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曉明
【摘要】? 腰椎間盤突出癥為臨床常見病,臨床表現多以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為主,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二便障礙,鞍區(qū)感覺出現異常。該疾病的治療方式包含手術與保守治療,前者存在風險大、術后并發(fā)癥多等劣勢,后者有操作簡單且對患者機體損傷較小、療效顯著等優(yōu)勢。中醫(yī)針灸為保守治療方法的一種,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效果顯著。在我國,針灸歷史悠長,治療腰痛頗有奇效,本文針對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關鍵詞】? 腰椎間盤突出癥; 針灸治療; 研究進展; 綜述
中圖分類號:R353.1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17-0130-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7.043
近年來,隨著人們工作、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患病率大幅提升,同時呈現年輕化趨勢,發(fā)病原因包括腰肌勞損、肝腎虧虛、寒濕侵體等,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工作[1-2]。相關調查顯示,在國內,LDH的發(fā)病率在7.40%~17.80%,多發(fā)予中青年,其中20~40歲占80%以上,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比例約為4∶1。手術與保守治療為該疾病的兩種治療方式。首先選擇手術治療的患者,多數為癥狀嚴重,不可保守治療的患者。該方式雖有顯著療效,但術中創(chuàng)傷及風險較大,因此,若非必要,可選擇保守治療,促進病癥好轉[3-4]。中醫(yī)將腰椎間盤突出癥歸屬于“腰痛”范疇,針灸憑借療效顯著、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勢頗受臨床醫(yī)師、患者青睞[5-6]。本次就針灸治療LHD的研究展開綜述,內容如下。
1? ? 分子生物學
1.1? ? 信號通路? ? 從信號通路角度分析針灸治療LDH的臨床效果為現階段研究熱點,在模擬的大鼠試驗中發(fā)現,通過電針治療可將p-STAT3、p-JAK2蛋白表達降低,因此臨床認為電針可能是通過對脊髓JAK2-STAT3信號的有效抑制,從而達到緩解LDH大鼠神經痛的目的。與此同時,研究發(fā)現,電針夾脊血可通過對PKA-CREB通路表達水平值的上升,提升AQP1、3mRNA轉錄的發(fā)生率,繼而進一步對椎間盤退變發(fā)生的腰痛表現進行有效緩解。
1.2? ? 免疫反應? ? 在椎間盤免疫學最早的研究中曾指出,椎間盤屬于人體最大無血運封閉結構,不參與體循環(huán),因此自身具備抗原性,一旦發(fā)生纖維壞破裂,其髓核中的隔絕原就會被人體識別為外界存在的外源性抗原,繼而誘導發(fā)生免疫反應,產生炎癥癥狀。應用電動牽引配合針灸治療LDH的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免疫功能水平顯著上升。同時,另一研究指出,在應用針刺配合推拿的治療中,患者補體C3、血清水平處于下降狀態(tài)。由此提示,針灸配合推拿可有效調節(jié)免疫指標水平,繼而改善臨床表現。
1.3? ? 腫瘤壞死因子? ? 腫瘤壞死因子屬于一種強有力的炎性細胞因子,在關節(jié)軟骨中該因子可進一步促進MMPs的分泌,繼而使軟骨基質發(fā)生降解。同時,該因子還可有效抑制軟骨細胞的合成,促進纖維母細胞特性的Ⅰ型膠原產生,繼而加快軟骨細胞變性壞死速度。研究發(fā)現,應用電針配合針刺治療LDH,可有效降低腫瘤因子水平。由此提示,針刺治療可通過降低腫瘤因子水平,緩解LDH癥狀。
2? ? 針刺治療
針刺治療LDH療效顯著,被廣泛用于臨床。在長期實踐中,醫(yī)師為進一步提高療效,在針刺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各種方式。例如針刺加牽引,該方式為一種康復理療,研究發(fā)現,該方式治療價值頗為顯著,可減輕臨床癥狀,保障治療質量。該方式的實施主要是以患者膝胸位做自主牽引,時間為15 min,之后使用4寸毫針在患者腎俞穴、委中穴部位進針,深度為2~3寸,留針30 min,1次/d,持續(xù)治療10 d。
