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劉玉國, 蘇 躍, 劉 錫, 鐘 華, 張貴合, 遲煥星
(貴州農業(yè)職業(yè)學院, 貴陽 551400)
在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貴州面臨農業(yè)產業(yè)轉型升級的難題,“接二連三”拓展產業(yè)功能,增加產業(yè)附加值,實現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fā)展,進而實現鄉(xiāng)村產業(yè)振興,是貴州農村經濟發(fā)展新路徑。桃在貴州表現適應性強,生產分布區(qū)域廣,是治理石漠化,打造三產融合農文旅一體化發(fā)展的先鋒樹種。紅不軟桃屬于優(yōu)質芽變新品種,在貴州安順地區(qū)引進種植后,表現為中晚熟品種,樹勢強,豐產性好,一般2月下旬至3月上旬萌芽,3月上中旬開花,8月上中旬采收結束。果實成熟后,平均單果重260 g左右,果皮紅色,有少量茸毛,果肉白色,近果皮處的果肉發(fā)紅,肉質細膩、硬溶質、風味甜酸適度,離核、耐儲存,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在紅不軟桃推廣栽培中,為了提高其栽培后的適應性和抗性,以提升果實品質,提高經濟效益,宜選用嫁接苗。本文通過多年的觀察和實踐,總結了紅不軟桃嫁接苗培育技術要點,為后期紅不軟桃嫁接苗培育及推廣栽培提供經驗和參考。
苗圃地要求土壤條件為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酸堿性以中性或微酸性為宜。做成寬1.2 m、高30 cm、溝寬30 cm的畦面,畦面長度根據育苗量確定。在畦面中間開溝施肥,施充分發(fā)酵腐熟的農家有機肥2 000~3 000 kg/667 m2或者施用商品有機肥150~300 kg/667 m2,整平鎮(zhèn)壓,澆透水保持畦面濕潤備用。
紅不軟桃嫁接苗砧木可選用毛桃品種,選擇品種純正、樹勢健壯、無病蟲害的樹體,待果實充分成熟后,將種子堆漚腐爛取出后漂洗干凈,放在陰涼通風處陰干,不可曝曬,種子干燥后收藏,以防止鼠害與霉爛變質,采用層積處理促進種子后熟及打破休眠。層積處理的具體做法如下:準備好濕潤干凈的細河沙,與水充分混合,保持含水量50%~60%(即手捏成團,手松即散為宜)。育苗場地選擇背風向陽處,開深60 cm、寬100 cm的育苗溝,溝長根據種子量確定。開好溝后,按照細河沙與毛桃種子5∶1的比例,先在溝底鋪1層厚5 cm的細河沙,之后鋪一層種子,鋪一層厚10 cm的細河沙,再鋪一層種子,持續(xù)以一層種子一層沙的方式鋪到接近地面時,不再鋪種子,鋪沙高出地面30 cm至50 cm,覆土做成屋脊狀,再鋪一層稻草等作物秸稈以保持土壤墑情,注重做好雨后排除積水。層積處理期間注意檢查種子的通氣狀況和濕度條件,以防止種子霉爛。層積處理適宜溫度為2~7 ℃,待種子30%露白時,可取出播種。層積處理的時間為100~120 d。
播種方式分為秋播和春播。秋播一般在11—12月份進行,種子可不用沙藏,將陰干收藏的種子,用清水浸泡4~5 d(每5~6 h換一次水)后直接播種。春播種子需要經過沙藏層積處理。一般3月上中旬即春分前后播種。
砧木種子播種多用冬播,播種方式采用條播,在做好的畦面上每隔15 cm開深8 cm的溝,按照15 cm×15 cm的間距將層積好的種子點播入溝內,覆土壓實,覆土的厚度為6 cm。雨量大的地區(qū)需要覆拱膜或地覆,以保墑排水。播種后注意及時觀察,待種子出苗后及時揭膜,以防止燒苗。
紅不軟桃砧木種子萌發(fā)后需要大量水分,播種前保持畦面濕潤,一般出苗前不澆水,出苗后適時適量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整個生長期注重排水,防治澇害。苗期土壤管理注重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通風通氣,促進苗木正常生長。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一般施磷酸鉀復合肥10~15 kg/667 m2,以加快毛桃樹體營養(yǎng)生長。及時對細菌性穿孔病、流膠、蚜蟲、夜蛾等桃樹病蟲害進行防治。秋播種子,在出苗后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砧木苗期病害可選用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等藥劑進行噴施防治,蟲害首先選擇在桃育苗地設置黃板誘殺,發(fā)病期可用10%吡蟲啉可濕粉2 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進行噴施防治。
