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貴
《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中提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養(yǎng)生原則,原文說道:“夫四時(春夏秋冬)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始終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zāi)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p>
我們知道每年冬至這一天,“冬至一陽生”,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就一天天逐漸地生長,陽氣由地下開始向外、向上升發(fā),以利萬物之生長,即春生、夏長,直至夏至這一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陽氣達到了極點,之后就夏至一陰生。
春夏之季是自然界陽氣逐漸上升的季節(jié),以助萬物之生長,所以人也要順應(yīng)陽氣生長之趨勢,養(yǎng)陽以助陽氣升發(fā),來保障萬物生長發(fā)育,不要扼殺陽氣。
春夏時節(jié),應(yīng)該順應(yīng)季節(jié)的特點保護體內(nèi)陽氣,使之不斷充沛旺盛,春天除了氣溫逐漸上升,飲食調(diào)理也是關(guān)鍵,盡量少吃綠豆、蘿卜、苦瓜、西瓜、冷飲等寒涼食物??啥喑源壕隆⑸?、紅棗、桂圓、蔥、蒜等辛溫之物,還有人們熟悉的紫蘇亦是升發(fā)陽氣的優(yōu)質(zhì)食材。在春天食用紫蘇嫩葉有助于陽氣升發(fā),而到了夏天,氣候炎熱潮濕,人們?nèi)菀赘械轿鸽涿洂灢贿m,此時采摘紫蘇葉煎湯食用也非常適宜,有和胃消脹的作用。
紫蘇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赤蘇或桂荏。其葉正反兩面皆紫色,亦有面綠背紫者,芳香異常,故有香蘇之別稱,主產(chǎn)于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及河南等,紫蘇可栽種,亦可宿子自生,紫蘇嫩時其苗可以為蔬,長成時其葉、梗、子皆可入藥,乃藥食兼用之佳品,紫蘇性味辛溫,歸脾、肺經(jīng),臨床應(yīng)用時分為蘇梗、蘇葉、蘇子使用,紫蘇也是居家常用的調(diào)味品。
蘇葉為紫蘇的梗莖葉。中醫(yī)學(xué)認為,紫蘇味辛性溫,入肺、脾經(jīng),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功效。因其辛香溫散,入肺走表而發(fā)散風寒,又能走脾行氣而寬中。對外感風寒、內(nèi)兼濕滯之證尤為適宜?!侗静菥V目》言其可“解肌發(fā)表,散風寒,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侗静菡x》言“紫蘇,芳香氣烈,外開皮毛,泄肺氣而通腠理,上則通鼻塞,清頭目,為風寒外感靈藥;中則開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飲,解郁結(jié)而利氣滯?!?/p>
研究表明,本品能擴張皮膚血管,刺激汗腺而有發(fā)汗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
紫蘇有兩種,即黑紫蘇、白紫蘇,同為唇形科植物,紫蘇入藥宜分蘇葉、蘇梗,兩者入藥部位不同,功效各有偏重,蘇梗質(zhì)重偏于走里行氣,故凡理氣寬中、順氣安胎宜選用蘇梗。如胃脘脹悶、不思飲食,蘇梗可與茯苓、陳皮、雞內(nèi)金配伍;若胎氣上逆、胸悶嘔吐、胎動不安,可與砂仁、陳皮等理氣安胎藥合用。
蘇子為紫蘇的成熟果實,生用或炒用,蘇子味辛性溫,入肺經(jīng),有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潤肺通便之功效,適用于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者。《本草綱目》言其“下氣、除寒溫中……補虛勞、肥健人,利大小便”?!洞竺鞅静荨费云洹爸顾裕瑵櫺姆危禋狻??!侗窘?jīng)逢原》曰“性能下氣,故胸膈不利者宜之……為除喘定嗽、消痰順氣之良劑?!贝似芳瓤上職庵箍?,又能潤腸通便,且能補益脾肺,可謂一舉數(shù)得。
