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峰 (江蘇省淮安市新馬高級中學 211700)
人本管理理念作為教育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被關注和重視。目前,應用人本管理理念積累的經驗越來越多,不少高中學校可以更高效地開展管理活動。應用人本管理理念,對提高學生內涵、素養(yǎng),豐富學校管理體系,營造健康、愉悅學校氛圍非常有利。
人本管理是強調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人本理念,突出了員工以及利益相關者在組織或團體中的重要性。人本管理理念以人性為核心,以人為管理對象,通過激勵、培訓以及領導等方式促進組織或團體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組織或團體不斷開發(fā)人力資源,增強組織或團體的團隊精神。人本管理理念可以挖掘人的潛能,促使人建立起自信心,對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學習產生熱情,提高整體積極性。此外,人本管理理念還能夠營造輕松、愉悅、公平、和諧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人會感受到被關注、重視。經過長期應用,人本管理理念能夠促使人達到成長、發(fā)展目標,并促進其所在組織或團體的成長和發(fā)展。
高中階段的學校管理活動開展難度較大,對學校管理人員要求較高,與其他優(yōu)質管理理念綜合運用,才能夠提高學校管理水平,確保學生健康成長和發(fā)展。人本管理理念強調學生、管理人員在管理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作用,其應用到不同學校,產生的效果有所不同。高中學校通常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人本管理理念,建構科學、全面的人本管理模式。高中生對生活、學習有著不同期待,堅持采用人本管理理念,可以使學生的這些期待受到關注和重視,有效引導學生取得進步。
目前存在部分高中學校不太注重學校管理,學生學習、生活態(tài)度懶散、消極,不太利于學生身心健康。高中學校辦學質量高低不同,學校管理人員、教師,以及學生綜合素養(yǎng)都存在明顯差距,一旦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采用的管理方式缺乏實際價值和意義,則會導致管理方式缺乏合理性。部分高中學校管理方式稍顯嚴苛,較為強調學生學習成績,不斷壓縮學生休息、娛樂時間,導致部分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逐漸產生不滿情緒。還有一些高中學校意識到采取人本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但對人本管理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導致忽視學生生活、學習行為的約束與管理。
人本管理意識在部分高中學校管理中的地位較低,有的高中學校甚至認為人本管理理念不具有積極作用,一些高中學校則對人本管理理念缺乏客觀理解與認識,以至于其目前在高中學校管理中的作用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人本管理理念強調學生在學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突出學生作為管理對象應當具備的權利,有的高中學校沒有這樣的意識,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對學校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不服,與學校之間形成對抗關系。高中學校缺乏人本管理意識,則意味著其制定的管理制度與學生實際情況不相適應,對學生起不到積極作用。高中學校缺乏人本管理意識,也意味著學校沒有遵循生本原則,即學生沒有反饋渠道,無法對學校管理活動進行評價,學生意見長期得不到關注和重視。當學校管理缺乏人本管理意識,學生的聲音一直被忽視,學生對學校管理方式以及管理人員都容易缺乏信任感。
高中學校應當確定人本管理理念在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以此為基礎進行學生內涵發(fā)展和提升方案的設計,確保管理制度能夠充分落實,發(fā)揮預期作用和價值。
增強人本管理意識,通常需要從現(xiàn)有情況出發(fā),即明確學校存在的管理問題、管理漏洞,積極制訂解決方案和對策,將人本管理理念融入各個管理環(huán)節(jié)與管理流程,突出學生在管理活動中的主體性作用。組織開展各項管理活動,都要建立在具體、全面的實際情況之上,明確學生實際需求,以便促進學生學習水平提升,以及身心健康發(fā)展。學校管理活動應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為目標,融入人本管理理念改善管理人員、教師等管理思維模式,拓展高中學校管理模式探究邊界,調動學生積極性,促使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活動中。
