生痛苦和思索的人物,某些方面也類似于《圍城》中方鴻漸那樣有些無用的人物?!跋褡约哼@樣軟弱的心靈,這樣黏黏糊糊的性格,注定一事無成——能混口飯吃就不錯了。”(第89頁)這句話特別無奈,既是劉廣鑒對自己的安慰也是不甘。主人公死亡念頭的多次閃現,是一種人文學者的多愁善感,同時也是現代人與現代社會對立沖突的一種表現??雌饋頃r刻厭倦生命準備放棄生命,其實是對生命最徹骨的熱愛和追索,在追求中產生的茫然和失落感。

      當莉蓮背叛劉廣鑒時,他想到了死;劉廣鑒被孫佳馨色誘敲詐處于危險之中,他又想到了死。劉廣鑒的死可能帶著一點主人公的軟弱和疲倦,對于劉廣鑒的情敵顧誠松,作者也寫到他想和訓他的上司同歸于盡的心理。劉廣鑒的不滿希望通過對自己生命的暴力來反抗。很多事情不能通過法律文質彬彬解決,只能通過暴力解決。暴力在某種程度上不是粗野,而是血性。在軟弱和血性之間,游蕩著作者詩意的美善靈魂和堅韌堅強的反抗欲望。

      劉廣鑒在大學學院上班,他和學院體制格格不入,這讓他常常處于一種茫然孤獨中。什么教代會代表,劉廣鑒不感興趣,什么基地運作匯報,他不想做這些形式工作。當他從污濁的各種造假、應酬中脫身而出,他希望從愛情中得到人生失落不如意的彌補,從學生中尋找到新鮮的人生氣息。因為在愛情和學生那里他可以找到其心靈慰藉最真實的需要,即是真和美。在填各種該死的表格和希望見到自己的女友莉蓮之間,劉廣鑒顯然希望逃離這些形式主義的表格,而將頭埋藏于愛的安樂窩。這些表格是M大學外文學院法語系申請全國法國語言文學重點研究基地的申報材料。這些申報如果不請專家吃飯、不打點專家是不可能成功的。劉廣鑒看不慣不習慣這一套,因為自己的清高真誠品格,反而脫口說出一些得罪專家的真心話,這讓劉廣鑒成為眾矢之的。劉廣鑒在這樣的體制中處處感到不適,”死”的念頭常常襲來。那些申報材料甚至達到上百頁,大大小小的表格“像是打開了一副中國套盒,盒中有盒,表中有表”(第4頁)。作者在這里提出了問題的實質,中國的官僚形式主義的問題。這是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其中養(yǎng)著很多吃閑飯的人。他們最會“搗糨糊”,壞的好的一起搗,這樣壞的也變成好的,好的遮蓋了壞的,然后壞的就躲在好的后面繼續(xù)發(fā)酵,繼續(xù)害人。多么貼切生動的比喻。如果不是深受其害,真是不能體會其中所玩弄的權術。“你們哪一個真正關心過學生,關心過他們的成長,關心過他們的靈魂?!保ǖ?5頁)真正的大學教育是深度靈魂素養(yǎng)和學識結合的教育,不是搞什么指標得什么人際關系換來的獎。急功近利的大學建設和學生教育都是作者要關心的問題。

