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丹
讀后續(xù)寫是我國學者王初明(2012)結合國內外關于互動協(xié)同理論的研究提出的一種外語促學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協(xié)同(alignment)。這一概念是指對話雙方出于交際需要,為了達成高效交流的目的,不斷調整心理和語言表征,彼此適應的心理過程(Pickering&Garrod 2004)。
讀后續(xù)寫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要求學生以所讀的語言材料為基礎完成短文續(xù)寫,續(xù)寫內容要與所讀的材料有邏輯銜接,情節(jié)完整。這一題型主要考查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及思維能力,是提升其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2015 年8 月,教育部考試中心在發(fā)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英語科考試說明》(高考綜合改革試驗省份試用)(第一版)中引進了讀后續(xù)寫這一測試題型,并于2016 年率先在上海和浙江兩地進行試點。此后,讀后續(xù)寫這一測試題型被其他高考改革省份采用。
讀后續(xù)寫不僅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分析、構思和延伸拓展能力,而且考查其對語言結構的把控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讀后續(xù)寫對所有師生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在分析學生在讀后續(xù)寫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讀后續(xù)寫教學策略。
通過對高一學生的課堂隨測、作業(yè)批改及問卷調查,發(fā)現他們在完成讀后續(xù)寫這一題型中存在閱讀理解、續(xù)寫構思、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困難。
讀后續(xù)寫要求學生先閱讀一段語言材料,依據材料內容和所給段落開頭語進行構思,續(xù)寫一篇詞數150 左右與給定材料內容、情節(jié)、人物、情感協(xié)同的短文。因此,讀后續(xù)寫的第一步是閱讀。學生只有在快速讀懂語言材料的基礎上對其中的有效信息進行篩選、甄別、理解和抉擇,并準確把握語言材料的情感及觀點,才能完成續(xù)寫任務。
然而,測試所提供的語言材料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生詞、復雜的句型,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由于詞匯量不足和缺乏閱讀技巧,理不清閱讀材料的意思,抓不住文章關鍵信息,沒有深入理解文章主題,在續(xù)寫時或無從下筆,或偏離文章主題,無法完成與給定材料在內容、情節(jié)、人物、情感上協(xié)同和結構完整的短文。
讀后續(xù)寫測試過程中,閱讀只是一種語言輸入形式,關鍵在于寫作。構思是寫作的核心,它要求學生不僅有想象力,而且有創(chuàng)新力。在寫作構思過程中,部分學生由于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難以對所給閱讀材料進行深入分析,沒能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導致無法有效地利用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自然地銜接上下文進行續(xù)寫。
此外,對寫作語句、情節(jié)及一些邏輯關系的安排欠缺深入考慮,套用模板句式,運用得不太合理,強行湊詞、不符合閱讀材料要求,導致文章出現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等問題??傮w來說,這些問題都是因為學生思維能力不足所引發(fā)的。
續(xù)寫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主要有:第一,續(xù)寫內容與原文情感基調不協(xié)同。部分學生在進行讀后續(xù)寫時所表達的思路與原文主題語境無法做到協(xié)同效應(王敏、王初明2014)。究其原因,部分學生的閱讀水平低,沒有深入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導致續(xù)寫內容與原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不協(xié)同。第二,語言基礎較為薄弱。部分“后進生”由于缺乏知識儲備,掌握的詞匯量和句式有限,在表達方面表現為無話寫、寫不長,語言平淡,情節(jié)拖沓,無法用豐富的語言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語法錯誤較多,詞匯運用不恰當,從而導致得分率較低。久而久之,一些“后進生”產生自卑心理,并開始畏懼寫作。
讀是續(xù)寫的基礎。學生的閱讀障礙集中在語言性障礙和非語言性障礙兩個方面。
語言性障礙主要體現在:(1)詞匯量不足,不能有效理解文章中的一詞多義;(2)對構詞法不熟悉,不能有效推測生詞的意思;(3)語法知識欠缺,在遇到長難句和復雜句式時,無法找到句子主干,從而造成閱讀障礙,無法讀出篇章的中心思想。
非語言性障礙主要集中在文化背景和閱讀習慣兩個方面。英語閱讀是一種跨文化的交流。英語閱讀文本中滲透著西方的文化要素,倘若學生沒有掌握足夠的文化背景信息,則難以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例如:學生如果不了解圣誕節(jié)是西方特別重要的節(jié)日,就不能猜出“Papa had always made a big deal out of Christmas.”這句話中made a big deal out of 是“把……視為是極其重要”的意思。跳讀、指讀、將英文直譯成中文等不良的閱讀習慣,既導致閱讀速度慢,又影響對文章主題語境的把握,造成對文章理解的片面性。
