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欣然
內(nèi)容摘要: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rick Douglass)的奴隸敘事作品《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一個美國奴隸的自述,由他本人撰寫》敘述了他在馬里蘭州做奴隸的20年真實經(jīng)歷,開創(chuàng)了“黑人自傳”文學樣式的先河。故事中道格拉斯飽受了創(chuàng)傷的痛楚與身份的迷失。因此,本文旨在結合后殖民種族創(chuàng)傷理論,從身體與心理創(chuàng)傷、文化創(chuàng)傷以及創(chuàng)傷的治愈三個角度剖析以道格拉斯為代表的美國南方種植園的黑奴所遭受的后殖民種族創(chuàng)傷,以期找尋到后殖民創(chuàng)傷治愈的希望,讓后殖民種族創(chuàng)傷的陰霾逐步散去。
關鍵詞:《道格拉斯自述》 身體創(chuàng)傷 心理創(chuàng)傷 文化創(chuàng)傷 創(chuàng)傷治愈
自啟蒙運動以降,西方人開始崇尚民主、平等以及友愛,人文主義思想蜚聲于世卻并未完全改變白人對于有色人種持有的歧視與懷疑態(tài)度。當?shù)貢r間2022年3月29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正式簽署了美國歷史上第一部反私刑法--《埃米特·蒂爾反私刑法》(Emmett Till Anti-lynching Act),將私刑定為聯(lián)邦仇恨犯罪。事實上,該法案是因一位14歲的非裔美國男孩而命名的。在1955年時由于種族歧視蒂爾在密西西比州探親時被兩個白人男性殘忍折磨并殺害。更為人震驚的是,兇手雖被抓起來但卻被全部由白人男性組成的陪審團無罪釋放,且安然無恙度過余生。蒂爾的死給他的家人帶來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而后一家人都長期致力于為蒂爾的死平反和為其他同樣遭受失去至親的黑人同胞們提供法律建議。這樣的悲劇深深地烙印在美國文化中,也喚醒大家更加關注后殖民種族創(chuàng)傷研究。
創(chuàng)傷理論當代核心內(nèi)涵是:它是人對自然災難和戰(zhàn)爭、種族大屠殺、性侵犯等暴行的心理反應,影響受創(chuàng)主體的幻覺、夢境、思想和行為,產(chǎn)生遺忘、恐怖、麻木、抑郁、歇斯底里等非常態(tài)情感,使受創(chuàng)主體無力建構正常的個體和集體文化身份[7];而后殖民種族創(chuàng)傷理論則指后殖民語境下研究由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引起的持續(xù)性創(chuàng)傷理論。此理論開創(chuàng)者黑人心理醫(yī)生弗朗茨·法農(nóng)(Frantz Fanon)對于殖民主義以及種族主義給白人施暴者和黑人受害者雙方造成的種族創(chuàng)傷剖析得鞭辟入里。時任總統(tǒng)林肯顧問得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是美國19世紀著名的廢奴主義者,《道格拉斯自述》(以下簡稱《自述》)是他自傳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美國眾多奴隸敘事作品中最為出名的一部,于1845年出版后引起了社會各界對于奴隸制的關注,開創(chuàng)了“黑人自傳”文學樣式的先河。該自傳講述了道格拉斯在馬里蘭州做20年奴隸的真實經(jīng)歷,故事中的他雖歷經(jīng)常人無法想象的創(chuàng)傷卻仍然懷揣著找尋汲汲以求的自由的勇氣。
一.身體與心理創(chuàng)傷
1.1身體創(chuàng)傷--濫用私刑
