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南昔傣族原生態(tài)舞蹈的傳承與發(fā)展
      ——以緊那羅舞為例

      2023-09-05 23:18:51楊開周刀娜塔吉
      戲劇之家 2023年14期
      關鍵詞:傣族舞蹈

      楊開周,刀娜塔吉

      (云南民族大學 藝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一、傣族原生態(tài)舞蹈

      (一)原生態(tài)舞蹈

      原生態(tài)舞蹈,指的是舞蹈在自身主體性特征下,從遠古至今,沿著歷史長河,以不脫離其人文環(huán)境因素的動態(tài)性方式走來,未經(jīng)加工、原汁原味的特定風俗性舞蹈形式,與舞臺上經(jīng)過“包裝”、編導、編排、衍生融入了藝術家自身情緒及主觀意識的舞蹈作品形式不同。原生態(tài)舞蹈自娛性、即興性強,突出民族風俗性,其主要目的在于聯(lián)結生活于此社會圈內的獨立個體,以一種樸素原始的肢體語言方式調動團結意識。

      原始社會時期,在語言文字未發(fā)展成熟時,人類最早的溝通方式,就是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內心深處真實的情感狀態(tài),如科羅波利舞所代表的原始生命的高度熱情及精神物質相結合后的野性迸發(fā)。伴隨歷史逐漸演進,生存環(huán)境大同小異,人與人之間有了利益相爭及個體性差異,社會結構趨于完善,族群分化,開始形成自己的民族,同時形成自己的身體語言和節(jié)奏。每個民族所具有的屬于本民族自身獨特的“語言密碼”,這一切來源于他們自己的生產(chǎn)、生活和交往方式,自娛自樂、祭祀祈求、自然模仿等三大特征貫穿于原始舞蹈之中,并由此推動了原始舞蹈的傳承與發(fā)展。

      (二)傣族原生態(tài)舞蹈的特點

      傣族由于受到宗教、地理及人文因素的影響,塑造了獨屬于本民族的文化審美特色,特別是形成了一種內斂、謙和、典雅的傣族原始舞蹈,并帶有特色鮮明的呼吸以及情緒等多方面表達。傣族的聚落與老撾以及越南等國家相鄰,兼收并蓄,由此衍生出眾多的舞蹈形式,如“嘎光”“象腳鼓舞”“蝴蝶舞”“孔雀舞”“依拉灰”“馬鹿舞”等,同時,根據(jù)舞蹈形式的不同,在音樂上采用剛柔相濟、動靜協(xié)調的獨特演奏方式來配合肢體語言動作的完成。其中,孔雀舞是傣族舞蹈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因為每一個地方有著不同的跳法,所以藝術特色也有所不同。有時節(jié)奏是緩慢的四三拍節(jié)奏形,表達出謙雅含蓄的內在修養(yǎng);有時節(jié)奏迅速,表達出傣族人民的歡快熱情。傣族舞在西雙版納、德宏、景谷、耿馬等各地廣泛流傳,目前有從事孔雀舞表演的專業(yè)演員,舞蹈動作花樣百出,形態(tài)各異,活潑靈動。其舞步有著自身的嚴格要求和標準,并且有自身的特色和風格。結合節(jié)奏、呼吸、造型,外部形式加上舞蹈情感的內在抒發(fā),將傣族原始舞蹈的精神風貌活態(tài)呈現(xiàn)于當下。

      二、緊那羅舞的起源與特色

      (一)緊那羅舞的起源

      南中在昔,蓋夷越之地,越中又以傣族最為著稱,往來接續(xù),形成了傣族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

