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楊樹光肩星天牛的發(fā)生及其防治方法

      2023-08-30 18:41:10宋廣偉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23年14期
      關鍵詞: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

      宋廣偉

      摘要 本文介紹了楊樹光肩星天牛的生活史及生活習性、為害特點、成災原因,分析了蟲害發(fā)生與環(huán)境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提出了光肩星天牛的具體防治措施,為楊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 光肩星天牛;生物學特性;為害特點;防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 S76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3)14-0075-04

      光肩星天牛屬鞘翅目天???,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河北、陜西、河南、安徽、山西、山東、江蘇等省份,分布范圍廣,為害寄主包括榆、楊、柳、槭、桑、梨、櫻桃、李、梅等樹種。近年來,隨著安徽淮北阜南縣綠化面積的擴大,公園、道路兩旁、溝塘邊等栽植了大量楊樹,多處楊樹栽植后管理粗放,肥水管理不到位、病蟲害防治不及時等原因,致使光肩星天牛普遍發(fā)生,造成楊樹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嚴重影響楊樹的生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自2018年以來,筆者對楊樹光肩星天牛危害狀況進行了調(diào)查,并采取了針對性防治措施,取得了明顯的防治成效。本文對光肩星天牛的生活習性、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方法進行總結,以期為楊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提供參考。

      1 光角星天牛生物學特性

      1.1 生活史

      光肩星天牛在安徽淮北地區(qū)1年發(fā)生1代或2年1代,以幼蟲和蛹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越冬幼蟲開始活動取食樹干,5月中旬至6月下旬為幼蟲化蛹期。

      6月上旬開始出現(xiàn)成蟲,6月下旬到7月下旬為出現(xiàn)盛期,直到10月份仍有成蟲活動。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左右成蟲在樹干上爬行尋偶交配,交配后15 d左右產(chǎn)卵,6月中旬成蟲開始產(chǎn)卵,8月為產(chǎn)卵盛期,產(chǎn)卵多數(shù)為單產(chǎn),也有2~3粒聚在一起,卵期15 d左右。6月底開始出現(xiàn)幼蟲,初孵幼蟲主要在刻槽附近蛀食,被害處排出少量碎末或樹汁。6月下旬至7月底,幼蟲多在韌皮部與邊材之間危害,8月上旬至10月底,幼蟲進入木質(zhì)部危害,有糞便及木屑排出,11月氣溫下降到6 ℃以下時幼蟲開始越冬。由于幼蟲危害期一般不易被發(fā)現(xiàn),給防治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幼蟲危害期較長,受害輕的木材質(zhì)量降低,嚴重的易引起風折或整株枯死。

      1.2 生活習性

      成蟲羽化后在蛹室中停留7 d左右飛出,白天進行覓食活動,上午8—12時最為活躍,在氣溫達到33 ℃以上或陰天時會在樹冠叢中或陰暗處休息。成蟲覓食會取食柳樹、楊樹等樹種的葉片、葉柄以及當年生小枝皮層,覓食2 d后交配產(chǎn)卵。卵產(chǎn)于木質(zhì)部與韌皮部之間,卵期11 d左右。幼蟲在孵化之后會取食腐壞的韌皮部,二月齡的幼蟲會取食健康的木質(zhì)部和樹皮。

      2 危害狀況

      2.1 危害特點

      光肩星天牛是我國危害最為嚴重的蛀干性害蟲之一,發(fā)生范圍廣,危害嚴重,可導致樹木枯枝斷頭,樹干千瘡百孔。光肩星天牛以幼蟲越冬,次年5月中下旬在蟲道內(nèi)化蛹,蛹期11~20 d。羽化后,成蟲啃食嫩枝補充營養(yǎng),白天多在樹干上交尾、產(chǎn)卵[1]。產(chǎn)卵前在枝干上刻橢圓形卵槽產(chǎn)卵,刻槽的部位多在3~6 cm粗的樹干上,尤其在側枝集中、分杈多的部位最多。樹越大,刻槽的部位往往越高。一頭雌成蟲一般產(chǎn)卵30粒左右。卵孵化后,初孵幼蟲先在樹皮和木質(zhì)部之間取食,25~30 d后開始蛀入木質(zhì)部,并向上方蛀食。蟲道一般長9~15 cm。幼蟲蛀入木質(zhì)部后,還經(jīng)?;氐侥举|(zhì)部的外邊取食邊材和韌皮部。嚴重阻礙形成層細胞分裂及養(yǎng)分、水分的輸送,導致樹勢衰弱,生長不良,易形成枯梢,嚴重時導致全株死亡。