選擇品種純正、品質優(yōu)良、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紅不軟桃植株作采穂植株,選用當年生或一年生位于樹冠外圍中上部生長充實且健壯芽體飽滿的營養(yǎng)枝作接穗。
選作接穗的枝條采后剪除葉片,僅保留葉柄,50~100根為一捆,標明品種,進行沙藏或用薄膜包好后,放入5~8 ℃環(huán)境下低溫冷藏。夏、秋季嫁接應采用當年新梢接穗,接穗最好隨采隨用,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紅不軟桃一般2—11月份均可嫁接,但以春季3—4月和秋季9—10月嫁接成活率高,一般以3—4月份嫁接為主,枝條粗度達到0.4~0.6 cm時進行嫁接,以促進快速成苗。嫁接的方式主要有芽接和枝接。芽接主要采用T字芽接和嵌芽接,分夏、秋季進行芽接,芽接后10~15 d檢查其成活率,一般葉柄一觸即落則表明已成活,未成活的注意及時補接。枝接主要采用切接、劈接、皮下接和舌接等方法,按照芽接同樣的方法檢查成活率,未成活的苗注意及時補接。
紅不軟桃苗木嫁接后,芽接距接芽上方5 cm處剪砧,砧木保留4~6片,切記剪口過高或過低。待接芽萌發(fā)至10 cm左右,再剪副梢。注意及時抹除砧木葉腋間的萌芽,避免砧木腋芽萌發(fā)抽稍后與接穗爭奪養(yǎng)分,削弱接芽生長。當嫁接苗木生長達30 cm左右時,進行摘心3~5 cm,促進嫁接苗的分枝及加粗生長,提高苗木質量。8月中下旬將未停止生長的副梢和主梢全部摘心,確保枝條生長充實健壯。
紅不軟桃嫁接苗成活后10 d開始施肥,一般每月施肥1~2次,薄施勤施,施用磷酸鉀復合肥15~30 kg/667 m2,根外追肥可用0.3%~0.5%的磷酸二氫鉀。在水分管理上,紅不軟桃樹苗耐旱忌澇,土壤不可過干過濕,注意及時排水與灌水。灌水時,水分濕潤畦面即可,畦面適宜時干時濕,干濕交替,避免水分過多,影響苗木正常生長。注意及時中耕除草,以保證土壤疏松,無雜草,有利于苗木的生長。
紅不軟桃樹苗期主要病蟲害有細菌性穿孔病、縮葉病、炭疽病、蚜蟲、卷葉蟲、紅蜘蛛等。苗期病蟲害防治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以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農業(yè)防治措施注重中耕除草,澆水施肥,保持土壤疏松,通風透氣。物理防治采用黃板誘殺蚜蟲,每1.5 m2掛一張殺蟲板,注意及時更換?;瘜W防治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早春萌芽前噴施1~2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整個生長期一般使用阿維菌素或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配合使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等廣譜性殺菌劑,每隔15~20 d噴施1次,樹體健壯無病蟲害危害癥狀。
為提高紅不軟桃苗木定植的成活率及生長整齊度,起苗后,應按照苗木標準分成等級,便于苗木的包裝和運輸。1級苗為高度50~70 cm、分枝數3個以上、根系健壯、嫁接口愈合良好、無病蟲害、無傷根傷莖的苗木。2級苗為30~50 cm、分枝數2~3個、根系健壯、嫁接口愈合良好、無病蟲害、無傷根傷莖的苗木。
在分級時可對苗木做適當修剪,然后將苗木每10~50株扎成1捆,分別掛上標簽,標明樹種、品種、砧木、質量等級、株數、苗木質量核對、生產單位和地址等,跨地區(qū)調用需辦理植物病蟲害檢疫證書。
根據定植時期確定起苗時間,一般在秋后或春芽萌動前均可進行。近距離可帶土移栽,遠距離調運需要準備好的苗木噴水保濕后用薄膜包緊綁好,再運輸。
·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