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盜贓物有條件的適用善意取得相關問題研究

      2023-09-03 05:06:00鐘易明
      法制博覽 2023年11期
      關鍵詞:遺失物贓物買受人

      鐘易明

      青島科技大學法學院,山東 青島 266061

      一、緒論

      善意取得構成要件是否可以在盜臟之物適用,不僅在理論界,在實務界也存在著不小的爭議,我國2021 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也未對該問題進行正面回應。討論盜贓物能否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前,首先應當對盜贓物及善意取得的概念進行界定。根據(jù)《民法典》的規(guī)定,善意取得是指在動產(chǎn)占有人非法處分其占有的動產(chǎn)時,如第三人基于善意受讓對該動產(chǎn)取得占有,且符合其他法定條件則依法對該財物取得所有權的一種制度?!睹穹ǖ洹冯m未對盜贓物的概念做出明確的界定,但是參考我國《刑法》規(guī)定可以將民法上的盜贓物認定為違法盜竊或者搶奪所獲取的財物,但是,同時應當注意《刑法》中的贓物應當由司法機關在個案中進行界定。因此,《民法典》中盜贓物的范圍不同于《刑法》中贓物的范圍:只要是通過盜竊或搶奪所得的,即使該手段并未達到認定為犯罪的程度,也可以認定為《民法典》中規(guī)定的盜贓物。同時,根據(jù)王澤鑒先生的觀點,欺詐之物和侵占之物不屬于盜贓物。

      因為在行為人無權處分的財物中,盜贓物是最有可能被處分的。但是,在本人翻閱大量善意取得制度理論以及了解司法實踐工作人員后,基本觀點常常認定盜贓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常見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如果買受人可以取得盜贓物的所有權,等于在側面鼓勵盜竊搶奪等犯罪行為的發(fā)生,為銷贓的路徑清除了障礙。與《刑法》所規(guī)定的窩藏、收購、銷售贓物罪形成相反的邏輯,最終不利于對社會的管控;二是若善意第三人取得對該盜贓物的所有權,則意味著原所有權人永久性地喪失這項權利,即使原所有權人可能通過向侵權人主張侵權責任賠償其經(jīng)濟損失,但是亦可能因該物的特殊價值或紀念意義對其精神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

      二、我國對盜贓物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現(xiàn)狀

      從目前我國施行的《民法典》以及相應的司法解釋來看,對于盜贓物能否適用善意取得制度還需要時間去解決,但從立法進程來看,對有條件地將盜贓物適用于善意取得制度還是持認可態(tài)度。原《物權法》修訂之初的許多草稿都規(guī)定了相關的追回制度;但最終并未出現(xiàn)在原《物權法》以及現(xiàn)行的《民法典》之中,其考慮可能是盜贓物的刑法屬性會產(chǎn)生與《刑法》及其司法解釋或有關規(guī)章的規(guī)定相沖突的一面,而寄希望于其他的法律對這一法律空白規(guī)定進行補充。那么,《刑法》對于盜贓物的有關規(guī)定又是如何?

      我國《刑法》一直以來都貫徹一種“一追到底”的理念[1]。1992 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于對詐騙后抵債的贓款能否判決追繳問題的電話答復》中指出:“贓款贓物的追繳并不限于犯罪分子本人,對犯罪分子轉移、隱匿、抵債的,均應順著贓款贓物的流向,一追到底,即使是享有債權的人善意取得的贓款,也應追繳”。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jīng)濟合同糾紛案件中發(fā)現(xiàn)一方當事人利用簽訂經(jīng)濟合同進行詐騙的,人民法院可否直接追繳被騙錢物問題的復函》在1994 年發(fā)布后,也間接肯定了善意取得物權的效力。

      由此可見,對于盜贓物的善意取得立法上實際是持一種逐漸承認的態(tài)度。但是對盜贓物的善意取得《刑法》以及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更多,在民法領域仍屬于空白規(guī)定。

      三、盜贓物適用善意取得的合理性分析

      (一)符合《民法典》及善意取得制度設立目的

      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羅馬法,后來發(fā)展為原始物權取得的一項基本制度。善意取得設立最初的目的就是避免過分強調所有權而帶來的市場交易的不安全感。到目前為止,善意取得已經(jīng)成為了確保市場秩序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制度。

