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娟 陳新 王艷 逄琳 曹清紅
T2DM 是臨床常見內(nèi)分泌疾病, 發(fā)病機制與多因素相關(guān), 包括生活方式、年齡和遺傳等, 發(fā)病后患者易出現(xiàn)無力疲乏、多尿和多飲等癥狀, 能嚴重影響患者的機體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伴隨近幾年社會人口發(fā)展愈發(fā)高齡化, 以及人們飲食結(jié)構(gòu)的轉(zhuǎn)變, 使得老年T2DM的發(fā)生率每年都呈遞增趨勢。由于該疾病具有病程長、病情反復發(fā)作等特點, 因此在治療時, 臨床多將以降糖為主的藥物療法作為首選。瑞格列奈通過對胰島中的β 細胞作用, 能加快胰島素分泌, 使血糖水平降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能有效減緩機體吸收葡萄糖的速度, 從而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1-3]。本文以本院收治的98 例老年T2DM 患者為研究對象, 探究聯(lián)合應(yīng)用瑞格列奈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98 例老年T2DM 患者, 以數(shù)字號形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9 例。對照組中, 男29 例, 女20 例;年齡64~76 歲, 平均年齡(69.53±2.21)歲;病程3~8年, 平均病程(5.35±1.31)年。觀察組中, 男28例,女21 例;年齡64~76 歲, 平均年齡(69.47±2.23)歲;病程3~8 年, 平均病程(5.39±1.3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此研究所選的患者均符合T2DM 的判定標準, 即隨機血糖值≥11.1 mmol/L, 且伴煩渴、多尿等癥狀[2];研究所選患者年齡均≥64 歲, 但≤76 歲;患者均知曉同意研究進行。
1.2.2 排除標準 藥物禁忌證者;伴胃腸系統(tǒng)疾病者;伴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 如肝臟、腎臟等;不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瑞格列奈(江蘇毫森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03637, 規(guī)格:1 mg)治療,于餐前15 min 口服用藥, 用藥劑量是0.5 mg/次, 3 次/d,隨后可結(jié)合患者病情對用藥劑量進行適當調(diào)整, 但用藥量均要≤16 mg/d。持續(xù)用藥12 周。
觀察組行瑞格列奈聯(lián)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治療, 參照對照組服用瑞格列奈的方法、劑量實施治療, 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治療時, 選用的抑制劑為阿卡波糖(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9990205, 規(guī)格:50 mg), 于餐前口服用藥, 初期階段藥物用量可控制為50 mg/次, 3 次/d, 隨后可根據(jù)患者病情對用藥劑量適當調(diào)整。持續(xù)用藥12 周。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以及治療前后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FINS、HOMA-IR、GLP-1 水平。療效判定標準分為顯效、好轉(zhuǎn)和無效, 其中, 患者血糖值恢復正常, 臨床癥狀消失即顯效;患者血糖值降低≥30%, 臨床癥狀改善顯著即好轉(zhuǎn);相比治療前, 患者血糖值無變化, 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 病情有加重趨勢, 符合上述即無效[3]??傆行?(顯效+好轉(zhuǎn))/總例數(shù)×100%。血糖的測定分別于治療前后對患者進行靜脈血抽取, 標本劑量為5 ml, 靜置15 min 后以3000 r/min 速度離心處理, 將血清分離, 隨后應(yīng)用醫(yī)療專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實施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4.0%~6.0%, 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 mmol/L, 餐后2 h 血糖正常值≤7.8 mmol/L。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3.88%高于對照組的75.5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例數(shù)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 血糖(mmol/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499.29±1.197.27±0.6611.28±0.937.14±0.9414.59±0.818.88±0.41觀察組499.24±1.21 6.15±0.43a11.31±0.86 5.86±0.70a14.58±0.75 7.11±0.32a t 0.2069.9530.1667.6450.06323.823 P 0.8370.0000.8690.0000.9500.000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INS、HOMA-IR、GLP-1 水平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FINS、HOMA-IR、GLP-1水平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FINS、GLP-1 高于對照組, HOMA-IR 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INS、HOMA-IR、GLP-1 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INS、HOMA-IR、GLP-1 水平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例數(shù)FINS(mU/L)HOMA-IR GLP-1(pmol/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499.44±1.20 9.97±0.934.89±0.694.44±0.662.43±0.433.14±0.24觀察組499.41±1.2114.17±0.59a4.86±0.72 3.31±0.53a2.31±0.36 5.07±0.26a t 0.12326.6940.2119.3451.49838.182 P 0.9020.0000.8340.0000.1370.000
伴隨近幾年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模式的轉(zhuǎn)變, 以及我國人口發(fā)展不斷高齡化, 糖尿病在中老年群體中的發(fā)生率不斷提高, 尤其是老年人, 患糖尿病癥的人數(shù)每年都呈遞增趨勢增加。對于糖尿病病情發(fā)展的控制, 以及其慢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降低, 其關(guān)鍵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故而, 加強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重視和控制非常重要[4-8]。
目前臨床對于2 型糖尿病的治療多將藥物干預療法作為首選, 在此次研究中, 選取本院收治的98 例老年T2DM 患者為研究對象, 通過對患者分別行瑞格列奈單一治療、瑞格列奈與阿卡波糖共同治療, 對聯(lián)合用藥后作用效果做闡述分析。瑞格列奈為苯甲酸衍生物, 其選擇性高較高, 能與胰島B細胞膜蛋白有效結(jié)合,加快體內(nèi)胰島素的釋放, 從而起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而且, 瑞格列奈能經(jīng)膽汁排泄, 能有效降低對腎臟的傷害, 即便是伴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 也不會有副反應(yīng)發(fā)生[9-12]。阿卡波糖能有效抑制小腸吸收糖類物質(zhì),延緩機體吸收葡萄糖等物質(zhì), 從而能起到降糖作用, 特別對患者餐后血糖水平的降低具有較好的作用。另外,該藥物不具備對α-淀粉酶抑制效果, 在腸道內(nèi)不會有未被吸收的寡糖和淀粉殘留, 同時對腸道副作用減輕, 其安全性高。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3.88%高于對照組的75.5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76, P=0.012<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6.15±0.43)%、空腹血糖(5.86±0.70)mmol/L、餐后2 h 血糖(7.11±0.32)mmol/L 均低于對照組的(7.27±0.66)%、(7.14±0.94)mmol/L、(8.88±0.41)mmol/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 瑞格列奈聯(lián)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治療, 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改善, 緩解臨床癥狀, 控制病情。從結(jié)果表3 中可知,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FINS(14.17±0.59)mU/L、GLP-1(5.07±0.26)pmol/L 高于對照組的(9.97±0.93)mU/L、(3.14±0.24)pmol/L, HOMA-IR(3.31±0.53)低于對照組的(4.44±0.66),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選擇應(yīng)用瑞格列奈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聯(lián)合治療, 能使患者胰島素分泌有效改善, 從而有效提升血糖水平。由此能證實, 對老年T2DM 患者聯(lián)合應(yīng)用瑞格列奈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治療, 二者能起到協(xié)同作用, 將降血糖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減輕胰島素抵抗,從而能對患者病情發(fā)展有效控制, 有較好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
總之, 對老年T2DM 患者行瑞格列奈聯(lián)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治療, 療效顯著, 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胰島素分泌情況改善, 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