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曾彥及其《桐鳳集》

      2023-10-30 03:10:23楊凡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41期
      關(guān)鍵詞:交游

      楊凡

      【摘要】曾彥是晚清川籍閨秀詩人,工詩善畫,著有《桐鳳集》兩卷,《虔共室遺集》一卷。學(xué)界多對其姊的詩詞有較為全面的探討,而對曾彥的文學(xué)著述尚未給予細(xì)致的關(guān)注和系統(tǒng)的梳理。本文在爬梳文獻(xiàn)、挖掘曾彥《桐鳳集》的基礎(chǔ)上,考證曾彥的生平事跡及交游、版本。

      【關(guān)鍵詞】曾彥;《桐鳳集》;生平事跡;交游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1-005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1.016

      一、曾彥生平事跡考述

      曾彥,字季碩,華陽人,生于清咸豐七年十月初一,光緒十六年十月卒于蘇州,年僅34歲,著有《桐鳳集》《虔共室遺集》《婦典》。及笄,歸漢州張祥齡,婚后隨夫宦游。由于曾彥生平記載資料較少,僅據(jù)現(xiàn)存文獻(xiàn)資料鉤沉如下:

      民國《華陽縣志》卷一九:“曾彥,字季碩,華陽人,父詠贈太仆寺卿,江西吉安府知府。母左恭人錫嘉,士大夫所尊為冰如老人者也。彥姿穎既絕,而貌又明麗,每軒車過市,望著駢立,吒為神仙。幼承母訓(xùn),讀書引篆,彈絲剪彩,靡不精妙。而五言之作,造詣尤高,漢魏齊梁弗屑也。方笄,擇對,得漢州張祥齡子馥嫁之。傾城名士,艷重一時?!盵1]249-250

      又王闿運(yùn)《桐鳳集序》云:

      咸豐中,聞蜀有賢太守妻,安貧撫孤,以畫自給,教子女皆成立,有才行。后至成都,漢州張生祥齡為禮堂都講,傳張學(xué)使之學(xué),時來討論。同學(xué)多言其婦曾明慧,工詩畫,往往為詞翰,置諸高材生卷中,輒得高等,詢其學(xué)業(yè)所由,即太守妻之女也。余攜四女至蜀中,其長者有標(biāo)格,略涉經(jīng)史,曾因來相見,同學(xué)相約如兄弟,時出詩歌質(zhì)余,益讀楚詞漢詩,兼作篆隸,十年來業(yè)術(shù)遒進(jìn),骎骎過其夫。[2]

      可以看出王闿運(yùn)認(rèn)為曾彥才思敏捷,幾乎超過祥齡而上之,予以高度贊賞。

      《清誥封朝議大夫張君曾恭人墓志銘》詳細(xì)記載了曾彥的生卒年月、葬地、著述等基本情況。云:

      曾恭人諱彥,字季碩,父追贈太仆寺卿,道光甲辰進(jìn)士,吉安知府,諱詠,字吟村。母氏左,諱錫嘉,字冰如。兄光禧,福建崇安知縣;煦,山西定襄知縣;弟光岷,己丑進(jìn)士,刑部員外;光文,山西交鄉(xiāng)知縣。丁巳十月初一子時生,庚寅十月初□丑時卒于蘇州,寄殯閶門外,著《婦典》卅卷,《桐鳳集》一卷,《虔共室遺稿》一卷。[3]

      曾彥《虔共室遺集》中《京都詩感懷三首》也有記錄:“我自生京邑,夙齡歸蜀鄉(xiāng),悠悠三十載,翩然復(fù)來翔?!?/p>

      由此可知曾彥于咸豐七年十月初一子時出生于京城,同治元年潤八月初二父曾詠積勞成疾,病逝于安慶,其母左錫嘉獨(dú)自前往安慶,曾家眾子女暫留江西,次年八月隨母扶柩歸蜀,歷經(jīng)數(shù)月,于同治三年正月十日才回到四川華陽老家。

      同治十一年,曾彥嫁與張祥齡。民國《華陽縣志》卷一九云:“(彥)方笄,則選對,得漢州張祥齡子馥嫁之?!盵1]時曾彥十五歲,母左錫嘉有詩《送五女季碩歸張氏》為證。又,張祥齡有《哀逝詩》云:“結(jié)發(fā)雖云十九載,松楸千古總是同眠”[4],曾彥逝于光緒十六年,可逆推其與張婚于十五歲。