      緊那羅舞,也叫神鳥舞,模擬鳥獸而舞,屬于擬禽舞,是傣族的一種傳統(tǒng)民間舞蹈,發(fā)源于印度,在東南亞和孟定傣族一帶盛行,南傳佛教象征性的圖像符號維系了宗教與藝術之間的關系,通常此舞會在傣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慶(出洼)舉行。形式上是男女合舞(緊那羅與緊娜麗),流行于孟定的緊那羅舞,以傣拳為基礎,再配以雄性鳥類的舞蹈語言,其頭部靈活,步伐輕快,動作有力,充滿了陽剛之氣,神情生動而富有韻律。舞蹈的基礎動作有走步,跳躍,翻滾等。情感內在含蓄,舞蹈語言豐富,充滿了藝術魅力,營造出一種歡樂的氛圍。在民間藝人的不斷改良下,目前已有一套完整的舞步。伴奏是傣族的傳統(tǒng)樂器,如鋼琴片、菠蘿鼓、木魚鼓、镲、象腳鼓等,還有一些古老的曲子和歌詞,用來表達兩只鳥兒的忠誠。緊那羅一詞源于佛教的經(jīng)文,羅馬意為kinnara,是印度和佛教神話中的一種半人半馬小型神祇,也是一位天神的歌唱家和樂師。而kinnari 也是半人半馬的形象,與緊那羅是一對典型的戀人。東南亞也有一對,名稱相同,只不過印度是半人馬,東南亞、傣族地區(qū)則是半人半鳥,上半身是人類,下半身是鳥類。時過境遷,緊那羅廣泛流傳于各地區(qū)、各民族,耿馬的佛教中,緊那羅是傣族傳說中的一對神鳥,雄性叫緊那拉,雌性叫緊那麗,佛教文化中被稱為金嘎拉,是佛陀的兩大護法,它們相親相愛,代表著忠誠和美好的愛情。

      喜馬坂(Himaphan)是一座傳說中的須彌山腳下的大雪山,也就是大雪山,傣語中的Likhao saa neelo(Likhao saa neelo)附近的喜馬萬達(Himavanta),有納迦,麒麟,迦樓羅,鸚鵡,馬鹿。金嘎拉居住的地方,就是傳說中的森林。

      在東南亞的傳說中,緊娜麗金納里斯是緊那羅金納拉斯的妻子,她的形象是一種既像鳥又像人的動物。它們是傳說中的喜馬萬達森林中的一種生物。統(tǒng)稱為金嘎拉kinkara。在典籍中,金嘎拉的外貌特征是:上半身是人類,下半身是天鵝,而在東南亞,沒有天鵝。它不是一只天鵝,而是一種混合了多種鳥類的混合體,它的舞姿(柬埔寨高棉人的緊那羅舞和泰國中部的緊那羅舞),更像是一首歌和一首詩,一種美德的象征。

      在緬甸,緊那羅被稱作“納亞或緊納亞”(Keinnaya 或Kinnaya)。緊娜梨叫娜依(Keinnayi/Kinnayi)。

      勐巴拉娜西,印度最神秘而美麗的地方,佛塔林立高聳,年輕的僧侶每日在寺廟里誦經(jīng)。傳說很早之前,在喜馬坂的“騰發(fā)三英”(喜馬萬達),有一對金色的孔雀,分別是召阿鸞“金納拉”和“金納麗”,他們恩愛有加,寸步不離。兩只孔雀生活的天山上有數(shù)不盡的美景果實讓人垂涎,不過,二人已覺乏味,只想去外面的世界走一番。一日,夫婦二人在游山玩水之時,忽然聽見人聲、鑼鼓喧天、誦經(jīng)之聲不絕于耳,便跟隨聲音前去觀看,只見百姓安居樂業(yè),人們虔誠地在佛前祈禱還愿,此景令金孔雀夫婦感動不已,于是二人時常到人間游玩,且時常幫助困苦百姓。可平靜的日子是短暫的,有一個好色的“召勐”(傣族土司)聽聞家丁低聲奉承說:“召勐,我?guī)滋烨叭ハ珊颢C,看到一只金色的孔雀,那只金色的孔雀長著一張漂亮的臉,男人的名字是金納拉,他的老婆是金納麗。要不,我們到仙湖上殺了她的丈夫,讓她嫁給你,那該多好啊!”召勐聽到這句話,心中一陣激動。第二日,酒足飯飽之后,召勐帶著一群手下去仙湖打獵,結果一連幾天都沒有找到金孔雀,正當他絕望的時候,一群人騎著一頭白象,兩只金孔雀下落至仙湖欣賞著美麗的風景。突然,金納拉被一支暗箭射殺。金納麗看到自己的丈夫就這樣死去,她哭得撕心裂肺。召勐吩咐仆人把她包圍起來,要把金納麗抓回去當老婆。召帕雅英(神職)聽到金納麗的哭聲,前來了解情況,兩只金孔雀真摯的愛情打動了召帕,他幫助復活了金納拉真身,懲罰了召勐這個邪惡的家伙。這對愛人向召帕雅英下跪道謝后便返回了天山,不再前往人間。

