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新興構式“X住了”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轉變的過程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該構式在轉變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幾個變化,分別是變項“X”詞性范圍拓展、常項“住”的意義更加虛化、常項“了”意義用法發(fā)生變化以及構式語義不同。修辭構式“X住了”是在隱喻機制和構式壓制等語言內(nèi)部因素以及心理原因和網(wǎng)絡原因等語言外部因素作用下而形成的。
【關鍵詞】“X住了”;語法構式;修辭構式
【中圖分類號】H14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0-01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0.042
Goldberg(1995)將“構式”定義為:當一個結構是形式與意義的配對,且形式或意義不能從其構成成分或其他已有的構式中得到推測時,這個結構就是一個構式[1]。近年來,通過構式理論來研究漢語成為一大熱點,構式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樣,有些學者將構式理論與修辭學相結合,如劉大為(2010)從是否能推導的角度出發(fā),將構式分為兩類:修辭構式和語法構式,認為語言中的基本構式都是可推導的,在使用過程中,某些構式可能在某些原因作用下發(fā)生不可推導的情況,從而形成修辭構式[2]。陸儉明(2016)探討了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再到新的語法構式的具體演化發(fā)展過程[3]。隨著網(wǎng)絡的發(fā)展,網(wǎng)絡流行語層出不窮,而且還不斷演變出更多的新興構式,所以網(wǎng)絡流行語也成為關注的焦點。如李堯天、江南(2019)認為能進入“X到爆(炸)”修辭構式的“X”多為性質形容詞,也有部分動詞可以進入該構式,例如動作動詞、心理感受動詞,他們還認為構式義的產(chǎn)生基于隱喻機制以及完形心理的共同作用[4];陳文博(2012)發(fā)現(xiàn)與語法構式相比,在修辭構式中“X”和“Y”的詞性、語義范疇以及語義表達發(fā)生了變化,認為該構式是在轉喻、隱喻以及在一定社會和認知場景下對概念的重新解讀的作用下產(chǎn)生的[5];賀康寧(2020)發(fā)現(xiàn)“X涼了”在由語法構式演變?yōu)樾揶o構式的過程中,變項“X”詞性擴大、范圍虛化、構式的語義發(fā)生了改變,認為該構式是在隱喻思維的作用影響下生成的,人們自己的體驗經(jīng)歷是構式形成的認知基礎[6]。在當今時代,網(wǎng)絡流行語層出不窮,學者們對其研究更加深入。對新興結構進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語言的發(fā)展趨勢,從而指導語言的正確使用。
因此,本文基于語料,結合構式理論,從語法構式和修辭構式的角度來考察近期出現(xiàn)的新興構式“X住了”,對語法構式、修辭構式“X住了”以及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產(chǎn)生的變化進行分析,繼而考察此類修辭構式出現(xiàn)的原因。
一、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
在語言的演變過程中,“X住了”結構打破了傳統(tǒng)“X住了”結構原有的語義限制,從語法構式變?yōu)樾揶o構式。
(一)語法構式
語法構式“X住了”是“X住”與“了”的結合,“X住”是一個述補結構,“住”是“X住”的結果補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解釋為:表示牢固或穩(wěn)當,例如拿住;表示停頓或靜止,例如愣住[7]。
(二)修辭構式
現(xiàn)代漢語中的基本構式都是可推導的,但在一定原因的作用下,有些構式會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不可推導的情況,就形成了修辭構式。新興“X住了”就是其中一例,“X住了”中各個組成成分自身的意義相加并不能推出它的構式義,因此具有不可推導性,屬于修辭構式。