      學校舉辦學術文化周,劉廣鑒辦事不周受到領導批評跌跌撞撞地走在校園里,一個女學生疾步上前問候他:“劉老師,你哪里不舒服?”“她臉上清純的笑意點點滴滴地沁入他的心肺,化作幾縷略帶甜美的慰藉?!保ǖ?9頁)劉廣鑒本身對辦那種瑣事不在行,也不喜應酬,他感到的只有失意想逃離。當聽到一個清純的女學生的問候,他這時的感覺就像沙漠里遇到甘霖。人是需要慰藉和人情味的,這個女學生的問候讓劉廣鑒那一時刻感到自己并不是孤單的。當你在孤獨無援中,即使一個賣菜的老農對你的善意都會讓你一天溫暖。這個女學生的清純美好對應著劉廣鑒看不慣的觥籌交錯精于鉆營。劉廣鑒是一個非常純粹的人,純粹得不想牽扯那些與他無關的任何事,他只想戀愛、做學術、獨自思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讓當官的有絕對權利,讓權力話語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必然會產生阿諛奉承的小人。權力不應該被當官的和少數人壟斷,否則奴隸永遠根絕不了。“小的聽大的,下級聽上級的,這兒誰權大就誰說了算,不然全亂套了:他的原則就是這樣?!保ǖ?5頁)語言舉重若輕,“不然全亂套了”這個看起來很有理由的理由,讓社會哪里有公平正義哪里有敢發(fā)聲的地方?“即使不全是垃圾,大部分也是水貨?!凑F在風氣徹底壞掉了,從上到下都是騙,搞出來的東西沒人真會看?!灰薪涃M可以申請,大家心安理得地混下去,皆大歡喜?!保ǖ?16頁)在申報學科基地時,劉廣鑒說的這些話顯然有些不合時宜,但他說的又全是大實話。他感到自己就像木偶,被人牽著演戲,內心里又憎恨自己是木偶,這種情感在劉廣鑒的身上自始至終都存在,他渴望一種更理想的生活環(huán)境中的生活方式。他像被困在網中無法擺脫,他因此憤世嫉俗孤單無助甚至常常發(fā)出絕望之聲?!澳睦镉惺裁垂绞裁凑x,瞎扯蛋!……只有騙術的高低之分精湛拙劣之分。一切都是表演……”(第215頁)不僅是職業(yè)道德的墮落,更是人心的墮落。當莉蓮和顧誠松走到一起,劉廣鑒可以評教授因為自己不去巴結領導而落選、寫信辭去法語研究基地秘書長、拒絕各種形式主義時的投票作假等等,他一次次想到了死。他的厭倦不僅僅來自他敏感的心靈,更是對瑣碎現實的無法承受。他希望做一個完全自由自主跟隨自己內心的人,而這個內心又是有著他的尺寸的。他沒有害人之心,不害人,不計算別人,對愛情真誠,即使是對一個并不是那么完美純粹的女性,他要求的是自己內心的清潔衛(wèi)生。所以他的不滿和厭倦總是能時不時泛出,它的出口即是死亡,死亡能容納所有的這一切,它具有廣博的空間來消弭人世的痛楚和煩惱,即使死亡有時只是內心里閃過的一瞬或者想做給別人看的矯情的行為藝術,也能讓人暫時躲避內心的不耐和絕望,從而以內心的假想死亡逃過眼前的劫難。劉廣鑒似乎是個與現代社會不相合的人,但他沒有怪癖,他只想做一個求真的堂堂正正的人,他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軟骨頭不要做官僚奴隸。

      作為一個受過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作者的感同身受不僅是來自他的西方知識建構和精神價值觀,最重要的是中國學者在填寫這些漫無邊際的表格參與各種形式主義的造假時誰又不是怨聲載道。作者清醒地看到,這些形式里面包裹的不過是繡花枕頭里的谷糠?!氨M管是冠冕堂皇的官樣文章、狗屁文字,鍍了金的坑蒙拐騙的垃圾,”(第4頁)但照樣得劉廣鑒去拼湊剪貼調包注水。劉廣鑒不想做一只寵物狗,對那些評委資深教授獻媚邀寵。他把那些所謂的國家項目、核心期刊論文稱之為“貨真價實的精品極品垃圾”(第7頁),可那些制造這些精品極品垃圾的人卻因此擁有名聲地位權力,“你以為你自己正經講道德,就不許別人吃香喝辣尋歡作樂了?”(第6頁)“天下皆濁你獨清”(第7頁),這些失意失敗的想法讓劉廣鑒“漸漸陷入了迷蒙的沼澤地里”(第7頁),劉廣鑒感覺自己就像行尸走肉,為了那些在他看來無意義的形式工程,他惱恨她和莉蓮在一起的黃金時光被人攔腰截斷。為了辦學科基地,他們要去北京攻關,劉廣鑒這時只想逃避,甚至希望以死來逃避??雌饋碛行┛浯笃湓~,可以想見主人公的心理壓力以及對這些形式瑣事的深刻厭倦。他寧愿得心臟病死去或者從自動扶梯上摔下去或者候機樓坍塌。也許這種畏懼是有來源的,果然后面劉廣鑒說的話做的事大不合時宜,不僅影響了學科基地的申請,而且讓他自己也處于萬分灰心絕望的境地。那時,他唯一想的是,逃到莉蓮的身邊。這種描寫非常真切,當一個人遇到挫折時,他們就會特別想念愛人親人,這是一種心理依靠和補償。作者用非常具有感覺的語言寫出了主人公劉廣鑒那種面對現實無能為力想逃避甚至絕望的情緒。