黑蘇子、白蘇子,二味中藥飲片藥名類似,但相貌不一,走“黑道”的紫蘇葉呈紫色,果實就是紫(黑)蘇子,表皮棕褐,形態(tài)較小。走“白道”的紫蘇莖葉呈灰白色,果實表皮是灰白色或者黃白色,形態(tài)較大。一般中藥處方上的“蘇子”,除個別地區(qū)炮制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外,應(yīng)予紫(黑)蘇子。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表明,紫蘇葉富含揮發(fā)油、紫蘇醛、檸檬烯等物質(zhì),有鎮(zhèn)吐、鎮(zhèn)靜、抗病毒、促進小腸蠕動、止血等功效,對風寒感冒、妊娠感冒、慢性胃炎、慢性支氣管炎、宮頸糜爛或?qū)m頸息肉術(shù)后出血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功效。此外,蘇葉水浸液對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都有抑制作用。它還含有食物中少有的α-亞麻酸。科學(xué)研究證實,這種物質(zhì)不僅具有降低膽固醇和抗衰老的功用,還具有較好的抗癌作用,但紫蘇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而草酸在人體內(nèi)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若人體中沉積過多會損害神經(jīng)、消化系統(tǒng)和造血功能,所以食用紫蘇宜適量。
紫蘇本是藥食兼?zhèn)涞闹参?,自古以來廣受我國人民喜愛,紫蘇入饌,一般以嫩葉涼拌或作羹、湯,或掛糊炸食。西漢枚乘在其名賦《七發(fā)》中即有“鯉魚片綴紫蘇”這道肴饌。李時珍曰:“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做熟湯飲之?!弊咸K富含揮發(fā)性的紫蘇醛等芳香物質(zhì),人們常把紫蘇用于食品的去腥、增鮮、提味、防腐等,《調(diào)鼎集》記載“平時將薄荷、胡椒、紫蘇、蔥、香櫞皮、橘皮、菊花及葉同曬干,捶碎收貯,剖魚入水,取以洗擦,不但解腥,其味尤美”。由于紫蘇葉汁液是紫紅色的,許多食品加工廠便將紫蘇作為梅醬、腐乳等食品的天然染色劑,還有人做過試驗,用鮮紫蘇葉泡魚、肉等易腐的食品,將其置于室內(nèi)通風處,常溫下這些食物可保存更久而不變質(zhì)。另外,紫蘇葉、紫蘇子還可以用來煮粥,做湯圓,或做紫蘇飲。
以下紫蘇食療膳方,請在中醫(yī)師的指導(dǎo)下使用。
原料:大田螺750 克,夾心肉糜500 克,紫蘇葉20 克,鮮椒段50 克,姜、蒜各30 克,蔥5 克,鮮豉油15 克,老抽、雞精、花雕酒各適量。
制作:①將田螺肉挖出洗凈切成丁,加入肉糜、蒸豉油、雞精、胡椒粉,充分混勻至其有適當?shù)孜?,將打好的螺肉肉餡塞回田螺殼中備用;②紫蘇葉洗凈,切絲待用;鍋中熱油,放入香蔥姜蒜炒香,倒入塞好肉餡的田螺一起煸炒,灑入花雕酒后加鮮湯1000克,蒸豉油、雞精、老抽燜燒入味后放入紫蘇葉絲即可出鍋裝盤。
本品寒溫均衡,能清熱利水,增強免疫力。
原料:紫蘇葉20 片,鮮草魚1000 克,雞蛋清、料酒、鹽、淀粉、辣椒節(jié)、姜片、蒜瓣適量。
制作:①將草魚洗凈,切塊放盆內(nèi),用精鹽、料酒等腌制入味,再加雞蛋清和淀粉上漿;魚骨、頭、尾斬塊洗凈待用;②紫蘇嫩葉略曬切末;③鍋中加油燒熱投入干辣椒節(jié)、姜片、蒜瓣煸香,加鮮湯、魚塊、魚骨、頭、尾,用大火煮5 分鐘,下入紫蘇末,加食鹽、味精調(diào)味后撈起魚塊、魚骨、頭、尾,倒入盆中即可。
本品味道鮮美、排毒解毒,可用于預(yù)防風寒感冒等。
原料:平展的紫蘇葉片,牛肉100 克,生抽醬油、味精、料酒、嫩肉粉、淀粉、植物油各適量。
制作:①紫蘇葉洗凈后逐片擦凈水分,牛肉洗凈后切成7 厘米長、3 厘米寬的柳中條,數(shù)量與紫蘇葉一致,加入生抽、味精、料酒、嫩肉粉和適量淀粉,拌勻腌制入味;②鐵板燒熱,放入植物油,倒入牛柳逐一煎熟,趁熱用紫蘇葉把牛柳包好,呈放射狀擺入盤中,盤中心略點綴一下即成。
本品牛柳滑嫩、紫蘇芳香,可健脾益胃。
原料:紫蘇子10 克,粳米100 克。
制作:將紫蘇子擇洗干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800 毫升浸泡5~10 分鐘,煎煮取汁后加入粳米煮為稀粥即成。
本品味香,能發(fā)表散寒,適用于老年人風寒感冒,病后大便不通、燥結(jié)難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