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新
第六單元語文要素: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jié)中蘊含的感情。
學(xué)校離家只有500 米的距離,可就是這短短的500米,對她來說,卻是布滿艱難的萬水千山。
因為雙腳有嚴重殘疾,9歲的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蹦蹦跳跳地去上學(xué),就連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刈叨疾恍?。她的腳踝處有明顯的扭曲變形,腳掌根本著不了地。因此,身體的重量幾乎都壓在腳的外側(cè),每挪一步,她都是晃晃悠悠的。
短短的一條巷子,她不知用了多長時間,才勉勉強強(qiǎng? qiáng)通過。總算大汗淋漓地挪到路口,學(xué)校就近在咫尺,可此時,她的臉上卻露出更加悲傷的表情——接下來的路,再沒有任何可趴扶和借力的東西。
她坐在地上,低頭嗚咽(yān? yè),乞(qǐ? qí)求路人的幫助。
這一幕看著讓人揪心,終于有人過來幫忙了,人們把她扶起來,打算送她到學(xué)校??删驮谶@時,一個面目猙獰的女人突然沖了上來,怒氣沖沖地從路人的手中將她奪下,大聲吼道:“自己走過去!”
所有的人都被女人的突然舉動給嚇呆了。她在一邊開始大聲哭泣,并且不愿意再挪(nuó? ná)步,顯然,她覺得眼前的這個女人太兇狠、太無情。
她的哭泣和不聽從,引來女人更大的憤怒,女人怒問道:“每天都等待別人的可憐,你不覺得恥辱嗎?每次都等待別人的幫助,你不覺得羞愧嗎?你腳有殘疾,難道心也有殘疾嗎?”
于是,她一邊哭泣著,一邊慢慢朝學(xué)校爬去,可這卻招來了女人更大的不滿,女人朝她怒吼道:“是人就直立行走,只有動物才爬,給我堂堂正正地走過去!”
在女人的一聲聲怒責(zé)下,在接連摔倒14 次后,她終于“走”進了學(xué)校。
此時,站在她身后的女人——她的母親,淚如雨下!
此后,她寧可一次次地摔倒,也不會再爬著去上學(xué)。因為母親告訴過她,別人只能扶你一次,不能永遠扶著你……
(選自《遼寧青年》 2010 年第 3 期,有改動)
思考與練習(xí)
1.用“\”劃去文中括號內(nèi)不正確的讀音。
2.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細讀文中畫線句子,說一說描寫母親時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讀全文,想一想你贊成母親的做法嗎?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wù)勛约旱目捶ā?/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一定也遇到過爸爸媽媽對你“狠心”的時刻,請簡要敘述,并體會其中蘊含的爸爸媽媽的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