      作者對于死亡的想象又是非常美好的,他把死亡當作一個宇宙的深淵,但又不是完全靜寂的,甚至其中包含著生命未盡的狂歡。“身體沉到了最底部,會在那里發(fā)霉朽蛀,化為塵土,靈魂卻在悄然準備下一輪的飛升?!保ǖ?3頁)死亡景象其實是作者痛苦和思索凝結的產物,它仍然是生的一部分,作品中的死亡意識與生一起構成了完整的生命鏈條。沒有經歷死亡領會死亡的人不能完全理解生,生命相對于漫長的死亡只是一瞬間。生命的能量又會通過各種物質再生延續(xù),人的不滅的靈魂會一直飄蕩在宇宙。作者以主人公不如意時常常掛在嘴邊的死亡和親歷死亡表現的是作者對于完整生命的深邃思考。沒有死亡,就沒有哲學,死亡無數次地誘惑人們,但生命只有一次。作者讓主人公到陰間游了一圈又回來了,正是對生命另一個世界的探索。真正的死亡是自然而然來的,是一種死灰樣的絕望,不需下定決心,既然需要下定決心,說明劉廣鑒并不想死,他只是在煎熬掙扎,他在思考,沉思是他非常典型的性格,并且很多時候他都有用行動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欲望。

      二、愛情無法治愈生活

      愛情成了主人公心靈的棲息之地,雖然女主人公不是那種很純情美好的女孩子,很現實很世俗,但對于劉廣鑒來說,與那些大多是重復別人的選題研究比較起來,愛情成為他心靈的依賴需要,也是他自由人格自我情感實現完成的最高對象。劉廣鑒準備轟轟烈烈地愛莉蓮,在某一刻,這成為他的最高愿望。寧愿愛而死,不愿默而生。表現著劉廣鑒強烈的個體自我實現意識,即以愛情來填補生命中所有的空虛和黑暗,唯有愛情,成為他生命中光明和熱情的來源。他不一定有多愛莉蓮,可是他需要愛情,這是最為重要的。莉蓮不一定是劉廣鑒心中理想的戀人,就像沒有美味佳肴,饅頭也一樣覺得很香。莉蓮這個人物形象同時表現出一些現代都市女性的錢色交易,作者非常敏銳地看到商品大潮中必然產生的身體商品性質。劉廣鑒也不嫌棄莉蓮曾經和一個富商同居,而莉蓮也不羞恥于和富商同居得到了一套房子,而且還會經常提到這套房子,并且為了全部得到這套房子和富商打官司。一般來說,和富商同居得到了一套房子,這是一件羞于啟齒的事,莉蓮津津樂道地說這件事,劉廣鑒也沒有表現出反感。劉廣鑒對莉蓮就是一種需要,心靈和身體的雙重需要。既然他們有緣,他就尊重這份感情,可莉蓮最后和她的同學顧誠松跑到了海南,他追了去,最終在無法擺脫的最后一點心靈和肉體的依戀中離開。莉蓮選擇了小顧,劉廣鑒和莉蓮無疾而終的愛情成為一種帶點荒謬的欠缺和惆悵。

      文中劉廣鑒手中拿著從超市買來的拖把為了節(jié)約不舍得打出租車,我想這也是莉蓮要離開他的原因之一吧?!皠V鑒提著長長的拖把走出收銀處,細碎的小穗子勾劃出一束束慘淡的寒光。拎著這么多東西,他還問保安附近有沒有公交車站。”(第22頁)一個知識分子的貧寒不動聲色地表現出來。無疑,劉廣鑒滿足不了莉蓮的欲望。莉蓮希望得到金錢又希望得到靈魂的契合交流,表現出現代都市知識女性的欲望擴張心理。“她不是有廣鑒嗎?他算啥,不過一個窮書生罷了。”(第24頁)雖然劉廣鑒在講臺上講法語迷倒學生一大片,“但這又不能當飯吃?!保ǖ?4頁)他們之間雖有一定的年齡差,物質女孩莉蓮其實和劉廣鑒之間并沒有真正的愛情,我們看到最多的是劉廣鑒在工作失意之時對莉蓮的思念依戀。不是莉蓮,劉廣鑒也會對另一個他比較喜歡的女孩這樣,因為他依戀愛情,因為他不如意,莉蓮就成為他心中愛情的依戀對象。在世俗煩瑣的工作之外,現代人都希望能追尋到一種讓心靈安寧幸福的愛情,劉廣鑒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同時,他有著一種柔弱的性格,這種性格對莉蓮這種女性只有一時的吸引力,而不會長久地吸引她。“他只是想暫時逃離自己那冷清的屋子,置身于活生生的人群之中?!保ǖ?56頁)愛情的失意讓劉廣鑒備感孤獨,房子里好像也不能待了,只能到人群中去尋找生的氣息,好讓自己能透一口氣,要不,他會感到被憋死了。“是誰在我附近哭泣,在我哭泣的時候?!保ǖ?頁)作者的迷茫哀傷變成一種人類共有的迷惘哀傷,相互的哭泣映照著人類彼此的孤獨迷惘無助。