“歐洲文化對黑人的原型化以摩尼教式二元對立為文化認知基礎[8]”,借用道格拉斯在《自述》附錄所陳述的區(qū)分“美國的基督教”與“基督的基督教”的特點來闡釋就是:白人是“善良、純潔和神圣”的代名詞,而黑人是“墮落、腐敗和邪惡”[10]的。法農(nóng)在其被譽為“種族文化創(chuàng)傷理論的奠基之作”《黑皮膚,白面具》中也指出:“我作為三個人而生存:……我一下子對我的身體負責,對我的種族負責,對我的祖先負責。[6]”就此說明黑奴其實在白人主人面前不僅僅是個體的存在,更是三位一體的融合。他們所遭受的創(chuàng)傷由個人創(chuàng)傷上升至集體創(chuàng)傷。白人奴隸主在種族無意識思想的控制下,直接將黑白兩色劃分開來,認為黑人是奴隸的后代,世世代代都應為奴。所以在此書中讀者可以閱讀到以下場景:勞埃上校在果園柵欄上涂柏油以防奴隸們偷竊果園水果;安東尼血腥吊打不能及時服侍自己的女奴。
“作為暴力的執(zhí)行者和工具,這些施暴者的靈魂浸泡在受虐者的膿血中[8]?!薄蹲允觥分斜薮蚴羌页1泔?,濫用私刑(lynching)更常見于奴隸主的管教手段。一奴隸不想挨打,站在河里不肯出來,作為監(jiān)工的高爾先生數(shù)三聲,奴隸沒迅速出來緊接著就被一槍斃命。事后,高爾還說:“如果聽之任之,不給奴隸們點顏色看,就會最終導致種植園的統(tǒng)治與秩序的垮臺……這樣下去,勢必是奴隸得到自由,而白人卻淪為奴隸[10]?!敝魅送旭R斯為使道格拉斯成為聽話且順從的“好”奴隸,將他租給了威名赫赫的職業(yè)訓奴師科維先生??凭S神出鬼沒,突襲檢查時發(fā)現(xiàn)奴隸稍有松懈,他們便被拳打腳踢、鞭刑體罰。在奴隸制的肉體奴役下,奴隸由人變成了“牲畜”,奴隸的生命隨之變成了“動物性”的生命。恰如??滤f:“只有在肉體既具有生產(chǎn)能力又被馴服時,它才能變成一種有用的力量[11]”。筆者認為,白人洞徹此理,所以在讓黑奴深受身體創(chuàng)傷的同時還使其成為社會生產(chǎn)力,以體現(xiàn)奴隸社會的基本社會關系。由此可以看出黑奴被作為白人世界的寄生蟲,他們必須嚴格遵守白人世界的規(guī)矩,否則輕一些是傷痕累累、鮮血淋漓,讓黑奴莫忘了主人的威風,重則一命嗚呼。但值得注意的是,奴隸主在鞭打黑奴的同時,自己實質(zhì)也淪為了這場血腥暴力的犧牲品。
1.2心理創(chuàng)傷--出生疏離
無論以何種方式雇傭奴隸,他實質(zhì)上都是一個社會性死亡人。奴隸與所有的“權利”或出生權利相疏離,不再屬于任何合法的社會秩序。而且所有奴隸都至少經(jīng)歷了世俗的驅(qū)逐。不僅被剝奪了對其父母和在世親緣的所有權利和義務,而且還被延伸到對其更遙遠的祖先和后代的所有此類權利與義務。他才是真正的家族疏離者(genealogical isolate)[4]。本書中,黑奴在出生后不久,可惡的奴隸主就會將母親與小黑奴分離開來,造成出生疏離(natal alienation),而此做法會給黑奴帶來很嚴重的母愛缺失以及身份模糊,進一步引發(fā)其心理創(chuàng)傷。作為其奴隸主既是主人也是父親的黑白混血,他們并不允許向自己的主人或父親詢問此事。這也并不是發(fā)生在道格拉斯身上的個例,而是黑奴的普遍現(xiàn)象。作者也在文中道出他的理解:“想必是有意不讓孩子對母親的愛有所發(fā)展,同時使母親對孩子天生的感情變得冷淡以至完全消失吧[10]?!币灾劣诘栏窭乖诼犅勀赣H去世的消息時“感情上竟和聽到路人的死訊時無甚差別[10]”。美國創(chuàng)傷學者凱如斯(Cathy Caruth)將此類型的創(chuàng)傷定義為“在突然的,或災難性的事件面前,一種壓倒性的經(jīng)驗,對這些事件的反應通常是延遲的,以幻覺和其他侵入的現(xiàn)象而反復出現(xiàn)的無法控制的表現(xiàn)[9]?!毕鄳卦谖闹械栏窭褂H身經(jīng)歷著:“眼睛所見到、耳朵所聽到的有生命的、沒有生命的種種事物,都會勾起我的心事……不管感覺什么都能感覺到它[10]?!北姸嗪谂珎兺栏窭挂坏?,不僅經(jīng)歷著身體上的疼痛還背負著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卻只能用唱歌來“埋葬他們的哀傷[10]”。
