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青
作家筆下的精彩文字有的是對社會人生的深刻感悟,有的是對自然萬物細致的觀察、驚奇的發(fā)現(xiàn)和翔實生動的記錄,他們搭建文學世界的方式各有不同,卻殊途同歸。法布爾無疑屬于后者。
《蟋蟀的住宅》(入選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一文詳細介紹了蟋蟀的住宅特點和修建過程。這個不起眼的小蟲,用它簡單、柔弱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優(yōu)良、充滿陽光的住宅,這樣的勞動成果著實讓人感到驚奇。這篇生動的觀察筆記出自19世紀法國著名博物學家法布爾之手。
法布爾寧靜而勤奮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而第一階段格外長,包含著他貧寒的童年、艱辛的青年和曲折的中年。
1823年12月22日,法布爾出生在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他在一間谷倉改造的鄉(xiāng)村小學讀了3年,之后就跟著父母四處搬遷。由于家境貧困,父親多次要求他放棄學業(yè),但法布爾抓住一切免費的機會上學,還掌握了拉丁語和希臘語。后來,他考取了阿維尼翁師范學校,畢業(yè)后開始了20 多年的教師生涯。出于對大自然尤其是對昆蟲的濃厚興趣,他一邊教書,一邊利用閑暇時間堅持觀察和研究,并陸續(xù)發(fā)表論文。1855年,他獲得博士學位。終于,這個來自法國南部偏遠地區(qū)的鄉(xiāng)村教師憑著不懈的努力贏得了學術界的認可。
1866年,在多位學者的舉薦下,法布爾成為阿維尼翁博物館的館長。翌年,法國教育部部長杜魯伊前來拜訪他,并推薦他面見拿破侖三世。為支持教育改革,法布爾在成人夜校對公眾開放講授植物學課程,大受歡迎。但保守人士猛烈抨擊他對女中學生講解授粉過程和花朵解剖結(jié)構,法布爾被迫離開耕耘了28年的講臺,生活隨之陷入困頓。在好友的幫助下,他舉家遷往小城奧朗日。此后8年中,法布爾基本靠編寫教材為生。在兒子儒勒的幫助下,他開始在自家花園里觀察昆蟲,完成了《昆蟲記》第1 卷。然而,年僅16 歲的儒勒不幸因病離世,法布爾悲痛欲絕,決定離開這個傷心之地。
在法國南部的塞里尼昂,法布爾買下一塊荒地,建起了他的“荒石園”。他漸漸找回內(nèi)心的平靜,那些毫不起眼的昆蟲,把他帶進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神奇領域。困窘、名聲和頭銜他都毫不在意,衰老更無法削弱他的勇氣和精力。在當?shù)剞r(nóng)人的眼中,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簡直是個異類,他們經(jīng)常看到他在田間地頭奔走,用雙手撥開草葉和石頭,尋找蟲子的蹤跡,或是趴在地上盯著昆蟲的洞穴一看就是半天。1907年,法布爾最終完成了《昆蟲記》第10 卷的出版?!独ハx記》的出版讓這位樸實無華的學者突然聲名鵲起,科學家達爾文說他是“無法效仿的觀察家”,文學家雨果稱贊他是“昆蟲界的荷馬”。1913年,法國總統(tǒng)雷蒙德?龐加萊造訪“荒石園”,為他頒發(fā)法國國家人物獎。
時至今日,《昆蟲記》依然讓無數(shù)讀者癡迷。這部標準的“跨界”之作不但在自然科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曾兩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法布爾用樸實優(yōu)美而又清晰的文字,寫就了一部關于昆蟲的長篇史詩,向我們展示出大自然的奧秘。整整10 冊《昆蟲記》,每一章都詳細講述了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和命運,如蜘蛛、蜜蜂、螳螂、蟬、甲蟲、蟋蟀以及很多不為人知的昆蟲。在他之前,還不曾有人如此通俗而清晰地描繪過這天地萬物共同演繹的偉大詩篇。
作為熟悉昆蟲習性的“自然畫師”,法布爾總是能找到精準樸素的詞語和生動形象的修辭,栩栩如生地描繪每種昆蟲最醒目的特征。在他眼中,圣甲蟲的工具包就像一個神奇的博物館;蜾蠃是技術高超的建筑師;而花金龜如同饞嘴的小孩兒,會癱倒在又甜又黏的水果旁邊酣睡;石灰質(zhì)荒地上的黑腹狼蛛像“波希米亞女郎在七個月的時間里不分晝夜地將一群吵吵鬧鬧的孩子馱在背上,走來走去”;大天牛的幼蟲一邊啃食老橡樹的樹心,一邊留下排泄出來的蛀屑,就像“一段腸子,在緩慢前進的過程中蠶食著自己的路”;失去家園的可憐的隧蜂媽媽孤身 “在小鎮(zhèn)上流浪,背曲腰彎,身體虛弱,腦袋禿禿,衣衫襤褸,憂心忡忡,而這副破衣爛衫的模樣早已在灰色小蜥蜴的窺視之中”……法布爾一邊描述事實,一邊刻畫昆蟲們動人的模樣,帶著無盡的同情和憐憫。在漫長而細致的觀察中,他早已對它們了如指掌并充滿感情。
其實,法布爾并不關心什么文學手法和遣詞造句,他說:“你們這些手持長矛、身披鎧甲的昆蟲,請來為我辯護,為我作證!告訴他們,我與你們是多么親密無間:我?guī)е鯓拥哪托倪M行觀察,又怎樣一絲不茍地記下你們的一舉一動!你們的證詞是一致的:我的文字里雖然沒有空洞的公式,沒有一知半解的胡言亂語,但每字每句都是我所觀察到的事實。不多,也不少。”的確,對我們來說,彌足珍貴的就是法布爾那孩童般的天真和好奇,既有科學家的嚴謹又有詩人般的詩意的表達方式。正如羅丹所說,法布爾教會了我們“像哲學家一樣去思考,像藝術家一樣去觀察,像詩人一樣去感受和表達”。他那超凡的耐心、天才的觀察和清新的文字,讓我們收獲愉悅和滿足。
但他所呈現(xiàn)的遠遠不止這些!法布爾的觀察是有思想和靈魂的。在他的筆下,毫不起眼的昆蟲們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天賦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它們的世界一樣上演著關于生存、情感、繁衍、獵食、戰(zhàn)爭、計謀、危險乃至生死的一幕幕大戲。由此,我們看到默默無聞的昆蟲世界和人類世界是何其相似!所以,周作人說:“他以人性觀照蟲性,并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看《昆蟲記》比看那些無聊的小說、戲劇更有趣味,更有意義?!?/p>
在《昆蟲記》中,那些生活在石縫、荊棘和枯葉中的最微小、最低級的昆蟲,都是宏大的宇宙交響曲中一個個獨特的音符,在大自然的安排下,相互依賴并最終實現(xiàn)平衡。日暮時分,當蟬停止演奏進行曲,當螢火蟲點燃藍燈籠,當淺色意大利蟋蟀在迷迭香中唱響醉人的小夜曲,當遠處鈴蟾鐘聲般的和諧叫聲此起彼伏……我們都會模糊地感覺到,哪怕是最小的昆蟲,它的一生都充滿魔力,并與我們、與整個世界存在著神秘的內(nèi)在關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