      當佛說到這里的時候,所有的弟子在感動之余又憤懣于召勐的行為,不過由此,也讓他們對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弟子們對著佛陀虔誠地膜拜,便紛紛離開了。久而久之,故事的流傳讓人們開始將傳說演變成了金孔雀舞,而金色的孔雀,則成了傣族的吉祥物。但“孔雀舞”與“緊那羅舞”實則有一定的區(qū)別,且在不同的文化融合、演化中易被混淆。

      (二)緊那羅舞的表演機制

      耿馬,傣語的意思是“追隨白馬尋找的地方”,又名“勐相耿坎”,是中國西南邊境上的黃金港口,也是耿馬傣族的主要居住地,受宗教、地理、歷史、經(jīng)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耿馬文化豐富多彩,這對耿馬傣族的藝術生活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其中,耿馬傣族的民間舞尤為突出。

      1.緊那羅舞的表演時間

      宋干節(jié)、開門節(jié)、關門節(jié)、趕擺、迎賓、潑水節(jié)等等。

      2.表演場域

      寺廟、舞臺。

      3.傳承方式以及參演人員

      傳承方式:師徒、父子、歌舞劇院。

      演員:非遺傳承人,祭祀師,民間藝人,耿馬舞蹈團演員,非遺傳承研究院的成員。

      4.服飾道具的制作

      (1)緊那羅“板鞏”(帽子)的制作

      帽子由硬紙板制成,將帽頂做成圓錐形,用白線縫好,使用泡桐果的枝條將其內部的白色物質粘在帽檐上,再用白棉紙將帽子的內層裝裱起來,最后再用剪紙、彩布和其他飾品來裝飾。

      (2)緊那羅“嘎那”(面具)的制作

      面部模型由泥巴制成曬干,把準備好的魔芋粉末做成米糊,用一張白色的棉紙糊上七八層,在面具上晾干,再把鼻子和眼睛的部位挖出來涂上顏色,把五官畫出來晾干。

      5.緊那羅“畢諾”(身衣)的制作

      (1)采竹材料:選擇的材料不能過老(通常是在農歷三月或四月),以利于彎曲。把一根竹子切成三段。第一節(jié)一米長,二節(jié)八十公分,三節(jié)六十公分,將切好的竹管切開,分成六條。然后在竹條的另一端打洞,用繩子將篾條的孔洞穿好,用線將竹條的兩端系在一條腰帶上。

      (2)挑選布匹:購買的布料,按照三個篾條的規(guī)格尺寸裁剪好,并把篾條放在地上均勻展開,再把布料放在篾條上面丈量好,按照每一根篾條所在的位置順著篾條的兩邊畫出兩條線,然后用畫好的每一根篾條的大小剪好布條,并放在畫好的線條上面,縫好兩邊,每個布條中間留有用于穿篾條的小洞。

      (3)組裝衣服:把已經(jīng)固定好篾條的腰帶放在地上,然后再把各根篾條往縫制好的布條洞里穿好,并用線把每根篾條兩端的布頭拴好固定即可。

      (4)裝飾性服裝:在衣服上縫上彩珠和亮片。

      6.伴奏樂器

      伴奏樂器主要是傣族傳統(tǒng)樂器,如波羅鼓、木魚鼓、排铓、镲、象腳鼓,還有緊那羅的古老曲調和唱詞。

      7.緊那羅舞的儀式過程

      道具交接儀式:道具制作完畢后,演員間相互交接,掌心向上,雙手握緊。道具師雙手按在道具上,口中念叨著“祝?!保骸罢埬煤帽9苣奈锲?,將緊那羅舞傳承下去,一代代傳承下去?!薄白D闵眢w健康,出入平安,祝你平安。”

