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guān)于“五月半夏生”的探討

      2023-11-10 18:34:20王福磊姜宗瑞王方同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23年18期
      關(guān)鍵詞:生苗故能珠芽

      王福磊 姜宗瑞 王方同

      1.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yī)院(光明),廣東 深圳 518107;2.深圳固生堂中醫(yī)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288;3.深圳市中醫(yī)經(jīng)方協(xié)會,廣東 深圳 518288

      半夏是臨床中常用的一味中藥,半夏作為藥物名稱使用最早見于《禮記·月令》篇“仲夏之月……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曰:“《禮記·月令》: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也,故名?!盵1]隋唐史家顏師古在注解《急就篇》中曾有“半夏皂莢艾橐吾”的記錄,還有“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為名也”的記載[2]。對于“五月半夏生”的問題,后世醫(yī)藉有不同看法:《吳氏本草經(jīng)》中記載半夏“生微丘或生野中,二月始生葉,三三相偶,白花圈上?!盵3]《本草圖經(jīng)》里描述:“半夏二月生苗,一莖莖端三葉……根根重生,上大下小,皮黃肉白,五月采者虛小,八月采者實大,以圓白陳久者為佳?!盵4]現(xiàn)就“五月半夏生”的問題進行討論。文中所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的月份(例:5月)為公歷(即西歷)月份;所用文字月份(例:五月)為農(nóng)歷(陰陽合歷)月份。

      1 半夏的種植、繁殖、采收

      關(guān)于半夏生長、繁殖、采收與物候的實際情況:“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一年內(nèi)半夏平均出苗3次。第一次出現(xiàn)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二次出現(xiàn)于6月上旬和中旬,第三次在9月的上旬和中旬。與其相應亦有3次的倒苗,均為3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的下旬以及11月下旬。從出苗到倒苗的生長周期:春夏季均為是50~60日,秋季是45~60日。倒苗現(xiàn)象對半夏的生長繁殖有特殊意義,一是對高溫環(huán)境的適應,二來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珠芽的數(shù)目,并進行了一次珠芽再生的無性繁殖。第一代珠芽的萌生期是4月上中旬,成熟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盵5]“珠芽的采摘比較費工,生產(chǎn)上一般不采摘珠芽播種,而是倒苗后,在其上蓋土,以不露珠芽為度,讓珠芽萌發(fā)成新植株,長成小塊莖,秋季收獲后來年作種?!盵6]根據(jù)現(xiàn)代半夏栽培經(jīng)驗,半夏在夏、秋二季莖葉枯萎倒苗后采挖的質(zhì)量好,產(chǎn)量高[6]。在陶弘景著述的《名醫(yī)別錄》中記載:“主消心腹胸中膈痰熱滿結(jié)……五月、八月采根,曝干。”[7]

      2 五月半夏生是生苗?

      《本草綱目》中所引《禮記·月令》的“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也”的半夏生,不是指半夏生苗。依據(jù)如下:①由上文所引半夏的生長、繁殖、采收過程,可清楚看到五月是半夏出現(xiàn)倒苗、采收的時間,而不是出苗的時間。②后世本草記載:本文開篇所引《吳普本草》《本草圖經(jīng)》條文均載“半夏二月生苗”。亦有學者根據(jù)半夏的物候生長期認為《本草圖經(jīng)》對“半夏二月生苗……五月、八月內(nèi)采根”的描述基本上是正確的[2]。 ③陶弘景在《名醫(yī)別錄》的半夏記載中述:“生微寒、熟溫,有毒……生槐里,五月、八月采根,曝干。”[7]由此可見,半夏為塊根入藥,當在汁液營養(yǎng)歸根倒苗后采收方良,故五月時已經(jīng)可以采根應用了,如果是生苗,顯然不合理。

      3 五月半夏生是半夏產(chǎn)新上市?

      有學者提出“五月半夏生”當理解成:五六月半夏塊莖的產(chǎn)新上市,此時正當夏之半[8]。半夏確實可以在五月倒苗后采收塊莖上市藥用,但就此而持上論,確有不妥。理由有二,一是古人用詞相當講究,如果想表述生成新的塊莖產(chǎn)新入藥,當用“五月半夏成”更合適;因為已經(jīng)成熟,可以采收上市用了;二是從半夏實際生長、繁殖、采收上來說,八月才是半夏大量采收上市之時,“半夏五月生”當為“半夏八月生”。

      4 五月半夏生是生長半個夏天的時長?