針對學生在閱讀中的障礙,教師可利用教材和英語練習夯實他們的詞匯知識,提高其詞匯習得效率(姜琳、涂孟瑋2016),使其克服基本障礙;可講授語法知識、長難句分析技巧,使其克服語篇理解障礙。此外,還要增加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讓他們有意識地多了解外國文化知識,并觀察、指正他們的不良閱讀習慣,傳授閱讀技巧,從而有效提升其閱讀理解能力,為其掃清閱讀障礙。
為了提高“后進生”的讀后續(xù)寫意識,讓他們對寫作產生興趣,教師要有意識地采取有效措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讓其積極參與課堂寫作。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利用身邊可利用的資源積極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續(xù)寫積極性。方法如下:
第一,精選電影片段,借助多媒體在課堂上播放。多媒體課堂讓原本單調、乏味的靜態(tài)文字變成了生動、有趣的動態(tài)畫面,讓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不僅僅在看,更是在聽,從而全方位地提升他們的興趣。
第二,充分利用教材,提升學生的續(xù)寫思維。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Unit 1 Lesson 3 So Close,Yet So Far 為例,本課主人公馬克(Mark)沉迷網絡,影響了自己的現實生活。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提煉文章大意,關注文章中的好詞好句,有效進行語言輸入。學完本課后,教師讓學生積極參與,根據課文材料自主命題。例如,Paragraph 1:Mark decided to change his lifestyle.Paragraph 2:Mark attained the highest marks in his year.The headmaster asked him to share his experience.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命題目進行續(xù)寫,能有效提升其參與度及思維能力。
第三,教師精選一些幽默且富含哲理的小故事如The Gift of the Magi 讓學生進行續(xù)寫。這些材料簡單易懂且符合高中生的英語水平,容易使其產生閱讀和續(xù)寫興趣,并且可以模仿名家寫作風格。
第四,表演閱讀材料。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選取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延伸性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分工合作、組織構思并表演。以平時教學中的一個案例為例,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出生在并不富裕的家庭,他很有運動天賦,夢想當一名運動員,并在高中時遇到了影響自己一生的教練奧利·賈維斯(Ollie Jarvis),他的教練經常說的話是“夢想是無價的”。高二那年的暑假,作者想去做兼職補貼家用,因而打算放棄棒球訓練,卻不敢跟教練說,在母親的鼓勵下,他決定當面跟教練說明情況。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對所給閱讀材料進行閱讀梳理,然后把班級學生分成小組,讓每組學生畫出關于文章的思維導圖,構思續(xù)寫內容,分配人物角色,并表演各自小組的作品。教師給予點評。學生通過構思、表演續(xù)寫材料,對原文作者的語言特色和寫作思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集思廣益地創(chuàng)設語境鍛煉了他們的思維力和想象力,并使其原本懼怕的讀后續(xù)寫課變得更加生活化和趣味化。
在隨堂測試中發(fā)現,有些學生喜歡套用“萬能模板”,但讀后續(xù)寫內容靈活多變,即使背了模板,在進行下一篇讀后續(xù)寫時也深感套不上、用不到。因此,很多學生懼怕讀后續(xù)寫,不知道如何提高續(xù)寫水平。
通過深入研究發(fā)現,讀后續(xù)寫并非無章法可循。在讀后續(xù)寫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三步走:
第一步,找線索。通過快速閱讀,獲取文章大意,找出原文主題句及關鍵詞,利用對主題句、關鍵詞的分析,找原文的線索并予以展開,拓展想象力。以平時練習的一篇讀后續(xù)寫為例:
原文講述了一位單身母親在車里撿到一把傘,根據傘上信息找到傘的主人,物歸原主并且拒絕了酬謝,以及她在窮困潦倒中迎來了圣誕節(jié),卻苦于沒有錢付房租,以及買食物、送禮物給女兒的故事。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讀后續(xù)寫時,讓他們先找出原文中的“傘、酬謝、圣誕”等關鍵詞,再找出原文中的主題句“But there should be no Christmas for me,I knew,no gifts,no remembrance whatsoever.Thinking of this,I couldn’t control my tears on my way home.Suddenly,the doorbell rang and Peggy rushed to answer it,calling that it must be Santa Claus.A note attached to one package caught my eyes.”啟發(fā)他們想象后續(xù)的故事情節(jié)。通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很好的拓展。此外,原文中有很多好詞好句和地道的表達,如“The air was full of Christmas merriment”“I managed a smile”“screaming joyously and demanding desirably”“I stood,frozen,overwhelmed by misery”等,都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的素材,并應用到讀后續(xù)寫中。