      入寨的歡迎儀式:寨子里的長者們,帶著村里的象腳鼓和村民,拿著鮮花和米花,在村頭迎接。在歡迎儀式上,演員要蹲下來,用雙手接住道具,嘴里念叨著“祝你一帆風順”。

      祭祀儀式:在演出時,必須三次叩首,一是向佛致敬;二是向寨主致敬;三拜緊那羅的傳承者。

      綜合上述因素,我們發(fā)現(xiàn),緊那羅舞在一定的分布區(qū)域內以及宗教文化和歷史因素的作用下,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特征。緊那羅舞是一種具有“神圣之力”的地方傳統(tǒng)民間舞蹈,它不僅能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愉悅,而且具有祭祀、娛樂、社交等多種功能,并通過“舞”來傳達當?shù)氐奈幕?,從而構成了孟連特有的文化符號。同時,這一象征意義也體現(xiàn)了孟連宗教文化。

      (三)緊那羅舞獨特的動作

      緊那羅舞的表演者運用頸部、頭眼和屈伸的節(jié)奏,來模擬緊那羅的外形和姿態(tài),并將傣式的基本動律融合到一起?;A的舞蹈動作包括點步,跳躍,翻滾等等。緊那羅舞是優(yōu)美的,柔韌的,靈活的。手勢有掌式、神鳥手式、腿式、嘴半握拳、扇形手等。步伐有掂步、起伏步、矮步、點步、頓錯步,以及許多優(yōu)雅的抬腿、側腿、后腿等。肩通常與手腳相配,用柔肩、拼肩、拱肩、碎抖肩、聳肩等等。以豐富的舞蹈語言,表現(xiàn)神鳥的活潑、靈巧、美麗。

      緊那羅舞雖然只有象腳鼓、鑼、鈸等打擊樂器伴奏,但并不單調。象腳鼓的鼓聲非常豐富,聲音也是多種多樣的。如此,才能打出豐富多彩、激動人心的鼓聲。伴奏者要根據(jù)演員的舞步和情感變化,靈活而巧妙地變換鼓聲。木架子上的鑼鼓,按大小次序,雖僅有一個節(jié)拍,卻可與表演者的舞步節(jié)拍相一致,但亦可因其情感及動作而有輕、重、快、慢之分。當象腳鼓、鑼、鈸三種樂器和諧地演奏時,可以擊打出輕快的,或是豪邁歡快而又富有力量的強勁鼓聲。鼓聲既能激起表演者的熱情,也能感染鼓手。

      三、緊那羅舞的發(fā)展現(xiàn)狀

      緊那羅舞于2022 年6 月被列入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的公示名單。緊那羅舞的傳承和發(fā)展,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的傳承和發(fā)展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推動緊那羅舞的傳承,以傣族的民間舞和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為主要內容,將原始的民族民間歌舞與現(xiàn)代燈光、音樂、舞美相結合,把緊那羅舞的表演推向國際。

      (二)專業(yè)舞蹈團的繼承和發(fā)展

      耿馬歌舞團、云南省歌舞團、昆明市歌舞團等專業(yè)舞蹈團的成員,擔負著緊那羅舞的傳承和保護任務,他們創(chuàng)造和表演了大量的緊那羅舞表演形式,既保留了緊那羅舞的傳統(tǒng),也讓更多的民眾了解和喜愛緊那羅舞。

      (三)高等教育的繼承和發(fā)展

      云南藝術學院等專業(yè)院校將緊那羅舞作為一門學科,融入舞蹈教學中,使更多的學生了解緊那羅舞的文化,并掌握其基礎技巧,從而為緊那羅舞的傳承和保護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現(xiàn)階段緊那羅舞傳承與保護中的問題

      目前,緊那羅舞的傳承與發(fā)展仍以孟定、孟連、耿馬為主體,特別是以耿馬縣為主體,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均有所增加,但緊那羅舞的傳承發(fā)展仍有許多問題。

      (一)其他地方缺乏緊那羅舞的傳播

      目前,緊那羅舞在孟定、孟連、耿馬等地區(qū)的推廣效果最好,其中,以耿馬縣為甚,這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支持與投入,以及民眾的普遍認同。但是,在其他地區(qū),盡管也有緊那羅舞的演出和相關的活動,但是緊那羅舞的普及程度卻很低,緊那羅舞的傳承和保存更是鳳毛麟角。