      劉廣鑒一方面渴望愛情,另一方面他和莉蓮之間感到還是有一種沒有達到心心相印的隔膜。這讓他孤獨加深。其性格軟弱的一面與他的愛情遭遇應有一定的關系。如果他遇到的是一個真正欣賞他、懂他、心地純潔美好一心對他的女孩,可能他不會常常想到“死”這個詞,可謂只有蚌被刺激才能生出珍珠,死亡的假象誘惑于作品也是一顆黑色的珍珠?!皩λ眢w的各個部位,他已不再有陌生感,但莉蓮閃爍的目光中總有某種難以捉摸的東西。和早已向他敞開大門的身體相比,它似乎是一個幽秘的禁苑,上了無數道保險?!保ǖ?頁)這種不可捉摸、把握不到的東西也許正是劉廣鑒和莉蓮最終分道揚鑣的原因。雙方從彼此的愛中都得不到充分的滿足。一方面愛情是撫慰,可這撫慰又不充分?,F代人的欲望擴張使得每個人都不滿足,都希望得到更多。莉蓮和小顧跑了,莉蓮也不一定和小顧能長久相愛,劉廣鑒和莉蓮即使今日不分手,明日還是會分手,和小顧的追求沒有關系。如果命運真的陰差陽錯地讓他們倆結婚了,他們的家庭生活也會矛盾重重。一個甘愿給男人包養(yǎng)的女人,也許很難有男人能真正滿足她,一個愿意接受一個曾被包養(yǎng)的女人的男人,說明他更多的是被莉蓮的身體所吸引。小說中,我們很難看到劉廣鑒和莉蓮之間的深度靈魂交流。他們之間的關系好像隨便一點風吹草動都可以破裂似的。當劉廣鑒被莉蓮的情人捉奸,被逼磕頭像狗爬時,作者運用的是一種幽默狂歡化的語言,它的思想根源來自作者所受的西方教育,愛情并不可恥,哪怕為了它磕頭學狗爬。這和中國傳統(tǒng)的性罪惡、性不潔心理是完全不同的思想。作者讓劉廣鑒磕頭學狗爬,既表現著像劉廣鑒這樣的知識分子的懦弱無能,同時又有著一種我做事我承擔并甘愿受屈的心理。讓劉廣鑒這個人物具有復雜的立體感。

      對愛情的肯定用一種帶戲謔的方式表現,有一種悲喜交加的感覺。靈魂的孤獨需要愛情,但劉廣鑒崇尚的愛情很像被耍的猴子。“他爬行著,不,不再是爬,而是在跑,沖鋒,他的手爪在厚實的羊毛上擦掠而過,就像在牛羊成群的青草地上撒野打滾,仿佛真置身于一片曠野,覬視著四周起伏突隆的丘隴,奔涌的河水,無邊無際的繁密的松樹林。在馥郁得透不過氣來的松脂的芬香中,他就這樣向前爬行著,激動著,全身沉浸在絢爛無比的喜樂之中?!保ǖ?2頁)這種因為愛情所受到的屈辱類似于對應于一種身體欲望的狂歡。在作者彰顯正當欲望的合理性時,我們也能看到文中作者表露出的欲望與人的尊嚴的沖突。這也讓文本表現出一定的對欲望的克制和審視。欲望是人們生活的動力,身體欲望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只要在愛情中,它就是美麗亮堂的。作者有著對身體欲望的深深認同和贊美,把合理的欲望的實現當作人的意志力生命力自由張揚的表現?!鞍岩磺卸汲惺芟聛?,當成命運的禮物接受下來,一切都會很好,像一大片繁茂的罌粟花,絢麗華美,即便生長在污濁的野地中。”(第33頁)罌粟花美麗魅惑而危險,生命不也是這樣嗎?即使它長在污濁的野地,它也要美麗繁茂危險地盛開和追求。