      2.2 成災原因

      2.2.1 樹種類型過于單一? 單一樹種導致生態(tài)穩(wěn)定性降低,為光肩星天牛的發(fā)生危害創(chuàng)造了客觀條件,條件一旦具備,光肩星天牛就會很快擴散開來,成災面積也隨之擴大,最終造成樹木大規(guī)模受害或枯萎死亡。

      2.2.2 管理粗放? 低水平管理導致森林的整體功能下降,是天牛成災的又一主要原因。由于管護、營造和森林撫育不到位,未及時對需要淘汰掉的劣質(zhì)樹種進行更新,使得森林的整體功能下降、抗性下降,從而導致森林病蟲的發(fā)生并且成災趨勢明顯。

      2.2.3 活動隱蔽,不易被發(fā)現(xiàn)? 除了成蟲需要覓食尋找適合的繁殖場地外,大多數(shù)時間在韌皮部、木質(zhì)部、樹皮下生存,增加了光肩星天牛的防治難度。

      2.2.4 天敵少,生物致死率低? 受外界影響小、天敵少,使得光肩星天牛種群數(shù)量急劇增加。防治中使用大量農(nóng)藥,不僅會傷害天敵,也會使光肩星天牛的抗藥性大大增強,防治難度大大增加。

      2.2.5 成蟲體壁堅硬,抵御力強? 光肩星天牛成蟲的體壁和翅膀很厚實,具有避藥性,種群繁殖能力很強。

      2.2.6 防治不及時,防效差? 經(jīng)營管理人員對其危害性認識不足,未抓住防治的最佳時機,甚至疏于防范,經(jīng)過多年的積累,為光肩星天牛暴發(fā)成災提供了隱性條件。

      2.3 傳播途徑

      光肩星天牛傳播途徑以鐵路和公路為主,形成曲線到面狀危害。觀察發(fā)現(xiàn)公路、鐵路兩側的樹林受到光肩星天的危害比較嚴重。原因在于光肩星天牛飛行能力差,但可以借助運輸工具來達到遠程傳播的目的。人們可能撿拾了含有光肩星天牛卵的樹枝也是光肩星天牛得以傳播的原因。光肩星天牛借助水路傳播的情況也很多,在河岸、溝渠、河道附近有活水的地方和人為活動較少的地方也會受到嚴重危害,在監(jiān)管中可以把水上傳播劃入重點。

      2.4 害蟲發(fā)生與環(huán)境的關系

      光肩星天牛的發(fā)生和環(huán)境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單一樹種造林是光肩星天牛災害出現(xiàn)的一大原因。其次,經(jīng)營管理粗放、樹勢較弱的林分也會導致光肩星天牛泛濫成災。同時人為活動會導致該害蟲的危害范圍擴散。

      3 防治措施

      3.1 檢疫控制

      光肩星天牛大多數(shù)時間生活在樹干里,隨著木材調(diào)運易被人為攜帶傳播,在天牛發(fā)生嚴重的地區(qū)要嚴格實行檢疫制度,對外運的原木進行檢疫,對發(fā)現(xiàn)有蟲糞和排泄孔的木材禁止外運,防止原木攜帶的害蟲蔓延[2]。幼樹移植時要加強管理,檢查樹種是否存在光肩星天牛的卵刻槽、入侵孔、羽化孔等。

      3.2 人工防治

      3.2.1 伐除蟲株? 對蟲害危害嚴重,無管護價值的枯死木、衰弱木,秋冬季連根進行伐除,并及時處理或銷毀。處理方法:對于可利用的伐倒木,采用磷化鋁8 g/m?密封熏蒸4~5 d,或去皮在水中浸泡7 d均可殺死樹內(nèi)幼蟲,對于不能利用的樹木要集中燒毀。當年的枯死木,瀕死木是來年害蟲發(fā)生的蟲源樹,多者每株越冬幼蟲可達400~500條,因此伐除蟲死木是消滅幼蟲、減輕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3.2.2 夏季捕殺成蟲? 6月下旬至7月下旬正是成蟲交配產(chǎn)卵期,在被害樹上及周圍尋找成蟲,捕捉后集中殺死。利用光肩星天牛飛行能力差和假死的特點,對光肩星天牛進行振落捕殺,還可以使用橡皮錘敲擊產(chǎn)卵刻槽或者刮除蟲疤,從而殺死幼蟲和蟲卵。