      若認為盜贓物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將會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交易的安全。因為按照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若該善意人能夠取得該盜贓物的所有權必然是經(jīng)過正當?shù)馁I賣行為,而正當?shù)馁I賣行為應當是受到保障的。如果否認盜贓物被善意取得的合理性,買受人即使通過正當途徑購買了某件物品仍不能確信自己獲得該物的所有權,這對市場交易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和市場主體的安全感是極其不利的。有的觀點認為,在買賣物品時,可通過提供商品來源憑證的方式保證該物品物權上不存在任何瑕疵,但是這在改革開放,尋求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中國市場是完全不適用的。首先,這種模式會降低交易效率,尤其是對于一些價值較小的動產(chǎn)交易來說,交易的方便程度是一項極其重要的考量;其次,如果每一物品在進行交易的時候都要提供來源憑證本身也是不現(xiàn)實的,政府既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成立一個專門認證物品來源性的部門,出賣人更不情愿為每一商品去申請該憑證,尤其是對于一些小標的額的商品交易來說。這種不便利的調查程序最終會使得市場交易陷入“癱瘓”[2]。因此,將盜贓物置于善意取得的范圍之內有助于促進市場交易的穩(wěn)定與安全,促進市場經(jīng)濟的繁榮,是符合《民法典》以及善意取得制度目的的。

      (二)盜贓物適用善意符合國際發(fā)展趨勢

      雖然法律具有國別性,但當今國際的交易活動日益頻繁,若否認盜贓物善意取得制度可能會阻礙我國的國際貿易活動。不能否認的是,若進出口的貨物屬于盜贓物而被善意取得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違反傳統(tǒng)道德,但是一項制度本身就不可能盡善盡美,維護交易的動態(tài)安全更應該被承認。順暢的交易環(huán)境能夠增加國際貿易主體的安全感以達到推動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目的,使中國更快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

      除美國、英國以外,德國、日本以及我國臺灣地區(qū)也有條件地承認盜贓物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例如《日本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三條規(guī)定了失主請求返還原物的時效為2 年,而其第一百九十四條規(guī)定:“盜贓、遺失物,如占有人由拍賣處、公共市場或出賣同類物的商人處善意購買時,受害人或遺失人除非向占有人清償其支付的價金,不得請求返還其物”[3]。這些國家有條件地適用盜贓物善意取得制度是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原所有權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買受人的注意義務,例如僅有在被國家所承認的交易場所中購買該物支付一定的價金才能請求返還原物。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國《民法典》中規(guī)定不適用于遺失物,但遺失物不等于盜贓物,不能說善意取得制度不適用于遺失物就同樣不適用于盜贓物??傊?,上述國家對于盜贓物善意取得之規(guī)定可以成為我們研究我國善意取得制度發(fā)展方向的指路牌。

      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一些國家不承認盜贓物可被善意取得。其思維模式是,若認為盜贓物可以被善意取得,那么是對原權利人物權的損害,并且潛在地鼓勵了銷贓行為,這自然是不能被立法所允許的。但不承認盜贓物可被善意取得的國家仍屬于少數(shù)且多屬民法不發(fā)達的國家,這與當今國際發(fā)展趨勢是不符合的。保護了原權利人的物權,卻損害了善意買受人的利益以及市場交易的安全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況且,若真的否認了盜贓物可被善意取得就一定能對銷贓行為以及“黑市”進行實質性限制嗎?

      (三)有利于物盡其用

      我國《民法典》第二百零五條規(guī)定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chǎn)生的民事關系,物權歸屬所要解決的是物權歸屬于誰以及對物權保護的問題,而物權的利用則是盡可能地發(fā)揮物的價值,將其規(guī)定于物權編開篇也說明民法對物盡其用的重視。自日耳曼民法便將物盡其用置于極其重要的位置,我國學者史尚寬先生認為,日耳曼諸觀念為基于具體事實之發(fā)生,承認物在各種狀態(tài)下為發(fā)揮物盡其用的各項權利[4]。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明確善意取得制度不能在盜贓物方面涉及,盜贓物的原物所有者的利益是完全得到保障,但對于該盜贓物的善意購買者的傷害是不是更大呢?首先,假使肯定善意取得制度適用于盜贓物,因此買受人在購買該盜贓物時是不應當存在過錯的。同時,盜贓物的交易場所常常為二手市場,因此買受人在購買時很難斷定該物是否存在權利上的瑕疵。在這種情況下若完全否定盜贓物的善意取得會使得買受人往往不敢再通過這種自由的交易手段購買物品,從而使得社會資源被浪費,這對物發(fā)揮其功效是有損害的。

      其次,對于原所有權人來說,即使該物品已被侵權人出賣給他人,因否認善意取得制度而使其所有權并不喪失,因此可能會發(fā)生所有權人怠于行使返還請求權的情況,若該物品的價值不高,所有權人考慮到成本甚至可能根本不會行使返還請求權。而買受人因所有權人長期不行使返還請求權期間也保持謹慎態(tài)度不敢對物進行一系列的使用或加工,這對于物盡其用也是極其不利的。