      偉戈在玩妓女被抓包后想:“道德,在這個年頭道德值得上幾個錢?犯法亂紀的比比皆是。……嫖又怎么了?一手交貨一手交錢,公平合理,不比殺人放火好嗎?難道天底下真就容不下一張床,讓從早到晚受盡折磨煎熬的男男女女窩成一團,撒撒野快活上一番,至少覺得從娘胎到這世上來兜上一圈,不虛此行?!保ǖ?68頁)玩妓女你情我愿,總比勾心斗角違法亂紀要好吧。偉戈調遣女人像指揮軍隊,最后還是栽在女人手里,從一個大學教授流落到海南的一個小公司混生活。在莉蓮離開劉廣鑒和小顧跑了后,作者有這樣一段描寫:“他似乎真的超越了她,如同他超越了學院中的蠅營狗茍是是非非,置身于純凈高遠的境界之中?!幌朐購膭e處竊取光亮,終有一天他自己就是太陽,就是發(fā)光體,給別人帶來源源不斷的光亮。”(第273—274頁)當劉廣鑒在愛情中受到挫折,就像他在事業(yè)中受到挫折一樣,他會敏感地想到很多,他會在心中暗自激勵自己,不管是事業(yè)上的不如意還是愛情的背叛,只會讓他更加執(zhí)拗地追求生活和愛情的意義,雖然很多時候都是以失敗告終。劉廣鑒這個人物有一種暗暗的喜劇味道,更多的還是給人一種蒼涼的感覺。他不滿足于現實,在現實中屢屢受挫;他以追求愛情作為人生的慰藉,可愛情背叛了他。他是個失敗者,可他很多時候心中并不服輸并不甘愿做一個失敗者。他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知識分子,他對很多事情看不慣,可又無能為力。他在突圍在思索,他希望能找到新的生活。

      本來莉蓮是準備和劉廣鑒一起從海南回到上海,結果顧誠松來了,莉蓮改變了主意,我認為這種設計非常好。事物每一刻都在改變,它的不定性是由人的不定性帶來,給人物形象、社會現實和文本都帶來了一定的松動性,給小說增加了多重闡釋的空間。

      莉蓮對于劉廣鑒和顧誠松來說都有他們不能把握不能到達的地方,可以看出莉蓮的兩次愛情都不是那種她衷心喜悅愿意全心付出的愛情。說明莉蓮其實并沒把握到自己的愛情。她在愛情中是不幸的女性。

      小說以對莉蓮的描寫結尾,表現著作者對愛情最終的期盼和渴望。作者希望以愛和自由獲得內心的安寧和救贖。莉蓮對寧靜高遠境界的獲得和追求其實是作者故意賦予她的,所以,劉廣鑒最終能否獲得內心安寧和幸福還是未知數。這最少表現了作者對女性和理想愛情的向往。

      劉廣鑒對愛情的追求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自我內心要求的真誠肯定,還有什么比愛情更容易實現一個自由真正的自我嗎?當很多東西都受制于別人的支配,可能在人類的歷史中,只有愛情是不竭的動力,讓我們在密閉的空間更加深入地面對自我認識自我完成自我。劉廣鑒充分懂得,這是內心自由的捷徑。雖然愛情有時不可靠,但他一定還會繼續(xù)追求愛情。作者在這篇小說中一方面想表現內心最真實的欲望和需要,同時仍然有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道德的約束,使得作品關于性欲的描寫顯得較為含蓄,而在其后創(chuàng)作的《別了,日耳曼尼亞》中作者更能從容面對情欲描寫情欲。這是一種作者內心更加真誠面對人自身的方式。理想的生活形態(tài)和靈肉合一的愛情,成為主人公最大的追求、寄托,最大的生命意義。同時,在以愛情和自我自由為宗教的追尋和抵達途中,作者還在思考更多的問題。

