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鋒
[摘 要]教材是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是教與學的源泉。英語教材具有教本、學本和話本等多方面的價值。但當前部分教師對英語教材的應用存在方式單一、適應性弱、靈活性差等問題。教師應當轉變觀念,優(yōu)化教材應用方式,以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思維品質,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英語教材;教材應用;優(yōu)化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21-0066-03
教材是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其包含著豐富的知識和信息,具有積極向上的思想內(nèi)涵,是學生獲取信息、積累知識的主要渠道,是學生學習的起點和思考的源泉。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轉變了“教教材”的觀念,積極探尋“用教材教”的科學方法和途徑,充分發(fā)揮自身作為“教學資源開發(fā)利用者”的作用,在教材的應用、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實踐中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教師“深入分析教材,準確把握教材設計理念和內(nèi)容,熟悉教材編排特點”,同時“深入研讀教材,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和教學需要,有效利用和開發(fā)教材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明確英語教材的價值,直面當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積極探索能夠發(fā)揮教材價值的策略,為學生獲取英語知識、習得語言技能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一、小學英語教材的價值分析
教材是教師設計和開展教學活動的藍本,也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獲得自身發(fā)展的基礎性、重要性素材。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材具有教本、學本和話本三方面的價值。
1.教本價值
教本價值,指的是教材對教師的教的價值。教材為教師組織和實施教學提供了根本參照,也是教師設計教學過程的重要依據(jù)。譯林版英語教材中的每個單元大致由“Story time”“Grammar time”“Fun time”“Sound time”“Culture time”“Cartoon time”“Checkout time”“Ticking time”等板塊組成,每個板塊有獨特的教學價值,如“Story time”板塊圍繞單元主題,以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故事中滲透相應的詞匯、句型和語法知識;“Grammar time”板塊是基于“Story time”板塊中的故事提煉語法知識;“Fun time”和“Cartoon time”板塊用漫畫的形式向學生呈現(xiàn)了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趣味性強的小故事;“Culture time”板塊為學生拓展了相應的文化知識……教材中的任何一個板塊都是教學素材,具有重要的教本價值,為教師的教學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師要正確認識教材的教本價值,深入鉆研英語教材,精準把握教材內(nèi)容,明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充分發(fā)揮教材對教學的導向作用。
2.學本價值
學本價值,指的是教材對學生的學的價值。教材既用于教,也用于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第一手材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譯林版英語教材中各版塊的設置凸顯了每一學習階段的學習重點,對學生的學具有指導作用。如“Story time”板塊講述故事,并配有生動的插圖,這暗示了學生要利用插圖和文本,大體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初步掌握相應的單詞和句型;“Grammar time”板塊將知識點從故事中抽取出來,直觀地呈現(xiàn)了語法知識,旨在讓學生復習、掌握和鞏固來源于故事的相關英語知識;“Culture time”板塊則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引子,讓學生朝著這個主題和方向繼續(xù)深入探究相關文化知識……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英語教材在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的重要價值,根據(jù)學生英語學習的具體情況,引導學生合理運用教材,助力學生高質量完成英語學習任務。
3.話本價值
話本價值,指的是教材對學生的對話交流的價值,包括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對話交流。實用性是語言類課程的重要特征之一。語言類課程要求學生能夠內(nèi)化知識,將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當中。教材則為知識的遷移提供了橋梁,具有話本價值。譯林版英語教材以單元的形式組織和呈現(xiàn)知識,每個單元都有不同的話題,單元內(nèi)各板塊均圍繞話題設置,能夠為學生的對話訓練提供良好的參照,讓學生得到語言技能方面的鍛煉。要想充分發(fā)揮教材的話本價值,教師就要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學情和真實生活經(jīng)歷,立足教材內(nèi)容,圍繞單元主題選取恰當?shù)脑掝},使學生產(chǎn)生對話交流的欲望,從而實現(xiàn)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訓練目標,促進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發(fā)展。
二、小學英語教材的應用現(xiàn)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很多教師的教材觀、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等都發(fā)生了改變。但是,從小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部分教師在教材運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英語課堂的豐富性和靈活性,不利于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1.教材應用方式單一
教材作為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是保障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和教學目標達成的重要載體。英語教材中的語篇是精心編寫的學習素材,具有知識性和思想性等特點,為師生開展學習活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然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將教材中的語篇作為組織學生讀與背的材料,在課堂上讓學生機械地朗讀和記憶語篇內(nèi)容,忽視了編者的深意。教材的應用方式單一,學生就難以掌握語篇背后的思想文化價值,學生英語能力和思維品質的提升受到限制。
2.教材應用適應性弱
英語教材作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以及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參照,面向的是一個區(qū)域范圍內(nèi)的全體學生,具有普遍性的特點。學生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而部分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只關注到了教材的普遍性特點,未能夠基于普遍性提煉出特殊性,無法做到因材施教。
3.教材應用靈活性差
教材是按照相應的課程標準進行科學嚴謹?shù)鼐帉懰纬傻墓潭ㄎ谋?,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學只能在教材的范圍內(nèi)進行。教師可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適當再構,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但從當前小學英語教材的應用現(xiàn)狀來看,教師在教材應用方面欠缺靈活性,過于呆板,應用教材文本時缺少創(chuàng)造性意識,使得課堂教學呈現(xiàn)照搬文本、機械運用的情況。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難以感受到英語課程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難以維持,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低。
三、小學英語教材的應用策略
英語教材是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根本依據(jù),是基礎性的教育教學資源。教師作為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者和利用者,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價值,根據(jù)當前小學英語教材的應用現(xiàn)狀,結合教材的價值分析,聯(lián)系小學階段英語教育的特殊性,立足學生普遍性和特殊性兼具的英語學習需求,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合理再構,整合優(yōu)質的課外教學資源,以引領學生進行高品質的英語學習活動,實現(xiàn)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語篇主題,拓展應用渠道
譯林版英語教材的編寫以單元、板塊形式呈現(xiàn),圍繞著特定的、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主題,進行內(nèi)容的選用和形式的設計。教材為師生的教與學提供重要素材,如何應用教材則取決于教師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水平。教學時,教師要基于教材中的單元主題,切實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再構,有目的地拓展英語語篇的應用渠道,為學生打開英語世界的大門,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英語的魅力,感受英語學習的價值與樂趣。
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7 Protect the Earth中的“Story time”板塊由四部分組成,每個部分均設有小標題——“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基于此,筆者引導學生先閱讀語篇內(nèi)容,再圍繞標題去理解和提煉語篇主旨,接著歸納出語篇中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建議,最后借助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和新穎的教學設計,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進一步探索單元主題。
【教學片段】
T:Boys and girls, read these four parts and think about the main ideas.