      四、盜贓物適用善意取得應當有所限制

      (一)嚴格適用善意取得的條件

      我國《民法典》已經(jīng)明確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條件,但是盜贓物畢竟不同于一般的動產(chǎn),買受人應該遵循更高的注意義務,這就要求買受人的“善意”更為嚴格。首先,買受人應當在正規(guī)的交易場所完成交易,否則應當推定為非善意。加之現(xiàn)在網(wǎng)絡交易的發(fā)達,許多交易也是通過網(wǎng)絡完成的,因此對網(wǎng)絡交易中盜贓物的善意取得也應當加以限制;其次,明確只有在正規(guī)的、明確用于交易的網(wǎng)站完成的商品交易才可以適用盜贓物善意取得之規(guī)定。而若從微商或者從非專門從事經(jīng)營交易的網(wǎng)站上完成的交易,應該認定買受人未保持較高的注意義務,推定其非為善意。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民法典》善意取得制度的規(guī)定中,動產(chǎn)與不動產(chǎn)適用于善意取得制度時是適用不同的條件的,或者可以這么說,不動產(chǎn)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更為“嚴格”。與動產(chǎn)的善意取得制度不同,不動產(chǎn)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必須要完成登記,我國的不動產(chǎn)登記機關屬于國家機關,其不動產(chǎn)登記簿具有國家的“象征”,人們更愿意去相信其所登記的內容是真實的權利狀態(tài)。因此,只要受讓人是善意的,其就可以基于這種信賴獲得保護,第三人信賴不動產(chǎn)登記就可以構成關于不動產(chǎn)權屬狀態(tài)的“善意”[5]。

      (二)設立一定的回復期限

      世界上許多國家對于盜贓物、遺失物都設立了一定的回復期限,并且對盜贓物、遺失物的善意取得做出統(tǒng)一規(guī)定。我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二條對于遺失物的有關規(guī)定是否為善意取得尚有爭議,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追本溯源,回到善意取得制度產(chǎn)生的理論源泉尋找到論據(jù)。善意取得制度現(xiàn)在大陸法系學界通說認為是“著眼于交易的安全和便捷的一般利益”,《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二條的規(guī)定可以看作是遺失物善意取得的特別規(guī)定。[6]遺失物適用善意取得的特別規(guī)定設置了2 年的回復期限,則盜贓物善意取得也可以參照適用《民法典》有關遺失物的規(guī)定?;貜推谙薜拇_定可以說是對買受人與原所有權人利益的平衡,既強調了物權的公示公信效力,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原所有權人的所有權不會輕易喪失。

      (三)特殊遺失物不得適用善意取得

      特殊的遺失物首先包括槍支、毒品、彈藥等物品,我國法律也明確規(guī)定,槍支彈藥、毒品屬于禁止流通的產(chǎn)品,不能私自交易;同樣上述物品若屬于遺失物,自然也不能適用《民法典》所規(guī)定的善意取得制度。

      其次,獎品、獎章以及其他對所有權人具有重要意義的動產(chǎn)不得適用盜贓物的善意取得制度。盜竊行為本身就是對所有權人的一次傷害,若盜竊物品屬于具有重大意義的物品,而且還因善意取得制度被他人所原始取得,那么就形成了對原所有權人的二次傷害。況且,這些重要意義的物品丟失后,往往會對人的心理造成影響,這些影響是不可逆的。在衡量買受人單純的財產(chǎn)利益與原所有權人財產(chǎn)與精神的雙重利益后,理所應當?shù)貙⑦@些具有重要意義的物品排除于外。而且,將盜贓物中那些對原所有權人具有重要意義的物品排除于外也不會在根本上動搖善意取得的目的——維護交易環(huán)境的穩(wěn)定與安全。

      猜你喜歡
      遺失物贓物買受人
      拾得人是否有權要求報酬
      新傳奇(2019年32期)2019-09-11 09:12:56
      贓物是如何傳遞的
      兒童時代(2019年1期)2019-03-21 07:50:22
      無限追蹤⑨
      贓物藏匿何處
      關于遺失物法律體系的探析
      法制博覽(2018年28期)2018-01-22 13:30:23
      動產(chǎn)多重買賣合同的效力
      法制博覽(2017年9期)2017-01-26 19:05:41
      論靜態(tài)條件下遺失物的物權歸屬
      淺析遺失物的善意取得制度:以我國《物權法》第107條為視角
      法制博覽(2015年15期)2015-02-06 18:14:50
      買方違約時的風險負擔
      買賣合同中買方違約形態(tài)下的風險負擔規(guī)則研究
      扶沟县| 乌什县| 松滋市| 漳平市| 长葛市| 东至县| 谷城县| 沁阳市| 如皋市| 宁波市| 文登市| 南平市| 张家界市| 遂溪县| 宁明县| 公主岭市| 丽江市| 垫江县| 乐山市| 温泉县| 西和县| 开封县| 陵水| 吉首市| 沙坪坝区| 伊春市| 淮北市| 十堰市| 牡丹江市| 长寿区| 孝昌县| 郁南县| 韶山市| 青海省| 莫力| 天门市| 肃宁县| 久治县| 铜陵市| 元朗区|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