      三、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

      劉廣鑒希望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這個新世界包括現實和靈魂雙重世界。“反正現在一切都亂了套,上下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不分,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且巡皇鞘裁措[藏的惡,而是赤裸裸的惡。這年頭,惡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可以在光天化日下無所顧忌地招搖過市,連塊遮羞布都不需要。它有這樣的力量,這樣的勇氣,向世人宣告:我就是惡,為非作歹的惡。我就是世界的主人,我有權將整個世界輕松地玩弄于自己的股掌之上。惡到了頭,一不小心說不定變成了善,而且是大善?!保ǖ?7—18頁)這年頭,惡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惡特別有力量有臉面,一些人不以惡為恥,反而以作惡無人敢告發(fā)無人敢懲罰為榮。所以大家都欺善怕惡。他們就是要向公眾宣布,我就是惡,你把我怎么樣?他們勾結在一起,抱成一團,官官相衛(wèi),民眾更是噤若寒蟬,或者助紂為虐,或者落井下石。很多人都成了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且惡還被打扮成了善,還要有好名聲。劉廣鑒看不慣這些光天化日之下還要打扮成善的惡。作者雖然只是觸動冰山一角,也足可以看到這個社會的膿瘡。

      偉戈和劉廣鑒是室友,偉戈混得風生水起,劉廣鑒處在哈姆萊特式的對人生的懷疑之中。小說中偉戈不算十足的壞和惡,但作者已看到在學術界這種歪風邪氣盛行的可怕,它就像一股毒氣,將會漸漸把社會染黑。劉廣鑒感到一種深沉的無能為力,可是他又最終失敗得幾乎一敗涂地。不管他怎么不屑、反抗,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生活幾乎是處處不如意,愛情、事業(yè),他就像一個沒落世紀的頹廢兒。劉廣鑒看起來受的苦難算不了什么,可是他感到的不滿失望甚至絕望是真實的。不一定來自山崩地裂的丑惡現實,而是來自根底里蘊藏的丑惡和不公正。劉廣鑒希望有一個新的世界來到,他只覺得不對,對生活和愛情的美他是能感受到的,可是他還想有一種新的生活環(huán)境,更公平更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

      “你們是那么和和氣氣地抱成一團,而且是臉不變色心不跳,從容不迫地犯下一樁樁滔天大罪,你們是無心無愧,一切都符合程序規(guī)則。但天下有比這更卑鄙惡毒的嗎?幾下折騰,就把別人的前途輕輕松松干干凈凈地葬送了?!保ǖ?91頁)這幾乎是全國高校的普遍情況。當官的不看你的成果,成果就是放在他們的面前都熟視無睹,這里面只有人際關系。他們的滔天罪行還會得到所謂的程序法則的保護。作者以高校教授的背景敢于大膽地揭示問題,才是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最需要擁有的良知和勇敢。所以,“真該燃起一把火,把它燒了,全燒了,燒個十年八年的,燒個片甲不留?!保ǖ?92頁)劉廣鑒看起來像賈寶玉一樣百事不關心與世俗有些脫離,其實內心清明亮堂。比起那些在現實中混得風生水起看起來冠冕堂皇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作者對這個人物其實是暗含著贊賞的態(tài)度的,雖然他也會嘲笑他的窮酸軟弱,審視他意志某些方面的不堅定??墒莿V鑒一直在和自己對話,所有的內容最終指向的是靈魂的飛升,而不是甘愿沉淪墮落??梢钥闯鲆粋€不滿于現實的現代知識分子精神探索的艱難歷程。其實,他最終是獲救了。從他多次要搗毀舊世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豪言壯語中,我們看到了他骨子里的硬氣。他決不會輕易屈服,他在等待著,無論是愛情還是生活形態(tài)的改變。

      當偉戈在風月場中出事后聲名狼藉,墻倒眾人推,作者看到了社會的丑惡骯臟,卑鄙虛偽,同時卻又通過主人公的口來反省自己和每一個人的劣根性?!翱纯次易约海约耗囊稽c比他高尚?你不也一樣嫖過嗎?只不過他運氣不好罷了?!保ǖ?58—259頁)從自己推及他人,使劉廣鑒這個人物具有了自省的功能,而不是像很多人犯了滔天罪行,仍然不自知還得意洋洋。這是最可怕的。人不怕犯錯,只怕不自知,還覺得是本事,而且每犯一次罪都抱著僥幸的心理,人生不是心靈的賭博,而是要夯實心靈,做有良心尺度和道德規(guī)范的人。雖然偉戈這一次的嫖行為還夠不上人格的污損,但他對權力、女人的無節(jié)制追求必然會受到欲望膨脹的懲罰。他們成為一群欲望的奴隸,而且常常打著冠冕堂皇的幌子。所以,作者不僅僅是寫高校老師的工作、愛情和生活,他要思考的是人應該過怎樣的人生?應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還有一種是自以為是的良心,“人們干壞事從來都沒有像他們是出自良心干壞事時干得那么淋漓盡致而又那么興高采烈的了?!保ǖ?59頁)如果一個人被欲望的魔鬼驅使,他就會認為魔鬼的教唆是法則,他的為所欲為傷天害理就成了他天經地義的做事法則了。

