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建安
一
冬日暖陽,靜靜地照耀雨后群山。
洪峰過后,蜿蜒的汀江水位下降,濁浪南流。
未時(shí),七里灘碼頭,一條竹篷船悄然靠岸,里頭鉆出一位先生模樣者,一襲灰布長衫,持折扇,拾級而上。他的身后,緊跟著一個(gè)敦實(shí)的后生,抱著長條形的包裹。
一群輔娘新鞋新衣,挽香籃,與他們擦肩而過。輔娘即哺娘,又叫輔(哺)娘子人,是對閩粵贛邊的客家婦女的特定稱謂。此刻,她們匆匆趕往集鎮(zhèn)。
七里灘位于千里汀江中游,人貨輻輳。
先生停步,喊道:“阿四妹,停一下?!?/p>
就有一個(gè)哺娘停住了腳步,轉(zhuǎn)身,笑道:“文哥啊,您不是官差嗎?咋一看像先生似的。”
“不年不節(jié)的,回娘家干嗎?”
“哎呀,出大事啦!”
“嘛介?”
“禾蟲,烏泱烏泱的,手指大,吃光了谷倉,就剩了一堆谷殼?!?/p>
“怪哉,怪哉?!?/p>
“這不,今夜舞龍燈,驅(qū)邪魔。嫁出去的,送香燭鞭炮來了?!?/p>
“臘月十九,上元節(jié)還早嘞,咋就舞龍燈了?”
“問錫龍叔吧?!?/p>
這文哥不是別人,正是名震江湖的汀州府快班捕頭邱文德。
邱捕頭笑笑,啪啦打開折扇,扇了扇袖口。
二
七里灘有邱、李、陳、黃四大家族,首富是閩泰木綱行的總理邱錫龍。
邱錫龍的故事,筆者在《魚粄店》中講述過。他是個(gè)大商人兼大善人,功夫深藏不露。
邱家大宅院為“九井十三廳”。聽聞大侄兒回家,邱錫龍親自出迎,接到上廳飲茶。
“好茶。阿叔,云霧茶?”
“老侄,聽到風(fēng)聲啦?”
“瞞不過阿叔。”
“不查也罷。家丑不外揚(yáng)?!?/p>
“害蟲猖獗,百姓恐慌?!?/p>
“七里灘、楓林鎮(zhèn)、烏石寨,多處有食谷蟲。要舞龍燈了。”
“妖言惑眾,必須查辦?!?/p>
“哦,阿叔差點(diǎn)忘了,賢侄吃的是公門飯?!?/p>
“咦,咋不見文峰老弟?”
“書呆子。明年秋闈,閉門苦讀呢?!?/p>
“不打擾他了?!?/p>
“跟我來,看看谷倉去?!?/p>
邱錫龍帶著邱捕頭和張捕快一同來到后廳,上樓梯,打開一間谷倉,但見空余數(shù)堆谷殼。奇怪的是,另兩處倉庫金黃的稻谷堆,完好無損。
邱捕頭回到受災(zāi)的谷倉,轉(zhuǎn)圈細(xì)細(xì)查看,以折扇敲擊土墻,擊聲厚實(shí)。
“叔,此處存糧多少?”
“百十石吧?!?/p>
“確定嗎?”
“確定無誤。蓮塘背、竹葉坑的田租谷。”
“叔,您可見過手指大的食谷蟲?”
“訛傳。黑殼蟲也只有米粒大小。”
“文峰見過?”
“一介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p>
“其他人等見過?”
“從未聽聞?!?/p>
“記得小時(shí)候,叔,您帶我到磨坊礱谷。”
“你腰功臂力怎樣來的?”
“叔,一石谷,半石谷殼哦?!?/p>
“玉不琢,不成器。叔是磨煉你哪?!?/p>
“叔,肚子打鼓啦,有什么好吃的呢?”
“好個(gè)大捕頭,嘴饞。”
此時(shí),西廂書房傳來抑揚(yáng)頓挫的朗誦之聲:“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p>
“哦,《論語·先進(jìn)篇》。吾弟熟讀四書五經(jīng),來年必定蟾宮折桂。”
“借賢侄貴口吉言?!?/p>
“不見他了,免得亂人心志。”
“兄弟手足,見與不見,一個(gè)樣?!?/p>
晚飯過后,邱捕頭帶隨從去看了舞龍燈。舞龍燈是客家人祈福消災(zāi)的一種隆重民俗。民諺說:“龍燈入屋,買田造屋。”七里灘墟鎮(zhèn)中央人頭攢擁。鼓樂齊鳴、鞭炮斷續(xù)的炸響聲中,雙龍齊舞,矯健剛勇,一掃眾人心頭陰霾。
三
次日,用過早餐后,邱捕頭、張捕快換上玄衣黑帽,腰懸繡春刀,來到了麥記船行。
老板麥三笑臉相迎。
邱捕頭說:“麥老板,老相識了?!?/p>
麥三笑道:“上下行船,承蒙捕頭大人多年關(guān)照?!?/p>
“這個(gè)碼頭,一次可供二十條貨船的,還有誰家?”
“好像只有我們麥記船行。”
“說吧,是誰?”
“捕頭大人,我不知道您在問什么?!?/p>
“你應(yīng)當(dāng)明白官差的手段?!?/p>
“明白,明白?!?/p>
“麥老板,生意可好?”
“混碗飯吃。”
“我想,麻七早就盯上你了?!?/p>
“麻七?”
“不留活口的江上悍匪?!?/p>
“邱大人,您保境安民,您勞苦功高?!?/p>
“說吧,是誰?”
“是您的……您的……您的老友?!?/p>
“我的老友?”
“是……是丁大俠?!?/p>
“丁鐵傘?”
“是他,鐵傘大俠。”
四
七里灘下游一鋪水路處,名為黑虎峽。逆行,須拖船上灘。
冬日黃昏,丁鐵傘光著臂膀,在亂石密布的河灘拉纖,大汗淋漓。
江上,有二十條竹篷船。丁鐵傘身后,是一群青壯。
啪嗒!
一把開山刀丟落面前。
丁鐵傘抬頭,看到了昂首挺立的邱捕頭。
“鐵傘兄,果然是你!”
“是我?!?/p>
“鐵傘在船上吧?你手邊沒有兵刃?!?/p>
“嘛介?”
“開山刀,你將就著用?!?/p>
“不用?!?/p>
“我要親手拿你歸案!”
“老邱,你是個(gè)糊涂蟲。”
丁鐵傘甩脫纖繩,站立,微笑著直視老友。
一只碩大的黑色怪鳥掠過峽谷,沒入東山叢林中,不見蹤影。
五
隨同黑色怪鳥出現(xiàn)的,是一團(tuán)人影,落在邱、丁之間。此人是七里灘大秀才邱文峰。他遞給堂兄一張草紙。邱捕頭細(xì)看片刻,把草紙塞入嘴里,艱難地干咽下去,突然仰天大笑,揮動雙手,悄然收隊(duì)離去。
原來,連日暴雨,汀江下游韓江發(fā)大水,潮汕災(zāi)民缺糧。義者設(shè)局,巧取了上游富豪的余糧救助。
[責(zé)任編輯 王彥艷]