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怡
是很安靜的黃昏,關(guān)車門時重重的“嘭”的一聲從樓下傳來,或者是幾聲突兀的狗叫把小區(qū)的平靜攪亂,緊接著是孩子們的喧嘩,是模模糊糊的稚嫩的聲音。聽,我只能聽。看,連黃昏余暉的一角也看不到。這四周全是居民區(qū),所有的家都像馬蜂窩,一個個洞,密集、緊湊,令人窒息。
城市的高樓大廈太宏偉了,以至于可以完完全全遮擋黃昏的絢爛,可以將心中的柔軟層層鎖上,厚實地包裹起來,就像我畢業(yè)時無奈又留戀地把三年的記憶與歲月塵封一樣。
我想起了很小的時候看到的黃昏。那時還在老家,夕陽西下,絢麗的紅色染在天際,一團一團的云,在天空漫無目的地飄動,風(fēng)不經(jīng)意吹過,帶著一股飯菜香。輕輕地,風(fēng)又將夕陽吹得愈加燦爛,遠處的幾棵參差不齊的樹和黃昏融為一體,只剩下寥寥樹影,鋪在溫?zé)岫鴷邕h的大地上。
我靜靜地等天色變暗,看著遠處的緋紅漸漸縮小,看著落霞與孤鶩齊飛,看著夕陽羞怯地用袖子遮住泛紅的臉,慢慢躲到山后面去。我靜靜地等,期待著明麗的色調(diào)趨于一致,黑暗吞沒一切。“寶寶!吃飯啦!”奶奶用方言向窗外喊,裊裊余音伴隨著鍋鏟在鍋里攪動的聲音在空中回蕩。我興奮地向她跑去,夕陽的余暉中,我聞到了她衣服上沾染的飯菜香。她布滿老繭的手在我頭頂輕輕拍打,我的臉貼著她微胖的肚子,感受著她的溫暖!
黃昏中的親情,心與心相連!
之后我就離開老家,上學(xué)了。還記得那時放學(xué),太陽掛在天空,慢慢地、筆直地垂落下去,周圍似乎沒有一片云,路邊也沒有一棵樹,陽光就這樣毫無保留地照在我們神采奕奕的臉上。我們或哼哼唧唧地唱著歌,或推推揉揉地說說笑笑,嬉笑聲讓周圍的過路人轉(zhuǎn)過頭,投來羨慕的目光。
到了離別的路口,同學(xué)握了握我的手,我攤開手一看,一顆糖果,形狀就像眼前的落日,普普通通、簡簡單單,但卻是那么甜美,那么溫馨!
黃昏里的友情,心與心相通!
看過感觸最深的夕陽是在大學(xué)寒假去敬老院參加社會實踐的時候。黃昏時分,我推著一位奶奶出了門,看到白墻似被涂抹了一層粉色,天是粉色的,地也是,仿佛天地都被粉色包裹著。房檐恰到好處地投映出幾塊陰影,風(fēng)吹得很輕,沒有驚擾到這一切,墻角的幾棵草和眼前的石子路此刻顯得格外溫柔,一切都像被玫瑰酒泡過,又像沉淀在蜜糖的罐子里。“好久沒人陪我看黃昏了,還真美!”那位老人一口蹩腳的普通話,說著說著自己卻笑了。我當(dāng)時想,好在這世上有黃昏,可以包容他們的孤獨,用溫情的回憶融化他們的心。也許,每個人的心都是孤獨的吧!
不久后,我也感受到了這份孤獨。就業(yè)的壓力、浮躁的社會風(fēng)氣、快節(jié)奏的生活,黃昏的溫馨已被生活的勞碌沖淡,與親人、朋友間的溫情也漸漸被單調(diào)的問候淹沒,我們再也沒有陪任何人看過黃昏,也再也沒有人靜靜地陪我們看黃昏了!
一層層的心墻漸漸擋住了黃昏,我們像在盆地的最低點,四面皆山。我們安然自得地在忙碌中生存,隔閡卻越來越深,起初是籬笆,后來是柵欄,再后來是墻!這墻厚實、嚴(yán)密,把生活的細膩無聲擊退,將橙色的光暈阻擋在外。墻內(nèi)殘余的只有清冷。
拉回思緒,我問自己,我們有多久沒有感受過黃昏般的溫情了呢?天,似乎有點暗了,些許亮光在房檐的一角隱約閃爍。一只白鳥劃過天際,向遠處飛去。繼而門外的腳步聲越來越清晰,門“咔噠”一聲被打開,看了看我茫然的眼神,母親說,出去走走吧,不要整天待在屋子里。
我牽著母親的手,穿過樓下密集的車輛,經(jīng)過綠化帶,步出小區(qū)。一大片晚霞涂抹在西方,更顯眼的是霞光周圍的暗紅色,濃郁得像酒,潑灑在遠處建筑的邊沿。太陽一副似落非落的樣子,在天邊燃燒著。所有溫暖都在回饋大地,溫暖得就像這份被我緊握在手中的溫情。
看不見的,看見了。
夏風(fēng)輕輕吹過,草叢樹葉翻舞飛揚。
該記住的,記住了!
夕陽終會伴隨著溫情再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