      為了使子女獲得更好的教育,同治十一年冬,左錫嘉率眾人遷居至成都浣花溪畔,并作《移居》《移居百花潭答趙悟蓮》記之。曾彥婚后與張祥齡在此地居住數(shù)年,《翰林院庶吉士陳君墓志銘》中有言:“君(陳光明)至,益自喜,同時僚婿袁君學(xué)昌、妻弟曾君光岷同居城外百花潭,未明而起,誦讀至日暮。散步溪側(cè),榿林蘆葉,間歌嘯相聞,不知天地間有身世也。”[5]21此間數(shù)年張祥齡與曾光岷、袁學(xué)昌、林尚辰等相伴讀書,曾彥應(yīng)是陪伴身側(cè),未曾離開浣花溪畔。雖然曾彥在閨閣時期過著清貧的生活,依靠母親“以畫自給”,但其母并沒有放松對她的教育,而在母親為她創(chuàng)造的書香環(huán)境中,曾彥于詩、書、畫無一不通。在母親的倡導(dǎo)下,成立了晚清成都詩壇著名的閨秀文學(xué)社團(tuán)——浣花詩社,聯(lián)吟唱和,其樂無窮,令曾氏子女畢生“行之夢寐”。

      光緒六年,曾彥從王闿運(yùn)學(xué)詩。王闿運(yùn)《周甲七夕詞六十一絕句》“小園花石灑秋陰”句后自注:“庚辰,攜妾成都,小治亭館,多種花樹……楊銳、曾彥諸士女,亦及們受業(yè)知名者?!盵6]1752

      光緒十一年,曾彥夫婦得四川布政使易佩紳賞識。易佩紳在《冷吟仙館詩稿》序中云:“吾藩蜀,課諸生,奇張祥齡子福之文。逾數(shù),子福登拔萃科,來見,始識其人,磊落不群也。并知其室人曾彥季碩能詩書畫,四德俱備也?!盵7]5

      光緒十二年,張祥齡應(yīng)易佩紳邀約,攜家眷赴蘇?!读g先生年譜補(bǔ)遺》:“(光緒十一年)是年,張子馥偕妻曾彥季碩隨藩司易佩紳赴蘇,因僑居蘇州?!盵8]684但光緒十一年十二月時,易佩紳已調(diào)任為江蘇布政使,且曾彥《桐鳳集》有詩題為《丙戌歲二月發(fā)嘉定道中作》,故《六譯先生年譜補(bǔ)遺》述曾彥夫婦赴蘇時間為光緒十一年應(yīng)當(dāng)有誤。出川后,張祥齡進(jìn)京赴考,曾彥渡江赴湖南拜訪王闿運(yùn)妻、易佩紳妻等?!逗擦衷菏筷惥怪俱憽吩疲骸氨纾既攵?,由江而下?!盵5]22又王闿運(yùn)《桐鳳集序》云:“(曾彥)頃之,至長沙省吾妻,旋于吾妻俱至吳。”[2]1曾彥沿途有詩《滯雨不發(fā)隔舟貽易玉俞》《別子馥》《學(xué)梁武帝體貽子馥京邑》《在龍陽縣作》等,均表明曾彥是隨易佩紳家眷一起赴湖南,然后前往蘇州。張則由水路入京參加拔貢后的朝考,再至蘇州。

      光緒十三年,曾彥夫婦同游惠山。張祥齡《千歲秋》“恨彌天外”詞序云:“丁亥偕季碩游惠山”。[10]

      光緒十五年,曾彥夫婦由京都至天津拜謁王闿運(yùn)?!读渭酒侥曜V》云:“偕張祥齡夫婦出都,至天津,謁王闿運(yùn)?!盵11]45又,《湘綺樓日記》:“(光緒十五年六月)十九日……蜀士張、廖來,曾、陳同至……(二十日)張生夫婦均來,及廖、曾、陳留飯去,設(shè)瓜藕。留廖宿陳齋,談今古學(xué)?!盵12]1566十一月十九日,曾彥作畫《瀛洲圖》。《李超瓊?cè)沼洝罚骸斑^子紱(同,馥)孝廉新居。見其惠助曾季碩女學(xué)士,并觀畫作《瀛洲圖》。有德清俞蔭甫先生題詩于上?!盵13]6

      光緒十六年,二月下旬,曾彥為二姊曾懿《古歡室詩詞集》作序。十月初五,病逝于蘇州。《清誥封朝議大夫張君曾恭人墓志銘》云:“(彥)丁巳十月初一子時生,庚寅十月初□丑時卒于蘇?!盵3]又,《李超瓊?cè)沼洝吩疲骸埃ㄊ鲁跷迦眨┳蛹浿湓霞敬T與寅初病逝。早起往之經(jīng)紀(jì),然不能坐兼也……(初七日)辰間至子紱寓,其室季碩女士大殮?!盵13]54