      3.2.3 修剪除蟲? 每年冬季結合整形修剪、更新復壯工作,對已發(fā)現(xiàn)的光肩星天牛幼蟲危害嚴重的樹枝進行伐除,集中外運消殺。生長衰弱的樹木容易受到光肩星天牛的危害,應加強撫育,增強樹勢,減少危害。

      3.2.4 封閉傷口? 用油漆、瀝青涂抹修剪傷口或其他傷口,預防光肩星天牛產(chǎn)卵,也可以有效防治其他病蟲害的發(fā)生。光肩星天牛習慣在陰暗、黑色的地方生活,不喜歡干凈、白色的地方。用生石灰、硫磺粉、水按比例攪拌調(diào)制涂白劑,然后在樹干離地面15 cm的范圍內(nèi)涂抹均勻不遺漏,在每年秋末冬初雨后進行,早春再涂1次效果更好。在樹干離地面50~100 cm的地方纏繞草繩。誘集光肩星天牛在草繩上產(chǎn)卵,從而達到消滅害蟲的目的。

      3.2.5 清潔林地和燈光誘殺? 在危害較為嚴重的區(qū)域,砍伐沒有價值的被害樹木,及時焚燒和清理樹下雜草、瓦片、磚頭等可以為蟲卵提供越冬的雜物,從根本上減少蟲源,還可以利用高壓納米燈來誘殺光肩星天牛成蟲。

      3.3 化學防治

      在成蟲羽化出孔盛期,連續(xù)噴藥2~3次,即可在成蟲產(chǎn)卵前大量消滅成蟲。首次噴藥最佳時間為剛看到成蟲咬產(chǎn)卵槽,一般在6月上旬,并在7月上旬、8月上旬分別噴施1次,藥劑可用80%敵敵畏和40%氧化樂果以1∶1的比例配成800~1 000倍液,噴霧至樹皮完全浸濕為止。受害樹木于6月中下旬,在根際周圍兩側20~30 cm處挖2條深、寬各15~25 cm的淺溝,施入毒死蜱10~15 g/株,內(nèi)吸傳導毒殺幼蟲。

      3.4 營林調(diào)控

      經(jīng)營種植混交林,把趨避樹或者誘餌樹當作主要樹種。圍繞天牛、樹種、環(huán)境、有益生物四者之間的關系來調(diào)節(jié)生態(tài)環(huán)境,誘餌樹來吸引天牛成蟲,采用操作簡單、實用的防治措施來滅殺天牛。選擇抗蟲品種造林,可以有效地降低害蟲的數(shù)量,降低危害程度[3]。

      把林木撫育管理作為重點。加強樹木管護,提高樹木抗病蟲能力。6月中下旬,在成蟲產(chǎn)卵期進行撫育工作,修剪帶病蟲的樹枝,然后帶回集中處理,可以起到消滅蟲害的作用。

      3.5 生物防治

      3.5.1 充分發(fā)揮寄生天敵的作用? 常見的寄生天敵有蛀姬峰、腫腿蜂、花絨穴甲等?;ńq穴甲常常寄生于光肩星天牛的幼蟲、蛹以及成蟲體內(nèi)?;ńq穴甲是光肩星天牛的優(yōu)勢天敵種群,但該蟲自身的擴散能力弱,數(shù)量不多,在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好的情況下寄生率較高,其他昆蟲偶爾發(fā)現(xiàn)有捕食和寄生現(xiàn)象,但數(shù)量極少。

      啄木鳥是光肩星天牛的主要天敵,應該積極招引和保護。斑啄木鳥對光肩星天牛幼蟲的啄食率達62.3%~80.0%。利用啄木鳥對天牛的捕食屬性,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3.5.2 病原細菌治蟲? 黏質(zhì)沙雷氏菌、BH-1細菌2種細菌對天牛幼蟲有致死作用,可充分利用,以達到以菌治蟲的目的[4]。

      3.5.3 寄生真菌殺蟲? 綠僵菌、白僵菌、擬青菌等多種病原真菌對光肩星天牛有很好的致病作用[5]。王素英等[6]通過不同的病原真菌對天牛幼蟲致病力的測定表明,卵孢白僵菌、球孢白僵菌Z28和粉擬青霉9101寄生率均為100.0%,粉擬青霉Z26寄生率為87.5%。張波等[7]篩選出的球孢白僵菌、金龜子綠僵菌的最高致病率達100.0%和75.0%[7]。從日本引進的布氏白僵菌對光肩星天牛的致死率為78.3%。