2.1? ? 腹部反應點速刺療法? ? 吳萍等[7]研究認為,可通過疾病過敏點作為治療切入點,即刺激敏化點,將其作用傳送至患病部位。例如,若LDH患者出現小腹疼痛、腰痛等表現,可通過發(fā)生原因,即疾病導致的突出物刺激竇椎神經的交感神經纖維,繼而使得腹直肌發(fā)生腰痛的反應點,通過這一反應點作為刺激靶點。俞年塘等[8]研究中,將納入的LDH患者分為2組,一組采取針刺聯合腹部反應點治療,另一組給予單純針刺治療,例如針刺特定穴、辨證取穴等,結果顯示聯合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單純治療。
2.2? ? 督穴導氣針法? ? 導氣法是促使針刺得氣的一種針法,多運用督脈穴位,實則逆經而刺行瀉法,虛則順經而刺行補法,使針感在督脈上進行傳導,使氣達病所,進一步加強得氣感,從而起到治療效果。陸征麟等[9]研究中,將納入的LDH患者分別給予督穴導氣針法治療、常規(guī)電針治療,1個療程后,督穴導氣針法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guī)電針治療組。由此說明,通過督脈針向導氣,可激發(fā)人體正氣,更好地改善LDH的臨床癥狀。宮嘉[10]研究中,納入血瘀型輕中度LDH患者,分別給予督穴導氣針刺法聯合電針治療與常規(guī)電針治療,結果顯示,聯合組近期、遠期治療有效率均高于常規(guī)治療。由此提示,對于血瘀型輕中度LDH患者督穴導氣針聯合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2.3? ? 浮針療法? ? 黃文立等[11]研究中,以痛為腧,采取浮針對LDH進行治療,與常規(guī)針刺治療比較,浮針療法效果顯著;且認為浮針行淺刺治療時不僅不會對患者肌肉層形成損傷,還可利用痛點作為治療中心,對周圍皮下結締組織形成掃散作用。其過程中,浮針形成的治療作用會改變空間構型,并采用反電壓效應將其生物電在病灶進行傳導,進一步改變原有細胞形成通道,更會調節(jié)神經及體液系統(tǒng),達到治療目的。戴宇祥等[12]研究中,采用浮針對關元俞、阿是穴、委中、陽陵泉、懸鐘等穴位進行針刺,并與采用常規(guī)電刺治療的患者進行對比,結果顯示,浮針治療LDH效果顯著。由此認為,浮針針刺相對傳統(tǒng)針刺而言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痛苦低以及操作簡單,值得臨床推廣。
3? ? 灸法
3.1? ? 化膿灸? ? 化膿灸為直接灸法,在臨床也稱瘢痕灸,在治療LDH時可改善腰部局部微循環(huán),同時減局部炎性反應與水腫,繼而達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目的。李齊等[1]研究中,將納入的LDH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針刺法,觀察組給予化膿灸,結果觀察組臨床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由此提示,化膿灸在LDH治療中的使用價值較好。
3.2? ? 天灸? ? 天灸最早出現在《五十二病方》中,經臨床多年發(fā)展,被廣大醫(yī)師、患者喜愛。天灸選用中草藥物,藥物使用時會游走于多個通脈之處,并在藥物作用的基礎上與經絡腧穴聯合,對臟腑有效調節(jié),達到治療、預防疾病的目的。曾有學者研究認為,天灸藥物在強烈刺激的作用下會出現無菌性滲出反應,進一步幫助血液加快循環(huán)速度,達到改善氧化、加快組織代謝等目的。王東利等[13]研究中,將LDH患者根據不同治療方式分為2組,一組為天灸治療,選用白芥子、細辛等加入姜汁制成藥膏方式,另一組采取常規(guī)針刺方式,結果顯示,治療后,2組JOA評分均有所升高,VAS評分均有所下降,但天灸治療組效果優(yōu)于常規(guī)針刺法。由此證明,天灸治療LDH的有效性。
3.3? ? 電子灸? ? 電子灸又被稱為電熱隔藥灸,是利用專用灸片的加熱反應,對體表對應穴位進行溫熨,以此達到調整經絡臟腑功能、氣血運行功能的目的。電子灸使用過程中可在多個穴位行同時針灸,且安全性高。郭春生等[14]研究中,將納入的LDH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針刺治療,觀察組給予電子灸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由此說明,電子灸是一種治療LDH的有效方式,且具備操作簡單、安全等優(yōu)勢。
3.4? ? 熱敏灸? ? 熱敏灸是采用艾灸溫和體表,通過熱敏反應激活機體的經絡,促進經氣運行,到達病患部位。對比傳統(tǒng)溫和灸,該治療會在局部、表面呈現出現不同熱感反應。對于熱敏灸而言,自身所具備的擴熱、傳熱等優(yōu)勢,在對應穴位實施針灸時可提高治療效果。趙莉等[15]研究中,將納入的LDH患者分為3組,A組給予常規(guī)針刺治療,B組給予常規(guī)西藥聯合針刺治療,C組給予熱敏灸治療,結果顯示,C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B組,差異顯著(P<0.05)。折勝利等[16]研究中,將納入的LDH患者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對照組給予獨活寄生湯內服治療,治療組給予熱敏灸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由此提示,熱敏灸可顯著改善LDH患者臨床癥狀,同時可提高治療效果。
