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東
少年心事當拏云
唐朝李賀有一首詩寫道:“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拏云,誰念幽寒坐嗚呃?”這首詩很勵志,它鼓勵少年遇到了挫折與失敗,也不要垂頭喪氣,而應(yīng)該自勉自勵。“少年心事當拏云”表達的正是少年要發(fā)奮圖強、立志成才的心志。
從我多年教學經(jīng)驗,以及我個人成長歷程來看,一個生命的順利成長需要多種因素,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客觀因素,客觀因素是每個人自己無法選擇的,比如家庭出身、成長環(huán)境等。二是主觀因素,比如勤奮、刻苦、求知欲強、敢于迎接挑戰(zhàn)、有勇氣、有志向等等,這些對一個人的生活、學習和成長起到很大作用和影響;當然,懶惰、嫉妒、心地狹隘、自以為是的性格也會影響自己的學習、交友和工作。
主觀因素是第一位原因,客觀因素是第二位原因,客觀因素通過主觀因素起作用。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外部環(huán)境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孟母知道自己才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因素,于是主動選擇鄰居,擇善而友之。
大學時,我們班上有些同學家庭出身很好,見識多些、廣些;有些家庭條件不好,甚至貧困的同學就顯得很自卑。我的出身也不是太好,父親是一位普通的鄉(xiāng)村教師,家里人口多,經(jīng)濟條件差,少年的我也有些自卑。但我也不羨慕那些家庭條件好的同學,更愿意在學習中超越他們,所以發(fā)奮讀書,勤寫文章,畢業(yè)后就到了大學任教。初中時,我有一位同學,他的腿有殘疾,但他不因此自暴自棄,而是心懷大志,刻苦讀書,高考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最終被中山大學錄取。
客觀因素往往是很難改變的,但主觀因素卻可以改變。父母提供的經(jīng)濟條件和就業(yè)條件再好,畢竟是外部條件,如果自身不強大起來,缺乏專業(yè)能力,缺乏競爭力,在后面的工作中也會遇到挫折和失?。环粗?,即使先天條件、客觀環(huán)境并不如意,只要努力發(fā)揮個人作用,努力行動,克服不利條件所帶來的束縛,最后也能實現(xiàn)自己理想目標,到達成功的彼岸。
教育當從立志始
同樣的條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發(fā)展,一個人能否健康成長與學校家庭社會密切相關(guān),但起更大作用的是自己。
去年,上海市婦女干部學校編了一本《巾幗傳奇(1949-1978)》的書,交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負責組稿的老師請我審讀書稿,于是我通讀了其中所有的章節(jié)。閱讀中我發(fā)現(xiàn),吳貽芳、林巧稚、謝希德、梁軍等女中豪杰,有的出身于名門,有的出身于平民之家,但她們能在各個領(lǐng)域里取得驕人的成就,除了有集體的關(guān)心、時代的機遇等條件,靠的無非是自身努力。她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少小就立了大志,然后虛心向人請教,吃苦耐勞,加倍努力地去學習與工作,用實踐行動去讓夢想變成現(xiàn)實。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一個人有了勤奮謙虛的品格,就容易取得好成績,也能交到很多朋友;反之,一個人要是懶惰不自律,甚至嫉賢妒能,陽奉陰違,不但難以取得成績,還可能眾叛親離,最終成為孤家寡人。無論如何,一個人生活、學習和成長的主觀因素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一個人愿意變好,并努力去完善自己,就可以克服性格的弱點,改變不良的習慣和作風,獲得大家的認可和支持。
這在家庭教育中給了我很大啟示。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我始終堅定“為學須先立志”的教育理念,引導(dǎo)孩子明確目標、樹立理想,培育美好心靈,鼓勵孩子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志當存高遠
俗話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須從小立志,志當存高遠。立志,就是要樹立自己的學習、行動、前進的目標,高遠的志向即理想。少年之成長要心懷大志,樹立理想,有了志向,才不會迷路。
當然,立志之后,最重要的是付諸行動,要勤奮努力地去學習、去實踐。古人所言“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強調(diào)的就是要愿意去行動,敢于實踐,把理想與實踐結(jié)合起來。有些人很有志向,可是缺乏行動力,不愿意去努力學習,不愿意去克服困難,只想躺在舒適區(qū),那就很難達到目標,而所謂的志向也就變成了一個泡影。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指的就是這樣的情形。
少年時期,我的學習也曾經(jīng)遇到困難,甚至想放棄學習,后來,父親的目光和母親溫和的鼓勵,使我有了信心和目標,也決定不再懈怠,努力追趕,于是我順利考上了高中,高考時以縣里文科狀元的成績順利考上大學,讀了當時很難考的英語專業(yè)。
家庭教育中,父母要鼓勵孩子立大志,樹大德,教會孩子辨別、尋找自己的志向,引導(dǎo)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平日里,除了盡可能給孩子提供生活、學習和成長的必要物質(zhì)條件,還要注意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引導(dǎo)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了清晰的目標,明確的志向,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就有了內(nèi)在動力,加上他們敢于虛心求教,勤奮刻苦,勇于實踐,相信孩子一定會穩(wěn)步前進。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