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原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教學之目的,我以為首在養(yǎng)成讀書之良好習慣?!薄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教學總目標中有這樣的表述:“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運用多種媒介學習語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彼裕囵B(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應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那么,教師應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哪些好習慣呢?
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
新課標提出:“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有獨立閱讀能力?!眱H僅靠課堂上教師領著閱讀,是完成不了這個目標的。因此,我們要利用課堂之外的時間,以開展第二課堂為抓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成立朗讀小組,開展讀書沙龍,舉行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讀書比賽等。這些活動,能夠以外力促進學生閱讀。長期堅持,學生不僅會養(yǎng)成自覺閱讀的好習慣,還可以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培養(yǎng)寫日記的習慣
學生一學期要寫8篇作文。試想,僅靠這8篇作文,學生怎么能寫好作文呢?只有多寫,學生才能有東西寫,寫得出來。要做到多寫,寫日記是好方法。在日記訓練中,第一階段,教師可讓學生隨心所欲,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摘抄也行。這一時期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第二階段,教師要給他們限定日記字數,仍然可以摘抄。第三階段,經過一段時間強制性的訓練,學生知道了寫日記的好處,愿意寫也會寫了,也就形成了好習慣。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寫作小任務,同時給予方法點撥,并要有檢查,還要對學生實行分類管理,避免一些學生知難而退。
培養(yǎng)記筆記的習慣
筆記主要分為課堂筆記和讀書筆記兩類。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記筆記,還要督促學生及時記筆記,更要給學生講解記筆記的方法、意義等,讓學生養(yǎng)成記筆記的好習慣。為了提高學生記筆記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小組檢查督促、優(yōu)秀筆記評選等方法,讓學生嘗到記筆記的甜頭,慢慢養(yǎng)成習慣。
培養(yǎng)思考的習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恍W生不愿思考,也有一些學生不會思考。如何讓不愿思考、不會思考的學生變得愿思考、會思考呢?一方面,教師要摒棄包辦思維,相信學生能行;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能少講絕不多講,學生能理解的堅決不講。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漸漸增強思考的動力,增加思考的時間,積極主動思考。
培養(yǎng)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在教學中,幾乎所有語文教師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學生遇見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等,第一反應不是去查工具書,而是問老師。這說明學生還沒有養(yǎng)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因此,教師首先應要求學生備好常用的工具書,如《現代漢語詞典》《成語小詞典》《古漢語常用詞詞典》等,然后教會學生如何使用工具書。同時,教師要強調:“遇見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如果手頭的工具書查不到,再來問老師?!边@樣“逼迫”學生養(yǎng)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培養(yǎng)背誦的習慣
背誦,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就是背誦的直接效果。我們要發(fā)揚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背誦的優(yōu)勢,尤其是在學生記憶力最好的時段。學生的腦子就是倉庫,記憶的東西就是庫藏。學生多背誦好詞好句,有些很快用得到,而有一部分暫時要“冷藏”起來,等到合適的機會就會慢慢融化,成為自己需要的,他們就會寫詩著文了。這就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因此,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背誦的好習慣。
當然,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遠非如此簡單。它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也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教研員面臨的重大課題,正所謂“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