第二步,列提綱。為了使已知文本信息更加清晰,教師可以讓學生整合信息,提煉記敘文六要素,即時間(When)、人物(Who)、地點(Where)、事件(What)、原因(Why)及發(fā)展過程(How),通過思維導圖梳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人物情感變化,鑒賞故事的語言風格,遵循協(xié)同原則,搭建續(xù)寫框架。以上文讀后續(xù)寫為例,讓學生畫出思維導圖,包含如下信息,When:Christmas;Who:a single mother in her 30s;Where:in the streetcar;Why:She headed to the downtown for an interview;How:She found a beautiful silk umbrella and determined to find the owner。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清晰地勾勒出故事的前情梗概,理清續(xù)寫思路。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整合能力,而且激發(fā)了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此外,教師還可以訓練學生采用逆推法(Backward Pass)進行續(xù)寫。以上述讀后續(xù)寫中所給的兩段提示為例,Paragraph 1:Suddenly,the doorbell rang and Peggy rushed to answer it,calling that it must be Santa Claus.Paragraph 2:Suddenly,a note attached to one package caught my eyes.首先,根據原文已知情節(jié)和第二段開頭給出句的關鍵信息,合理推斷出第一段發(fā)生的故事情節(jié)。其次,利用第一段給出句中的信息,提出問題和假設,構思出第二段合理發(fā)展的故事情節(jié)。最后,綜合第一段和第二段信息,建構合理、合乎邏輯、高度融洽和銜接的故事情節(jié)。逆推法能有效地打開學生的思路,發(fā)散其思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第三步,續(xù)寫及潤色。在理清了文本內容和寫作思路后,著手擬寫草稿。擬寫時,要注意續(xù)寫內容與所給文本在內容、情節(jié)、人物、情感上的協(xié)同,還要挖掘語言表達,促進語言協(xié)同。此外,為了使表達更加生動、有吸引力,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各種語言句式的訓練,如非謂語、倒裝句、強調句、無靈主語等,以豐富他們的語言表達;對于無話寫、寫不長等情況,要拓寬學生的思路,如描寫人物緊張的心理時,有些學生會寫“He was very nervous.”等,這樣的描寫不僅不生動,而且會導致詞數不夠,得分率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增加以下細節(jié)描寫,如“咬嘴唇:Trembling nervously,he bit his lip.低頭:Trembling nervously,he bit his lip and lowered his head.眼睛:Trembling nervously,he bit his lip and lowered his head,eyes fixed on the floor.心跳:Trembling nervously,he bit his lip and lowered his head,eyes fixed on the floor.Butterflies fluttered in his heart and stomach.He could feel his heart thumping wildly.手心流汗:Trembling nervously,he bit his lip and lowered his head,eyes fixed on the floor.Butterflies fluttered in his heart and stomach.He could feel his heart thumping wildly and his palm sweating.”等。這樣的描寫既可以使語言表達生動、豐富、有畫面感,又可以解決學生無話寫、寫不長的窘境。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最好提供范例,讓他們從模仿開始,學會動筆;對于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要有意識地讓他們多識記和活用一些與人物動作、表情、心理、外貌和環(huán)境等有關的優(yōu)美語句,并引導他們運用到讀后續(xù)寫中。潤色環(huán)節(jié)可以采用教師指導和學生互評,這樣可以不斷提高學生對讀后續(xù)寫的信心和能力。
讀后續(xù)寫作為高考英語寫作中的新題型,既是一種測試手段,又是一種有效促進學習的方法。通過以讀促寫,學生不僅閱讀和寫作水平有了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想象力,增強了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并使英語學習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深入研究教學大綱和教學策略,結合學生實際,努力提高他們的閱讀、思考、表達能力,幫助其取得好成績,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