(三)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
1.變項“X”的范圍擴大
通過對收集的語料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能進入修辭構式“X住了”的變項“X”成分更加多樣,更具有開放性,體現(xiàn)了說話人思維的靈活性以及言語的創(chuàng)新性。
首先,在語法構式中,變項“X”在使用上大都是動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動詞都能進入。范麗芳(2008)指出有九類動詞不能進入“V住”這一構式中,分別是:關系動詞,能愿、心理活動動詞,存現(xiàn)動詞,表示動作方向的動詞和趨向動詞,動結、動趨、動賓式復合動詞,形式動詞、交互動詞以及與介詞同形的動詞,純狀態(tài)動詞,本身表示結果的瞬間動詞、持續(xù)動詞和位移動詞[8]。但是在修辭構式“X住了”中,變項“X”則出現(xiàn)了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例如:
(1)這夢幻聯(lián)動簡直讓我一把子愛住了,互動相當?shù)挠袗勰?,特別期待兩位大帥哥在了不起舞社的精彩表現(xiàn)啊?。ㄎ⒉?022年2月27日)
(2)好姐這組圖好舒適好溫柔呀,好喜歡這種愜意的生活,姐姐身材我羨慕住了。(微博,2022年6月6日)
(3)汀汀沙一汀的新歌《雙子座》生日之前發(fā),期待住了。(嗶哩嗶哩,2022年5月21日)
在例(1)(2)(3)中“愛”“羨慕”“期待”都是心理活動動詞,通常情況下,只能說“愛了”“羨慕了”“期待了”,而不能將它們與“住”搭配,這是因為“住”在作結果補語時,表示牢固、穩(wěn)當或者停頓、靜止的意思,而“愛”“羨慕”和“期待”都是表示心理狀態(tài)的動詞,并不能作“X住”這個述補結構的述語。
其次,范麗芳(2008)指出結果補語一般表示動作和狀態(tài)的結果,述語成分大部分是動詞,已經(jīng)虛化了的補語“住”前也會出現(xiàn)形容詞,不過非常少,只發(fā)現(xiàn)有四個形容詞可以進入“A住”,分別是“難”“呆”“傻”“穩(wěn)”[8]。因此,在語法構式“X住了”中,只有四個形容詞可以進入,而在修辭構式“X住了”中變項“X”則出現(xiàn)了更多的形容詞,例如:
(4)期待這次的數(shù)字藏品上線,設計師作品確實很給力呀,質感高級住了。(微博,2022年6月5日)
(5)可愛住了!一名外國運動員入住冬奧村后,收到了來自中國的春節(jié)裝飾物,他讓“福”字,跳起了歡快的舞。(優(yōu)酷視頻,2022年2月5日)
(6)正在熬大夜突擊復習,突然收到短信說明天的面試取消了,努力準備復習了這么久就突然取消了,實實在在難過住了。(小紅書,2022年1月9日)
通過搜集語料發(fā)現(xiàn)有更多的形容詞可以進入修辭構式中,比如例(4)—(6)中的“高級”“可愛”以及“難過”,它們都是性質形容詞。形容詞可以分為性質和狀態(tài)形容詞兩類,其中性質形容詞能受否定副詞“不”和程度副詞“很”等的修飾。由于“X住了”在言語交際過程中表達了極性程度含義,所以能進入構式“X住了”中的形容詞一般為性質形容詞。
新興的修辭構式中“X”的詞性突破了原有的限制,將變項“X”的范圍進行拓展,動詞增加了心理狀態(tài)動詞,也有更多的性質形容詞進入該修辭構式。
2.常項“住”的意義更加虛化
在上古時期,“住”作為動詞單獨使用,表示“停止”義;中古時期,“住”開始虛化;再到近代漢語時期,“住”進一步虛化;到了現(xiàn)代漢語中,隨著“X住了”從語法構式演變出修辭構式,已經(jīng)虛化為動詞補語的“住”再次虛化,作為補語表示“牢固”或“停頓”的兩種義項體現(xiàn)不出來了,例如:
(7)大家都關心俺考試,真是幸福住了,上輩子拯救銀河系了吧。(微博,2022年6月6日)
(8)今天小瞳在瀏覽捐贈人留言的時候,突然一下就被捐贈人的真摯狠狠感動住了?。ㄅ炫刃侣?,2022年9月15日)
(9)不想開學,在家真的快樂住了,一個高中黨的業(yè)余生活。(嗶哩嗶哩,2022年6月6日)