3.5? ? 動力灸法? ? 動力灸是將艾灸、手法、藥物作用有效結合的一種針灸方式,操作時用浸藥紅布將點燃的艾灸包裹,在實施針灸部位的經絡、穴位進行按壓,同時結合點、按、震顫等手法將其作用到達深部,以此達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代謝的作用。宮云昭等[17]研究中,將使用腹針結合動力灸治療的LDH患者與單純針刺治療的LDH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聯合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單純針刺治療。
3.6? ? 百笑灸? ? 百笑灸為趙百孝教授開發(fā)的新型灸療產品,選用艾絨、活血化瘀藥物、透化劑作為基礎配方,利用艾絨燃燒時產生的紅外線等熱能,磁鐵磁場在人體穴位中進行應用,繼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賈松濤等[18]研究中,將LDH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單純電針治療,觀察組給予百笑灸聯合電針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由此提示,百笑灸聯合電針是治療LDH的有效方式,可顯著減輕患者腰痛癥狀。
4? ? 溫灸針治療
溫灸針是將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發(fā)揮針灸疏通經絡,活血行氣、溫陽散寒等作用。史曉麗等[19]研究中,將納入的血瘀型LDH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給予腰痛寧治療,觀察組給予中醫(yī)溫針灸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學者研究中,LDH患者給予溫針灸腰夾脊穴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疼痛指數顯著降低。學者研究中,與給予單純電刺治療的LDH患者相比,給予溫灸針治療的LDH患者的治療效果更為理想。
5? ? 電針治療
電針治療是指針刺入腧穴部位有效得氣后,通過加強以人體生物產生電微量電波提高針刺作用,顯著緩解LDH患者出現的疼痛。臨床研究認為,局部單穴采用電針治療,可更好地減輕LDH患者出現的腰痛癥狀,且具有操作簡單、取穴少、定位簡單等優(yōu)勢。在局部單穴電刺激的作用下,對應組織會發(fā)生節(jié)律性的松弛與收縮,同時肌肉組織處于松解狀態(tài),進一步達到降低LDH患者腰部疼痛的目的。學者研究中,將納入的LDH患者分為A、B、C 3組,A組給予單穴電針連續(xù)治療,B組給予單穴電針疏密治療,C組給予常規(guī)電針治療。結果顯示,A組與B組治療后疼痛指數、腰椎治療效果優(yōu)異于C組,差異顯著(P<0.05);而A組與B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學者研究中,將納入的LDH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取穴電針治療,觀察組給予單穴電針腰突穴治療,結果顯示,2組功能障礙指數評分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由此可知,單穴電針腰突穴療法治療LDH效果更為顯著,且可促進腰椎功能恢復。
在我國,中醫(yī)已有千年歷史,其中辨證論治為中醫(yī)學特點,即針對病證,依據患者體質、致病因素等多方面給予對癥治療。在中醫(yī)學中,LDH歸屬為“腰痛”“腰脊痛”范疇,認為疾病的發(fā)生多因內傷所致,外部表現會因跌傷導致腰部原有氣血運行不通暢,繼而出現腰部疼痛,甚至出現下肢疼痛。中醫(yī)針灸為治療LDH的常用方式,通過上述臨床經驗可知,該方式不僅應用廣泛,還頗受臨床醫(yī)師、患者喜愛。但隨著臨床醫(yī)學的發(fā)展與研究,仍需納入更多樣本,證實針灸在LDH中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 李齊,符碧峰,張熙南,等.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MRI表現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中醫(yī)癥狀積分的相關性分析[J].天津中醫(yī)藥,2022,39(2):166-170.
