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強調(diào)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在此背景下,作為新課標的實施者和推動者,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由朱香平老師著、福建教育出版社于2020 年出版的《高中語文教學思考與實踐》一書,對于高中語文教師達到新課標要求并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教學參考。
該書基于作者在高中語文教學方面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研究成果,從課堂教學實踐、高考試題研究和文學走筆摭拾三個角度,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如閱讀理解、文本分析、寫作指導、詩歌鑒賞、經(jīng)典文學導讀、考試備考等展開了全面而扎實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探索。不僅體現(xiàn)了作者廣泛閱讀、深入思考、創(chuàng)造性寫作、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和風格,也提供了符合新課標要求和特點的教學路徑和實踐指導。總體而言,該書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了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路徑探究:
一是立足課堂,扎根教學實踐。第一部分“課堂教學實踐”集中展示了作者高中語文教學的優(yōu)秀教學案例和豐富教學經(jīng)驗,涉及不同的文本類型、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例如,“讓課堂在讀書中走向厚重和深入”一節(jié)介紹了如何通過閱讀《論語》等古典文本,引導學生了解孔子的思想和人格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養(yǎng)。“閱讀·思考·寫作——蘇軾專題雙課堂教學設計”一節(jié)介紹了如何通過閱讀蘇軾的詩詞和散文,引導學生探究蘇軾的人生境遇和文學風格,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作者通過《地球是圓的嗎?》教學實例,介紹了如何通過閱讀科普類文章,引導學生探究自然現(xiàn)象和科學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這些教學實踐既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又體現(xiàn)了作者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二是關注高考,研究試題規(guī)律。第二部分“高考試題研究”重點分析了高考語文試題的類型、特點、趨勢和難點,提供了針對不同題型的解題方法、技巧和訓練。例如,作者通過“高考詩歌鑒賞試題探究及趨勢預測”,分析了高考詩歌鑒賞試題的命題特點和評分標準,并指出:高考詩歌鑒賞試題的發(fā)展趨勢是從單篇鑒賞向?qū)Ρ辱b賞轉變,從單層面鑒賞向多層面鑒賞轉變,從單一技法鑒賞向整體效果鑒賞轉變。作者通過對高考“微寫作題”的研究,梳理總結了高考微寫作題的命題思路和答題要求,提出了高考微寫作題的解題步驟和技巧,并給出了一些微寫作題的范例和評析??傊?,該書對高考試題的研究既有理論依據(jù),又有實踐檢驗,既有總結歸納,又有創(chuàng)新突破,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三是聚焦文學,走筆摭拾。第三部分“文學走筆摭拾”特別分享了作者在文學方面的一些隨筆和評論,涉及不同的文學體裁、作家、作品和主題。其中,作者以“弦歌不輟,文以報國”高度贊揚了《巨流河》這部具有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的抗戰(zhàn)文學作品,展現(xiàn)了對革命精神的傳承;以“至純至美,意趣橫生”評價《我喜歡咱們一起過》;對于《誰也不能訓斥我的父親》一文則獨辟蹊徑地提出了“維護父親的尊嚴,你具備這個資格了嗎”這樣的考問……可見,作者的文學走筆摭拾既有感情投入,又有思想深度,既有藝術鑒賞,又有生活體驗,具有很強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