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
【摘要】實驗是物理學習的基礎.根據(jù)目前的課程改革,教師也在加大學生的實驗實踐.教師要加強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并讓學生對實驗進行研究.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光靠課本中的內(nèi)容來講解,這樣只會讓學習浮于表面,所以教師可以在適當?shù)卦谡n堂上進行一些關于教材的實驗,讓學生有體驗感,并讓學生明白實驗的流程以及引導學生利用自己能尋找到的材料進行生活實驗.進行生活實驗對于學生的物理學習極具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物理;初中生;生活實驗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指出,要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校外培訓負擔;高質(zhì)量利用學生在校時間,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zhì)量,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等.而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作為銜接小學科學課程以及高中物理課程之間的重要階段,其本身是以實驗為基礎進行教學,正如《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實施建議中明確要求應大力提倡用身邊的物品做實驗.因此,初中物理學科不僅需要學生在校期間進行物理課本上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態(tài)度以及實驗知識技能,在實踐中學會知識,促進知識在實踐中理解升華,在這個過程產(chǎn)生學習經(jīng)驗.
1 初中物理生活實驗現(xiàn)狀
1.1 教師對生活實驗的不重視
在素質(zhì)教育實施的過程中,初中物理教育的內(nèi)容以及目標都在不斷的完善.在新課標的課程理念中明確提出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本領,倡導教學方式多樣,靈活地選用教學方式.即便如此,大多數(shù)物理教師依舊停留在以往的教學中,只注重課堂時間的培養(yǎng)過程,不能良好地利用課外時間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尤其在“雙減”的時代背景下,在校時間大大縮減,教師為了保住“分數(shù)”,只能為學生布置大量的書面作業(yè),面對考試要求中的實驗部分,讓學生動手實驗的課堂少之又少,大部分教師就僅讓學生將實驗的內(nèi)容、步驟甚至需要觀察總結(jié)的現(xiàn)象、數(shù)據(jù)、結(jié)論都背下來.這樣的教學過程,忽略了對課外時間的利用,將學習過程“束縛”在課堂上,沒有意識到生活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對于物理學科而言,這樣做無疑是將其本質(zhì)“丟棄”,僅追求表面的現(xiàn)象.這不僅與素質(zhì)教育本身的目標相悖,更與“雙減”的目的產(chǎn)生了極大的偏差.
1.2 學生對生活實驗不在意
由于教育評價模式過于單一,父母與教師“唯分數(shù)論”的觀點影響,大部分學生即使對動手實驗充滿興趣,對實驗過程充滿好奇,也會因為“苦無機會”或被父母認為“玩物喪志”而慢慢失去興趣.其實物理實驗本身不僅是讓學生從中掌握實驗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等,更重要的是,為本身晦澀枯燥的物理學科增加一絲神秘色彩,由此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為之后更加復雜的高中物理學習打下基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在“雙減”的背景下,學生課下時間增加,相應的各科教師也會布置更多的書面作業(yè),即使有需要回家動手進行的實驗作業(yè),因為其過程情況教師無法檢查,更多的學生也會“投向”需要每日提交的書面作業(yè)的“懷抱”,放棄進行生活實驗.這樣的做法表面上是減輕了自己的任務,實際上,會為之后的學習增加困難,得不償失.
2 初中物理生活實驗的實施策略
2.1 激發(fā)學習興趣
好地學習興趣可以幫助學生達到學習的目標.教師可以結(jié)合課堂的學習內(nèi)容,給學生布置一些適合生活的生活實驗,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 在學習沸點的知識時,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生活實驗,用水沸騰時溫度不變的特點來做實驗,學生可以用一個硬紙,用別針來固定成小水槽,然后把水槽中裝上熱水,再用火燭在水槽下進行加熱.當學生發(fā)現(xiàn)水會沸騰,但是水槽不會被燒壞.通過這樣的實踐,會使學生對物理教學產(chǎn)生濃厚興趣,進而有意識地去查找閱讀資源,從而更加主動地投入課程的學習.同時,由于年齡階段的特點,初中生的學習狀態(tài)通常都源自興趣,所以教師在課程的教育中,進行教學實踐,要讓學生進行小組實踐,同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生活實踐,這樣可以讓學生感覺到物理本身是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一門學科,同時也是讓學生在生活實驗中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與思考,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起著一定的推進作用.也可以讓學生充滿學習的動力,成為學生長久的學習動力.
又如,在課堂中講完大氣壓強的內(nèi)容后,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學習到的知識,來進行課后實驗.可以通過易拉罐變扁來做實驗,拿一個易拉罐:在易拉罐中裝少量的水,并在易拉罐的底部涂上酒精,用蠟燭在瓶子的底部燃燒,把瓶中的水燒開,并把瓶子倒蓋在冷水中,這時就聽到砰的一聲,瓶子在水中就像變魔術一樣,直接變扁.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大氣壓強的厲害.教師在講“升華和凝華”時,也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課后實驗作業(yè).學生可以準備一塊手帕,一顆樟腦丸和一把鑷子,來做一個燒不壞的手帕的實驗.并讓學生感到升華和凝華.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生活實驗,來復習課堂的知識以及把學到的知識進行運用.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更好的理解,還可以有效地鞏固學生的課本知識.