“住”的詞義虛化,不再表示“牢固”或“停頓”義,在例(7)“幸福住了”不是指被“幸?!钡睦喂塘耍潜磉_了“幸?!钡某潭群芨撸?)中“感動住了”并不表示“我”被感動的牢固了或者停止了,同樣是表達了非常感動的含義,例(9)亦是如此,“快樂住了”不表示停止或穩(wěn)住。
3.常項“了”意義用法變化
在語法構式中,“X”和“住”的結合更為緊密,“了”與“X住”較為松散,而在修辭構式中是“了”與“住”的結合更加緊密,在語法構式中,“了”既能在句中作動態(tài)助詞使用,也可以在句末作語氣詞或者動態(tài)助詞兼語氣詞使用,而在修辭構式中,“了”只能在句末作動態(tài)助詞兼語氣詞,將“了”去掉時,句義表達不完整,句子不成立。
(10)她的眼睛一下子就被前面一大抱鮮艷欲滴的紅玫瑰給吸引住了。(北京大學語料庫)
(11)幸好陳叔寶的乳母吳氏從后面拉住了陳叔陵的胳膊肘,陳叔寶才得以站起來,奮力躲開,不然真的就被陳叔陵砍死了。(北京大學語料庫)
(12)是誰幸運住了,我不說。(微博,2021年9月26日)
例(10)和(11)是語法構式,前一例中“了”是動態(tài)助詞兼語氣詞,后一例是動態(tài)助詞。例(12)是修辭構式,“了”作動態(tài)助詞兼語氣詞,如果將“了”字去掉,那么“是誰幸運住”的句義表達不完整,句子不成立。
4.構式義
語法構式的語義重音多落在“X”上,表示是“X”引起的結果或狀態(tài)。可以將語法構式的構式義概括為:表示某一動作的完成使某物呈現(xiàn)某種狀態(tài)或者結果,有“達到某種目標”的意義。
(13)降落傘正要張開,但有些繩索卻和他的腿纏住了。(北京大學語料庫)
(14)威爾憑借完善的管理、充足的資本,很好地抓住了機會。(北京大學語料庫)
(15)在輿論壓力下,薩默斯發(fā)表道歉聲明,才保住了校長的職位。(北京大學語料庫)
例(13)“纏住了”這一動作使腿被纏以后處于一種停止狀態(tài),例(14)“抓住了”這一動作行為產(chǎn)生了某種結果,達到了某個目的。例(15)“保住了”表達了“?!边@一動作完成后產(chǎn)生的結果。
新興修辭構式表達了對“X”的一種強調(diào)。無論變項是動詞還是形容詞,都表達了說話人對某一個事件達到極高程度的主觀感受或者評價??梢园研揶o構式“X住了”的構式義概括為“說話人對某事的極性程度作出主觀的感受”。
(16)每天大暴雨,每天鞋子濕,被自己無語住了。(微博,2022年6月6日)
(17)看到高偉光這身服裝造型就把我期待住了,一直都很喜歡他的劇,古裝的感覺也很適合他,期待早點與我們見面吧。(微博,2022年6月6日)
(18)好喜歡這一次孟子義的古風大片,穿上紅衣的她一整個都給我驚艷住了。(微博,2022年6月6日)
(19)高級住了!秋冬怎么能沒有黑色包包!這只包我可以背整個冬天!(小紅書,2022年10月10日)
在例(16)中,“無語住了”表示對“無語”的一種強調(diào),表達了說話人對每天下雨,每天濕鞋的一種極度的主觀感受。例(17)“期待住了”表示對“期待”的一種強調(diào),表達了說話人對服裝造型的極高程度的期待。在例(18)中,“驚艷住了”表示對“驚艷”的強調(diào),表達了紅衣造型很驚艷,傳達了說話人的主觀感受。例(19)“高級住了”是對“高級”的強調(diào),表達“包非常高級”的含義。相較于“無語了”“期待了”“驚艷了”“高級了”而言,“X住了”的表達更加突出“X”的極性程度,更加強調(diào)了說話人的主觀感受。
二、演變動因
“X住了”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的轉變既有語言內(nèi)部的原因,也有語言外部的原因。
(一)語言內(nèi)部原因
在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轉變的過程中,“X住了”的形成受到了隱喻機制以及構式壓制的作用。
沈家煊(1998)指出,隱喻是將一個認知域投射到另一個認知域[9]?!白 痹谠~典中解釋為:①表示牢固或穩(wěn)當,如拿??;②表示停頓或靜止,如愣住。在“X住了”構式中,“住了”一詞發(fā)生了從狀態(tài)、結果域到感受域的系統(tǒng)映射,“住”一詞由原來的表達某一動作的完成使某物呈現(xiàn)某種狀態(tài)或者結果轉變?yōu)楸磉_對某一事件的極性程度作出主觀的感受。