      二、曾彥交游鉤沉

      長期以來,囿于女性身份和環(huán)境限制,閨秀的生活范圍主要是在親緣之間,她們滿心滿眼都是后宅中的一方天地,無法像男性那般隨意出游,因此交往對象大多和她們有血緣關(guān)系的兄弟姊妹及丈夫。彥卻是少有的能跳出后宅家長里短,真正的走出了閨房,把視野延伸到外面廣闊天地的女詩人,這既得益于曾彥母親左錫嘉的教育,又與其夫“好奇通脫,無故挈妻子”[2]7的思想有關(guān)。因此,曾彥詩集里酬唱贈答類詩歌,不僅有寫給兄弟姊妹、丈夫,還有隨夫宦游時所交的閨中摯友。人際交往的真情往來,在“贈”與“答”之間實現(xiàn)了情感交流。

      (一)鶼鰈情深

      同治十一年,曾彥與張祥齡成婚。張祥齡,字子宓、子馥,四川漢州人(今廣漢市),生于咸豐三年,光緒二十九年病逝于大荔任署。光緒十八年進(jìn)士,授翰林庶吉士。散館,授懷遠(yuǎn)縣(今陜西省橫山縣)知縣。光緒二十六年,兼署長安縣。后任大荔、南鄭知縣。善書法,工詩詞,名列“近代蜀四家詞”“蜀中五少年”,著有《子宓秘鈔》一卷,民國十年成都存古書局刻《六譯館叢書》本;《雙伽陀詞》一卷,清刻本;《和珠玉詞》一卷,光緒二十年刻本;《半篋秋詞》一卷,民國十三年石印本;《受經(jīng)堂集》一卷,民國十年成都存古書局刻《六譯館叢書》本。

      曾彥與子馥情投意合,婚后生活幸福和諧,琴瑟和鳴,兩人的詩詞中有較多唱和互答之作。如《別子馥》云:

      自古詠仳離,囂囂爭言悲。今我與子別,愿言舒胸懷:嗟余少聞識,柔弱無威儀,隱憂神不泰,多慮志恒衰。年來慕賢達(dá),亦解悲素絲。養(yǎng)心至玄默,歡怨不少羈。居安懼將盈,處苦念當(dāng)虧。丈夫志九州,雄心萬里馳,安得生踟躕,呴濡相愁思。矧乃嘉遁舉,垂光于虹霓,原各保德行,勿為君子嗤!雙龍雖漸分,會合在良時。[2]34-35

      此詩吐辭澹遠(yuǎn),而能直抒胸臆,大家可以意象到一個賢惠的妻子在丈夫遠(yuǎn)行之前,溫靜地叮囑他旅途珍重,本人心中雖然十分悲苦,還要顧慮到對方的傷心,只好以大義來互相慰勉。一往情深,蘊(yùn)而不漏。《酬子馥富順》《于成都答子馥》《答子馥》皆是與祥齡酬唱之作,有選體詩的高格而能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情緒。

      (二)手足情深

      古代女性的活動空間有很大的局限性,除父母之外,能接觸到的只有自家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感情大都相當(dāng)深厚。在曾彥的親情詩詞中,不僅洋溢著親人共處時的喜悅之情,又飽含離別的傷感,同時寄托著深厚的思念之意。如《答兄旭初定襄》云:

      鳳凰翔高岡,眾雛相追隨。一雛羽毛弱,不得與之俱。號泣墮沙渚,索侶鳴聲悲。豈不戀骨肉,奈何雨雪霏。行行一反顧,飛飛復(fù)遲回。惻惻入云漢,凄凄竟孤遺。饑烏繞我啼,繒紋向我垂。徬徨失所依,空巢獨(dú)自歸。讬身高梧中,常得露華滋。饑不食粱稻,渴不飲江湄。韜精復(fù)潛聲,鷹鹯不我疑。荏苒畜道義,六翮先光輝。當(dāng)待風(fēng)云會,奮翅同來儀。[2]22-23

