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依依
南朝時期著名詩人謝朓有詩云:“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痹娭兴霰闶悄暇?,曾是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的都城,故稱六朝古都。六朝時期,南京初名建業(yè),后改為建康、建鄴。
我在閱讀有關(guān)南京的歷史書時,看到六朝時期建康城的記載。那時候的建康城,是個繁華如夢的國際大都會,商業(yè)發(fā)達,交通便利,吸引各國友人前來。但是,由于氣候、戰(zhàn)爭等因素,建康城沒有留下太多的歷史痕跡。2008年左右,在南京玄武區(qū)長江路發(fā)現(xiàn)了古城墻遺跡,經(jīng)過考古發(fā)掘,專家推定為六朝時期建康城的城墻,于是建立了六朝博物館,它成為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遺址博物館。
周末,在爸爸媽媽的帶領(lǐng)下,我們來到了六朝博物館。一進大廳,六張整齊懸掛的“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的白練大旗映入眼簾,將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風(fēng)云際會、繁華如夢的建康城。
繼續(xù)向前游覽,我看見一架奇特的馬車,車頂駐足一人。爸爸告訴我:“這個車是帝王出行時的指南車,車頂?shù)牧⑷耸怯脕碇甘痉较虻?。不管車子如何行走,車頂人手指的方向始終面向南方。如此神奇的指南車,我第一次見到,深感有趣。
我們邁入二樓“六朝帝都”展廳,一堵透露出斑駁歷史感的城墻遺址矗立眼前。登上臺階,可以清晰看到穿越千年的原始風(fēng)貌,尤其是城墻邊上的排水溝渠,方正造型,布局合理,窺局部可見全貌,古人的高超技藝令人折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六朝時期的瓦當(dāng),它們造型千姿百態(tài),還有人面瓦當(dāng)。其中,一枚笑臉穿越歷史的長河,溫暖了今日的你我。
進入三樓的“六朝風(fēng)采”和“六朝人杰”展廳,六朝的繁盛氣息更加濃烈。在這里,有精美絕倫的“雞首壺”,寓意“吉祥如意”;還有端莊宏偉的“青瓷蓮花尊”,紋理清晰,細節(jié)飽滿,器型完整。當(dāng)我聆聽“六朝人杰”的故事時,書本里的文字記憶紛至沓來。站在“萬箭齊發(fā)”景觀前,我看到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戰(zhàn)場,只見迷霧重重,士兵搖旗吶喊,曹操一聲令下,萬箭齊發(fā)。佇立在祖沖之的雕像前,我想起前不久爸爸給我講的圓周率的故事,沒想到歷史人物離我如此之近。停在“竹林七賢”的畫像前,我想起了那個時代的思想自由、文化昌盛。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六朝的繁華已成歷史。令人不禁慨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探訪千年前的六朝文物,喚醒夢幻般的記憶。厚重的中華文明,讓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盛世美景。
(指導(dǎo)教師:高京亮)
博物館之最:
六朝博物館建筑面積為2.3萬多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積為1.1萬多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為1.2萬平方米。截至2021年,六朝博物館館藏文物約1200件。六朝博物館是中國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遺址博物館,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統(tǒng)的地方專題性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