      還有學者認為“半夏”之名不是來自五月生苗,而是為了避高溫,夏天處于半休眠狀態(tài),一旦遇到?jīng)鏊瑲夂?,就抓緊生長,所以稱為“半夏”[9]。就此觀點,筆者認為與《禮記·月令》所述“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也,故名”相悖。理由一為文中明確指出五月半夏生,而不是眠。理由二為此觀點是將“五月半夏生”的“生”理解為生長,將“蓋當夏之半”的“半”理解為了半個夏天;而否認了“夏之半”是個時間節(jié)點的含義。筆者認為“夏之半”是描述時間節(jié)點的,具體來說應是夏至三候的五日。《禮記·月令》原文“仲夏之月……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已經(jīng)明確說明是仲夏之月,也就是五月里產(chǎn)生的物候現(xiàn)象有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而無半個夏天的意思。再者,關(guān)于七十二候之說完整記載見于公元前2世紀的《逸周書·時訓解》,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共七十二候,詳細記錄各種物候的變化現(xiàn)象[10]。秦代呂不韋載于《呂氏春秋》,漢載于《禮記·月令》,至元形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代農(nóng)學家王禎所著《農(nóng)桑通訣·授時圖》篇中載有:“五月仲夏,夏至中,鹿角解蜩始鳴半夏生。”[11]

      5 五月半夏生是其葉柄珠芽生,落地即生新

      對“五月半夏生”當如何理解呢?筆者認為“五月半夏生”是農(nóng)歷五月,半夏葉柄生珠芽,珠芽伴隨著倒苗后入土,待自然環(huán)境條件適宜時即生苗發(fā)育成新的半夏塊莖,這也就完成了半夏新一代的繁殖,等此半夏塊莖長大采收,即可入藥。依據(jù)如下。

      5.1 從文獻論 筆者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前輩學者亦有持此論者。森立之《本草經(jīng)考注》對半夏按語云:“此物葉間生實,實落地生芽……五月葉莖際生實,與百合和實零余子等同。此實即是嫩根,落地可生芽也。《禮記·月令》中‘五月半夏生’此之謂也。”[12]可見森立之亦主張“五月半夏生”當理解為五月半夏從其葉柄生出珠芽,繼而落地生新。

      5.2 從節(jié)氣物候?qū)W論 中國自古就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論述,天地人與自然界萬物皆為一體、相互感應的理念深入人心。此處先要說明兩個問題。第一,《禮記·月令》是一部兼具時令和政令的一部典籍[13],“它以四時十二月為綱,使得農(nóng)事、禮樂、政令等,皆呼應于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四時規(guī)律,形成了因循自然、因天時制人事的龐大復雜的知識系統(tǒng)”[14]。第二,“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也”中的五月為農(nóng)歷的五月,即陰陽合歷之五月。有學者曾將《禮記·月令》原文“仲夏之月,日在東井,昏亢中,旦危中”與《后漢書·律歷志》中所載的“昏旦中星”進行對照,發(fā)現(xiàn)仲夏正與包含兩個節(jié)氣芒種、夏至的五月相合[15]。農(nóng)歷四、五、六月為夏季,五月居中,正當夏之半也。

      “五月半夏生”首載于《禮記·月令》篇,可見強調(diào)的是半夏之性情與物候月令陰陽之氣變化的關(guān)系。冬夏二至為一年中陰陽二氣交接變更之時,古有“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之說。五月,夏至之令也,是陽氣盛極、陰氣開始萌發(fā),天地之氣陽消陰長、陽漸入陰,此時半夏應氣變而生珠芽,倒伏落地而生新塊莖,即時應了天地之氣由陽入陰的變化之象,故能發(fā)揮引陽入陰之用。近代醫(yī)家黃杰熙曾評:“‘五月半夏生’,以其生當夏之半而得名……五月是陽氣收斂入陰之時,故凡陽不入陰的病,皆可使用。”[16]

      5.3 從半夏之用論 半夏入藥用塊莖,塊莖的從生到成經(jīng)歷了從地上到地下,從五月到八月(或第二年五至八月)的過程,完整模擬了天地之由陽入陰的過程。正應了清代醫(yī)家徐靈胎“凡藥之用,或取其氣……或取其形,或取其質(zhì),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時……各以其所偏勝而即資之療疾,故能補偏救弊,調(diào)和臟腑”[17]的論述。