      前半部分凄婉哀傷,自有一股抑塞不平之氣,后半部分激越昂揚(yáng),特別是“當(dāng)待風(fēng)云會,奮翅同來儀”一句,激勵兄長與自己來日一舉千里,奮翅高飛。再如《答弟蜀章》:“聞君在京華,情思與之馳。離懷不可寄,悵望徒增悲。”[2]該詩大致作于光緒十三年,該年二月曾光岷與二姊曾懿于皖江相見后,匆匆一別赴京,曾彥聽聞蜀章抵達(dá)京師后,心中對弟弟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這首詩便是她心境的真實寫照。在《豫章行寄弟嵋》中曾彥以“郁郁澗底松,根株茂且堅,上枝鑒明月,下枝濯清泉”[2]27-28贊美弟弟的品性猶如松樹一般堅忍不拔,又以“慊慊尤扣天,愿使根株連”一句表明自己不愿與弟弟分別。再如《發(fā)江中貽雙流伯專大姊》:“凄惻君音容,仿佛猶聞見。晤對邈胡越,當(dāng)離情偏眷。別時強(qiáng)作歡,別后增悲戀”,“傾想寄君書,飛鴻忽輕過”[2]31-32與《謝法曹贈別寄伯淵二姊》“相離?九秋,雙懷勞悲切”“音容雖存心,思多已將竭”“荊傾想寄佳音,瓊玖報來章”“重會期若何,重離悲難任”[2]56-57等句均淋漓盡致的抒發(fā)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念,短暫的相聚是何等的喜悅,離別時的不舍亦早已蔓延。

      (三)交友酬唱

      曾彥在蜀中與兄弟姐妹度過了幾年歡樂的時光,于光緒十二年自蜀都赴姑蘇。在尊經(jīng)書院她結(jié)識了山長王闿運(yùn)之女王帥芳、四川布政使易佩紳之女易俞玉。隨夫宦游蘇州期間,還與鄭文焯之妻張眉君有往來。才媛之間的切磋請益,贅韻唱和,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也催生了許多佳作佳話。

      與曾彥交往較深者是王帉。王帉(1868—1886),字帥芳,湘潭人,王闿運(yùn)四女。有《湘影樓燼余詩》一卷,《詩余附》一卷。曾彥較帥芳年長,但這并不妨礙兩人酬唱,曾彥《贈湘潭王帥芳》夸贊其“善詩禮”“明經(jīng)綸”。詩云:

      炎天憂愁思,駕言訪伊人。伊人非婀娜,淑德誠可親。清談滌煩念,妙語闋囂塵。洞房幽且清,涼風(fēng)拂錦茵。金罍充芳醴,玉盤承羞珍。婉嬺善詩禮,慧智明經(jīng)綸。日余倦文翰,屏居習(xí)負(fù)薪。菜蕨其中饋,織纴足縈身。君子固高尚,弱質(zhì)難從循。內(nèi)美重修能,捐疴貴養(yǎng)真。含情歸故園,相思結(jié)蘭津。

      除王帉外,張眉君也與曾彥交情篤深。張眉君,鄭文焯之妻,熱河總管裕泰長女,善鼓琴,喜繪畫。因其夫張祥齡與鄭文焯的關(guān)系,曾彥也得以與眉君結(jié)識并成為摯友,曾作《六月晦日立秋壺園集聽眉君琴》極言眉君琴藝精湛:“娟親飛玉指,憀亮蕩悲心。愔愔楚妃嘆,泠泠越溪吟。潛鱗躍蒻藻,靈禽舞園林。英聲達(dá)霄漢,逸響通幽潯?;圪|(zhì)美天度,愛慕孰能任?!盵2]75-76

      在諸名媛中,曾彥與易玉俞的關(guān)系最為緊密,兩人志趣相投,結(jié)緣甚深?!锻P集》中有數(shù)首與玉俞贈酬之作?!稖瓴话l(fā)隔舟貽易玉俞》云:

      誰云相離遠(yuǎn),咫尺江波中。音容曠不達(dá),所讬心與胸。心胸既默感,漸別亦愁充。矧乃過三期,何如九秋終。理棹朝夕歡,系纜復(fù)分蹤。嚶嚶鳴思鳥,翩翩飛別鴻。春與潤蘭皋,輕煙媚遠(yuǎn)峰。纏綿懷茂德,寤寐憶儀容。豈無偕游覽,溫仁誠可從。今彼性惋戀,茲情應(yīng)與同。[2]33-34