      3.6 干擾害蟲正常生長

      研究表明,高能X射線照射小月齡的天牛幼蟲會導致幼蟲發(fā)育緩慢,對產(chǎn)卵和交配都有很大的影響。利用天牛的性信息素,結合黑光燈、粘蟲板、捕捉籠誘捕成蟲,集中殺死。

      4 防治及研究發(fā)展方向

      強調(diào)對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自然因素的調(diào)控作用,理清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樹木—害蟲—天敵之間的關系,從抗蟲品種出發(fā)做好栽培措施、水肥管理,使樹木的耐害、防御、補償及誘導抗性到達最佳狀態(tài),從而大大提升樹木的抵抗能力。

      加強對高新技術的研究,研究并利用遺傳技術,解析抗蟲基因并選育抗蟲品種。建立植物保護信息、技術檔案,及時進行收集、整理和歸檔,便于在制定工作措施時參考,還可以指導養(yǎng)護,使得管理更加科學完善。引進及開發(fā)植物保護新技術、新產(chǎn)品。采用微生物、動物源、植物源制劑及新型無公害環(huán)保農(nóng)藥來除蟲。

      加強對天敵的保護和利用,創(chuàng)造適合天敵生活的環(huán)境,對天敵數(shù)量較少的種群進行人工繁殖,增加天敵種群數(shù)量可以很好的抑制害蟲。

      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fā)研究天牛生物學和行為學,成蟲和寄主之間、雌雄之間的關系,為合成新的生物殺蟲劑打好基礎。

      5 結語

      光肩星天牛是一種危害性較大的害蟲,其危害范圍廣泛,影響林業(y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實現(xiàn)對光肩星天牛的持續(xù)控制,需要從保護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角度出發(fā),按照“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以營林措施為主,藥劑防治為輔,協(xié)調(diào)運用人工、物理等措施,降低被害株率和蟲口密度,以降低光肩星天牛危害的程度和范圍。

      參考文獻

      [1] 秦錫祥. 金莉莉. 森林昆蟲論文集[C]. 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252-264.

      [2] 高步衢. 森林植物檢疫[M].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3] 蔡玉成,馬暉,曹川健,等. 樹種對光肩星天牛早期抗性鑒定方法的初步研究[J]. 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1999,21(4)37-42.

      [4] 鄧彩萍,閆喜中,劉紅霞,等. 光肩星天??滩壑幸环N細菌及其對天牛幼蟲的致病性[J]. 中國生物防治,2008,24(3):244-248.

      [5] 王素英,趙蒙玲,時亞琴. 光肩星天牛幼蟲病原真菌——粉擬青霉的分離與鑒定[J]. 森林病蟲通訊,1997(4):26-27.

      [6] 王素英,其其格,時亞琴,等. 不同病原菌對光肩星天牛致病力測定及應用技術研究[J]. 森林病蟲通訊,1999,18(5):22-24.

      [7] 張波,劉益寧,白楊,等. 寧夏天牛病原真菌的種類和致病力研究[J]. 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1999(4):67-72.

      (責編:何 艷)

      猜你喜歡
      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
      一株野生側耳屬菌株的分離鑒定與生物學特性
      山楂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黑絨金龜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分析果樹病蟲害的識別方法及防治方法
      朝陽市玉米苗期常見病蟲害及除草劑藥害防治方法
      雞球蟲病診斷及其綜合防治措施
      楊樹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探討
      當歸防早期抽薹栽培技術
      平菇的室內(nèi)栽培方法
      當歸生物學特性及無公害栽培研究
      汝州市| 新乡县| 喜德县| 巨野县| 集贤县| 洪洞县| 黑山县| 大足县| 通渭县| 寿阳县| 怀安县| 共和县| 博客| 红桥区| 平潭县| 双峰县| 邛崃市| 闽侯县| 拉萨市| 大邑县| 凤翔县| 石阡县| 贡觉县| 塔城市| 平江县| 南投市| 昌黎县| 汶上县| 永定县| 汤阴县| 湖北省| 平乡县| 伊金霍洛旗| 当阳市| 奇台县| 理塘县| 益阳市| 舞钢市| 霍林郭勒市| 黄浦区|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