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如今,出于健康等因素考慮,公眾對主糧的態(tài)度也在發(fā)生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青睞粗制的五谷雜糧,不過這里面也有一些誤區(qū)和流言。今天,一起來梳理五谷雜糧的流言,看你信過幾個。
?流言:米面等主食越白越好?
? ? 分析:大米面粉加工越精細會越白,但也會導致營養(yǎng)素大量損失。
完整的谷物包含了谷皮、糊粉層、胚乳和胚等四個部分,各部分中富含不同的營養(yǎng)素。在精細加工的過程中會將谷物籽粒的谷皮、糊粉層、胚分離出去,僅剩下淀粉含量最高的胚乳部分,而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均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長期食用精白面和精白米不利于健康,可造成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不足。同時,過于精細的米和面對血糖的影響也比較大。因此,面粉、大米等主食并不是越白越好。
流言:燕麥會降低骨密度?
? ? 分析:骨密度改變與多種因素有關,長期食用燕麥并不會導致骨密度降低。
導致骨密度降低的因素包括年齡、缺乏運動、飲食中缺乏蛋白質和鈣質、維生素D缺乏,以及腎病、甲亢等疾病。
燕麥屬于高纖維、低熱量的谷物,其中還富含了β-葡聚糖等多種功效成分。此外,燕麥中的鈣、磷、鐵、鋅等礦物質含量也較為豐富,對骨骼健康有所助益。并不存在因燕麥中蛋白質含量較高,影響鈣吸收,加快鈣流失,從而不利于穩(wěn)定骨質健康的情況。
流言:吃粗糧能降血糖?
? ? 分析:吃粗糧并沒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谷類食物中富含的淀粉,經(jīng)過消化吸收后都會升高血糖,因此無論是粗糧還是細糧都不存在降糖的作用。但是,不同食物的升糖指數(shù)存在差異,因而對血糖的影響也不同。升糖指數(shù)更低的食物對血糖波動影響較小,反之則更大。
粗糧中由于存在更多的膳食纖維,使得其中糖的釋放速度比精米白面等細糧更慢。同時,粗糧在胃里的排空速度也比較慢,因而飽腹感更強,有助于抑制食欲,減少食物攝入。
故而,適當食用粗糧對平穩(wěn)血糖有所助益。對于血糖偏高的人而言,還是要通過規(guī)律用藥和合理生活方式加以調節(jié)。
流言:雜糧多多益善,越吃越健康?
? ? 分析:適當吃雜糧有益健康,但并非越多越好,過多食用可能會影響健康。
雜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營養(yǎng)比精制米面更全,所以日常應該將麥片、藜麥、糙米、蕎麥、燕麥、大麥等加入到膳食中,但也應控制總量。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的推薦,每天吃全谷物和雜豆50~150克,薯類50~100克。
一方面,雜糧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更豐富,過多食用可能導致胃腸道不適,同時還會明顯延遲胃排空,引起胃反酸,甚至造成食管黏膜損傷。
另一方面,粗糧、雜糧也是糧,其中的淀粉依然是熱量的來源,過多食用同樣會對血糖造成影響,也會因為能量過剩導致肥胖的發(fā)生。
流言:紅薯能消滅98%癌細胞、抑制癌癥?
? ? 分析:紅薯抗癌是一個不科學的說法,并無相關研究證據(jù)。
紅薯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除了豐富的膳食纖維和胡蘿卜素以外,還富含維生素C、鉀、鐵等10多種微量元素,是不錯的主食選擇。在《本草綱目》中也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的記載。
紅薯能抗癌的說法來源于日本的一項研究,稱紅薯提取物在體外試驗中具有較高的癌癥抑制率。
一方面,該研究結論的真實性尚存爭議。
另一方面,紅薯提取物與食用紅薯是完全不相同的兩碼事,簡單地將體外研究的結果等同于現(xiàn)實生活的效果更是錯誤的。截至目前,并沒有相關報道表明吃紅薯能夠具有抗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