      在海南的聚會,使劉廣鑒看到更多官場的腐敗,每到這時,他就會出現和自己內心的對話:“我要讓他們知道這世界還不是鐵板一塊,讓他們明白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天底下還有沒有王法?”(第283頁)雖然劉廣鑒此時無論是工作還是愛情皆失意,可他心中仍有著對正直美好的追求并且內心燃燒著升騰的火焰,這火焰決不會因為生活愛情的挫折而改變消退。他可以一時頹唐,把死經常掛在嘴上,甚至可以一時想不開做出自殺的愚蠢行為,但只要他活著,他就決不做行尸走肉無思考能力的人。他和自己內心與蒙田的對話可以看作是他對另一個我的對話。即使痛苦厭煩了,他也要做一個內心波瀾不息的詢問者質疑者,并且希望自己通過這樣的內心對話獲得自我的肯定以及對未來之我的探尋和提升。他心中洶涌著巨大的熱情,所以才有看到雪山后獲得的巨大寧靜。如果沒有大的心胸,他將不能獲得大的寧靜和心界。所以,劉廣鑒又不是茫然的,無用的,他所有的一切表現表明他不是這個社會的侏儒和奴才,而是一個獨立的人。

      劉廣鑒在蒙田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蒙田的思想非常難以確定,就像狐貍一樣讓人把捉不住。作者的寫作意蘊也希望產生多棱鏡的效果,在不同的角度得到的體會、思考會不一樣。蒙田就像多棱體的世間萬物,變化無窮,卻又都是世間萬物的真面目??赡苁敲商锏膹碗s狡猾讓劉廣鑒迷惑,他希望摒棄蒙田最終的虛無和黑暗,“放一把火燒了,燒了干凈燒了爽氣燒了解氣!還我一個明亮晶瑩剔透的世界,在火光中一個嶄新的世界將會產生,鳳凰涅槃的產生?!保ǖ?55頁)劉廣鑒是一個沒有給自己定位的人,甚至不知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又確定自己不是需要眼前生活的人,他身上表現著一種失望拒絕又在思索探尋的品質。“在內心深處他始終無法認同這座小市民糜集的城市:這不是他的家,也不會是他的家。曾幾何時,他渴望過上一種超拔于蕓蕓眾生之上的生活,一種富于動感而又飽滿結實的生活。”(第261頁)

      來自生活的感性描寫是小說中最為可貴和動人的地方,作者用的是貼近生活耐以咀嚼的語言。繁復雅致的語言和一些日??谡Z化的表達讓文本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是平常生活中的錙銖積累。整篇小說看得出幾乎全是來自作者自身經歷和看見的生活,所以具有個人性,這種個人性讓作品在很多地方顯現出獨特性。比如,文中出現很多類似于劉廣鑒的具有思想深度的獨白對白,怎樣實現公平正義?怎樣不演戲?怎樣不作假?怎樣不自我欺騙?怎樣可以自由地思考和說話?怎樣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是追尋內心向往的自由和愛情還是成為一個世俗體制中利益的追求者?是對現實熟視無睹還是奮起反抗?是讓愛和情欲的理想高揚還是尋找一種更加沉潛寧靜的狀態(tài)?是以多面的眼光看待這世間、做人還是保持著憤世嫉俗的習慣?是聽從耶和華的教誨還是追求一個最真實的自我?

      小說開頭就寫到教堂的贊美詩,迷途的羔羊只等著上帝來救贖。而在整個故事中,上帝已被暫時忘卻。在中國這樣一個無宗教的國家,我們更多的是按照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而生活而成長,作者從未放棄人應該怎樣存在生存的問題,這讓文本顯現出自始至終的焦灼狀態(tài)。大多數人都是失去尺度信仰焦灼不安內心搖晃的人。他們追名逐利追求權力女人,唯獨忘了怎么讓自己成為一個寧靜澄澈明朗的人。他們的欲望一方面彰顯著生命之力,可作者并不僅僅滿足于此。所以文中常有先賢的詩歌警言表現著作者動中取靜的要求。熱愛愛情但有美德,執(zhí)著自由仍抱悲憫理解之心,想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但是要等待時日,陷在欲望陷阱中仍保持哲人思索的尊嚴。劉廣鑒的靈魂獨白和對話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作者內心與神的對話。當劉廣鑒與神對話時,作者賦予了他神性,“他自己就是太陽,就是發(fā)光體?!保ǖ?74頁)雖然劉廣鑒最終被莉蓮拋棄被孫佳馨誘騙,都不能破損他的良好本質。作者一方面希望通過某種信仰獲得救贖,另一方面也表示出對信仰的懷疑。文中的人神對話,將小說提高到哲學和宗教的高度。