      (二)緊那羅舞在職業(yè)舞蹈機構的下沉度不足

      目前,除了孟定、孟連和耿馬一帶有專門的緊那羅舞表演機構,其他的緊那羅舞表演團體則以耿馬歌舞團、云南省歌舞團為代表的綜合性演出團體為主,緊那羅舞的傳播與傳承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缺乏緊那羅舞的教學資源

      緊那羅舞現(xiàn)已不是普通高校舞蹈學習的主流科目,與緊那羅舞有關的學校缺乏教學資源與課時安排,而緊那羅舞需要表演者具有扎實基礎才能完成高水平表演,短期的教學只能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規(guī)則與動作,無法發(fā)揮出緊那羅舞的專業(yè)水平。

      五、緊那羅舞傳承與保護的建議

      (一)鼓勵將緊那羅舞的演出向當?shù)氐男⌒臀璧笝C構推廣

      緊那羅舞的表演者選材、訓練比較集中,以孟定、孟連、耿馬為代表,形成了一個嚴密的組織結構,既有利于緊那羅舞的保存,又為緊那羅舞的推廣與發(fā)展提供了天然的障礙。有關的政府機構和民間團體組織應把緊那羅舞的表演者投入到其他的地方性、小型的舞蹈組織中,讓緊那羅舞的從業(yè)人員擴大緊那羅舞的推廣面。

      (二)鼓勵和適當增加緊那羅舞的基本表演,降低學習和表演的門檻,提高民眾的參與程度

      專業(yè)的緊那羅舞和高級舞蹈團,因其本身的技術和對緊那羅舞的理解能力,更傾向于精細的緊那羅舞或更多的大型緊那羅舞,這樣的表演能滿足欣賞和藝術的要求,會在無形中增加緊那羅舞的學習和表演難度,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制約人們對緊那羅舞的理解、參與和宣傳。有關機構,特別是深入當?shù)鼗蛐⌒臀璧笀F的從業(yè)人員,應該適當?shù)赝茝V和擴大緊那羅舞的基本演出,以提高民眾的參與程度,促進緊那羅舞的推廣。在緊那羅舞的發(fā)展中,應使基礎表演、精巧表演、豐富表演三個方向分層發(fā)展,既要追求觀賞價值,又要增加參與度,為緊那羅舞的發(fā)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三)增加云南高校的緊那羅舞教學資源

      建議有關高校開設傣族舞蹈專業(yè),將緊那羅舞的部分課程納入傣族舞蹈課,合理分配教學資源,安排課時,以促進緊那羅舞文化的傳播,培養(yǎng)緊那羅舞專業(yè)人才。

      六、結語

      緊那羅舞傳承和發(fā)展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除了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外,還應對傣族舞蹈特別是緊那羅舞的保護、傳承和發(fā)展道路進行規(guī)劃,尋找切實可行的途徑。本文以傣族原始舞蹈緊那羅舞為研究對象,針對目前緊那羅舞傳承和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關于緊那羅舞的繼承和發(fā)展的意見,希望能為傣族傳統(tǒng)舞蹈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歡
      傣族舞蹈
      傣族服飾文化在現(xiàn)代生活的運用
      你可曾見過父親的舞蹈
      快樂語文(2021年31期)2022-01-18 05:51:06
      學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金平傣族多重信仰文化探析
      民族學刊(2020年1期)2020-06-11 12:45:38
      冰上舞蹈搭檔
      舞蹈課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傣劇與德宏傣族的文化記憶
      戲曲研究(2018年4期)2018-05-20 09:38:38
      校園舞蹈 多姿多彩
      海峽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7
      我和舞蹈
      構樹與傣族傳統(tǒng)造紙的保護和開發(fā)
      西南學林(2016年2期)2016-11-08 12:16:36
      托里县| 定州市| 霍山县| 鄄城县| 曲沃县| 南涧| 安西县| 云霄县| 洞口县| 容城县| 泸溪县| 密云县| 额济纳旗| 新乡县| 崇仁县| 南涧| 永清县| 永康市| 高要市| 宜春市| 延安市| 中西区| 金堂县| 天镇县| 宁陕县| 株洲市| 阳东县| 微山县| 嘉鱼县| 乾安县| 宁强县| 灵武市| 漳浦县| 青河县| 荔浦县| 海门市| 鄂伦春自治旗| 桃江县| 花莲县| 沈丘县| 侯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