二.文化創(chuàng)傷--知識是白人統(tǒng)治者的力量
當代黑人作家古吉·塞昂哥(Ngugiwa Thiongo)指出,語言殖民將黑人的靈魂禁錮在歐洲語言的牢籠中,給本土文化、藝術、宗教、歷史、教育、文學造成毀滅性創(chuàng)傷[7]。在南方殖民地場域里,白人擁有著絕對權力,他們對黑人的文化和思想有評判的權力。道格拉斯被送往巴爾的摩借給奧德夫婦使用,奧德夫人第一次占有奴隸,不知如何下命令于仆人,所以在相識初期,女主人賜予了道格拉斯超越奴隸般的體面與關切。而奧德先生極力阻撓妻子教道格拉斯認字,他認為教黑奴識字既不合法也不安全,會一定程度上削弱白人的文化優(yōu)越感?!癐f you give a nigger an inch, he will take an ell[1]”這警告無疑是“一種嶄新而特殊的啟發(fā)”[10]。一方面,白人奴隸主讓黑奴從小講英語,方便其進行語言殖民且進一步同化黑奴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奴隸主帶著固有的種族偏見,推崇知識就是統(tǒng)治黑奴的能力,生怕黑奴認識更多字而對他的統(tǒng)治地位產(chǎn)生不利影響。所以這一切也向道格拉斯解釋了一直困擾他的夢魘:“白人奴役黑人的能力究竟何在[10]”。從那時起,道格拉斯就從主人強烈反對的行為及言語中意識到了知識才是通往自由之門的一把鑰匙,并下定決心讀書認字以為將來逃離創(chuàng)傷之地做好充足準備。由此,在黑人渴望成長的過程中,白人文化通過意識形態(tài)將白人的種族歧視理論強行灌輸進黑人的集體無意識,使得在文化上從白人對黑人的奴役淪為黑人對自己的思想束縛。
再者,后殖民文化差別對待所造成的文化創(chuàng)傷實質(zhì)是雙向的。美國白人文化在有了殖民體驗之后也受到了相應的重創(chuàng)。為了配合殖民主義的征服,美國白人文化壓制了其一直倡導的平等與博愛。而白人奴隸主也學習了西方列強殖民者們通過強調(diào)自身男性氣概或其他傲人特質(zhì)來論證其生來自帶的優(yōu)越性。最明顯的人物性格轉(zhuǎn)變莫過于上文所提及的奧德夫人。原來道格拉斯眼中的女主人“虔誠、熱情、心地善良”“施舍面包給饑餓者,贈送衣裳給赤身露體者,對于每一個到她身邊來訴苦的傷心人她都給予撫慰[10]”。這使得道格拉斯產(chǎn)生了幻覺,竟把她當成了“母親”而非“女主人”。在他后一部自傳中,道格拉斯也對此作出進一步補充:奧德夫人的憐憫是“人類愛的自然流露[3]”??稍谂`制文化的影響下,“她那柔軟的心腸變成了鐵石,羔羊般的稟性讓位給母虎似的兇狠[10]”。因此,在殖民話語之下,不僅黑奴的本土文化被成功抹殺,美國宣揚的平等博愛的思想文化也遭到了壓制。
三.創(chuàng)傷的治愈
黑人保守主義通常被等同于道格拉斯和布克·華盛頓(Booker T.Washington)那種強調(diào)自助的模式。索威爾(Thomas Sowell)在1975年出版的《種族與經(jīng)濟(Race and Economics)》一書中寫道:“如果說美國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能說明什么的話,那就是自力更生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其中發(fā)揮了多大的作用?!钡栏窭古c白人小孩廣交朋友,拿面包換取知識;黑奴們用晚上和星期天的空余時間來摸牡蠣補給自己。這些細節(jié)足以體現(xiàn)黑人種族的智慧與勤勞。道格拉斯開設主日學校,教同伴認字,被其稱之為“有生以來最最甜蜜的工作[10]”更能展現(xiàn)出他們的自助精神。
《自述》中不平等的主奴關系傳達出一個潛在主旨,即主人在征服奴隸的過程中確立了自己的主體意識,奴隸則在長期的蒙昧與苦難中逐漸覺醒, 緩慢獲得了被壓迫者的反抗本領與自我獨立精神[5]。在科維農(nóng)場,道格拉斯經(jīng)受了超負荷的體力勞動與頻繁的體罰后,便出現(xiàn)了本書中最為震撼人心的情節(jié)--道格拉斯奮起反抗,與科維進行了兩小時的肉搏大戰(zhàn)。著名評論家吉普森(Donald Gibson)指出,與科維的肉搏戰(zhàn)對道格拉斯比逃往北方“更為重要”因為“一旦心理獲得解放,實際逃亡只是遲早的事”。道格拉斯自此正式開啟身份建構以及治愈創(chuàng)傷之路,雖然他后面仍然做了四年的奴隸,但他卻未被鞭打過。