王寅(2011)認為壓制是對語句的結構意義和用法起關鍵作用,并使其他成分做出適當調(diào)整的現(xiàn)象[10]。新的修辭構式的產(chǎn)生是受到構式壓制作用的結果,在構式壓制的作用下,“X”的“主觀極性程度義”這一語義特征突破了構式限制,使變項“X”不符合“X住了”的句法特征的矛盾得到消除,從而可以出現(xiàn)在“X住了”這一構式?!癤住了”在構式壓制的作用下進行不斷地類推,在交際過程中得到廣泛傳播。
(二)語言外部原因
語言是人們交際的工具,當語言中的詞句不能滿足說話人的需要時,說話人就會創(chuàng)造出一些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常規(guī)搭配的詞句,來滿足個人的需要,于是便出現(xiàn)了非常規(guī)的“X”,如用“X住了”表達更加強烈的程度義,而且,在網(wǎng)絡迅速發(fā)展的時代,“X住了”的出現(xiàn)滿足了人們的求新求異心理以及從眾心理,所以被頻繁使用,又加之“X住了”構式形式簡單,通俗易懂,于是便在廣泛使用的過程中,形成了修辭構式。
三、結語
結合相關語料,對近期出現(xiàn)的新興構式“X住了”,由語法構式向修辭構式的這一轉變進行探討,發(fā)現(xiàn)“X住了”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這一過程中產(chǎn)生了四個變化。首先,在修辭構式中“X”的范圍發(fā)生拓展,構式“X住了”中變項“X”出現(xiàn)了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相較于語法構式“X住了”中只有四個形容詞可以進入,修辭構式“X住了”中變項“X”則出現(xiàn)了更多的形容詞;其次,“住”的語義更加虛化;再次,“了”去掉后無法完句;最后,構式義也大不相同,語法構式的構式義可以概括為某一動作的完成使某物呈現(xiàn)某種狀態(tài)或者結果,而修辭構式則表達說話人對某事的極性程度作出主觀的感受的含義。另外,還考察了此類修辭構式出現(xiàn)的原因,發(fā)現(xiàn)修辭構式“X住了”是在隱喻機制和構式壓制等語言內(nèi)部因素以及心理原因和網(wǎng)絡原因等語言外部因素作用下而形成的。
參考文獻:
[1]Adele E·Goldberg.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M].吳海波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8.
[2]劉大為.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上)[J].當代修辭學,2010,(03):7-17.
[3]陸儉明.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再到語法構式[J].當代修辭學,2016,(01):1-9.
[4]李堯天,江南.新興構式“X到爆(炸)”探析[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 · 理論版),2019,(04):72-75+81.
[5]陳文博.“有一種X叫Y”構式的語義認知考察——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的接口探索[J].當代修辭學,2012,(02):19-26.
[6]賀康寧.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 “X涼了”構式的認知語義探析[J].哈爾濱學院學報,2020,41(01):129-133.
[7]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七版)[M].上海:商務印書館,2016.
[8]范麗芳.“V/A住”及相關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
[9]沈家煊.實詞虛化的機制—— 《演化而來的語法》評介[J].當代語言學,1998,(03):41-46.
[10]王寅.構式語法研究理論思索[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何雨晴,女,山東莒縣人,江蘇海洋大學文法學院2021級漢語言文字學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