(學生快速瀏覽語篇內(nèi)容,教師引導學生留意各個部分的標題,提煉語篇主題)
T: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t?
S1:Safe water.
T:Why should we save water?
S2:Because water resources are limited.
S3:In many places, there is not much water.
T: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t?
S4:We should not waste water, we should reuse and save it.
T:How to save water in our daily life?
(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場景,提示學生思考)
S5:We need to turn off the faucet when brushing our teeth.
...
教師立足教材,對于英語語篇進行多樣化的應用,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開辟嶄新的教材應用渠道,使學生依托文本,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英語。
2.結合學生實際,提升應用質量
英語教材是學生獲取語言知識、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渠道。但是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jīng)驗不足,學生難以自主理解英語教材中的內(nèi)容。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材與學生生活實際之間搭建橋梁,在教學中引入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nèi)容,提升教材應用的質量。
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4 Then and now中的“Story time”板塊,講述的是現(xiàn)在和過去不同的生活方式,如過去只有固定電話,現(xiàn)在有了移動電話;過去人們依靠廣播和報紙獲取新聞,現(xiàn)在通過網(wǎng)絡就可以了解新聞……基于“Story time”板塊中的內(nèi)容,筆者聯(lián)系六年級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組織學生圍繞單元主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兒童時期的生活,并對比現(xiàn)在生活的異同,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教學片段】
T:What could you do six years ago?
S:I could read a little Chinese and speak a few English words.
T:Good job! What else can you do now?
S:I can ride bikes and run quickly.
T:Great! You can do more things now.
教師注重開發(fā)英語教材的學本價值和話本價值,從學生的英語學習實際出發(fā),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話題選擇,讓學生自由地依據(jù)教材各單元主題展開對話,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3.立足課堂需要,優(yōu)化應用形式
英語教材的應用目的是滿足師生的教與學的需要,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要想充分發(fā)揮英語教材的價值,教師就要依據(jù)新課程理念的要求,立足課堂教學的需要,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新應用,打破課堂教學的固定界限,帶給學生豐富的學習體驗。
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中的“Story time”板塊,講述了大多數(shù)學生耳熟能詳?shù)耐捁适隆痘实鄣男卵b》,教學重點為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表達。教學時,筆者立足教學目標和學情實際,先組織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內(nèi)容,再引導學生從中提煉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單詞,最后鼓勵學生基于“Fun time”板塊,改寫故事或創(chuàng)編劇本,演出別開生面的《皇帝的新裝》。
【教學片段】
T:Do you know the story of the king’s new clothes? Try to retell it in your own words.
S1:There was a king, he was crazy about new clothes...
T:Good job! Which words in the statement use the simple past tense?
S2:Was, visited.
S3:Showed, walked.
...
T:Try to rewrite the ending of this story.
教師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秉承創(chuàng)新求變的原則,對教材的應用形式進行變形,立足語篇內(nèi)容開展創(chuàng)新活動。相對于簡單、機械的朗讀記憶式教學,讓學生調(diào)動舊知進行故事復述、基于故事進行創(chuàng)新編寫等方式,更能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創(chuàng)新性活動中內(nèi)化知識、應用知識,逐步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英語教材為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教師要將“教教材”的觀念轉變?yōu)椤坝媒滩慕獭?,充分發(fā)掘教學資源,優(yōu)化、創(chuàng)新教材應用方式,從學生的英語學習實際出發(fā),立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對教材中的教學資源進行適當增添、完善和改編,發(fā)揮教材的多樣化功能,為學生開展高品質的英語學習提供優(yōu)質資源,幫助學生提高知識積累的效率,促進學生英語能力和思維品質的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張哲.多源文本融合式閱讀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才智,2020(8):43.
[2] 劉美紅.小學英語課堂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愛我家鄉(xiāng)”英語閱讀文本課堂應用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49):114-115.
(責編 韋於坊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