總之,物理實驗布置為課后作業(yè),將其放置在家中進行,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和實行問題.一方面是學生在無人關注的情況下,做實驗時易發(fā)生危險事故,造成不良影響;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實驗不易檢查,學生和家長不在乎,導致實驗不會進行.無論是發(fā)生哪種情況,生活實驗的目的都不會達成.因此,需要學校和教師將生活實驗的布置正規(guī)化,建立成體系的實驗報告或者實驗影像,使物理生活實驗可以充分地發(fā)揮其功效.
2.2 采取多元措施
由于現(xiàn)在學校教育評價方式過于單一,課上時間大部分都會被考試范圍內(nèi)的課本知識所占據(jù),同時面對“雙減”政策的實施,教師也會慢慢舍棄“浪費時間”的實驗部分.但為了遵循課程標準的要求,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物理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進行一些物理生活實驗,正如新課標中提出的“提倡師生利用身邊的物品、器具、材料等進行物理實驗”.這樣不僅沒有放棄書本知識學習,同時也完善了物理教育的內(nèi)容.
例如 如果教師在課上時間演示實驗,會有很多學生看不清,或者演示時間有限,感受不到應有的實驗現(xiàn)象.因此,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在回到家后,與家長或者其他學生一起再次感受其中的奧秘.只需利用一把較長的直尺,幾塊相同的橡皮,就能夠進行這個實驗,并且可以得到準確的數(shù)據(jù),得出誤差條件下的實驗結(jié)論,由此彌補課上的不足.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也是物理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僅在課堂上“講實驗”“背實驗”或者“看實驗”不能夠滿足物理教育的要求.因此,將物理實驗放在課下時間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實驗,不僅可以讓學生制作實驗器材,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還能增加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又如,在學習浮力時,教師需要探究浮力的方向,這點僅用語言描述,或者書本上的定理直接告訴學生并不能真正解決學生的疑惑.因此,教師可以將這個問題設置成實驗,讓學生回家探究.學生可以將一個透明的桶中灌滿水,然后準備一根細線,一端綁住一個乒乓球,另一端固定在桶的底部.通過不斷改變桶的角度,觀察細線的方向來判斷浮力的方向.經(jīng)過實驗,學生不僅對知識本身有更好的理解,而且還提高了動手能力.如今的物理教學過程都需要有“情境化”教學來幫助學生理解體會晦澀難懂物理知識,與其在備課過程中“硬凹”情境來符合要求,不如提前為學生布置一些簡單安全的生活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設置情境,讓學生在其中找出問題,并在教師引導下分析探究,總結(jié)經(jīng)驗,不僅減輕課堂負擔,也更加完善教學過程.
總之,物理生活實驗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及教材中雖然有所提及,但可供參考的實際內(nèi)容并不是很多,而且不同地區(qū),不同學生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每個物理教師都應該在備課和教學反思的過程中,逐漸加入對生活實驗的開發(fā),不僅要將開發(fā)實驗的內(nèi)容及步驟詳細地記錄下來,而且在學生進行過實驗之后,主動了解匯總情況,分析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吸收學生獨特的實驗用具和方法,以此幫助學生安全、有效地進行實驗.
3 初中物理生活實驗的實施特點
3.1 普適性
生活物理實驗要求學生從身邊可利用的生活物品或網(wǎng)絡上可以合理正常購買的物品中選取進行實驗.例如,在探究“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效果”時,可以使用家中的放大鏡和近視鏡放在手電筒的平行光下進行觀察總結(jié).放大鏡、近視鏡和手電筒在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物體,但在實驗過后,卻可以為光學的學習打下基礎.
3.2 新穎性
由于物理生活實驗并沒有完整的體系指導,面對同樣的實驗,不同教師布置的要求會有差別,不同學生在實驗器材的準備,實驗過程的安排等都各式各樣,所以,就會有不同的方式進行相同的實驗.例如,在測量蠟塊密度的實驗過程中,需要測量蠟塊的質(zhì)量,有些同學會使用天平或者電子秤等常見實驗用具,但也有同學會利用現(xiàn)代高科技進行測量,比如在智能手機上下載一個軟件,并且將蠟塊放在手機屏幕上就可以測量出蠟塊的質(zhì)量,而且非常精準.這樣的實驗方式不僅可以方便學生進行,還能讓學生體會到科技進步為生活帶來的影響.
4 結(jié)語
總之,通過生活的物理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物理學習充滿熱情,并讓學生廣泛使用所學到的物理知識.在生活實驗的操作中,可以鞏固學生的課堂知識,也能讓學生在沒有教師指導下,實現(xiàn)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物理學科開展生活教育,是新時代素質(zhì)教育的趨向之一,也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必經(jīng)之路.在進行生活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開展的內(nèi)容,方式以及評價,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將課上課下相串聯(lián)在一起,保證安全性和有效性,使物理生活教育的實施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其作用,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供更多樣化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查均明.基于信息化技術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式[J].教育科學論壇,2023(23):51-53.
[2]李曉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初探[J].學周刊,2023(23):42-44.
[3]程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評《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43(20):2.
[4]馬維榮.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學周刊,2023(22):96-98.
[5]蔡國棟.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提質(zhì)增效的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3(0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