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禹
午后,陽光穿過窗戶,燦爛了書桌上的半卷宣紙。桌上的淡淡茶香,伴隨我翻閱恩師所贈的《太白詩集》和《東坡詞傳》。不知不覺,我沉醉于詩詞??芍^:今朝有意捧書來,我竟醉欲眠,酣然入夢。
夢中之境:孤山獨廬一鳥道,雙水兩坡二仙人。夢中之我,向那橫絕峨眉巔的太白山攀登。
“為何攀登?”似有人問。答曰:“有一大志,‘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另有一小志,欲為師表,我所攀登的山峰越高,便可指引我的學(xué)生攀登更高的山峰?!?/p>
成為育人之師,似乎成了我的執(zhí)念。因為,我的每一段人生路,皆有恩師相伴。
李白若非以“大小謝”為偶像,可能不會“一生好入名山游”;我若非讀了李白的詩,心中定無“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氣。太白教會了我如何壯志凌云,如何“自許人間第一流”。我若非少時與太白相遇,定無如此底氣、勇氣,來“妙手著文章”。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p>
接著,我來到了“東坡”。
有人說:“得意讀東坡。失意,更得讀東坡?!弊x東坡,你無法感受那種“滿船清夢壓星河”的瑰麗,但能得到一種直指人心的禪境。有如納蘭的“人生若只如初見”,能得到一種“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的豪放。更有能作為東坡一生的寫照的詩句“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那種面對人生的豁達,能夠給予后輩走出逆境的力量。
“太白峰”上我了悟何為少年;“東坡”之前,我了悟何為人生。從此,我要擔(dān)起一份責(zé)任:用吾輩之人生,豐富后輩之人生。(指導(dǎo)教師:程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