      作者以嚴謹的態(tài)度對理想的偉大抱負希望借此來解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諸多問題,而且深入到問題生活的本質,給我們更多的關于生活生命意義的思考,并希望以自身經歷來構建都市的一部分歷史。在王宏圖的很多小說中,可以看到作者一以貫之的精心寫作態(tài)度,每一篇都有自身的體驗體會,這讓主人公有著作者特有的江南人柔弱多情的氣息,可是主人公的內心又特別堅韌,是一個偉大的思想者甚至是行動者。怎么在黑夜中尋找光明?怎么在死亡的誘惑中熱愛生活?怎么用一己之力的反抗來摧毀一切腐朽的事物?暗顯出主人公柔弱的外表之下面對龐大事物的勇氣。他希望用自己的知識和良知來為社會、人生開處方,以對愛情的追求表現出作者內心的純良和美好。

      “喔,黑夜,你何時消失呢?我何時能夠在黑暗中找到光明呢?”(扉頁)恍惚中劉廣鑒聽見蒙田說:“只有上帝向他伸出特殊之手,他才會更上一層;只有他放棄自己的手段,借助純屬是神的手段提高和前進,他才會更上一層?!保ǖ?54—355頁)作者借助劉廣鑒和蒙田的對話來思考人怎樣自我提升自我救贖的問題。蒙田說要借助神的幫助,也即是人要變成神,才能真正地主宰自我。當人永遠保有良心尺度道德準則獲得安寧時,人就是最大的神。當劉廣鑒看著雪域高原的潔凈神圣,他的心像被洗了一樣,仿佛自己置身于一片神性的土地,可以把一切世俗的煩惱欲望都拋棄?!氨M管我不是天主教徒,但我對紀念碑風格的大教堂卻有著深深的迷戀,我確信人性深處有種超越自身的沖動,而華麗壯美的教堂只不過是這種深層意愿的外化罷了?!薄岸嗪玫某陝诎?,經過了一番深思,終得以放眼遠眺神明的寧靜!”1劉廣鑒是一個探索中的知識分子形象,有些像歌德詩劇《浮士德》中的浮士德形象,如果浮士德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進取探索的知識分子形象代表,應該說,劉廣鑒就是現代中國特有體制下受過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與體制摩擦又希望能尋找生命意義的知識分子形象。作者不僅肯定生命之樹長青的勞作動態(tài)之美,更追求一種內心安寧的神性之美,那即是一個他所向往的新世界。

      作者單位:廣州大學人文學院

      猜你喜歡
      死亡
      黑暗的藝術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8:46:44
      永恒,美與悲劇之源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4:41:26
      從《真夏之死》看三島由紀夫對死亡的憧憬
      《斐多篇》中蘇格拉底的生死觀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10:07:16
      紅十字騎士的死亡與再生
      里爾克《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中第九首的死亡思想分析
      論奧尼爾劇作《榆樹下的欲望》的死亡主題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8:58
      青春電影中的“死亡”母題解讀
      電影評介(2016年9期)2016-07-11 08:25:59
      美劇“死亡”,真相不止一個
      我經歷了一次“死亡”
      南方周末(2015-07-09)2015-07-09 18:38:31
      昭平县| 孝昌县| 孟津县| 米林县| 天峨县| 白沙| 文山县| 抚松县| 阿坝县| 泸定县| 汝南县| 高陵县| 镇康县| 洮南市| 湘西| 平江县| 龙里县| 连江县| 文昌市| 肇庆市| 济源市| 鲁甸县| 孙吴县| 墨竹工卡县| 嘉兴市| 通渭县| 静乐县| 远安县| 旅游| 息烽县| 酉阳| 禄劝| 贵德县| 商城县| 临城县| 惠来县| 兴文县| 巴青县| 三江| 思南县|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