而后幸運的道格拉斯通過“地下鐵道”在逃離了南方種植園后,來到北方訂閱了《解放者》報。在慢慢摸索中,他開始意識到了話語權復得的重要性。他投入到廢奴運動中,主動演講,奪回自己的話語權,表達出對奴隸主的憤恨,道出與他困境相似的黑人同胞們的心聲。不僅建構了自己的身份,治愈了創(chuàng)傷,還為其他命途多舛的伙伴們伸出了援手。
因此,道格拉斯的故事不僅是漫長而又極具危險的逃離創(chuàng)傷之地的過程,還是歌頌獲得永久自由的黑人逃奴的美妙贊歌。他深知“奴隸制使人睜開眼睛看見可怕的深淵,卻不讓人找到從中爬出去的那個梯子[10]”,也深受身體、心理和文化創(chuàng)傷,這創(chuàng)傷就如同作者腳上凍的裂痕(連寫文章的鋼筆都能塞得進去[10]久久不能消逝。然而,通過道格拉斯的奴隸敘事與情節(jié)再現(xiàn),我們也看到了后殖民創(chuàng)傷治愈的可能。因此,在后疫情時代宣揚全人類普世價值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對身處異國他鄉(xiāng)的其他種族的人民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讓后殖民種族創(chuàng)傷的陰霾逐步散去。
參考文獻
[1]Caruth,Cathy(ed), Trauma: Explorations in Memor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5.
[2]Douglass,F(xiàn)redrick.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Frederick Douglass, an American Slave, Written by Himself[M].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3]Douglass, Fredrick.My Bondage and My Freedom[A]. New York: Library of America, 1994, 216.
[4]Patterson,Orlando. Slavery and Social Death: a Comparative Study[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5]王曉路.種族/族性[J].外國文學, 2002(06):62-66.
[6]弗朗茲·法農(nóng)著;萬冰譯.黑皮膚,白面具[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5.
[7]陶家俊.創(chuàng)傷[J].外國文學,2011(04):117-125+159-160.
[8]陶家俊.憂郁的范農(nóng),憂郁的種族——論范農(nóng)的種族創(chuàng)傷理論[J].外國文學,2014(05):131-139+160.
[9]王欣.文學中的創(chuàng)傷心理和創(chuàng)傷記憶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4(06):145-150.
[10]道格拉斯著;李文俊譯.道格拉斯自述[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
[11]方紅.《道格拉斯自述》:雙聲身體敘事研究[J].外國文學,2016,No.259(02):125-132.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