[2]? ? 蔡慧珍,王秋生,王寧.針刺透灸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透灸時間-效應分析[J].頸腰痛雜志,2022,43(1):118-120.
[3]? ? 鄧棟,趙鑫宇,林春良.正清風痛寧注射液聯合經皮穴位電刺激對老年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腰椎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2,42(5):1131-1134.
[4]? ? 馬超,王飛,劉曉民,等.應用體表地形圖量化腰椎間盤突出癥腰型客觀化指標:下腰曲線彈性固定轉折點的三維成角[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2,26(6):924-928.
[5]? ? 呂小龍,張聰偉,楊莉.夾脊穴針刺聯合腰部橋式運動療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J].貴州醫(yī)藥,2022,46(3):399-401.
[6]? ? 胡林龍,李飛,王艷.針刀療法結合普通針刺及結構化心理干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恐動癥[J].河南中醫(yī),2020,40(2):295-298.
[7]? ? 吳萍,鄧小蘭,趙紅,等.普通針法、動氣針法與瞬間強電針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比較及對TNF-α、IL-6的影響[J].針灸臨床雜志,2019,35(6):19-23.
[8]? ? 俞年塘,劉穎東,熊圣彪,等.針刺腹部穴位加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J].針灸推拿醫(yī)學(英文版),2019,17(1):56-61.
[9]? ? 陸征麟,牛淑芳,韓秋瓊,等.中藥熏蒸聯合針灸治療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及其對炎性指標的影響[J].廣西醫(yī)學,2021,43(21):2564-2569.
[10]? ? 宮嘉.督穴導氣針法聯合腰椎穩(wěn)定肌群訓練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效果[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1,30(7):1314-1316.
[11]? ? 黃文立,劉其昌,楊青宇,等.內熱針結合紅外線熱成像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20,10(24):10-13.
[12]? ? 戴宇祥,姜宏.基于CONSORT及STRICTA評價浮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RCT報告的質量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9,30(5):1240-1244.
[13]? ? 王東利,羅開民,徐陽,等.腰六針電針法聯合隔姜灸治療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2,42(2):259-264.
[14]? ? 郭春生,柳盛春,陳凱.獨活寄生湯聯合針灸對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術后患者的療效及β-內啡肽、IL-1β表達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21,18(28):57-61.
[15]? ? 趙莉,馬倩,張玉玲.隔藥灸聯合耳穴壓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21,30(4):420-422,426.
[16]? ? 折勝利,宋興華,周楊,等.針灸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腎虛型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J].頸腰痛雜志,2021,42(3):369-371.
[17]? ? 宮云昭,劉春雷,張長春,等.督灸配合DSA引導下小針刀治療寒濕痹阻型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J].實用藥物與臨床,2021,24(5):441-444.
[18]? ? 賈松濤,武佐元,喬兆輝,等.調督理筋針法聯合撳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及對血清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17、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J].河北中醫(yī),2021,43(3):478-482.
[19]? ? 史曉麗,謝曉龍,王培榮,等.大面積艾絨溫灸對寒濕痹阻型腰椎間盤突出癥下肢麻木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9,16(3):139-143.
(收稿日期:202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