      往日盛景猶在眼前,雖然如今云樹遙隔,山川相阻,但相逢總有時。除此之外,尚有《別玉俞》《五君詠·玉俞》《玉俞言別》《四言詩贈眉君》,可見兩人交情篤厚。

      三、《桐鳳集》刊刻與版本簡說

      《桐鳳集》卷一五言詩一百五十三首,卷二雜言詩一百二十三首。詩集以酬唱贈答、擬古感懷、紀(jì)行詠物為主,其詩風(fēng)與恩師王闿運(yùn)路數(shù)一致,專門學(xué)漢魏六朝,王闿運(yùn)稱之:“篇篇學(xué)古,格律無復(fù)俗華靡,而風(fēng)骨益潔?!盵2]關(guān)于《桐鳳集》的刊刻時間,王闿運(yùn)署時“己丑寒露日”,知作于1889年。并云:“張生復(fù)以曾詩刻本來質(zhì)余,云欲改刊。”[2]而《桐鳳集》現(xiàn)存版本三種,為光緒十五年(1889)蘇州書局刻本、清光緒十五年蘇州受經(jīng)堂刻本以及成都昌福公司排印本。

      筆者所見到的版本為光緒十五年蘇州書局刻本,該書扉頁為牌記,黑色雙魚尾,四周單欄,欄內(nèi)分三行,從左到右依次小篆題“桐鳳集五言詩一卷”,楷書題“蓉湖女史鄭瑜署檢”,下方還鈐有“慧玉”朱文篆印,是而在其后面仍以小篆鐫刻“光緒十又五年孟春??谔K州書局”,牌記后是《桐鳳集序》,乃王闿運(yùn)所作。書內(nèi)四周單邊,黑色雙魚尾,半頁十一行,行二十一字,版心刻有“桐鳳集”“受經(jīng)堂??币约熬頂?shù)。

      綜上,可以窺見曾彥在家學(xué)母教的影響下,詩、書、畫無一不通,并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廖平也說過“曾彥詩為四川第一”的話,實則她的詩置于一代作者之林中,也毫無遜色。清代沈善寶《名媛詩話》中言:“竊思閨秀之學(xué)與文士不同,而閨秀之傳又較文士不易。”[14]548由此可見,一代才媛曾彥的詩作能流傳下來屬實不易,而曾彥其人其事,還有待我們進(jìn)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xiàn):

      [1]陳法駕,葉大鏘等.華陽縣志[M].成都:巴蜀書社,1992.

      [2]曾彥.桐鳳集[A]//肖亞男.清代閨秀集叢刊[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

      [3]廖平.四益館文集[M].成都:存古書局,1921.

      [4]曾彥.虔共室遺稿[M].光緒十七年刻本.

      [5]張祥齡.受經(jīng)堂集[M].民國十二年年刻本.

      [6]王闿運(yùn).湘綺樓詩文集[M].長沙:岳麓書社,1996.

      [7]左錫嘉.冷吟仙館詩稿·序[M].光緒十七年定襄官署刻本.

      [8]舒大剛,楊世文.廖平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9]曾懿.古歡室詩詞集[A]//肖亞男.清代閨秀集叢刊[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

      [10]張祥齡.半篋秋詞[M].民國三年影印本.

      [11]廖幼平.廖季平年譜[M].成都:巴蜀書社,1985.

      [12]王闿運(yùn).湘綺樓日記[M].長沙:岳麓書社,1997.

      [13]李超瓊.李超瓊?cè)沼沎M].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17.

      [14]沈善寶.名媛詩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交游
      鄭巢與僧人交游詩歌考
      高啟與北郭詩社成員交游考
      黑水城所出《慈覺禪師勸化集》作者宗賾生平交游新考
      西夏學(xué)(2018年1期)2018-04-29 09:08:06
      李鱓的生平、宦跡與交游四題
      柳詒徵與鎮(zhèn)江名流交游略考
      文教資料(2016年32期)2017-02-24 10:08:46
      湯顯祖與明代理學(xué)家交游考略
      中華戲曲(2017年2期)2017-02-16 06:53:50
      顧夢游與方文交游考論
      周樂清戲曲活動及交游考
      中華戲曲(2016年2期)2016-01-22 08:19:09
      黃公渚與周至元交游考論
      東方論壇(2015年2期)2015-12-29 23:23:10
      論十八世紀(jì)中朝文人交游的原因
      康马县| 温州市| 曲松县| 和龙市| 松江区| 罗田县| 长宁县| 同德县| 得荣县| 雅安市| 文山县| 洱源县| 精河县| 马公市| 浑源县| 车致| 瑞丽市| 韩城市| 攀枝花市| 桐柏县| 盐源县| 枝江市| 布拖县| 汉沽区| 庆城县| 米易县| 通许县| 双峰县| 廉江市| 永兴县| 枝江市| 西乡县| 珠海市| 汶上县| 都昌县| 棋牌| 乌拉特中旗| 佛坪县| 伊宁市| 乌鲁木齐县|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