增強高中學校人本管理意識,還需要明確管理人員、教師以及學生等主體各自的責任與義務,促使人本管理理念發(fā)展為靈活有效的管理方式。學生與教師、學校管理人員之間要具備平等、和諧的關系,并為各個主體之間的交流、溝通搭建平臺。高中學校管理活動可以根據學生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情況進行設計,以便于科學融入人本管理理念,在實踐中增強人本管理理念意識。引導學生間的互動、交流,觀察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積極為學生提供幫助、支持,使學生在學校內被關心、被愛護,促進高中學校管理理念的優(yōu)化與發(fā)展。高中學校可以積極開展人本管理活動,在活動中積累人本管理經驗,借助教育專家、學者的力量開展講座、培訓,促使高中學校各個部門與員工都對人本管理理念形成客觀、正確的認識。
高中學校增強人本管理意識后,應盡快構建人本管理模式,以促進具體管理工作開展。人本管理模式應當具有可實施性,即要與實際情況相適應,并發(fā)揮積極作用。高中學校管理人員可以提前開展研究、討論,制訂初步的人本管理模式,經調查、實踐后進行針對性完善,以便于最終應用到學校管理中的人本管理模式具有科學性、合理性。高中學校的管理理念要隨社會發(fā)展和進步而變化,構建人本管理模式的思維也要進行優(yōu)化,促使各項管理活動的規(guī)劃能夠深入學生群體,并結合管理人員的經驗得到完善。高中學校要明確人本管理理念應用的條件,積極培養(yǎng)專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均較高的管理人才,促使其配合各個教師的工作開展人本管理模式的建構。針對現(xiàn)有管理人員進行崗位培訓,設置嚴格的考核程序,確保其對人本管理理念具有足夠的認識與理解,以此為基礎來設計人員培養(yǎng)方案,提高學校管理針對性。
人本管理模式的建構需要一定時間。高中學校要積極研究人本管理理念與高中學校管理之間的關系,結合當前我國教育行業(yè)研究成果,形成專業(yè)化的管理團隊,針對高中學校管理問題進行全面研究。當這些工作的綜合水平逐漸提高后,人本管理理念才會滲透到高中學校管理活動中,逐漸形成人本管理模式。高中學校管理活動較多,管理對象較為復雜,構建人本管理模式需要借助家長的力量。高中學校管理人員、教師要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家長理解認識人本管理理念,同時從家長處找到人本管理活動開展的切入點或突破口。
高中生學習競爭壓力較大,學校管理理念一旦缺乏合理性,則會對學生造成傷害。為此,堅持采取個性化管理方式,突出人本管理價值和意義非常必要。個性化管理與人本管理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要想實現(xiàn)人本管理目標,則需要突出個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具體到高中學校管理活動中,個性化管理方式的制訂需要圍繞學生實際情況,使學生基本需求得到傾聽、滿足,以增強學生生活、學習信心。高中生個性差異比較大,挖掘學生學習生活方面潛能,可以促使其找到學習、生活的熱情,繼而逐漸進入良好狀態(tài),應對生活與學習等方面的挑戰(zhàn)與困境。在個性化管理模式中,學生仍然處于主體地位。為此,個性化管理要突出針對性,即實踐中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為學生提供切實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傾聽學生煩惱,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尋求幫助的習慣。
高中學校制訂各種規(guī)章制度都要以增強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學生為目的。學生的個性化管理方式需要聽取學生意見,引導學生對學校規(guī)章制度提出建議,并尊重學生表達權利,確保學生能夠勇敢、主動地提出建議。堅持采用個性化的管理模式,會賦予學生管理權,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學校針對管理制度進行調整,要以追求學生內涵發(fā)展為目標,在調整前,還要開展意見征集活動,通過匿名或公開投票的方式鼓勵學生參與。高中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存在差異,導致不同學生綜合素養(yǎng)高低不同,尊重這種客觀實際,是高中學校采取個性化管理方式的重要前提,即根據不同學生不同情況制定具體的管理方式,以促使人本管理理念充分融入管理活動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利用學校提供的資源與條件成長為優(yōu)秀、健康的人。
人本管理理念在高中學校管理中加以應用,便于推動高中學校發(fā)展進步,培養(yǎng)具有豐富內涵以及健康身心的人才。人本管理理念與高中學校管理目標融合,可以促使管理人員精準把握人本管理理念應用重點、難點,繼而結合高中生實際情況,開展個性化管理活動。結合人本管理理念概念討論、分析高中學校管理問題,也能夠快速抓住重點,提高人本管理理念踐行效果,促使管理人員盡快建構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推動高中學校管理體系形成與發(fā)展,為學生學習、生活營造健康愉快的管理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