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青
半夜,戲院散場了,一大群人擁出來,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擁在一起的小艇一會兒就散開了,消失在彎曲的河道中,遠處傳來一片嘩笑和告別的聲音。水面上漸漸沉寂,只見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高大的石頭建筑聳立在河邊,古老的橋梁橫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碼頭上。靜寂籠罩著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選自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篇游記散文。在文中,他從自己在威尼斯的見聞和感受出發(fā),簡潔生動地介紹了威尼斯的小艇這一交通工具的獨特構造和功能,把船夫的高超駕駛技術與景物描寫及人們的生活密切融合,展現出一派美好的異國風情。
馬克·吐溫,原名塞繆爾·蘭霍恩·克萊門斯,1835 年生于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小鎮(zhèn)漢尼堡旁的小村子,并在那里度過貧窮的童年。幸運的是他可以時不時搬去富有的伯父家居住一段時間,他在自傳中回憶道:“……伯父農場的院子很大,農舍就位于院子的中心,正對面是儲藏熏肉的屋子。院子的三面都有柵欄圍繞,最后一面則用高高的圍籬代替了柵欄。高高的圍籬外邊是果園。……溪水順著一片細石的河底歡快地流淌,流過兩岸垂著的一簇簇的樹葉的倒影,流過兩岸濃密的葡萄藤的倒影,歡笑著蜿蜒流去——這是我們玩水的天堂,除了小溪,還有池塘可以游泳?!辈讣颐牢兜氖澄?、廣闊的農場,還有許多性格淳樸溫厚的黑奴,都給馬克·吐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馬克·吐溫常在作品中描寫一名善良和藹的中年黑奴吉姆的形象,其原型就是馬克·吐溫在伯父農莊中認識的大朋友——黑奴“丹尼爾叔叔”,他忠誠老實、有愛心,深受孩子們喜歡。
1848 年,也是父親去世一年后,克萊門斯進入當地的報社當印刷學徒,由此對寫作產生興趣。1853 年他離開家鄉(xiāng)到紐約、費城等地做印刷工。1858 年,他和弟弟亨利一起在“賓夕法尼亞”號客輪上工作,在航行到孟菲斯附近時,一次鍋爐爆炸事故奪走了弟弟和很多年輕船員的生命。美國內戰(zhàn)爆發(fā)后,克萊門斯的領航員生涯也很快結束了,但他永遠忘不了在密西西比河上度過的四年時光。1862年秋天,他去弗吉尼亞的一家報社當記者,并開始使用筆名“馬克·吐溫”。隨著視野的開闊和寫作本領的提升,這個名字很快享譽全國。
1866 年年初,馬克·吐溫應加州《聯合報》的邀請,以特聘記者的身份前往夏威夷群島采訪,他乘坐“艾捷克思”號輪船漂洋過海,不遠萬里來到夏威夷群島。馬克·吐溫從小就愛探險,在夏威夷時,他曾與一名游客沿著狹窄的小路抵達火山口底部,觀賞熊熊燃燒的熔巖。當“黃蜂號”輪船在太平洋上起火的消息傳來時,馬克·吐溫當即決定乘船前往出事地點,在海上度過了40 多個晝夜后抵達,獨家報道了“黃蜂號”遇難的整個過程,引起全美轟動。
1867 年6 月,馬克·吐溫又以報社記者的身份搭乘輪船,前往歐洲等地采訪,寫下了50 多篇通訊和游記。收入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的《登勃朗峰》便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篇。這篇文章記述了馬克·吐溫與友人游覽勃朗峰時所見的種種美景,流暢的文字淋漓盡致地描繪出勃朗峰的美妙景色。而為他們趕車的那位自信、健談的車夫更讓人印象深刻,無論是化險為夷后的自我夸獎,或是在遭遇不測后的面不改色,都是那么生動幽默,充滿生活情趣。這也正是馬克·吐溫一貫的寫作風格。
馬克·吐溫的作品奠定了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道路,他的冒險、進取和幽默成為美國精神的代表,更值得銘記的是,他創(chuàng)造了兩個家喻戶曉的“頑童”角色——湯姆·索亞和哈克貝利·費恩。1876年,馬克·吐溫出版了長篇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大獲成功。這部經典的兒童小說記敘了主人公湯姆·索亞和好友的各種奇思妙想和幽默故事。對比小說和自傳,不難發(fā)現小說中寒磣的松木教堂就是作家照著故鄉(xiāng)漢尼堡小鎮(zhèn)的教堂搬來的。我們還能從書中看到馬克·吐溫在密西西比河上擔任領航員的印記:湯姆的小伙伴本·羅杰斯一出場就在街上連蹦帶跳,他一邊吃蘋果一邊扮演一艘蒸汽輪船,嫻熟地使用“停下明輪”“右舷后退”等專業(yè)術語。
寫作《湯姆·索亞歷險記》,讓馬克·吐溫重溫了童年的美好與快樂。1883 年夏,他又創(chuàng)作了另一部經典兒童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書中“哈克”的原型是一個叫湯姆·布蘭肯希普的鄰家男孩兒,他比馬克·吐溫大4歲,家境也十分貧寒。馬克·吐溫在自傳中說:“(布蘭肯希普)沒有受過教育,吃不飽,穿不暖,但他心地非常善良,這是別的男孩兒身上所沒有的。”我們在書中看到哈克貝利和湯姆最終救出黑奴吉姆叔叔并協(xié)助他逃跑,甚至還給他一筆錢打算讓他痛痛快快玩一陣子,這大概就是孩子能想象出的美好生活吧。
美國作家海明威說,一切現代美國文學都起源于一本書,那就是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但馬克·吐溫在兒童歷險故事中體現出的冒險精神僅僅為他本人真實生活的冰山一角,這個文藝界的先鋒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科技迷。馬克·吐溫發(fā)明了現在被廣泛運用于服裝的延長搭扣,以及一種改良版的自粘貼剪貼簿。投資自動排字機的失敗曾讓他陷入財務危機,但他的癡迷和沖勁絲毫不減。因為熱愛科學,馬克·吐溫還結識了一位摯友特斯拉,兩人差點兒發(fā)現X 光射線,可惜的是,特斯拉并沒有做進一步的研究,錯過了這個改變歷史的重大發(fā)現。
平淡的生活總是相似,傳奇的人生各有不同。馬克·吐溫是個出色的作家、探險家和科技達人,卻是個倒霉的生意人。為償還債務,他長期外出、到處演講,才最終還清全部債務。1900 年,在旅居歐洲近10 年后,馬克·吐溫回到美國。1910 年4 月21 日,馬克·吐溫因心臟病不治逝世。據說,他的出生伴隨著哈雷彗星的出現,他也曾預言自己將在哈雷彗星第二次劃過天空時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