      半夏之用,一用其時也。清代醫(yī)家鄒澍先生依《本經(jīng)》所載半夏之功用逐個進行論述,甚是精彩,摘錄于此,以供參閱:“半夏味辛氣平,體滑性燥,故其為用,辛以開結(jié),平以止逆,滑可入陰,燥能助陽,其生于陽長之會,成于陰生之交?!誓苁谷松碚龤庾躁柸腙帯瓌t內(nèi)經(jīng)所謂 ‘衛(wèi)氣行于陽,不得入于陰為不寐,飲以半夏湯,陰陽既通,其臥立至’是也?!瓊疅?,陽證也,傷寒寒熱而心下堅,則陽去入陰證矣。欬逆,里證也,胸脹而欬逆,則表里參半證矣。頭為諸陽之會,陽為陰格則?!泊酥T證,不必委瑣求治,但使陰不拒陽,陽能入陰,陰陽既通,皆可立已。是故半夏非能散也,陰不格陽,陽和而氣布矣。半夏非能降也,陽能入陰,陰和而飲不停矣?!盵18]

      張錫純對半夏秫米湯的論述:“其用半夏……誠以半夏生當夏半,乃陰陽交換之時,實為由陽入陰之候,故能通陰陽和表里,使心中之陽漸漸潛藏于陰,而入睡鄉(xiāng)也?!盵19]

      半夏之用,二用其性情和形狀也。半夏生在五月、成于八月金秋,色白而形圓屬金,生半夏外有黏滑之液覆蓋,正似人體內(nèi)黏痰之形;半夏體滑而性燥,洗去外面黏液后里面性情辛燥;陰潤于外,陽燥于內(nèi),同氣相求,正可引陽入陰,陽燥入陰痰,燥化之令得彰,痰飲即散也[18],以形治形也是古圣先賢用藥所依[17];仲景先師用半夏化痰散結(jié),且注“洗”[20],正合此意?!侗窘?jīng)》中半夏主心下堅,“心下堅”乃陰邪黏痰滯于中焦,阻礙氣機所致,半夏主心下堅,其能燥化腸胃黏痰,暢行三焦之功也。頭胸皆為陽位,痰氣上逆擾亂氣機升降之常,故頭眩、胸脹而咳逆,半夏引陽入陰、燥化寒痰則氣機升降復常,故能主頭眩胸脹咳逆?!鹅`樞·五邪》云“陽氣不足,陰氣有余,則寒中腸鳴、腹痛”[21],《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篇載“水走腸間”,出現(xiàn)“瀝瀝有聲”之癥,“謂之痰飲”[22]。可見腸鳴乃寒濕痰飲下陷之象[23],半夏助其燥化寒濕、導痰下行則腸不鳴也[24]。以上皆半夏引陽入陰、以形治形之用也。

      綜上,筆者認為:“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當釋為農(nóng)歷五月份,半夏從其葉柄生出珠芽,繼而倒苗后落地生新。

      猜你喜歡
      生苗故能珠芽
      低溫冷藏對卷丹百合珠芽呼吸強度與萌發(fā)生根的影響
      不同種源的毛建草珠芽形成比較研究
      草地學報(2021年6期)2021-07-05 03:50:08
      珠芽蓼高產(chǎn)人工種植管理技術(shù)
      苗界苗疆考——對明清時期貴州“苗民”聚居地稱謂演變的歷史考察
      認識稻田落粒谷自生苗
      常吃蜂蜜對人體有哪些好處?
      樂活老年(2019年10期)2019-11-01 11:37:40
      常吃蜂蜜對人體有哪些好處?
      樂活老年(2019年9期)2019-11-01 09:12:02
      8%煙嘧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防除夏玉米田雜草效果試驗
      黃賓虹畫論
      紫科1號紅豆杉生長量生物量和紫杉醇含量的相關(guān)研究
      温宿县| 溧阳市| 孝义市| 舞钢市| 安乡县| 华坪县| 当阳市| 武川县| 库伦旗| 二连浩特市| 绥化市| 辽源市| 古浪县| 尖扎县| 乐平市| 洛浦县| 宿州市| 莱州市| 乌拉特后旗| 读书| 双峰县| 仙居县| 略阳县| 巴林右旗| 含山县| 黄梅县| 图片| 阿拉善右旗| 边坝县| 固阳县| 襄城县| 通河县| 沁阳市| 那坡县| 池州市| 肥城市| 响水县| 会东县| 墨江| 志丹县|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